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五章鴉啼影亂天將暮(7)
田居儉 Tian Jujian
在上疏的臣下當中,詞章憤激,切中時弊,最令人振聾發聵而又最使李煜惱怒者,莫過於中書捨人潘佑。
潘佑長於翰墨,文采斐然,當朝的詔令文告大都出自他的手筆。他雖然深得李煜恩寵,但從不麯意逢迎。早在李煜身居東宮,開設崇文館招賢納士的時候,他就追隨李煜舞文弄墨。有一年初春,正值紅梅吐豔時節,李煜在澄心堂樓上讀書,忽然聞到一股梅香。推窗下望,見庭中花團錦簇,雲蒸霞蔚,詞興油然而生,便傳口信給潘佑,要他填詞詠梅。湊巧,這時南唐所轄的淮南全境十四州剛剛割讓給後周不久,舉國憂憤,但朝中大臣都諱莫如深,生怕言語不慎,得罪李父子。而潘佑則無所顧忌,語義雙關,填詞諷諭,結尾的三句是:
樓上春寒山四面,
桃李不須誇爛漫,
已輸了春風一半。
如今,潘佑看到南唐國力日益貧弱,李煜身邊的近臣又多屍位素餐,無所作為,便在短期之內,連上七道奏疏針砭時弊,始而指責文臣武將在國勢危殆之時飽食終日,誤國害民;進而指責李煜不能知人善任,誤用平庸之輩;最後要求李煜親忠疏姦,整肅綱紀,加強武備,取信國人。措辭尖刻,近乎不敬,甚至達到李煜不能容忍的程度。
潘佑呈上七道奏疏之後,見李煜仍無下文,又將辭呈送上,以挂冠歸田、隱居山野相威脅。這次,李煜有了反應。他怕潘佑擴大事端,便順水推舟,命潘佑羈留京師,專修國史。潘佑對此不甘罷休,又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將第八道奏疏呈上: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臣乃者繼上表章凡數萬言,詞窮理盡,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姦邪,麯容諂偽,遂使傢國,如日將暮。古有桀、紂、孫皓者,破國亡傢,自己而作,尚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則姦回,敗亂國傢,不及桀、紂、孫皓遠矣!臣終不能與姦臣雜處,事亡國之主。陛下必以臣為罪,則請賜誅戮,以謝中外。
不出潘佑所料,這第八道奏疏果真使他招來了殺身之禍。當李煜怒氣衝衝把這道奏疏交給近臣廷議時,殷崇義、張洎等心術不正的重臣落井下石,他們抓住潘佑奏疏中的“陛下取則姦回,敗亂國傢,不及桀、紂、孫皓”,“臣終不能與姦臣雜處,事亡國之主”等語句,放肆誣陷潘佑大逆不道,將李煜同昏庸無道的亡國之君夏桀、商紂和東吳孫皓相提並論,並捏造潘佑懷有異心,圖謀另事新主等罪名激怒李煜,從而達到藉刀殺人的目的。
然而,李煜首先治罪的不是潘佑,而是執掌司農職務的衛尉卿李平。
李平被捕下獄,原因有二:一是他少入嵩山學道,深諳道教有關神仙修養之術,平日常講仙人神鬼、方術符等玄妙妄誕之說,在信仰上與揚佛抑道的李煜背道而馳。喜愛老莊之學的潘佑,又偏偏與李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結為莫逆之交。李平出山,係潘佑力薦。潘佑桀驁不馴,危言上疏,李煜便懷疑並歸咎為李平煽動蠱惑,命大理寺先拿李平開刀。二是李平執掌“司農”之職,是由潘佑推薦。而李平又治農好古,他上任伊始,就按《周禮》復井田之製,造民籍,造牛籍。在他看來,要富國強兵,必先寓兵於農,依井田法按丁授田,依戶徵兵,為此要對黎民登記註册,是為造民籍。而要發展耕稼,又必須保護和繁殖耕牛,嚴禁隨意宰殺買賣,為此對耕牛要登記註册,加強管理,是為造牛籍。上述措施,雖然於國有利,於民無害,但是,卻觸犯和威脅豪強巨室兼併土地、逃避賦稅等既得利益,因為按規定他們要退還兼併貧戶的農田並補交巨額稅款,故而激起他們的怨恨和報復。這些人為了確保私利,不惜製造駭人聽聞的流言蜚語,喪心病狂地誣陷李平,一心要將他置於死地而後快。
李平蒙難不久,潘佑也身陷囹圄。在獄中,他思前想後,感慨萬千。他尤其為李平受到株連而痛苦負疚,整天心煩意亂。為瞭解脫精神上的苦悶,他又乞靈於多年崇尚的老莊哲學,特別是莊周關於大千世界的“齊物論”說教。他似乎從自己的榮辱得失中體味到,在喜怒無常、翻雲覆雨的君王身邊,毫無正義和公道可言。李煜可以憑藉手中的生殺予奪大權,時而恩寵,親昵地喚他“潘卿”;時而加罪,兇狠地斥他為“亂臣”。在這個被強權扭麯的天地裏,是與非、功與過、喜與憂,甚至生與死,所有的對立物都是混沌一片。人生在世,對功名利祿無須留戀,對坐牢殺頭亦無須恐懼,凡事衹要安時處順,就能自我解脫,通達逍遙了。
潘佑想到這裏,頓覺六合浩瀚,豁然開朗,情不自禁地背誦起自己的一篇得意舊作——《贈別》:
莊周有言: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僕佩斯言久矣!夫得者如人之有生,自一歲至百歲,自少得壯,自壯得老,歲運之來,不可卻也。此所謂得之者時也。失之者亦如一歲至百歲,暮則失早,今則失昔,壯則失少,老則失壯,行年之去,不可留也。此所謂失之者順也。凡天下之事皆然也。達者知我無奈物何,物亦無奈我何也。其視天下之事,如奔車之歷蟻蛭也,值之非得也,去之非失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
|
目錄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