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解“毒”於丹 》
夔、蚿、蛇和風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什麽(3)
徐晉如 Xu Jinru
楊昊鷗 Yang Haoou
說到這裏,不禁想起《韓非子》裏面一個經典而又意味深長的故事,叫做“買櫝還珠”。
故事說的是有個楚國的珠寶商人,到當時的鄭國去販賣珠寶。為了能更好地銷售他的珠寶,他特意“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然後把珠寶裝在這些雕刻裝飾精緻美觀的盒子裏面。有一個鄭國人,看中了那盒子,卻把其中的珠寶還給了那個楚國商人。
因此,我們現代人在解讀傳統經典《莊子》時,不應與“買櫝還珠”的鄭國人一樣:衹看中了盒子,卻遺失了真正具有價值的珠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前言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1)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2) | 孔子是“快樂”哲學的代言人嗎(3)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1)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2) | "《論語》告訴大傢的東西是最簡單"嗎(3)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1)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2)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3) | 孔子說的"禮"是指"禮節"、"禮讓"嗎(4)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1)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2) | 質疑於丹對“士”的解釋(3)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1)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2) | “君子喻於義”中的“義”能理解為“適宜”嗎(3) | “冕”就是指當官嗎(1) | “冕”就是指當官嗎(2) | “冕”就是指當官嗎(3)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1)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2) |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何解(3) | “天人合一”和“天人和諧”是一個意思嗎(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