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我是湖南人   》 第68节:风流人物看今朝(6)      王纪卿 Wang Jiqing

  夜幕低垂,湘江激喘的江涛声刺痛了毛泽东的心。这条湖南的母亲河,他曾无数次吟咏过的湘江,今天竟成为阻挡革命队伍的天堑!八万红军战士强渡湘江,最终会留下多少革命火种呢?这条母亲河吞没了多少由她喂养大的儿女的生命呢?江对岸,一伙反动阵营的湖南人,对衣衫褴褛、食不裹腹、为实现理想而进行长征的革命者,疯狂地举起了屠刀。这哪里是战斗?简直是强者对弱者的屠杀!湘江水都被红军战士的血染红了!
  湘江上发生的事件,似乎蕴含着宇宙的玄机。湘江之战是一个转折,只要红军能够冲破蒋介石所谓的“马其诺一般的湘江防线”,就会否极泰来。毛泽东的命运何尝不是和湘江紧密相连呢?他生于湘江边一个古老的县城。他在湘江一条名叫涟水的支流边求学,萌发拯救中国与世界的理想。他在长沙的湘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开始了职业革命的生涯……毛泽东猛吸着香烟。
  红军终于渡过了湘江。这个“终于”,是以三万红军战士的生命为代价的。
  红军大队人马走在越城岭崎岖的小路上,艰难地朝西行进。毛泽东在思考,想到应该是自己站出来抗争的时候了。他向洛甫和王稼祥阐述了自己对第五次反“围剿”的看法,以及对下一步红军去向的意见,深得他们赞同。三人决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内部检讨这一年来的作战。在他们推动下,政治局内部要求公开批评的意见很快形成一种声势,红军指战员要求更改行动计划的呼声日益增高。在红军攻占湖南通道县城之后,周恩来建议召开中央负责人会议,讨论红军去向。
  会议在通道县溪镇东面的恭城书院召开,李德、博古、周恩来、朱德、毛泽东、洛甫和王稼祥出席。此时红军只剩下三万人,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去湘西与贺龙、任弼时会合的计划,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王稼祥和洛甫带头赞成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也表示赞成,并建议讨论。这样,会议出现了向毛泽东一边倒的态势。
  中央军委命令红军进入贵州。接着,红军攻占了贵州东南的黎平县城。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完善了转兵贵州的方案。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重返中央委员会。大家认为这样还不够,还必须让毛泽东来指挥军事。
  红军到达贵州黄平后,中午时分,洛甫和王稼祥的担架紧挨着停在一片茂密的桔林中。两人商量怎样说服其他军政同志一致赞成毛泽东复出领导军事。在这段路途上,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在国民党炸机的低空扫射中受伤,她有幸活了下来,并产下一个婴儿,寄养在贵州的一个工人家里,后来下落不明。毛泽东不把个人的灾难和荣辱放在心上,一路观赏大自然,诗情不断,盛赞自然的力量: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黔军果然是不堪一击的,红军很快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红军受到遵义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毛泽东骑在马上眺望遵义城,发现许多饭铺挂着“湘江饭铺”、“湘江饭庄”的招牌。他惊讶地询问贵州籍警卫员甘人:“怎么?我们湖南人跑到遵义来做生意啦!”
  甘人回答道:“遵义城边的这条河就叫湘江。”
  毛泽东一怔:“怎么?遵义也有一条湘江?和我家乡湖南那条母亲河的名字一模一样!全中国的江河中,这是唯一同名的啊。”遵义在他眼里变得可爱了。
  牵着马的甘人说:“遵义这一带,有意思的名字多着呢!你们那里不是有个湘潭吗?我们有个县名叫湄潭,是遵义最好的地方。自古河流都是向东流,在遵义桐梓有一条河流叫西流水。”
  毛泽东说:“滚滚长江东逝水,遵义桐梓的水却称西流水!西流水最终流到哪里去了?还不是流到长江去了。看样子这地方的人也有些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哩!”
  毛泽东和洛甫、王稼祥住下了。下午,毛泽东和洛甫在街上吃了一碗遵义羊肉粉,里面有豆花。膻、腥、麻、辣、香,他俩吃得很过瘾。然后,毛泽东一个人来到江边溜达。甘人远远地跟着。
  他们看到了那条被称为湘江的河流。那条湘江比湖南的湘江狭窄多了。但是江水清澈,河床很浅,依稀可见卵石。岸边浅水区小草丰美,远处有两座山,状如馒头,叫做凤凰山和湘山。
  “为什么叫湘江?”毛泽东大声向甘人发问。
  “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湘山,湘山上有个湘山寺。”
  毛泽东一笑:“这等于没有回答!是湘山位于湘江之畔而把它叫做湘山,还是湘江因流经湘山而叫做湘江?不,肯定和湖南有一些关系!那条小沟沟叫什么名字?”
  “芙蓉河。”
  “你看,又是芙蓉河,与湖南有关啦!湖南又称芙蓉国嘛!看来这里是个湖南窝。你去给我找本遵义县的县志,查查这条江的来历。”
  遵义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开了三天。会议一致通过四项决定:一,毛泽东进常委;二,指定洛甫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讨论;三,常委要适当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朱德和周恩来任军事指挥者,党内委托的对军事作最后决定的负责人为周恩来。
  毛泽东挑起了红军的命运,这副担子是不轻的。当他的湖南老乡彭德怀打下遵义附近的军事要隘娄山关时,他写了一首《忆秦娥·娄山关》来表达他心中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所有的诗词,除了写给杨开慧的那首柳永式的婉词之外,其余无不是雄壮豪迈、慷慨激昂。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他在党内和军内的领导地位,他应该十分高兴,但这首词却写得凝重悲壮,责任感和使命感诉诸笔端。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占领了土城。
  毛泽东兴致高昂,不停地对总部人员说笑话:“进了土城,茅台酒很多,同志们可要好好喝!”朱德传令:“进了酒镇,不喝酒不近情理,大家掏钱买酒喝,以不醉为原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书海出版社
第1节:目录第2节:湖南少年歌第3节:欢迎湖南人的精神
第4节:湖南人的尊严(1)第5节:湖南人的尊严(2)第6节:湖南人的尊严(3)
第7节:为什么可以自命不凡?(1)第8节:为什么可以自命不凡?(2)第9节:什么是血性?(1)
第10节:什么是血性?(2)第11节:什么是血性?(3)第12节:风水育人才(1)
第13节:风水育人才(2)第14节:风水育人才(3)第15节:不重名利重功名(1)
第16节:不重名利重功名(2)第17节:不重名利重功名(3)第18节:吃辣椒成为精神的象征(1)
第19节:吃辣椒成为精神的象征(2)第20节:与国际接轨的先锋(1)第21节:与国际接轨的先锋(2)
第22节:霸蛮和灵泛(1)第23节:霸蛮和灵泛(2)第24节:霸蛮和灵泛(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