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三 恐怖大預言(1)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中平二年(185)二月,南宮的雲臺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得面目全非。
  皇帝决定重建。可錢在哪呢?
  西園小金庫的錢都在平定黃巾之亂中花得差不多了。正在劉宏一籌莫展之時,大長秋趙忠和中常侍張讓獻計,將天下田地每畝增收賦稅十錢。
  這是在竭澤而漁。
  大臣陸康上書表示反對,立即被捕下獄。劉岱為他說情,馬上又被罷免、遣返原籍。
  重建雲臺的工程如期啓動了。
  各州郡的木材和紋石源源不斷地運到京城。負責買辦和驗收的宦官們頓時大發其財。他們動不動就指責那些建材不夠規格,然後強迫供貨商打折,一直打到原價的二折纔予以收購,可一轉手就把它們按原價賣掉。
  有人不願接受敲詐盤剝,宦官們就任他們的木材堆積腐爛。
  於是,年年都有大量的建材運來,可要麽被轉賣掉,要麽腐爛掉,宮室連年營造不完。
  皇帝又入不敷出了,便又想起他西園的那個聚寶盆。於是下令各州郡新任的官員就職時都要繳納一筆“助軍修宮費”。到大郡任職者往往要繳納兩三千萬。所有官員就職前一律先到西園講好價錢才能上任。一些兩袖清風的官員實在交不出錢,幹脆要求辭官。可朝廷不允許,強迫他們上任。當時的巨鹿太守司馬直因為有清廉的名聲,朝廷給了他一個優惠價,減免三百萬。司馬直悵然而嘆:“為民父母反而盤剝百姓以求官,吾不忍也1於是托病辭職。
  皇帝不準,強迫交錢就任。
  司馬直被迫自殺。
  很快,劉宏的腰包又鼓了起來。他捂着腰包,覺得把錢存在西園還是很不安全,萬一哪天又來個叛亂,大臣們肯定又得讓他掏腰包裝備軍隊。
  聰明的劉宏想來想去,又有了兩個新點子。第一是改變儲蓄方法。化整為零,把錢分散存放到中常侍小黃門的傢中,每傢寄藏幾千萬。如此一來,除了他本人,沒人知道他的收入情況和資産總額。第二是拓寬投資渠道,讓宦官們到他的家乡河間購買地皮並開發房地産,以利資本的保值增值。
  劉宏其實很善於搞市場經濟,衹可惜早生了一千多年。
  宦官們忙着幫他藏錢和搞錢,這一點很對劉宏的胃口。
  這一年六月,趙忠、張讓等十二個中常侍皆被封侯,號稱“十常侍”。
  皇帝逢人便說:“張常侍是我父親,趙常侍是我母親。”
  都說天子口中無戲言,可劉宏這個可愛的天子就是這麽平易近人、這麽隨和詼諧。於是常侍們就順着桿往上爬,自己傢蓋的房子都跟“兒子”的皇宮一模一樣。有一天皇帝忽然來了興致,想登高遠眺。常侍們慌了,怕皇帝看見皇宮外的“皇宮”,就對皇帝說:“天子不可以登高,登高則百姓離散。”
  劉宏就嚇得不敢邁上臺階。
  由於四方的叛亂此起彼伏,經久不息,所以靈帝劉宏就煥發了尚武精神,出臺了兩大舉措。中平五年(188),朝廷改州刺史為州牧,目的是加強地方大員的權力,以利於隨時調動一切手段鎮壓叛亂。
  自此,各州的軍政大權皆集於州牧一身。
  於是,大漢帝國除了外戚和宦官這兩大亂政的根源之外,又埋下了第三條禍根:軍閥。
  事實上,短短幾年之後,幾乎所有帝國的州牧都變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
  軍閥們終結了享祚四百餘年的漢朝,開啓了一個從三國到南北朝的將近四百年的大亂世。
  直到公元六一八年大唐帝國建立,中國歷史纔重新返回大一統的軌道。
  靈帝劉宏的第二項舉措是加強中央軍隊的建設。
  中平五年(188)八月,天子組建了一支西園軍,下設八個校尉。小黃門蹇碩搖身一變成了統領西園軍的上軍校尉。蹇碩長得魁梧健壯,又有謀略,皇帝對他非常寵信。於是,就連帝國的最高軍事統帥大將軍何進,也要受他的節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絮言(1)序言·絮言(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三 喪鐘為誰而鳴(1)
三 喪鐘為誰而鳴(2)三 喪鐘為誰而鳴(3)
四 一語成讖(1)四 一語成讖(2)
四 一語成讖(3)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