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權力“深喉” 》
第68節:普京:善弈者無極(29)
黃誌 Huang Zhi
儘管此舉遭到西方的強烈批評,但是在與西方以及寡頭爭奪話語權的鬥爭中,剋裏姆林宮明顯已經占據上風。
2006年7月6日,普京首次與國內外的網友進行互動式的網絡問答,並被譯成32種語言予以發佈。
總統普京也網聊,這個事情在全世界網民中掀起了強烈的回應,幾天時間裏嚮總統提出的問題一共有近16萬個。普京真誠回答問題,不使用外交辭令,很受百姓歡迎。
自2003年以來,在烏剋蘭、格魯吉亞和吉爾吉斯斯坦相繼發生了程度不同、被西方媒體稱之為"顔色革命"的事件。剋裏姆林宮一邊積極應對,一邊開始努力贏取俄羅斯年輕人的心。
俄羅斯少先隊組織也在復蘇。據俄羅斯媒體報道,2002年和2003年,在莫斯科紅場由俄共組織的紀念少先隊活動中,分別有1000名和2000名俄羅斯少年集體加入了少先隊組織。2007年4月的一個調查則顯示,有76%的被訪問者願意讓他們的孩子加入類似少先隊的少年組織。
此外,忠誠於普京的俄羅斯青年組織也在迅速發展,2007年已經擁有10萬人之衆。他們的名字五花八門,如"我們"、"青年近衛軍"、"一起走"等等。
謝爾蓋·馬爾科夫是有着剋裏姆林宮背景的理論傢,2004年曾幫助建立"納西"青年組織。他說:"年輕人在那些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使我們意識到,必須采取措施。我們在莫斯科附近的城鎮成立'納西',這樣在需要時活躍分子可以連夜趕到紅場。這一想法是以對總統和他的路綫方針的熱愛為基礎創建的一種思想體係。"
"納西"領導人尼古拉·潘琴科說:"我們必須使俄羅斯重新強大起來。"
2007年以後,隨着國傢杜馬選舉和總統選舉日期的日益臨近,俄羅斯國內出現的輓留普京運動聲勢一浪高過一浪。
俄羅斯政治分析傢霍米亞科夫認為,"民族領袖"幾乎將成為普京2008年的新政治稱謂,因為普京早已是人們廣泛擁戴的政治領袖--無論他是否還繼續擔任國傢的公職。
普京已然成為俄羅斯的精神領袖,從這個意義上講,"普京時代"纔剛剛開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前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1) | 第2節:前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2) | 第3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 | 第4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2) | 第5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3) | 第6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4) | 第7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5) | 第8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6) | 第9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7) | 第10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8) | 第11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9) | 第12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0) | 第13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1) | 第14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2) | 第15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3) | 第16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4) | 第17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5) | 第18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6) | 第19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7) | 第20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8) | 第21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9) | 第22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1) | 第23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2) | 第24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