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国学智慧与当下生活:百家讲坛   》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的人生之路(5)      Zhang Xiaojie

  仲父这个称号究竟是谁开始叫的目前还不清楚。“仲父”既不是官名,也不是爵名,而是叔父之称,是颇具亲情色彩的称呼。最早被称为仲父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他帮助齐桓公改革,使齐国最早称霸,成为强国。齐桓公非常尊敬、信任管仲,把齐国朝政交给管仲,尊称管仲为“仲父”。吕不韦称仲父,一是表示他与嬴政的关系不同寻常,二是表示自己也要像管仲一样处理朝政,嬴政不要干涉。
  还有一个材料也能证明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微妙。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到雍城举行加冕大典,从此亲政。就在加冕仪式结束不久,传来了嫪毐在咸阳叛乱的消息。嬴政果断出兵,很快平定了这次叛乱。后来查明,嫪毐是吕不韦推荐入宫,是个假宦官,和太后不清不白,竟生了两个孩子。而吕不韦身为丞相,引进嫪毐,并对嫪毐叛乱不旗帜鲜明地履行职责,属于严重的失职渎职。按照秦国法律,有如此重大过失的大臣,必死无疑。可是嬴政却犯了难。《史记·吕不韦列传》:“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这意思是说,秦王心里很矛盾,本来想杀掉吕不韦,但考虑到他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秦王不忍心将他绳之以法。这也证明他和吕不韦确有相当多的感情色彩。究竟应该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一个月后,终下决心,“免相国吕不韦”。应该说,这是嬴政实在没有办法的决定,如果不是二人之间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按嬴政的性格,绝对不会放过吕不韦。吕不韦虽被免去相国之职,但仍为文信侯,食河南十万户租税——依旧是秦国第一富人。
  吕不韦究竟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还用怀疑吗?
  六,吕不韦之死
  吕不韦晚年没有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鉴于他和嬴政的特殊关系,在平定嫪毐叛乱后,吕不韦仅被免去了丞相的职务。但是,嬴政自幼年起所经历的畸形的家庭生活,给他身心留下了太多的伤痛。他亲眼目睹了母亲放荡、不检点的生活,甚至自己都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吕不韦还明目张胆地入后宫和母亲厮混,尤其那个嫪毐,简直是一头牲口。嫪毐已被镇压,嬴政不担心了,可吕不韦还在咸阳,他如果哪天再入后宫,和太后旧情重燃,岂不又惹麻烦?
  嬴政毕竟是政治家,他从秦国稳定、秦国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再次做出决定,让吕不韦离开咸阳,到封地洛阳,“就国河南”。应该说,嬴政做出这样的决定,依旧给足了吕不韦的面子。到洛阳,你食十万户租税,你还是文信侯,依旧享受荣华富贵,而且远离了政治中心,还落得个安全、清净。从这点看,嬴政用心良苦,为吕不韦安排了安度晚年的去处,也算是解决他们特殊关系的最佳方案吧。
  吕不韦怎么办?他要是真聪明,应该心悦诚服地到洛阳去,低调做人,闭门谢客,“韬光养晦”,总结自己从政以来的得与失,安度晚年。
  但是,吕不韦没有这样做,他自以为在洛阳可以积攒力量,发展势力,也许还会有些“作为”,甚至东山再起!
  来洛阳后,吕不韦果然又活跃起来了,他广泛交结,家中整日酒席不断,高朋满座,前来拜访、探望的各国使者宾客络绎不绝。《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
  吕不韦在洛阳的活动,很快传到政治嗅觉很敏感的嬴政那里。嬴政刚亲政,需要稳定,没想到吕不韦不接受教训,耐不住寂寞,这真不能容忍!嬴政终于感到必须对吕不韦采取最后的一招了。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他派人给吕不韦送了一封信,吕不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封信是嬴政对吕不韦政治地位和亲情关系的彻底否定:
  第一,你吕不韦对于秦国无功,不应该享受租税食邑;
  第二,你吕不韦与我无亲,不该称仲父。一个既无功又与我不沾亲的人,跟我有何关系,赶快远远地离开这里!
  按说,君主处死一个失势下野的大臣,用不着说这么多的话,可是嬴政却非要对吕不韦给个说法。可是这个说法却泄漏了“天机”,所谓“无功”、“无亲”纯属正话反说,恰恰是“有功”、“有亲”。面对这样一封绝情信,吕不韦无言可辩,他后悔自己的失误,感叹自己的命运不济,但一切都晚了。不久他喝下毒酒自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百家讲坛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1)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2)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3)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4)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5)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6)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7)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8)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9)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2)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3)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4)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5)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6)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7)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8)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9)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0)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1)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1)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2)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3)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4)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