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 第68节:《M/T与森林中的奇异故事》之现实性(2)      Kenzaburō Ōe    Xu Jinlong

  --啊,是黄莺在鸣叫呀。黄莺的鸣叫声也与数百年前的往昔没有任何变化吧。在那座山里,铭助或许也曾听到过黄莺的这鸣叫声。作为读者来看,在《同时代的游戏》中,"与天皇家,也就是与太阳神的末裔相逆,作为黑暗势力的代表"而活跃异常,且在《两百年的孩子》里借助雕刻家舟越桂①的插图而被赋予精悍和表现出深刻的内心世界的铭助的存在感,如同历史人物一般存留在了记忆里。那位充满魅力的捣蛋鬼②龟井铭助,您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说到铭助,首先呀,我是被铭助这个名字给吸引了。是个很好的名字吧?我所感兴趣的是,在各个地方有关农民暴动的传承故事里,经常包含着如同笑话般的部分--小小少年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曾前往不把小孩放在眼里的藩府官吏处,从那里偷出武器。当时,我想塑造出这样一个人物--把铭助这个形象,与非洲和美洲印地安人那些滑稽的淘气包,还有将新事物告诉民众的捣蛋鬼的神话形象融汇在一起的人物。我还想为他起一个很好的名字,让他出现在明治维新前不久在我们这里真实爆发的农民暴动之中。而且,我想把这个人塑造为少年英雄。那时,岩波书店版"思想大系"包括汇集了民众暴动领袖评传以及他们本人文章的卷,我注意到其中有一位叫做田中铭助,在东北发起暴动的,实际存在的人物的名字,便将其用于那个少年出场者的名字。后来,他的子孙后代还曾来信打听田中铭助与四国暴动的关联,我为此写了一封表示歉意的信函。
  --出现在大江作品里的森林、村庄,在多大程度上与真实的大濑村的历史和地理相重合?或是被错开?来到这里以后,我确实感到迷惑了。
  我在小说里写到的"森林",首先是语言的森林,用语言构建的意象的"森林"。从这里看到的森林,是温顺的、沉稳的森林。从这里沿着那条河一直溯流而上,那里就有一座叫做小田深山的既大且深的森林。从父母处听来的有关那座森林的情况,就成了我围绕"森林"的想象力之基础。在那个基础之上,我不管国内国外以及历史之远近,不断阅读着用各种语言表述的传承故事,从而构建起了语言的"森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与我们当地历史相呼应的事件和人物,竟会时常出乎意料地从想象世界里降下并站立在现实的地面上……这样一种现象,便是写作小说的奇妙之处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1)第2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2)
第3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3)第4节:多余的序言 文/莫言
第5节:作家生活五十周年来临之际第6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1)
第7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2)第8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3)
第9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4)第10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5)
第11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6)第12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1)
第13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2)第14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3)
第15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4)第16节:立志要当小说家(1)
第17节:立志要当小说家(2)第18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1)
第19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2)第20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3)
第21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1)第22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2)
第23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3)第24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4)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