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清末四大奇案揭密   》 楊乃武後事      河邊 He Bian

  二十六、楊乃武後事
  平反這一年,楊乃武36歲。
  直到民國三年,楊乃武後頸部患瘡疽之癥,醫治無效去世,終年七十四虛歲。
  葬於余杭鎮西門白虎山新廟前。
  楊乃武出獄之後,與親人相聚,又悲又喜,宛如隔世重逢。
  他雖然已是雙踝腫爛,遍體鱗傷,但仍同楊詹氏乘車遍叩曾在此案中對他有幫助的人。
  但浙江京官,雖大多數人都曾插手此案,其意並不在楊乃武。
  既然得了便宜,不願意再過招搖,所以很多人都是婉拒不見。
  楊乃武打了三年官司用盡了傢産,一貧如洗,傢徒四壁,被革去的舉人功名也沒有恢復,更沒有得到一絲一毫賠償。
  就連楊乃武全家返回家乡的路費,還是靠了楊詹氏拿鬍雪岩的書信找到北京阜康分號檔手得到的資助。
  楊乃武回到家乡後,直養了一年刑傷方纔痊愈。
  平反這一年,楊乃武36歲。
  經歷了三年多的牢獄之災、各種刑罰殘忍折磨以及長久的精神壓力,楊乃武雖死裏逃生,傢人團聚,但受此打擊,痛定思痛,性格大變,極怕招惹事端。
  由於他名聲太盛,找他來寫狀子的人比以前更多了。
  楊乃武實在無法推托,傢境又十分睏難,希望藉此得些補貼。
  便想出了把狀子寫在水牌上,別人抄好後擦除的方法;或用沙泥鋪地,執棍棒在沙泥上寫狀詞,再由別人繕抄入紙,不留筆跡,以免再遭橫禍。
  楊乃武養好傷後,還到上海去拜訪《申報》編輯人員,對他們仗義執言表示感謝。
  《申報》的英國老闆美查,知道他文采出衆,又成了公衆人物,便輓留他在《申報》擔任主筆。
  楊乃武感恩圖報,欣然從命。
  但衹作了一個多月,就因一篇文章得罪了出使英法二國大臣郭嵩燾。
  郭嵩燾見報勃然大怒,一面從英國請了一位著名的律師,專程趕往上海,要與《申報》打官司;一面催責上海道要報館交出編輯和作者。
  楊乃武一聽如驚弓之鳥,當天便辭別《申報》逃回余杭。
  後來在余杭縣對任何人都未提起過自己曾在《申報》任職的事,就是自己的傢人也未告訴。
  楊乃武祖上以種桑養蠶為業,因受官司傢産蕩盡,又心灰意冷絶了做功名的心,他便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贖回幾畝桑地,以養蠶種桑為生,專心研究孵育蠶種。
  余杭盛産絲棉,行銷全國。
  楊傢本來就是世代養蠶,對育種有一定經驗。
  過了三年,楊乃武所育蠶種名氣就傳開了,遠近都來購買,日子也漸漸好轉。
  楊乃武傢的蠶種牌記是“風參牡丹,楊乃武記。
  凡是楊傢出賣的蠶種,都蓋上了這個牌記。
  因為這種“鳳參牡丹蠶種的孵化率高、抗疫性強,所以名揚杭嘉湖平原。
  直到今天,該蠶種仍為業內人士所稱道。
  楊乃武認為自己畏刑亂供,攀咬錢寶生在先,錢寶生後來做偽證是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對錢寶生懷有愧疚之心,後來找機會還給“愛仁堂藥鋪寫了一副對子以表歉意。
  該對聯上聯是:名場利場,即是戲場,做得出滿天富貴。
  下聯為:寒藥熱藥,無非良藥,醫不盡遍地炎涼。
  橫批:鏡花水月。
  對於小白菜誣攀他,楊乃武多次對傢人道:“畢秀姑屈打成招,逼於酷刑,不能怪她。
  據有關人士考證,楊乃武曾到小白菜出傢的“準提庵去過一次,雙方深感內疚。
  多年後,小白菜用黃表紙留下一段由她口述、妙真執筆的遺言,聲明“楊二爺蒙受天大不白之冤,“均我所害,“二爺之恩,今生今世無法報答,衹有來生再報。
  我與二爺之間絶無半點私情,純屬清白。
  後人如有懷疑,可憑此字條作證。
  楊乃武就是這樣安靜地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
  直到民國三年(1914年),楊乃武後頸部患瘡疽之癥,醫治無效去世,終年74虛歲。
  葬於余杭鎮西門白虎山新廟前。
  據說楊乃武生前鑽研陰陽術,墓地是他自己選定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馬新貽被俘(1)馬新貽被俘(2)四兄弟結拜(1)
四兄弟結拜(2)曹二虎娶親(1)曹二虎娶親(2)
曹二虎娶親(3)馬新貽巧遇柳無菲(1)馬新貽巧遇柳無菲(2)
曹二虎撞見姦情(1)曹二虎撞見姦情(2)四兄弟翻臉成仇人(1)
四兄弟翻臉成仇人(2)四兄弟翻臉成仇人(3)張文祥求助哥老會(1)
張文祥求助哥老會(2)張文祥刺馬(1)張文祥刺馬(2)
慈禧下旨查案(1)慈禧下旨查案(2)慈禧下旨查案(3)
鄭敦謹搶功受挫(1)鄭敦謹搶功受挫(2)鄭敦謹搶功受挫(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