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 家庭教育励志书: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Family Education inspirational book: the children have an extraordinary spring   》 第69节:五、教育需要宽容(1)      鲁稚 Lu Zhi

  五、教育需要宽容
  教育不是一改就灵。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和谐的关系需要宽容的心。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在更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家长、全社会,都请多给教师、多给教育一些理解和尊重,多一些沟通,少一些牢骚,大家都实实在在地做些事。
  教育需要宽容
  在我的电脑里,有几幅张老师的照片。那是我刚买了数码相机时,到学校去给鲁鲁拍几张校园生活,正好看见他的班主任张老师站在操场的大槐树下给几个家长讲试卷,情景很生动,就偷拍下来。
  那时的张老师很年轻,扎着马尾辫,红朴朴的脸,笑得像个小姑娘。
  那时的鲁鲁也很小,刚上二年级,正在换牙,照片上所有的笑脸都露出门牙处那两个大大的豁口。
  那时的张老师好像还在谈恋爱。当时非典刚过。记得非典时,学校要求孩子每天量体温,每天向班主任汇报。某天,我家唯一的温度计打碎了,跑遍商店、药店都买不到,只好求助千里外的父亲,让他买了寄来,但那也要好几天才能收到。张老师知道后,二话不说,要把她家的温度计给我。
  那是一个非常时期,一支温度计意义非凡。
  第二天,我去学校门口等张老师。街上行人稀少,学校已经停课一个多月。当对面过来一辆自行车,一个帅小伙载着一个戴墨镜的女孩,女孩从后座上跳下来,笑嘻嘻地招呼我时,我竟没有认出她就是张老师。
  那支温度计一直用到非典结束。学校复课了,鲁鲁班上没有一个被感染的。
  现在鲁鲁已经五年级,还差半个头就和我一样高了。而张老师,她为这个班的四十几个孩子付出了四年的心血,从学拼音到写汉字,从写话到写作文,每天从七点四十到校听写、朗读,到四点半放学把孩子们送出校门,整整四年,不仅把这四十几个孩子送进小学高年级,而且她自己的儿子也已经快上幼儿园了,她的体态,她的神情,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姑娘,而是一个成熟的母亲了。
  每每看到当年的照片,心里会有一些感动。我们的孩子在成长,教他的老师也同样在成长,我们都在经历一个生命的过程。
  老师也是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最基本准则是尊重、理解和宽容,但我们却往往只强调对学生的宽容,不强调对老师的宽容,这是不对的。在师生关系中,老师并不是我们想像的绝对强者,老师不仅在教育系统中属于基层人员,在很多方面要受到制约,而且在与学生的关系中,也并非处于绝对强势。尤其是高年级,在一些校风不好的学校,某些强悍学生甚至会让老师产生畏惧心理。在低年级,学生虽然没有能力直接伤害老师,但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却很大。社会普遍弥漫着不信任的空气,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间有一种无形的对抗,这让很多老师学会了自保,不是从学生的最大利益考虑,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过就是功。
  不出事就好,一旦出事,老师就要吃不了兜着走,所以,现在很多学校根本不组织春游,课间不允许孩子到操场玩耍,放学就把孩子赶出校门,不允许在学校逗留。这样一来,孩子在学校“出事”的几率减小了,学校可以不担责任了,但孩子的成长空间却大大缩小。
  现在这个时代,教育者的风险意识空前高涨。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得教育成为一个危险的行业。曾经发生过极端的事例,一个家长杀死了管教他孩子的校长。出了这样的事,老师也得掂量掂量,班上谁是惹不起的。班上出了这样的孩子,不仅是老师的麻烦,也是全班孩子的麻烦,明知道是害群之马,你也没有办法,法律不允许学校做过火的事,你还得对他姑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1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1)第2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2)第3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3)
第4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4)第5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5)第6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6)
第7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7)第8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8)第9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9)
第10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10)第11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11)第12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12)
第13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13)第14节:一、平凡不等于平庸(14)第15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1)
第16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2)第17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3)第18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4)
第19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5)第20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6)第21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7)
第22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8)第23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9)第24节:二、平凡更要会做人(10)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