四书类 《論語》感悟   》 第69節:本色於丹(代後記) (21)      於丹 Yu Dan

  一個人總有安頓自己的方式,雖然說我在外面可以做很多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情,但是現在對於我而言的安頓,一個是能夠哄着我的孩子,讓她睡覺,再一個是還能有時間寫幾筆日記,還有一個就是吃飯的時候能坐下來跟我媽媽好好聊聊天。我希望每天都能夠真正實現這樣幾件事情。
  張越:據說你的孩子最恨的人就是你的編輯小祝,因為她認為衹要這個人一進門媽媽就要走,所以這個人是"綁架"她媽媽的一個壞人,是嗎?
  於丹:這還是停留在我的孩子早些時候比較幼稚的那些感受上,這是她一歲多時候的認知。兩歲以後,我覺得小孩的智商有了驚人的飛躍。她現在開始知道祝叔叔是好人了,儘管她不喜歡他,但從理智上肯定這個人是好人。當她判斷祝叔叔今天來是給她媽媽送點書什麽的,不帶她媽媽走,她會遞給祝叔叔個把橘子。如果發現今天還要帶走,估計也沒有什麽好臉色給祝叔叔。
  我女兒的創造性還有了很多自己的發揮。我前幾天回去,有一天她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我坐在旁邊拍着她,燈全關了。她指着天花板上的影子說,媽媽,你說那是什麽啊?我說,那不就是外面投進來的光嗎?路燈的那個影子,是圓圓的一個圈,裏面還有一個黑點。我兩歲七個月大的女兒就胸有成竹地反駁我,不,那是我媽媽的眼睛。我當時就有點蒙,沒有說出什麽話來。她就翻過身來,用她的小手摸着我的臉,很清晰地跟我說,那就是我媽媽的眼睛,是媽媽的眼睛。她告訴我,她每天都躺在這兒,看着這兒怎麽想。
  有時候,我覺得孩子的判斷力可能永遠都會超乎我們的想像。我每一次出來錄像,她的表達方式都不同。最早的時候,她不到兩歲,我會跟她說,媽媽要講課去了,你幫助幫助我吧。她說,我給你吹吹吧。她就趴在我胸口吹吹。那個時候,她磕了碰了,大人就是給她吹吹。後來她越來越有力量,等到她兩歲多,我說我去講課,她就會說,我親親你。她親完我了,就說,你不害怕了吧?我說,我不害怕了。一會兒,她會帶着姥姥、爸爸,還有看她的小姐姐,一個小小的人兒帶着一大堆人魚貫而入,在那兒指揮若定地說,我媽有點害怕,我們大傢一起親親她吧。她會率領一堆人來親親我,這就是她幫助我的方式。再大一點,她就很有奉獻精神,把她那些小豬啊,小兔啊,各式各樣花花緑緑的卡子都拿出來,逼着我穿上職業正裝時要別上一個,說,你戴上我的卡子吧。再說,為什麽她後來對祝叔叔不太憤恨了?就是因為她跟姥姥說,不用祝叔叔保護我媽,我長大了保護我媽。
  我覺得她這些話都挺支持我。我會看見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在穿越成長,但也沒有這麽小的孩子的成長讓人感到驚訝。我一直是一個對人性抱有信仰的人,因為我看到了單純的孩子的心。她在一開始,對世界是多麽透亮天真。她是無私的,她是有愛的,而且她毫不吝嗇地表達。她能夠用那麽幼小的年齡,那麽弱小的軀體,去幫助別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孝敬之道(1)第2節:孝敬之道(2)第3節:孝敬之道(3)
第4節:孝敬之道(4)第5節:孝敬之道(5)第6節:孝敬之道(6)
第7節:孝敬之道(7)第8節:孝敬之道(8)第9節:孝敬之道(9)
第10節:孝敬之道(10)第11節:孝敬之道(11)第12節:孝敬之道(12)
第13節:孝敬之道(13)第14節:孝敬之道(14)第15節:智慧之道(1)
第16節:智慧之道(2)第17節:智慧之道(3)第18節:智慧之道(4)
第19節:智慧之道(5)第20節:智慧之道(6)第21節:智慧之道(7)
第22節:智慧之道(8)第23節:智慧之道(9)第24節:智慧之道(1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