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 从雅典到北京   》 第68节:伦敦后来居上(8)      D.W.Miller

  英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安全感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因为投票的第二天,伦敦发生了自杀性炸弹的恐怖袭击,地铁和公交车上的很多生灵惨遭涂炭。执政党工党的国家安全部部长查尔斯o克拉克(Charles Clarke)随后成为2012年奥林匹克安全委员会会长,他拥有3.5亿美元预算的支持,虽然这个数字比雅典的多国安全检查支出要少,但主要侧重于在英国警方内部培养一支长期存在的专业反恐队伍,以应对类似的威胁。
  与此同时,丹尼斯o奥斯瓦尔德成为2012年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他立刻对成为地区奥组委领导人表示欢迎,除此之外,米尔斯继续成为他的左右手。伦敦成立了奥运交付管理局(Olympic Delivery Authority),并任命戴顿(Paul Deighton)为执行官,统筹场馆的基础建设。但在2006年初的时候,伦敦不得不对自己的计划作出调整,因为它遇到了每个奥运会主办城市都会遇到的问题--政府的财政总预算不断地大幅提高。一如往常,政府并没有考虑到为了16天奥运会需要投入的管理费用与政府、城市的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一味地通过不断开发新的公路、铁路、住房等基础建设来激励人心。国际奥委会应该把这个多年的弊病公之于众。
  8个月后,国际奥委会成员再次相聚于新加坡,为了在都灵冬奥会之前再举行一次会议。经过投票,决定2009年第13届国际奥委会全会将在哥本哈根举行,届时所有奥林匹克运动的代表都将云集于此。然而这个决定是在一片反对浪潮声中作出的。丹麦一部关于先知穆罕默德的卡通片引起了国内的骚动,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很大的反响。站在政治中立的立场,国际奥委会成员完成了投票,哥本哈根以59比40获得胜利。而很多人对这个结果痛心疾首。其他候选城市还有雅典、台北、釜山、里加和新加坡城。丹麦的国际奥委会成员凯o霍尔莫 (Kai Holm)向大会致词:
  这些卡通片被认为是对其他文化的亵渎,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就我个人而言,我永远不会这样展示宗教标志。丹麦的全体运动界同仁对目前的形势都深表遗憾,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政治和体育分离的重要性。
  超过78%的都灵冬奥会参赛选手投票选举出斯科特(Beckie Scott)和萨库(Saku Koivu)为运动委员会代表,加入国际奥委会。斯科特是加拿大滑雪全国冠军,而来自芬兰的萨库则是曲棍球专家。
  1999年,都灵战胜瑞士的锡永(Sion),成为冬奥会的主办城市。从那以后,都灵开始了自己的奥运征程。瑞士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受到马克o霍德勒(Marc Hodler)在盐湖城丑闻中告密事件的牵连,再加上外界对场地建设竣工进度充满了怀疑。和其他主办城市一样,对于都灵来说,举办奥运会并不只是举行体育赛事那么简单。这是衰落的工业城市再度振兴的机会,多年来,都灵一直都依赖着菲亚特(Fiat)公司,而在过去几年里,都灵已经有30万居民,也就是四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移居他处。这里曾经是萨沃伊公爵(Dukes of Savoy)的领地,也曾经是撒丁王国的首都,拥有矗立了三个世纪的巴洛克建筑。现在,人们盼望这个城市能够重振,至少在那条投资了5亿美元的首条地铁的带动下重生。当地的政客想在都灵兴建一些全新的现代工业和旅游观光点,让旅游人士不会只记得时髦的米兰。冬奥会将会用去350亿美元,政府会补贴一大部分。都灵会兴建2000个永久的全新住宅区,升级其飞机场;当不再需要使用速度滑雪场的时候,在原址将兴建一座展览中心。此外,一座新的会议中心将会落成,届时,可以为15 000名冰上曲棍球的运动员提供住宿。这些项目很多都将完成,但当焦点回到赛事管理上,特别是山地赛场馆的管理上时,人们就不再抱有太多的期望了。组织不当的一个后果是,因为交通不便,旅游支持者的人数减少,平常有10 000名挪威人会去观看欧洲大陆各国的比赛,但在都灵奥运会仅有以上数字的三分之二。因为筹备工作没有进展,都灵多次受到国际奥委会的提醒。
  都灵冬奥会是意大利有史以来最隆重的一届冬奥会,意大利全国滑雪冠军贝尔蒙多(Stefania Belmondo)点燃了奥运圣火。白色的烟花爬升到60米高的奥林匹克火炬台,光荣的火焰在那里熊熊燃起。奥林匹克旗首次由8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精英护送入场。她们分别是诺贝尔奖得主肯尼亚的加利o马塔伊(Wangari Muta Maathai)、智利作家伊莎贝尔o阿连德(Isabel Allende)、柬埔寨人权卫士玛姆(Somaly Mam)、意大利电影明星索菲亚o罗兰(Sophia Loren)、美国演员苏珊o萨兰登(Susan Sarandon),另外还有三位奥运会冠军:摩洛哥的纳瓦尔o埃尔o穆塔瓦基尔(Nawal El Moutawakel)、意大利名将迪琴塔(Manuela Di Centa)和莫桑比克人穆托?(Maria Mutola)。

    王承教等 Translate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何振梁序言第2节:中文版序言第3节:罗格序言第4节:初创(1)
第5节:初创(2)第6节:初创(3)第7节:来自希腊的导师(1)第8节:来自希腊的导师(2)
第9节:雅典(1)第10节:雅典(2)第11节:雅典(3)第12节:远见家(1)
第13节:远见家(2)第14节:巴黎(1)第15节:巴黎(2)第16节:冷战,热吵(1)
第17节:冷战,热吵(2)第18节:冷战,热吵(3)第19节:普莱西德湖(1)第20节:普莱西德湖(2)
第21节:莫斯科(1)第22节:莫斯科(2)第23节:莫斯科(3)第24节:改革(1)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