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 歷史上太監禍國殃民的巔峰時代:明朝宦官 》
七、蕭敬(1)
王春瑜 Wang Chunyu
杜婉言 Du Wanyan
蕭敬(1438—1528),字剋恭,別號梅東,延平府南平縣(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禮監太監。自幼入宮服役,因聰明伶俐,被選入司禮監內書堂讀書。他學習努力,進步很快。天順初年,任長隨。時英宗在便殿慰勞賞賜近臣,金和錢串堆積甚多,分發得很快,蕭敬一一登記,核算得毫無差錯。英宗由是發現他很有心計,所以信用他。天順二年(1458)升為奉御,不久,再升為御用監左監丞。天順五年(1461),升右少監。英宗寵愛他,相繼賜給他蟒衣、玉帶和多種珍寶。端午節那天,皇帝親自檢閱射箭,指着他說:“知道你會寫文章,還會射箭嗎?”蕭敬立刻按着馬鞍,連發三箭,箭箭中的,英宗十分高興,從此對他更加關懷、賞識,把他升為太監,僉書監事,每年還給祿米若幹石。他奉使到荊州、襄陽辦事,各地方官的奏報,都說他行事清靜,註意影響,沒有騷擾老百姓。天順八年(1464),英宗去世,他被派到神宮監負責燒火。
成化三年(1467),調到內宮監,負責管理倉儲糧餉。他的賬目出納清楚,把過去一些弊漏基本上剔除了,因此,過了不久,便晉升為司禮監僉書,並受命前往勘查武岡、蘄州等藩府的大案。在那裏他排除幹擾,審問清楚,辦案公正,回來匯報情況亦扼要清晰,憲宗對他很滿意。但是,蕭敬與當時掌管東廠的權宦尚銘關係密切,而尚銘則是一個羅織京師富寶勒索重賄,“賣官鬻爵無所不至”的人,在成化末年,他終於被抄傢,謫放到南京當淨軍。所以,成化二十三年(1487)憲宗去世時,為躲避牽連,蕭敬主動請求幹宦官誰也不願幹的事——到裕陵司香。
弘治初年,蕭敬還是免不了屢次受到朝臣彈劾。但孝宗庇護他,為他開脫,曾對劉大夏說:“蕭敬是我的顧問,但我一直都沒有給他權力。”[32]
弘治三年(1490),司禮監出了空缺,大傢都認為蕭敬是最老成、最有經驗的人,於是起用他為司禮監太監,參與一些重大的軍政問題。他為人謹慎,熟悉典故,每當皇帝詢問什麽事,他都了如指掌,能按規章制度給予清楚的、詳細的回答,而且常有正言規諫,所以孝宗很重視他,多次命他負責安排冠、婚、喪、祭等多種重大的典禮,檢閱團營兵馬。受命會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審訊重大案件時,他審問得仔細,判得很恰當。當時張皇后的弟弟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都藉着帝後的寵愛,縱容傢奴違法亂紀,科斂錢財,被朝廷內外許多官員彈劾,但孝宗都不予追究。可是,當案子落到蕭敬手裏時,他按照法律作了判處,不稍寬貸,這使得大傢對他都很信服。
弘治十八年(1505),孝宗病危,把太子托付給蕭敬,這就是後來的武宗。
正德初年,蕭敬請假回私宅。正德七年(1512),武宗起用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賜給他綉着坐蟒的袍子,准許在宮中乘小轎出入。這時他已經七十四歲了,但對時事仍然能常常提出好的意見。正德十二年至十四年(1517—1519),武宗經常打着“巡視”的幌子,到外地遊蕩作樂,蕭敬和一些宦官、朝臣極力勸諫,都無法製止。武宗讓他留守京師,京師內外的人都重視他,依靠他。但是,由於他曾和寧王朱宸濠有交往,所以朱宸濠謀反失敗後,武宗雖然因為蕭敬年老,不予逮捕,但仍罰了他的錢,並把他罷免[33]。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病逝,無子,由藩王朱厚入承帝位,就是世宗。世宗因為蕭敬德高望重,又熟悉宮廷各種事務和禮製,所以特地詔令他入宮,管理機務。世宗到南北郊祭祀,逢年、節、四時用酒食祭拜太廟,視察國子監,耕籍田的時候,都由蕭敬侍從。這時蕭敬已經是八十五歲高齡了,但仍然頭腦清楚,精力充沛,在宮中進退周旋,行步不差尺寸。但是彈劾蕭敬的官員亦不少,如張原在《請逐太監蕭敬疏》中,說他“囊橐積資不下一二十萬”[34]。毛伯溫彈劾他陰謀援助已被判死罪的宦官張銳、張忠等,請亦判他死刑[35]。蕭敬請求補監局工匠一千五百人,兵部尚書彭澤堅决反對,世宗亦接受了彭澤的意見[36],等等。但是,這些情況在大學士楊一清給他寫的墓表中,都沒有反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一、宦官一瞥(1) | 一、宦官一瞥(2) | 二、明朝宦官的發展(1) | 二、明朝宦官的發展(2) | 二、明朝宦官的發展(3) | 二、明朝宦官的發展(4) | 三、明朝宦官的歷史影響(1) | 三、明朝宦官的歷史影響(2) | 四、明朝宦官專權的原因(1) | 四、明朝宦官專權的原因(2) | 四、明朝宦官專權的原因(3)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1)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2)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3)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4)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5)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1)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2)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3)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4)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5)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6)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7)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8)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