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庄周的欢乐生活禅:人间庄子   》 第69节:取舍有道,内心安详(3)      吴建雄 Wu Jianxiong

  贫穷不是病,学而无用才是病。可奇怪的是,我们往往努力追求一些没有一点实际作用的东西,甚至花费一生的时间。浪费时间是可笑的。用有限的时间去做实际的事情,充实生活,比外表富裕而无聊空虚更为可贵。
  对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勉强自己去做,这是"六不要"。据说有一天,孔子问颜回:"听说你家里贫寒,祖宗数代的地位一直比较卑微,你为什么不去做官呢?做官有钱,还能光宗耀祖。"颜回答道:"我没有做官的心情,我不适合做官,天生不是这块料。在郊外我有五十亩地就足够了,我勤奋播种,它们就能给我丰盛的食粮;在城里我有四十亩地,我用它们种麻养蚕,只要努力点,织出来的丝绸也够我穿了;现在,闲时用指头拨动几下琴弦就足以让我欢娱,每天认真学学先生您所教给的知识,就足以使我快乐。我过得很开心,为什么还要做官呢?"孔子听了深受感动:"好,实在是好!你的意愿在当今世界太可贵了!'知足的人,不因利禄而使自己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注重修心的人就算没有什么官职也不因此惭愧。'我早就听过这样的话了,可一直没遇到这样的人,今天在你的身上算是看到了。这也是我的收获,作为你的老师我很自豪。"
  在现实生活中人各有志,没必要人云亦云,别人适合的你不一定适合。对自己不适合的,非不甘心,非要跟别人一样,最终只会身心疲惫。选择一种符合自己情绪的生活方式,快乐比财富更重要。
  从良心出发,不仁不义、偷鸡摸狗之财是飞来横祸,宁死也不能要,这是"七不要"。据说舜被接连拒绝后仍不死心,又想把天下让给北人无择,北人无择说:"真奇怪啊,舜这样的人本来应该在历山之麓和百姓一起从事农耕,现在却要和唐尧一样想要我接受禅让,难道他以为我是那么简单的人吗?一旦接受禅让,之后会有数不尽、理不清的琐屑之事缠绕我。他以此来玷污我,我感到羞辱。"北人无择于是跳入一个叫"清泠"的深渊里自杀了。
  当初,商汤谋划讨伐夏桀,去跟卞随商量,卞随说:"这不关我的事。"商汤问:"不关你的事?那关谁的事呢?"卞随说:"我不知道。"商汤又跟瞀光商量,瞀光说:"这不关我的事。"商汤问:"那关谁的事?"瞀光回答:"我不知道。"商汤说:"你帮我推荐一个人吧,找个能帮我处理这事的。你说伊尹这个人怎么样?"瞀光想了想,说:"伊尹这个人,我只知道他毅力刚强,能忍辱负重,至于他的其他方面我不是很清楚。"商汤于是就跟伊尹商量讨伐夏桀的事务。
  没过多久,商汤打败了夏桀,回过头来,他又想把天下交给卞随管理,卞随推辞道:"你想要讨伐夏桀时曾和我商量,你一定是把我看成很凶残的人了;现在你战胜夏桀之后又想要禅让天下给我,你一定又把我看作是贪婪的人了。我生活在天下大乱的年代已经很无奈,偏偏有你这样不明大道的人三番两次用你自己的丑行去玷污我,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说完,卞随跳入水死去。
  商汤又琢磨着把天下禅让给瞀光,说:"智慧的人谋划策略夺取天下,这是军师;勇武的人按照他们指引付出武力,完成目标,这是将军和士兵;而仁德的人将居于统治之位,这是王。这道理自古以来一直不变,先生怎么不处于自己应该处的位置呢?"瞀光推辞道:"废了自己的国君,不合于道义;征战杀伐,不合于仁爱;别人冒着危难去杀敌卫国,而我什么都没做,只坐享其利,不合于廉洁。很早就听人说过:'不合乎道义的人,不能接受他赐予的利禄;不合乎大道的社会,不能踏上那样的领土。'何况现在你是想让我为帝呢?一想到这种的情况,我实在于心不忍。"瞀光说完,背着石块沉入庐水而死。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真正打动人、说服人的,并非是什么俊美的外表或者什么百万财富,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人格魅力。不分是非,不讲仁义,那是对人格的最大侮辱。北人无择和瞀光之所以选择死,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只有死方能雪洗耻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江苏文艺出版社
第1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1)第2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2)第3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3)
第4节:蝶舞翩跹幻亦真(1)第5节:蝶舞翩跹幻亦真(2)第6节:安时处顺不为哀乐所困(1)
第7节:安时处顺不为哀乐所困(2)第8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1)第9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2)
第10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3)第11节:平常心是大智慧(1)第12节:平常心是大智慧(2)
第13节:平常心是大智慧(3)第14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1)第15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2)
第16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3)第17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1)第18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2)
第19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3)第20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4)第21节:修剪矫作易伤身害命
第22节:管教而不能施暴(1)第23节:管教而不能施暴(2)第24节:智慧在纣即为虐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