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68節:冰窖藏冰與賣冰(2)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王爺們建窖儲冰,須按法度辦事,衹有領兵打仗,建立汗馬功勞者,親呈皇帝批準後纔有資格設窖。因此,清王朝統治二百餘年,而府窖僅六處--恭王府窖、肅王府窖、禮王府窖、慶王府窖、豫王府窖、瀎王府窖。其中,以地處什剎海前海南沿的恭親王府窖所儲之冰最為幹淨。
  光緒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與英、美等十一國簽訂了《辛醜條約》後,國庫越發空虛,難以支付官窖、府窖所需之經費,遂允許民間經營冰窖。辛亥革命後,民營冰窯空前發展,百姓夏季用冰逐年普遍,而沿街叫賣"冰核兒"之小販,亦如雨後春筍,與日俱增。
  那時在北京的什剎海、中南海、城外護城河邊上,起碼有幾十處冰窖,入夏把冰窖打開逐日賣冰,供應量十分充足。買冰的最大的主顧是各菜市、魚行、肉鋪、雞鴨店及各處大小飯莊子。每天一大早,就像現在送牛奶、送報紙一樣,上一頭騾子拉着大車裝着整方的冰(約一尺多寬,三尺長,厚一尺的冰塊,謂之"一方")已送到你傢門口。訂的是一方.就留一方,訂二方,就留二方,有時也可以臨時增減一些。
  各個鬍同中的住傢戶,下中層以上,即好歹有個廚房的傢,也都嚮冰車子訂一塊冰,每天送來。花銅元的時候,大約每五大枚(即十個小銅元,三十年代時約合三分不到)即可買塊一見方的冰。中小戶人傢每天送十大枚的冰。便足用矣。一月下,不過一元五角錢。這樣伏天裏不但可以天天吃冰鎮緑豆湯、鎮西瓜,而且剩飯、剩菜也可保存,不至於發黴了,真可以說世界上最為經濟、實惠的東西。
  有些沒有預訂冰的人傢,或者沒有在冰車子上買到冰,偶有要,自己到冰窖去買,也極為方便。走進冰窖門,頓時感到從下到上涼氣颼颼,進去給他五大枚,便能買一大塊冰,比冰車子的大一倍:用一根繩子在冰塊上攔腰一捆,拖了就跑,冰是滑,在馬路上拖了跑比小車還快。童年買冰的歡樂,真是難以忘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第4節:新春話年畫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第11節:迎春福、祿、壽(1)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第15節:北京"雜拌兒"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第17節:新春逛廠甸(2)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