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太平天國史   》 捲八十一 傳第四十 會黨起義傳四      羅璽綱 Luo Xigang

  陳開李文茂何祿
  陳開廣東三水縣人,以箍桶為業〔一〕,一說廣東南海縣佛山鎮人,駕船為業〔二〕。他在佛山加入三合會組織。
  三合會是天地會的別名,清道光初年(一八二一年)已經在廣東進行秘密活動〔三〕。鴉片戰爭後,清朝軍備發弛的情況徹底暴露,廣東人民在反侵略鬥爭中組織起來,不僅是痛太平天國史
  捲八十一恨侵略者,同時,對於清朝統治者的辱國喪權也極為憤恨。三合會巧妙地領導着這些團體,利用民族的恥辱,喚醒人民已經懷有二百年的對清朝統治的仇恨心,勸導他們打倒清朝統治〔一〕。這樣,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三合會勢力,就在廣東飛躍地發展起來。當時的佛山鎮是中國四大鎮裏面最繁盛的一個,各省高賈雲集,五方雜處〔二〕,手工業工人、店員、運輸工人、城市小商販、粵劇藝人、江湖遊民等等都聚集到這裏來,因此,佛山鎮尤其是廣東三合會活躍的地方,陳開便是佛山鎮三合會的領導者。
  金田起義後,廣東三合會也同時行動,他們的活動直進入到廣州城,當清朝兩廣總督徐廣縉離廣州赴高州抗拒凌十八起義軍的時候,三合會就在廣州北門張貼一張告示,以「皇明世襲親王朱」名義佈告,懸賞一萬兩,購拿徐廣縉〔三〕。到癸好三年春,太平天國建都天京的消息傳到廣州後,廣東革命浪潮就更加高漲了。當時有外國人記載說:「當這些事情在廣州城下進行時,這個大城市的人民都毫不隱瞞地嚮新朝表同情,並且都竭力祈禱推翻清朝。這種情緒在廣東省非常普遍,和平縣知縣和一個軍官把總都被人民刺殺了,因為他們阻止人民給叛軍送軍火。在各大城市中,憤恨清朝的情緒在官員的眼前高漲。時髦的年青人剪去辮子,穿著明代服裝,來進行反抗」〔一〕。接着,天地會的支派小刀會在廈門、上海先後起義的消息又傳到廣東來了。而對起義尤其具有促進作用的,是太平天國派人從天京經上海乘輪船回廣州聯絡三合會,同謀起義。是以廣東各路三合會同時並起,如響斯應〔二〕。太平天國甲寅四年五月初三日(夏歷五月十三日)何祿先在東莞縣石竜墟起義,十三日(夏歷廿三日)陳開就領導廣東三合會在佛山鎮起義,宣言為明朝報仇,蓄發易服,頭裹紅巾,李文茂、陳顯良、甘先、何紫海等紛紛起義響應,成千成萬的群衆都聚集到義旗下面來〔三〕。
  六月,陳開等分三路進攻廣州,西路剋石井,直接佛山,為各路大本營,北路剋江村,東太平天國史
  捲八十一路剋燕塘,水則扼堵,陸則進攻,合圍廣州〔一〕。清肇慶協副將崔大同率兩廣總督標兵及八旗兵出北門抗拒,清兵望見起義軍,就把槍械拋棄,望風而潰,起義軍殺了崔大同。清兩廣總督葉名琛登五層樓,麾標兵出戰。標兵各把槍丟在地下,駡葉名琛說:「每月得餉九錢,叫我送死嗎」!都不從葉名琛命令散去。葉名琛急命閉關發炮外擊。城外有四個要塞,環城犄角,上面建築有堅固的炮臺,叫做拱極炮臺、保極炮臺、耆定炮臺、保釐炮臺,同時發炮,城內觀音山炮臺也發炮接應,起義軍無法近城。清朝統治者就靠了這幾個要塞來死守廣州〔二〕。
  當時廣州附近的順德、香山、東莞、清遠、英德各縣都剋復,起義軍在各地設立政府治理,推陳開做盟主,遠近聽他的號令〔三〕,合力來圍攻廣州。
  在那時候,起義軍既沒有摧毀敵人炮臺、轟陷城垣的開花大炮,就無法攻進廣州,而衹有用圍城的戰術封鎖廣州的對外交通綫,斷絶接濟,等到敵人彈盡糧絶的時候,廣州纔可以攻齲這是在當時武器的條件下,十分有效的攻城戰術,衹要圍城封鎖繼續下去,那麽金城湯池就可以兵不血刃地而取得。但英、美、法三個侵略國傢卻起來幫助清朝,把大炮、火藥、糧食偷運入廣州城,接濟清朝統治者,並用輪船幫助清朝運送救兵進廣州城,以對抗起義軍的圍攻。起義軍就在甲寅年夏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即太平天國乙榮五年正月初六日),以攻城司令統領水陸兵馬衆大元帥陳顯良〔一〕名義嚮英、美、法三國公使提出抗議,說:
  統領水陸兵馬衆大元帥致書
  各大國公使大臣知照:前者清國入寇,原約二百年交回江山與我明主,迄今二百餘年,猶復不肯交回。是以我等起兵剿滅清國,復回明主疆土。所有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南京、廣西皆已恢復,而廣東之肇慶、花縣各府州縣均已望風歸附,衹有省城未服,刻下進兵,攻除在即。惟各大國貿易者每每以■艇等船,用米蓋住火藥,載運進省,其火炮名為防賊,而實賣與姦官,殊非正理!願各大國自今以後,禁止■艇裝載火炮、火藥、糧米等物賣與姦官所用,及以火船載渡姦兵進剩俟我等得城,太平天國史
  捲八十一然後通商便是。茲限至年底止,其
  三國所有貨物在省盡行搬遷,若到新年後所有船衹不得裝載往來。須至知照者。右將新定章程開列。
  三國限至年底將在省各貨盡行搬遷,其餘各國限三日內即要搬清。甲寅年十二月廿四日知照
  英、美、法三個侵略國傢的公使接到照會,蠻不理會,仍然源源不斷地援助清朝,使廣州清軍得到足夠的糧食,與精利的洋鐵和火藥,解救它的危險。不僅如此,英國海軍艦隊還和美國海軍艦隊聯合起來直駛進廣州附近阻擋起義軍的進攻〔一〕。因此,起義軍攻廣州不下,最後不得不退兵。英國人呤唎在他寫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裏,揭露出英國侵略者這一件罪行說:「一八五四至一八五六這三年之中,英國人不斷地干涉被壓迫的中國人民的起義。一八五四年,包令爵士使英海軍與罪惡昭彰的兩廣總督葉名琛聯合,共同蹂躪廣東。廣州幾乎是清政府在廣東全省唯一據有之地,清政府是依靠英國人的力量纔保有這座城市的」。他又慨憤地說:「一八五四年,中國人在廣州、上海及其他各地本來是可以擺脫清朝的羈軛完成他們的正義事業的」,「可是英國的干涉卻使他們遭到了失敗」〔一〕。
  起義軍在攻廣州不下後,分途撤退,有的退入本省鄉村,有的進入湖南,後來轉戰到江西去,陳開、李文茂等則嚮廣西進軍。那些轉戰到江西去的隊伍,當乙榮五年鼕,石達開從湖北攻入江西的時候,他們與石達開會師,就一齊加入太平天國來。由於他們的加入,給太平天國在當時軍事的發展上增加很大的力量。後來他們隨石達開從江西撤退,到了廣西,於庚申十年起義回天京,隸屬在侍王李世賢部下。其中著名的有懷王周春、沛王譚星、烈王林彩新等人。他們一直到天京失陷後,仍追隨侍王李世賢轉戰到福建、廣東去。
  在起義軍從廣州郊區撤退後,葉名琛大肆屠殺廣東人民,幾乎把起義軍所經過的每個村莊都夷為平地,而英國海軍艦隊則追襲沿海岸的起義軍船隊,把俘虜交給清朝劊子手屠殺〔二〕。據葉名琛自供,當時廣東人被他屠殺的竟達到十萬人〔三〕。據乙榮五年夏天,住在廣州刑場附近的容閎記載,這一年夏天,衹是在這一個刑場裏面,被葉名琛屠殺的廣東人民就有七萬五千多人。刑場中無首的屍,縱橫遍地。地上泥土,吸血既飽,都作赭色,餘血太平天國史
  捲八十一涓涓流去低處,匯為污池。屠殺既多,沒有地方掩埋,陳屍暴露在烈日下,以致刑場四圍二千碼以內,空氣惡劣好像毒霧一樣〔一〕。當時封建統治者和外國侵略者所幹的這種慘絶人寰的大屠殺,並沒有把廣東人民鎮壓得住,反之,卻更加激怒了廣東人民,叫他們挾着無比的憤怒結成隊伍奔投到起義軍去,增加了革命的勢力〔二〕。
  再說陳開、李文茂當日嚮廣西進軍,時在太平天國乙榮五年二月。他們遇到三合會另一首領梁培友從廣西梧州進軍到廣東德慶,遂合軍攻剋肇慶。四月,放棄肇慶,陳開等率領着一支強大的水師,浩浩蕩蕩沿江西上進入廣西。一路攻梧州、破藤縣、過平南,進抵太平天國革命發源地潯州,馬上圍攻府城〔三〕。
  當時廣西人民反清情緒很高漲,三合會當太平天國起義前後,曾在各縣相繼起義,不過由於沒有統一的領導,便常常給清朝統治者和地主武裝各個擊破。陳開等起義軍到達潯州,附近各縣三合會起義軍紛紛歸附,革命力量大增。他們以水陸兩路攻城,經過三個多月的戰鬥,終於在八月二十日(夏歷八月十六日)剋復潯州府城〔一〕。
  剋復潯州後,陳開等就在這裏建立新國,國號大成,建元洪德,以太平天國乙榮五年為大成洪德元年,鑄錢文叫做洪德通寶。陳開稱鎮南王,後來改平潯王,是大成國最高領袖。李文茂稱平靖王,梁培友稱平東王,區潤稱平西王,梁昌稱定北王。改潯州為秀州,桂平為秀水縣,貴縣為懷城縣,平南為武城縣,以秀州城為大成國都,稱為秀京〔二〕。
  大成國在建都秀京後不久,革命勢力就發展到廣西中部、西部和東部去。當時潯州、梧州、平樂、南寧、柳州、慶遠、思恩等府各州縣都給大成國恢復,在廣西掀起革命的高潮。
  桂林是當時的廣西省城,為清朝統治廣西的政治、軍事中心。大成國既剋復柳州、慶遠兩府後,就嚮桂林發動進攻。太平天國戊午八年(大成洪德四年)三月,陳開親率東路軍從梧州出發,經昭平、永安挺進到平樂、陽朔交界的季魚塘(一作鯉魚塘),李文茂率西路軍從柳州出發,挺進到臨桂縣蘇橋,東西兩路用鉗形攻勢直指桂林。這時候,踞守桂林的敵人是從湖南派來救援廣西的蔣益澧統帶的湘軍。大成國的領導者由於連續大獲勝仗,他們給勝利衝昏頭腦,發生驕傲的情緒,影響到全軍將士們都輕敵自大。結果,東路軍先給敵人分軍去擋住攻勢,接着敵人就用主力在蘇橋發動進攻,把西路軍打敗,東路軍也不得不退兵〔一〕。自從這一役開始,大成國從進攻轉到防禦,從連續的勝利轉到連續的失敗。
  後來柳州、梧州等地都失守了。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大成洪德七年)七月初,敵人分東北兩路從柳州、梧州嚮秀京進犯。柳州敵以陸軍取道武宣縣,從北面進攻,作為牽製的兵力。主力則在梧州方面,以水師大小二百餘艦上竄到平南縣,用鐵絙列營丹竹江中,並以陸軍分為五路來掩護水師,采用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術,從東面進攻。
  大成國的主力為水師,嚮來就以水師強大馳名。得報,初九日(夏歷十四日)天未明,這是一個江上風平浪靜的初秋黎明,陳開親率戰艦四百多艘,把船檣拆下,船帆捲起,從秀京飛流而下,炮震山𠔌,把敵人先鋒十多個戰艦都打沉,以為敵人不堪一擊,就順流而下,直抵丹竹江上。
  陳開指揮將士,奮勇衝鋒前進,兩軍發生大戰。敵人依靠堅固的陣地,死拒不退。戰方酣,忽然間,東風大作,敵人順風拼命拋擲火疍火包,擲中艦上火藥庫,延燒三艦,煙焰障天,對面不相見,陳開急傳令退兵,而艦上沒有帆檣,又灘急流逆,欲退不得。敵人處在上風,立刻揚帆反攻,用閃電般的突擊,把大成國的水師全部消滅。陳開坐小艇走歸秀京〔一〕。
  時地主武裝四起反抗,陳開以孤城難守,初十日(夏歷十五日)從秀京撤退〔二〕,打算到貴縣邀約石達開共同拒敵。後聞石達開軍在大墟,為敵所阻,不得達,乃乘船上駛,將由貴縣退去橫州,行到大灘,為地主武裝所執,解到秀京就義〔一〕。兩廣三合會起義軍在廣西秀京建立的革命政權至七年之久的大成國,到此覆滅。
  在陳開就義後三十多年,有一個跟隨過他的戰士對人說他「輕敵自大,終至被俘」〔二〕。這人說的話,可與陳開的歷史印證。在大成國敗滅前,大成國崇文閣大學士黃子琛有一篇佈告追述往事說:「自定鼎秀京,水陸雄師,威鎮兩粵。數年以來,凡與番清交戰,大獲勝仗者,指不勝屈。……計所獲番兵官戰船,前後共有一千餘號。所得番營炮口,大小共有一萬餘條。由是番營膽喪,番兵氣餒,番庫亦極空虛,即欲舉兵再來,觀其情形,實屬萬分棘手。迨至蔣益澧捐資帶勇,復來相爭,是時我兵頗驕,因而小仞」〔三〕。這一段話,暴露了大成國的領導者,特別是作為最高領袖的陳開的輕敵自大,說明了蘇橋大敗的原因。在當時中國船艦的條件下,順風揚帆,就船行如飛,沒有帆檣,就好似飛鳥失去了雙翼,順水則船行迅速,逆流則難上。因此,水戰為退步計,必須時刻提防着天有不測的風雲,控製住順水直下。丹竹之役,如果陳開不是輕敵自大,就不會「眠檣捲帆」〔一〕,「飛流而下」〔二〕,何至全軍覆滅!到了最後,如果陳開不是輕敵自大,不如警備,就不至被貴縣香江的地主武裝所執。輕敵自大,使這一個曾經威震兩粵的農民起義英雄陳開身死國亡。
  李文茂廣東鶴山縣人,是粵劇著名藝人。他精於少林派武技。在舞臺上他扮二花面,以演蘆花蕩的張飛、擋諒中的陳友諒及王彥章撐渡著名。他有江湖俠氣,好打不平,富於王義感。他目睹地主階級和外國侵略者重重地壓迫着中國人民,加入了三合會〔三〕。
  當時的佛山,商賈輻輳,全省粵劇團者聚集在這裹,設立一個瓊花會館,來做聚會的場所。每一劇團常幾百人,全省粵劇團人數就很多。那時候,劇團藝人被地主階級十分賤視,他們是處在和農民一樣的被壓迫的地位。因此,廣東三合會就在粵劇團裹面發展組織,並利用他在粵、桂兩省演出的機會,到處秘密宣傳,發展組織。當時粵劇團慣例,每逢五月下旬,必散班一月,名「打秋班」,都回佛山。太平天國甲寅四年五月十三日(夏歷五月廿三日)陳開、李文茂就以粵劇團做起義核心,在佛山發動廣東全省三合會大起義〔一〕。文茂驍勇善戰,既起義,與各路軍圍攻廣州。上陣時親自率領粵劇藝做先鋒。他們精於技擊、跳躍,很高的營墻都能夠利用武技躍癸上去。敵人十分懼怕文茂的部隊,把他比作「吞舟之魚」〔二〕。
  文茂等在廣州經過半年的激烈戰門,清朝統治者由於得到英、美、法等侵略者的幫助,連送軍隊、軍械和糧食進入廣州城,使得死守不下。起義軍終於不得不先後撤退。太平天國乙榮五年四月,文茂等從肇慶沿西上嚮廣西進軍。當文茂等西上時,粵劇藝人有趕不上隊伍的,都化裝為乞丐隨後追上。他們為避免掉隊起見,便采用「撒青」辦法,把青色樹枝撒在路上,使後來的人能夠辨認路徑。現在粵劇中人走路時不隨便采折青枝,以免不自覺地棄置地上,就是從那時候傳下來的習慣〔三〕。
  起義軍一路上擊敗清軍,四月底,就挺進到潯州府。文茂擔任攻城司令,他指揮軍隊築土城,挖地道,晝夜攻城,八月,攻剋潯州城。
  剋復當州後,陳開即派文茂領軍西取貴縣。貴縣三合會王全義迎接大軍,遂剋貴縣城〔一〕。九月,文茂返棹東下,進攻平南,與清軍在烏江秀水嶺大戰,把敵人打敗。太平天國丙辰六年(大成洪德二年)正月,文茂改任北路戰爭,領軍溯黔江北上,剋復武宣縣城。四月,進剋象州。這時候,桂北三合會紛起響應,五月,張高友剋永福縣鹿寨。六月,陳戊養剋融縣長安鎮,進剋融縣城,文茂任命陳戊養做融縣城守,在融縣建立地方政權〔二〕,於是遂銳意進圖柳州。
  柳州地處廣西中部,總綰水陸交通,是全省的重鎮,清朝廣西提督就駐紮在這裹。九月,文茂領軍從象州入柳河,嚮柳州府城進攻,命張高友從鹿寨牽製清軍。張高友敗退雒容江口,文茂亦退。十月,文茂率軍再來,水陸連亙幾十裏,悉力環攻。太平天國丁巳七年(大成洪德三年)二月初七日(夏歷二月二十日),攻剋柳州府城〔三〕。
  大成國改柳州為竜城府,馬平縣為竜瑞縣,在柳州建立起一個政治的軍事重鎮,就任命文茂在此鎮守,作為北面的屏藩。這時候,文茂已進號平靖王,王府中設丞相、都督、將軍等官,隨着一些政治、經濟、軍事制度都相應地建立起來。每逢初一日和十五日,平靖王都率領文武屬官到寺廟去燒香敬神。文茂戴紫金冠,上插雉毛,穿綉竜長袍和黃緞綉竜馬褂,挂寶劍。文武屬官也穿起各種各樣的戲服當作明朝衣冠。官員們平時坐公堂也放在公案上。他們的勞動人民本色是到處都保留着的。人們常常在十字街見到官員們赤了腳、提着菜籃在菜攤買菜。群衆碰到文茂的妻子親熱地叫「大嫂」。當時流傳着兩句歌謠說:「撿得黃金不是寶,拿到王娘當大嫂」,群衆深徹地體會得到這種前所未有的密切的官民關係,是比黃金還要寶貴的〔一〕。
  文茂從柳州分軍略定柳城、羅城。八月,派軍兩路進攻桂西重鎮慶遠府,水師從柳州出發,陸軍從柳城出發,齊到城下,圍攻二十多天,九月,就把慶遠府城攻剋。
  大成國剋復柳州、慶遠兩府之後,真個是國威遠振,達到全盛時期。十二月,文茂先剋復毗連桂林的永福縣城。太平天國戊午八年(大成洪德四年)正月,文茂自永福攻桂林,進軍到距桂林城六十裏的臨桂縣蘇橋。三月,陳開到季魚塘,公隔陽朔一縣,從東路接應文茂。清軍分兵前往擋住陳開軍前進。這時候,大成國從上到下都輕敵自大,彌漫着一種驕傲自滿的情緒,在蘇橋憑着初來的銳氣又得了一次勝杖,越發以為敵人不堪一擊。清軍堅守不出,文茂求戰不得,軍心漸漸怠懈下去了。到四月,敵人覷見文茂軍即驕且懈,突然發動反攻,蘇橋一戰,就把文茂軍打得大敗,文茂受傷,退至永福縣雞石灣,再退柳州〔一〕。
  蘇橋之役,大成國進攻桂林雖然暫時受到挫折,但當時在廣西已經解入了廣大的地區,擁有強大的實力,保持着旺盛的攻勢,完全沒有轉移的必要。而文茂卻另作打算,他因見貴州族派人來歡迎,就决定帶他的部隊去遠取四川,自建王國。他不恤人民的苦諫,不顧將士的志願,一意孤行,五月,放棄了柳州,取道融縣,進入貴州苗族山區。文茂退出柳州後,敵人就來蹂躪柳州、慶遠兩府,生産受到破壞,人民慘遭屠殺,到處是一片凄涼景象。文茂和他的軍隊也與大成國隔斷聯絡,成為一個失了根據地的孤軍,因此,在貴州黎平境被清軍打敗。十月狼狽退回廣西柳城、融縣。文茂對自己所犯的大錯痛恨極了,在懷遠縣山中,嘔血而亡〔一〕。
  文茂以翻劇藝人領導群衆在佛山起義,轉戰兩粵,與陳開共同建立大成國,革命光焰彪炳史册。祗因中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毒,不顧革命整體利益,擅自放棄柳州,要到四川去建立獨立王國,走上一條極為錯誤的分裂路綫,給革命帶來極重大的損失,犯下極嚴重的大錯誤。在文茂死後,他的部將梁三等在一篇安民的佈告裹論此事說:「王德不聰,聽苗人之狡聳,誘取四川,以為王業。遂竟輕棄竜城,率爾妄動,徑入苗山。百姓苦諫不恤,將士勉強相從,於是百姓無主,遂致鬍兵猖獗,土農廢業,工商失所,田園為之荒蕪,城邑為之邱墟」〔二〕。這一段話,沉痛地指出了李文茂這一件大錯誤的嚴重後果。
  何祿廣東順德人,加人三合會。太平天國癸好三年鼕,秘密到東莞縣,沿鄉拜會,謀革命。甲寅四年五月初三日(夏歷五月十三日),領導東莞縣石竜墟皮鞋、油糖、棉花各行店工人首先起義。十二日(夏歷二十二日)攻剋東莞縣城,後第二天,陳開在佛山起義,於是廣東三合會大起義從此開始〔一〕。
  當時惠州、增城的三合會都紛紛起義,大傢公推何祿做廣東東江起義軍首領,七月攻剋增城縣。何祿遂率領東江起義軍與諸路軍會攻廣州〔二〕,圍攻半年,不剋。乙榮五年正月底各路起義軍都退,何祿也引軍撤退。
  這時候,由於兩粵三合會大起義,湘南毗連兩粵,所以革命形勢十分高漲,各地三合會都以響應太平天國為號召,用太平軍裝束,紅衣黃巾,到處起義〔三〕。何祿看見這一個形勢,他决定領導退屯在佛山、蘆包、白土、中宿各處及三水、英德、清遠、麯江、繁昌、乳源等縣起義軍分起入湖南。五月,何祿從廣東乳源平石進入湘南。時廣東反動統治大肆屠殺人民,要洗刼村莊,山𠔌農民都自行結成隊伍奔赴湖南。何祿進入湘南,他們就都投到何祿義旗下來,因此,勢力大增。五裏亭一戰,乘虛襲取郴州〔一〕。
  郴州地當湖南、廣東兩省交通要衝,便於號召兩省起義軍,何祿就在這裹建立革命根據地,興寧焦玉晶、郴州許月桂、許香桂、王大纔、桂陽州李石保等都聚衆數千加入,廣東起義軍也陸續來湘。於是西取桂陽州以做犄角,東北取茶陵州,以為北進衡陽、長沙,旁通袁州、吉安的據點。
  起義軍的根據地剛纔建立起來,敵人就調集兵力進行反撲。九月三十一日(夏歷九月廿七日),桂陽州、茶陵州同是日失守。桂陽州守軍突圍走歸郴州。茶陵州守軍分嚮酃縣和江西永新撤退,與先前進入江西的起義軍取得聯絡〔二〕,後來他們都在江西加入太平天國。
  自桂陽、茶陵失陷後,郴州形勢陷於孤立。起義軍踞守郴州瓦窯坪,這一個地方,離郴州城三十五裏,為郴州水陸總匯之所,資糧、甲仗、炮械積聚在這裹。敵人既陷桂陽州,迅即來犯,起義軍迎戰不利,瓦窯坪又被攻陷,輜重甲仗全部損失,精銳失亦重。
  時郴州和桂陽州地主階級蜂起組織團練,不下十餘萬,分佈各隘,斷絶郴州接濟,使起義軍陷於糧盡援絶的境地,郴州勢不能再守下去。十一月廿七日(夏歷十一月廿五日)起義軍開始從郴州撤退,打算取道桂陽州,退往臨式、宜章湖南省邊境。沿途被清軍和地主武裝前截後追,傷亡慘重,起義軍首領何祿在宜章毛慄墟戰死,將土戰死的至二萬多人,被敵人據奪的軍裝器械堆積如山。餘軍突圍走歸廣東連州牛仔營地方,與當地落花會起義隊伍聯合,轉入山區門爭〔一〕。
  何祿多謀善戰〔二〕,自東莞起義,就被推為東江起義軍首領。入湘以後,又被各路軍推為總領導。他以郴州作為根據地的戰略本來是不錯的,但是,到桂陽、茶陵失陷,形勢逆轉後,他就應該采取新的戰略,跟着先頭入贛的部隊把兵力立刻轉移到敵人力量薄弱的江西去,這樣,就會在江西給太平天國增加更大的勢力。他沒有這樣做。即使是到郴州和桂陽州地主階級初組織團練的時候,他如果能夠及時嚮湘、粵邊境撤退,還是可以順利通過保存實力的。可是,他卻到了這兩州的地主武裝全部組織起來,把各隘口都堵住的時候纔决定嚮湘邊撤退。他由於當戰爭到必須立刻轉移的緊急關頭遲回一下,犯了沒有當機立斷的大錯誤,就遭到軍覆身死的可痛的結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一 劉大年序二 𠔌霽光
序三序四 邢鳳麟
自序凡例 湯錫竜
第一部份 捲一 序論第二部分 捲二 紀年
第三部份 捲三至捲二十一 表捲二十二 志第一 上帝教
捲二十三 志第二 天朝田畝制度捲二十四 志第三 資政新篇
捲二十五 志第四 政權捲二十六 志第五 政體
捲二十七 志第六 食貨捲二十八 志第七 官爵
捲二十九 志第八 兵捲三十 志第九 刑律
捲三十一 志第十 志第禮製捲三十二 志第十一 天歷
捲三十三 志第十二 科舉附招賢捲三十四 志第十三 外交
捲三十五 志第十四 地理捲三十六 志第十五 交通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