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代 》 帝国兴亡隐秘史:谁杀死了秦帝国 》
第八章 项羽出道,杀气逼人(3)
潇水 Xiao Shui
京沪高速宿迁市收费出口,有一个项羽举鼎的牌子——因为这里是项羽的籍贯地,古代叫下相。只不过上面的鼎举反了:广告牌子上的项羽大哥,两手举着鼎的两个腿,高擎在空中。此真未得举鼎的动作要领。他应该是抓着两个鼎耳,翻转鼎腹举至头顶。项羽若按广告牌子上的那种举法,是不能计入成绩的。
作为古代一位著名的肌肉男,项羽却非常斯文,既肌肉,又斯文,是个复杂的矛盾体。
据韩信后来的观察,项羽跟人说话时恭敬慈爱,言语温和,绝不会像刘邦那样动不动就“你老子你老子”(尔公)地骂粗口,而是斯文有礼,家庭教养好,同时仁而爱人,和刘邦“慢而侮人”形成鲜明对比(刘邦喜好狎侮自己的衙门同僚,揪着别人的帽子往里边撒尿,但项羽没有这些粗俗的习惯)。
韩信还说,项羽一见到别人闹病了,就为之涕泣,分割饮食给对方吃,项羽是一个斯文好礼的人。
项羽的上两代人都比较有文化:爷爷是楚国著名大将项燕,爸爸也受过良好教育,证据是他爸爸很会给他起名字:名之曰项籍,字羽。羽,飞腾也,籍,显著也。显著地飞腾。这是一个优美而且寓意高远的名字,可能比刘邦的“刘老四”好一些。但是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项爸爸后来在史书上就没有出现,一直是项爸爸的弟弟——项梁叔叔,拉扯项羽长大。
项梁叔叔对项羽的少年期教育抓得很认真。首先是学文化课,大约是背诵一些纯民族主义的东西,比如屈原老师写的“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的楚复国主义的传统革命诗篇。
有时候,项梁叔叔还会编造一些革命的故事给项羽听,算是历史课。
项梁说:“想当年,忆当初,我波涛起伏。记得有一次,你爷爷派我去送信——当时他们正在淮北和秦国侵略者斗得正酣——派我一人去送信,路上却遭遇了秦兵一个曲(曲下辖若干队),我奋不顾身冲上去,把敌人全歼了1
“去年你不是说遭遇一个队吗?”项羽奇怪地问。
项梁愣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说:“哦……去年你太小,我怕吓着你。现在行了。”
拜赐于叔叔的教导,项羽少年时代就立志高远,胸怀远大,表现为不爱读书。
项羽对文化课学习不够专心。这些密密麻麻鬼画符一样的呆板文字,除了有损视力以外别无他用。而且看书太多,会看出神经衰弱症来的。
于是,项羽写文章的能力就没有达到司马迁的水平,他改学习宝剑。但是抡了一段时间宝剑,终究还是没有达到华山派岳不群的水平,他就又懈怠了。
项梁叔叔就怒了:“干什么你都没有恒心1
项羽施礼说:“叔叔,做文章嘛,会写名字就可以了。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个书吏。剑术嘛,一人敌而已,不值得太下工夫,我请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大喜,赶紧搬出家藏的一大堆《孙子兵法》、《太公兵符》之类的万人敌的大书请项羽学。项羽颇为振奋,把这些兵书堆在书案上,看了一看,“略知其意”之后,就又“不肯竟学”了。大概这些兵书意思都差不多,一桶水倒来倒去的,他基本领悟了书中的意思,二八原则了,也就不肯再多费时间了。或者大约项羽禀赋优异,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吧。
项羽虽然不爱念书,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斯文肌肉男却“才气过人”(司马迁语)。具体表现就是项羽说起话来辞意和逻辑,叮当作响,仿佛飞花满眼,把人喷得理屈词穷、抱头鼠窜。吴中子弟见到项羽,都因说不过他而忌惮他——江南才子也怕跟他辩论。如果他有机会遇上“吴中四杰”,就是唐伯虎、祝枝山这帮花花公子,这帮人也在苏州的话,他一定可以上去比比对联的。
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人,自然不能浪费上天给予他的才气,项羽走向自己焦灼多于欢喜的人生之路,一切将从他二十四岁那年开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后岁月(1)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后岁月(2)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后岁月(3)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后岁月(4) |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后岁月(5) | 第二章 刘邦开始造势(1) | 第二章 刘邦开始造势(2) | 第二章 刘邦开始造势(3) | 第二章 刘邦开始造势(4) | 第二章 刘邦开始造势(5) | 第二章 刘邦开始造势(6) | 第三章 一个独裁者,四个大工程(1) | 第三章 一个独裁者,四个大工程(2) | 第三章 一个独裁者,四个大工程(3) | 第三章 一个独裁者,四个大工程(4) | 第三章 一个独裁者,四个大工程(5) | 第三章 一个独裁者,四个大工程(6) | 第四章 专制时代开始了(1) | 第四章 专制时代开始了(2) | 第四章 专制时代开始了(3) | 第四章 专制时代开始了(4) | 第四章 专制时代开始了(5) | 第四章 专制时代开始了(6) | 第四章 专制时代开始了(7)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