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   》 第六十八回 寿夭不均      An Yushi

  话说阴间有个注寿官,注定哪一年上死,准定要死的;注定不该死,就死还要活转来。又道阴骘可以延寿,人若在世上做得些好事,不免又在寿簿上添上几竖几画;人若在世上做得不好事,不免又在寿簿上去了几竖几画。若是这样说起来,信乎人的年数有寿夭不同,正因人生有善恶不同。哪晓得这句话也有时信不得。山东有个冉道,持斋把素,一生常行好事,若损阴骘的,一无所为,人都叫他是个佛子;有个陈元,一生做尽不好事,夺人之财,食人之肝,人都唤他是个虎夜叉。依道理论起来,虎夜叉早死一日,人心畅快一日,佛子多话一日,人心欢喜一日。不期佛子倒活得不多年纪就夭亡了;虎夜叉倒活得九十余岁,得以无病善终。人心自然不服了,因此那冉佛子死到阴司之中告道:告为寿夭不均事:阴骘延寿,作恶夭亡;冥府有权,下民是望。今某某等为善夭,为恶寿。佛子速赴于黄泉,虽在生者不敢念佛;虎叉久活于人世,恐祝寿者尽皆效虎。漫云夭死是为脱胎,在生一日胜死千年。
  上告。
  包公见状即问道:“冉道,你怎么就怨到寿夭不均?”冉道道:“怨字不敢说,但是冉某平素好善,便要多活几年也不为过。恐怕阴司簿上偶然记差了,屈死了冉某也未可知。”包公道:“阴司不比阳间容易入人之罪,没人之善,况夫生死大事,怎么就好记差了!快唤善恶司并注寿官一齐查来。”不多时,鬼使报道:“他是口善心不善的。”包公道:“原来如此。”对冉道说:“大凡人生在世,心田不好,持斋把素也是没用的;况如今阳间的人,偏是吃素的人心田愈毒。借了把素的名色,弄出拈枪的手段。俗语说得好,是个佛口蛇心。你这样人只好期瞒世上有眼的瞎子,怎逃得阴司孽镜!你的罪比那不吃素的还重,如何还说不服早死?”冉道说:“冉某服罪了。但是陈元这样恶人,如何倒活得寿长?”包公即差鬼卒拘陈元对审。陈元到了,包公道:“且不要问陈元口词,只去善恶簿上查明就是。”不多时,鬼吏报道:“不差,不差!”
  包公道:“怎么反不差?”鬼吏道:“他是三代积德之家。”包公道:“原来如此。一代积善,犹将十世宥之,何况三代?但是阳世作恶,虽是多活几年,免不得死后受地狱之苦。”遂批道:审得:冉道以念佛而夭亡,遂怨陈元以作恶而长寿。岂知善不善在心田,不在口舌;哪晓恶不恶论积累,不论一端。口里吃素便要得长寿,将茹荤者尽短命乎?一代积善,可延数世;彼小疵者,能不宥乎?佛在口而蛇在心,更加重罪;行其恶而长其年,难免冥苦。毋得混淆,速宜回避。
  批完,二人首服而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包公案
第一回 阿弥陀佛讲和第二回 观音菩萨托梦第三回 嚼舌吐血第四回 咬舌扣喉
第五回 锁匙第六回 包袱第七回 葛叶飘来第八回 招帖收去
第九回 夹底船第十回 接迹渡第十一回 黄菜叶第十二回 石狮子
第十三回 偷鞋第十四回 烘衣第十五回 龟入废井第十六回 鸟唤孤客
第十七回 临江亭第十八回 白塔巷第十九回 血衫叫街第二十回 青靛记谷
第二十一回 裁缝选官第二十二回 厨子做酒第二十三回 杀假僧第二十四回 卖皂靴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