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古典名畫的深婉麯意:知君用心如日月   》 第69節:燕飛人靜畫堂深(3)      楊紫陌 Yang Zibai

  竹生於山,木長於林,截竹為簡,破木為牘,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槧"是沒有寫過字的木片。
  古人與竹與木曾這樣文雅地面對面地相知相契,韻士展於案前,目視簡牘,幽思逸緻,心花筆蕊,香草美人,諸般愁慮暢意事訴之於上,這簡牘便是第一解語知音。聞着原木清竹的香味,頃刻間,惹起無邊的山林幽泉意。
  古時女人讀書做詩衹為陶情。衹為讓一封錦函留香,增添閨中雅趣。《紅樓夢》中寶玉把女兒們起詩社的詩稿拿給外面的相公們看,附庸風雅的公子哥們便紛紛傳抄,寶玉回來告訴探春黛玉,兩人皆嗔他不該將閨閣中的筆墨傳到外面去。女人做詩是為了應景湊趣。黛玉每每做詩偶爾流露真意,便也被寶釵判為"移了性情"。探春發起這個詩社,也不過是學學男人醉飛吟盞,附一下風庭月榭、簾杏溪桃的雅,衆目之下,遣懷都談不上。
  陳小蓮一生孤傲,不流於世俗,想這傳於世的十二畫屏,也是他的真性流露。畫中人物皆神態嫻靜,畫面簡淡樸拙,人物置於自然風物中,可謂體露金風,想是與他不入俗的性格相合。
  文人出世,可鬆香獨坐,可吟哦南山。女人不可,竹下讀書,臨池摹帖,便是女人的逃離。古人入山采薇,遠避財色,鬆下清談,迎面撲來滔滔的瘴林山霧,不管是怎樣的高邈,畢竟離紅塵人世太遠,離本性太遠。小蓮的畫有塵世中的別樣清曠,使觀者既可玩味於無名野境之趣,又可見得那瘦石孤花的閑庭中不沾脂粉的美人一段風流。
  他的山水畫,遠山紅樹裏似是有着一段欲說還休的紅塵往事,秋的麗豔卻別樣一種鬱鬱惆悵。
  但秋山不凋,紅樹在前,總有一段風情可嚮望留連。
  他的花鳥畫中,桃花蛺蝶,都是人間的歡悅,清婉明媚,像是女人心中檀郎歸來那一腔欣然的柔豔。
  脫不得俗世,卻又在俗世之外。
  看他的畫,我看到了他桀驁善感的心無處安置,他那麽的不快樂,出不去,進不來,他衹有坐在一隅面色清平,似是超然。他的人物畫,人物皆無欲無求,心中自有一番壺山天地的脫透,或許是潑天榮華之後的一種沉靜和倦怠,淡然的近乎寂滅。清逸處又若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生香異色中,淡了人間煙火氣。這種逸是又與紅塵富貴相連,是將佳人置於其中,日日對着他,享受花開富貴,纔是他所願。正如圖中女子即是他心中所戀的、嚮往的、深愛的。
  畫中竹陰下的女人如一枝疏花,靜若處子,與園中木、園中石有渾身之妙。
  身置偌大一個園子裏,以石為幾,於竹陰下讀書做詩,鋪展開來,沉下心去,是要一種閑。那一種閑是心安,是我不纍物,物亦忘我。甚或做詩也不必得詩,身旁俊婢相侍,頭上竹影細碎,湖石為幾,瘦靈空妙,有佳人提筆展捲,不必苦吟不必尋,本就是詩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1)第2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2)第3節:知君用心如日月(1)第4節:知君用心如日月(2)
第5節:知君用心如日月(3)第6節:知君用心如日月(4)第7節:爭如我解語花(1)第8節:爭如我解語花(2)
第9節:爭如我解語花(3)第10節:爭如我解語花(4)第11節:會嚮瑤臺月下逢(1)第12節:會嚮瑤臺月下逢(2)
第13節:會嚮瑤臺月下逢(3)第14節:繁華事散逐香塵(1)第15節:繁華事散逐香塵(2)第16節:繁華事散逐香塵(3)
第17節:繁華事散逐香塵(4)第18節:紅拂夜奔(1)第19節:紅拂夜奔(2)第20節:紅拂夜奔(3)
第21節:紅拂夜奔(4)第22節:紅拂夜奔(5)第23節:嚦嚦鶯聲花外囀(1)第24節:嚦嚦鶯聲花外囀(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