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骂最多的人和最多人骂的人--李敖 Most people curse curse most people - Li Ao   》 五、禁止李敖出境      陈才生 Chen Caisheng

  在国民党当局眼中,李敖是特大号的政治犯和异己分子,所以,一直被列入限制出境人员的名单之中。  早在1964年5月18日,李敖正沉浸于中西文化论战之中的时候,美国大使馆的高立夫(Ralph N. Clough)致信邀请李敖访问美国,两周后(1964年6月1日),李敖又收到林诺华(Lynn H.发Noah)的信,洽商访美细节,但国民党当局刁难李敖,要与之“交换条件”,被李敖拒绝,遂未成行。  1980年,台岛的民主空气有所缓和,李敖为了试验一下这种限制是否取消了,于当年8月,委托一家旅行社代办出境手续,结果旅行社回话说,别人都通过了,唯独李敖的手续未办成。  不久,警总保安处处长郭学周约见李敖,他从上衣口袋中掏出出境证,笑嘻嘻地交给李敖说:“情治机关不会刁难李敖的。”  李敖遂将出境证交给了旅行社,但在“外交部”领户照时,又遇到了麻烦。经办人汪应松说:“从新闻媒体报导中证实,李敖与胡因梦有离婚行为,但在李敖的户籍誉本上却是‘未婚’,因此不能发护照。”  原来,李敖与胡因梦结婚时,胡的户口、图章皆在胡母手中,一时迁不到李敖名下,所以结婚时未能及时到户证机关登记,不料还没登记,两人就又离婚了。  李敖明白这是官方在有意刁难自己,便写信质问“外交部”部长朱抚松。当年11月15日,“外交部”领事事务处出面解释,说“查申领护照按规定须据实填写护照资料卡,台端所填资料卡之婚姻状况经查与事实不符,用特函达,请即亲自或以书面委托他人前来本处办理更正,以凭发照”。  李敖乃再次写信给朱抚松:“这是户政机关核发的合法文件,作为公家机关,‘经查手续’自以‘公文书’为依据,‘公文书’上关于我的婚姻状况,你们不引为依据,反倒依据报章来‘查’,难道一小块剪报便可以推翻附卷的‘公文书’了吗?”李敖还在信中说:“你太太徐钟珮在《我在台北》一书中骂你是‘死鬼’,有道理。因为我所填资料卡中,全无与事实不符之处,是‘死鬼’手下公务员自己弄错了。”  朱抚松已知理屈,又见李敖揭开了自己的私生活,紧张了,大骂了一通汪应松,下令即发护照。  如此看来,出境似乎没问题了。李敖准备出国旅行。就在李敖准备上飞机的时候,出境证又被“警备总部”收了回去。李敖打电话给保安处找郭学周少将,对方推托不在,并对收回出境证的原因“无可奉告”。此时,李敖真正明白了:“外交部”和“警备总部”在轮流扮黑脸,轮流踢皮球,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你出不去!  当局的这种态度直到十年以后依然未变。1990年11月10日,全美华人协会在波士顿举行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并颁发杰出华人成就奖给华人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李敖、柏克莱大学加州分校校长田长霖、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李天和。  全美华人协会是美藉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人发起,于1977年成立的非牟利性组织。其宗旨是增进华人间的友谊,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美中两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该会成就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得奖人由全美华协提名委员会提出,主要条件是自身的工作成就和对华人社会的贡献与影响。自1982年开始颁奖以来,先后获奖的已有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林家翘等人。在本届颁奖中,华协主席潘毓刚说:“华人成就奖是嘉许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华人的,李敖是台湾鼓倡民主言论自由的先锋,他有94本著作被国民党所禁,但其思想言论对台湾许多年轻人仍然影响深远,华协颁发这个奖给李敖,是要引起世界人士对他在争取民主自由人权上的承认。”  李敖是该协会在美国以外地区的第一位获奖者。  当日下午六时,颁奖宴会由华协主席潘毓刚主持。早在大会之前,华协曾向远在台湾的李敖发出邀请函,请他到波士顿做一场公开演讲,但台湾“政府”向李敖声明,假若他赴美国领奖,将不会准许他返回台湾。李敖在台湾存有很多写作材料,并有十万册藏书,他在电话中向潘毓刚说:“既然台湾‘政府’不能保证我一定能出‘国’后返台,我宁可不要出‘国’。”于是,他再也不去办理什么出境手续了。  李敖寄去了他自己的录音讲话。  就这样,颁奖次日,在哈佛燕京礼堂,与会人员收听了长达20分钟的李敖的录音讲话,然后观看大陆电影《开国大典》。李敖在讲话中劝留居国外的“人才”们不要做“自了汉”,应该为祖国的自由而战。他讲道,作为一名海外华人,“要扩大各位所做的、增加各位所做的,把‘哪里有自由,哪里便是我的祖国’变成‘哪里有祖国,我要使它变得自由’,才是各位最后的抱负。”  这又何尝不是李敖的抱负!  早在1982年3月16日,郑南榕在《政治家》上曾发表《李敖,不要走!》一文,最后一段说:  这个世代,有财的人想离开台湾,有才如李敖之流的人也想离开台湾,真是时代大悲剧。财、才不缺的李敖先生,应该挺身出来,以心作则,阻挡这种悲剧的潮流。李敖可以站起来,与赵耀东先生一起合唱《归来吧,台大人!》的高歌;也可以坐下来为我们写出第一流的自由民主政治的思想文章。  如果我是出入境管理的掌权人,以上这些论点,就会是我《禁止李敖出境》的理由。这些理由,将使我们对历史有所交代:对列祖列宗保留了一个优秀的文化精英;对子子孙孙留下一个富贵的文化遗产——李敖。  对这段文字感到“好玩”的李敖,在愤怒之外,他感到欣慰,也充满了自信。20年后李敖在回忆录中说:“我在台湾,一开始是‘大有为政府’不让我走;到头来‘大无为的我’自己也不想走了……至今我能否出境,我没办过手续尚不得而知,照判断应该可以,因为叛乱时代已逝,而我又非通缉犯或什么什么犯,也无什么欠税记录等等被管制条件,可是我已经准备‘出’此一步,即无死所了。我这种决定,大概死友郑南榕最能满意了。”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华出版社
一、他向往“伟大惊人”(1)一、他向往“伟大惊人”(2)二、行为“古典”
三、神交梁启超四、师从严侨(1)四、师从严侨(2)
五、暗恋罗君若六、失恋:“性的信仰的转变”(1)六、失恋:“性的信仰的转变”(2)
六、失恋:“性的信仰的转变”(3)七、姚本师,“不拒曲木”八、胡适:(1)
八、胡适:(2)九、“偏要惊人过一生!”(1)九、“偏要惊人过一生!”(2)
十、《一个预备军官的日记》(1)十、《一个预备军官的日记》(2)十、《一个预备军官的日记》(3)
一、他向往“伟大惊人”(1)一、他向往“伟大惊人”(2)二、行为“古典”
三、神交梁启超四、师从严侨(1)四、师从严侨(2)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