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太平天國史   》 捲八十 傳第三十九 會黨起義傳三      羅璽綱 Luo Xigang

  劉麗川周立春李鹹池陳阿林潘起亮
  劉麗川廣東廣州府香山縣人,清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年)出生〔一〕。他生長在一個農民家庭,力耕村落,身受地主階級的慘重剝削,眼見人民流離失所,潛懷革命大志〔二〕。
  後來劉麗川在家乡也活不下去了,他飄流到香港去。當時廣東天地會正在各地圖謀起義,香港也設有秘密機關。麗川到香港後就加入天地會。清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十月,他接勞德澤手做了香港天地會的領導者,糾集同志,密圖革命〔三〕。
  麗川在香港做了幾年革命工作,感到那裏局面小,壓力大,不是一個起義的地方。於是他在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轉移到上海去〔一〕。在廣東幫糖業裏面,做一個代人買賣的掮客,作為掩護,來進行革命活動〔二〕。
  上海在鴉片戰爭前,已經成為中國沿海的商業城市。居民除土著外,以廣東、福建人為最多。這些人大多是手工業工人、水手、碼頭搬運工人、店員等等以及一些無業遊民。這些城市中的貧苦人民為着對抗統治階級的壓迫和睏難時的團结互助,曾經組成一個作為天地會的支派叫做小刀會的秘密團體。當時這一個秘密團體,分為七幫:廣東人組合的有廣幫、潮幫、嘉應幫、福建人組合的有建幫、興化幫、浙江人組合的有寧波幫,本地人組合的就叫做上海幫、共有幾千人〔一〕。
  麗川是一個寬宏大量、和藹可親的人〔二〕。在他兩衹炯炯有光的眼睛看來,同時又是一個富於機智的、行動果决的人物〔三〕。他是廣州府人,到了上海,就加入小刀會的廣幫去。由於他的才能,沒有多久,他不僅是被廣幫、潮幫、嘉應幫推為總領導,而且建幫、興化幫、上海幫、寧波幫也都對他給以信任。
  癸好三年二月,太平天國攻剋南京,建為首都,風聲所播,會黨都紛紛謀起義。時值上海清朝地方政府謀抗拒太平天國進取上海,招募勇營〔四〕,上海小刀會成員就乘機應募,在反動武裝中積蓄了革命力量,並與青浦、嘉定一帶日益擴大的農民們鬥爭結合起來,取得一致的行動。八月初一日(夏歷八月初三日)先在嘉定起義,剋復嘉定縣城。初三日(夏歷初五日),就在上海起義,沒有遇到抵抗,立刻剋復上海。起義軍照天地會「反清復明」的傅統,把上海起義建立的政權稱為大明國,推麗川為統理正教招討大元帥,李鹹池為平鬍大都督,陳阿林、林阿福為副元帥,當天宣告起義說:
  大明國統理正教招討大元帥劉為出示安民以靖地方事:照得安邦定國,安民非所以害民;發政施仁,戡亂非所以擾亂。城廂內外,毋庸驚遷,士農工商,各安本業。韃夷當滅,明當復興。茲因童君昏暗,污吏貪官,殘害庶民,殊深可憫。本帥應順天人,興起義師,剿滅貪官,以除殘暴。為此特舉義兵,先行諭囑部下,不得妄取民間一物,不許姦淫婦女,凌虐良民。如有抗違不遵,本帥定當究治,以冥報之譏。特此諭知,各宜凜遵。特示。
  天運元年八月初五日示。
  發貼上海大東門〔一〕
  當剋復上海的時候,起義隊伍衹有六百人。到起義的號角響起來了,就有上海人、廣東人、福建人和寧波人成百成千地加入〔一〕,其中還有許多從新加坡來的青年〔二〕,上海郊區江灣、洋涇等處農民,也都削竹為槍,斬木為兵,雲集響應起義〔三〕,組成了二萬五千人的起義軍〔四〕這一枝起義軍,紀律嚴明,果然做到市■安堵,秩序井然。當時親見的外國人評論說,在任何其他國傢中,人們起來武裝反抗官府的統治,其行動之佳,維持秩序之善,能與上海小刀會起義軍比擬的,實所未聞〔五〕。
  起義軍剋復上海後,就立刻會同嘉定起義軍進行軍事行動。八月初五日(夏歷八月初七日),剋復寶山縣。初八日(夏歷初十日),剋復南匯縣。初九日(夏歷十一日),剋復川沙聽。十三日(夏歷十五日),剋復青浦縣〔一〕。下一步軍事行動,打算取鬆江、蘇州,以和鎮江的太平軍會師〔二〕。麗川為着要嚮太平天國報告起義的經過,請求早派大員來滬,他就寫了一封本章上奏天王,說:
  未受職臣劉麗川,係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人氏,今年三十四歲,誠惶誠恐,頓首稽首謹奏我主上陛下:臣以一介庸愚,力耕鄉落,於原已足。不期時世變遷,人民失業,夙興夜寐,再四思維,大丈夫當立功名於亂世,不宜縮首以潛身。且仰主上聖明英武,德彰華夏,自興仁義之師以來,不帝武王興周之易易也。即今定鼎金陵,民安國泰,四海歸心,應天順人,顯然可見。茲臣拚駑馬之才,急欲建效,不惴冒昧,已定於本年八月初五日寅刻,率數千義勇,立定上海,直至十二,連日不用衹弓寸矢,分定嘉興(案上海小刀會並未剋復嘉興,當是衍文)、嘉定、寶山、川沙、南會(匯)等府縣地方,保護居民鋪戶,安業如常。刻即星馳具奏,伏乞我主上早命差官莅任,暨頒賜謄黃,以順天心,以慰民望,臣不勝懇切待命之至!臣劉麗川謹奏。
  太平天國癸好三年八月
  日奏
  臣劉麗川於道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日,蒙勞德澤先生在粵東香港傅鬥於臣,於是暗招軍士,直至今日,得有以效力於主上陛下。另具寶劍一口,伏願我主上將以利天下,臣不勝厚幸之至!臣再奏。
  天王接到本章〔一〕,十分歡喜,立刻下詔嘉奬。詔書到上海,萬衆歡騰,大傢决定取消大明國稱號,改稱太平天國,城堞上到處升起迎風飄揚的太平天國黃旗。於是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加入了太平天國,服從天王的命令,接受太平天國的信仰,遵照太平天國的制度〔二〕,成為太平天國革命的一部分。
  當時上海是中國最主要的通商口岸,駐有各國領事,美國公使馬沙利也來在上海。起義軍的外交工作與軍事同時進行,在起義當天下午七時,劉麗川就告知馬沙利起義軍推翻清朝統治,奉行太平天國法令,保護外僑〔一〕。八月十一日(陽歷九月十五日),劉麗川正式會見上海各國領事,宣佈上海起義軍是太平天國的部屬,在天王領導之下一致行動〔二〕。起義軍在上海始終執行獨立自主平等互惠的對外政策,一方面對守法的外僑友好相處〔三〕,另一方面對侵犯中國主權的侵略行動,則予以堅决反對。九月十二日,(陽歷十月十六日),劉麗川為着嚮世界揭露美國公使馬沙利、美國駐上海領事金能亨偽裝中立陰助清軍的陰謀,在緻英、法、美、葡、普及漢堡各國領事的公函中,宣示:「本軍與太平軍已屬一體,今日之中華實已與外邦並駕齊驅矣」,最後警告外國侵略者:「茲者清室覆亡在即,深望各國僑民既不接濟本軍,亦不援助鬍滿」〔四〕,對革命後獨立自主的中國充滿自豪感,有一次起義軍對外頒布一道文告,後來法國有兩個帝國主義分子在他們的著作中記當時上海法國領事愛棠(BenaitEdan)等研究這道文告後的感覺說:「他們發現稿內對」我們的疆界衹字不提,好象在上海根本沒有法國産業,法國領事館,以及保護産業和領事館的法軍警衛崗位」。於是這一個法國侵略分子愛棠衹得低頭嘆氣說:「這對於我們是損害也是恥辱」〔一〕。上海起義軍就是這樣的獨立自主堅决地保護中國的主權利益。
  像巨雷一樣,上海小刀會的起義給清朝封建統治者以大打擊,因為上海及其附近地區,都是蘇南菁華之地,起義軍剋復這一個地區,不僅是截斷了江南大營從上海海關取得的軍餉來源,而且,尤其重大的是截斷了漕糧海運北京的出口〔二〕。清統治者為着搶救這一個大缺口,江蘇地方政府就星夜調動本省防軍趕來反攻,欽差大臣江南大營統帥嚮榮得報,也立刻派遣幫辦軍務署理江蘇巡撫許乃釗前去指揮大軍嚮起義軍進攻〔三〕。
  由於起義軍倉促組成,沒有訓練,又沒有戰鬥的經驗,給清朝大軍反攻,周立春在嘉定被俘犧牲,嘉定、青浦、寶山、南匯、川沙都被奪去。起義軍退守上海。八月底,清軍進犯到上海近郊。
  上海起義軍對清軍的進攻,給以迎頭痛擊。在起義後三個多月,給革命思想武裝起來的戰士,在戰鬥中迅速成長了,「他們的戰術,已經達到歐洲任何輕型步兵作戰的水平」〔一〕。於是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清軍的進攻。到甲寅四年六月,清廷不得不把許乃釗撤職,另派吉爾杭阿接替。
  上海起義軍在軍事上雖然不斷地得到勝利,但圍城中隨着歲月的增加,睏難也一步步地加深了。首先是英、美、法三國侵略者屢次用勸說的方式,甚至打算用軍艦送到安全地帶的辦法,狂妄地企圖使起義軍「自願」退出上海,把縣城獻給清軍〔二〕。這一個陰謀,給劉麗川和革命群衆嚴厲地拒約了〔一〕,不過,對一些沒有堅定立場的分子卻發生了動搖的惡毒影響。同時,清軍在用武力進攻失敗之後,狡獪地改用從堡壘內部攻破的策略,不斷地潛派間諜進行煽動叛變的活動〔二〕,而這時候,天京也正處在北戰場和西戰同時大敗的緊急情況之下,所以上海城已經被圍十個月了,還不可能派遣援軍到來,使危機得到輓救。
  於於一些叛徒謀內應敵人了〔三〕。更多的動搖分子逃脫革命了〔四〕。就是作為起義領袖之一的林阿福,也於甲寅四年五月,帶大批隊伍出了〔五〕。到這年九月,城中衹剩下三千革命隊伍〔一〕。
  但是,革命的英雄們,是不屈不撓的,他們一方面鎮壓叛變,一方面敗敵人的軍事進攻,他們堅决地執行王「堅守上海縣城,等待天京相機派遣援軍到來」的命令〔二〕。上海城依然雄峙不下。
  敵人到這時候清楚地看出了,衹有割斷起義軍來自北門的給養路綫,纔可能把上海城奪回。先是清軍來攻上海,陸軍圍城西南,城東南黃浦江上用水師防堵,把城中起義軍東南西三面的給養路綫都割斷了,惟有北門外洋涇浜為租界,那時候,英、美、法三國正在要嚮清政府進行一打一拉的手法,所以宣佈偽裝中心,交戰雙方都不得在此作戰,因此清軍沒有在這裏立營壘。起義軍就在北門外租界南首的陳傢木橋建立堅壘,以通火藥糧食的接濟,城中給養得以不斷〔一〕。後來法、英、美三國嚮清朝地方政府取得了上海海關和擴大租界的特權,滿足他們垂涎已久的全部控製上海的政治陰謀之後,就撕下「中立」的假面縣,在九月中的時候,由洋涇橋起,沿浜築一磚墻,直到東傢木橋西止,高一丈多,把起義軍這一條唯一的給養路綫堵塞起來,以幫清軍奪取上海城〔二〕。
  外國侵略者的干涉,激起了起義軍無比的憤怒,圍墻築成後幾天,就把它摧毀了。十二月初一日(一八五五年一月六日)又把法國侵略軍與清軍的聯合大舉進攻打得慘敗了。但由於兵力衆寡差得太遠,到十二月十五日(陽歷一月二十日)圍墻終於被敵人築成〔三〕。二十日(夏歷十二月初八),清軍占領陳傢木橋,於是上海城內的給養綫就完全被割斷〔一〕。時城中除起義軍外,還有好幾萬居民〔二〕,城中沒有存糧,一嚮就是靠城外接濟,到給養綫一被割斷,糧食的來源就斷絶了。火藥也要消耗盡了。就是在這樣的時候,起義軍還是堅守着自己的崗位,一次又一次打敗敵人的進攻。一直到再無法守下去了,纔决定從上海撤退,突破重圍,進襲鬆江,預備守住鬆江城,作為反攻上海、經營蘇南的根據地〔三〕。
  太平天國乙榮五年正月十三日,正是夏歷元旦。劉麗川趁着清軍過新年,就在那天夜裏與陳阿林分領將士從上海城撤退〔四〕。第二天退到滬西虹橋,敵人四面截擊,劉麗川率衆力戰,英勇犧牲〔一〕。上海起義軍人員被俘犧牲見於記載的,有謝安邦〔二〕、李仙太平天國史
  捲八十雲〔一〕、副元帥陳芝、常勝將軍徐耀、女將軍周秀英、將軍吳進、軍帥吳燮堂、師帥餘得勝、先鋒譚伏生、林阿鳴、包得勝、籌防局主夏祖望、太醫院蕭奎等〔二〕。這一支起義軍,就這樣被外國侵略者與清朝統治者共同絞殺了。其中得到人民掩護離開上海的人員,有的走到江西去,與廣東天地會一同加入太平天國在江西作戰的部隊〔三〕;有的到壬戌十二年,在衡天安潘起亮號召之下,到浙江去與戴王黃呈忠會合作戰〔四〕,他們都為革命而鬥爭到底。
  周立春江蘇青浦縣塘灣鄉人〔一〕,充本圖地保,得人愛戴〔二〕。加入上海小刀會〔三〕,與劉麗川等同謀革命。
  青浦縣屬鬆江府。清代江蘇的蘇、鬆、太和浙江的杭、嘉、湖是漕額最重,人民痛苦極深的地方,到道光年間,特別是鴉片戰爭後,漕弊更甚,蘇、鬆等處有謂「大戶」、「小戶」的名目,不但農民、佃戶遭受更嚴重的剝削,中、小地主也要負擔大地主豪紳土霸的漕糧而至於破産。這些地區中,土地日益集中,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清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年)正月,江蘇昭文縣和同年七月江蘇鎮洋縣農民先後暴動,攻入縣衙門,搗毀收漕書吏、豪紳、地主住宅,用農具抗擊官兵〔四〕。在太平天國革命前夕農民鬥爭的風暴已經起來了。
  太平天國壬子二年春天,太平軍在廣西永安州大敗清軍、進攻桂林的消息傳到蘇南民間來了。這年天旱,農民望眼欲穿,到五月底纔得雨,已經誤了插秧時期,正在拼命趕着戽灌還來不及的時候,青浦縣知縣餘竜光卻追徵已免交的道光三十年錢糧,他把全縣地保都叫到縣衙門裏,臉孔鐵青,說:
  「叫你們去收道光三十年前陳糧,為什麽不交上來?吃了皇糧不管事」!
  大傢沒有回答。
  「都不出聲,要違抗本縣嗎」!
  立春說了:
  「大老爺,不是我們不去收,石子裏逼不出油,百姓實在交不出糧」!
  「是啊!大老爺,周大哥說得對,百姓實在交不出骯!各圖地保馬上同聲說。
  「放屁!賣男賣女也要交」!
  立春氣得滿臉通紅大聲說:
  「大老爺,衹有合會藉債娘子討,卻沒有賣男賣女錢糧交」。
  「住口!立刻回去把糧收來。三限不送到,本縣就要派催糧船下鄉,看那一個刁民敢不交」!
  立春和衆地保氣憤憤地出了縣衙門,走到城外,要四散回鄉。立春把他們叫住,說:
  「列位兄台,道光三十年舊糧,聖詔是已經豁免了的,容不得狗官橫徵暴斂;況且現下」青黃不接,天旱糧盡,百姓求死不暇,何處得糧交狗官。我們一定不要交」!
  「有周大哥作主,我們不怕,一定不交」!
  於是一限過去,二限過去,三限到了,全縣沒有一人把糧交到縣裏。餘竜光就派催糧船開到塘灣。
  催糧船一靠岸,公差就像一群惡鬼,撞進人傢,缸罋罎罐統統翻身;拳打腳踢,呵喝農民把糧交出。農民實在忍耐不住了,聚衆起來,把公差痛打,有的就被打死了,逃脫狗命的也是頭破額裂。接着,大傢又把一隻衹催糧船拖上岸來燒掉。
  立春見群衆行動了,就把他們領導起來。嚮溥浦城裏,衝進衙門,尋找餘竜光。這時侯,餘竜光也知道怕了,躲在後堂直發抖。大傢將他倒拖到西門外,拎着耳朵問他,說:
  「老百姓的苦楚,你在衙門裏聽不到,就叫你到城外來聽聽。生了耳朵不聽老百姓的聲音,叫它作什麽用徹?一個年青人跑上去,一口就把狗縣官的左耳朵咬掉了。大傢一齊上前,又一頓拳腳,要把他粉身碎骨,正在毆打間,兵勇趕到,纔救了他的狗命〔一〕。
  後來清朝換了一個青浦知縣。九月,這人召募一幫廣勇,親自帶來要逮捕立春,他聽到農民聚衆的鑼聲,就嚇得退走。蘇州知府又帶一千多名兵勇前來,紮下營盤,要把農民剿捕。農民們立刻集合起來。拿起鋤、耰、棘、矜等農具,迎頭痛打,把官兵打敗,殺死多人〔一〕。於是青浦一帶農民反抗鬥爭,就好似燎原的烈火一樣地展開。
  癸好三年二月,太平天國剋復南京,在那裏建立為首都,這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鼓舞了蘇南農民的鬥爭。立春與劉麗川等為着趕快響應太平天國,决定發動蘇南農民和上海市民在八月起義。
  八月初一日,起義的號角首先在嘉定鄉起來了!嘉定起義檄文鮮明顯地宣示蘇南農民鬥爭多年來打倒貪官污吏、豪紳地主的願望,
  說:■■■■義興公司
  為出示安民事:本帥承奉主命,帥兵伐暴,志在掃除貪官污吏,並勿擾害良民。所有當地土匪乘機搶劫,姦淫婦女,被纍之傢,許即赴轅申報,立提大兵剿滅,梟首示衆,以靖地方。爾等居民,各安本業。所有惡官蠹役,逃匿隱避,善良之傢,立即赴轅首明。如果藏匿不報,察出一並同罪。為此示仰該縣軍民大等知悉,各邑歲歉之後,慘被貪官勒擾,民命難延,是以奉主命:一應賦稅錢糧,全行蠲免,一應在案人犯,概行赦歸田裏;商賈仍舊往來,店鋪不得閉歇;所有土惡勢豪,嚮為不法之徒,宜速改過,著該地保協同耆老到轅取結免究,自示之後,仍為不法,察出重辦。其各凜毋違,特示!癸醜八月初三日〔一〕
  在嘉定起義後第三天,就在上海起義。上海義旗一舉,立春親自率領嘉定和青浦的起義農民四千人前來加入劉麗川的戰鬥隊伍〔一〕,加強了上海起義軍的實力,大大地鼓舞了上海起義群衆的鬥志。立春復與劉麗川分路出發,在幾天之內,就剋復了寶山、南匯、川沙。十三日立春剋復青浦縣,在這一天出的安民佈告上,他改用「太平天國癸好三年」〔二〕,嚮人民說明蘇南起義鄉應太平天國的革命行動。
  這就同地震一樣撼動了清朝蘇南的統治。清朝統治者星夜調集軍隊,地主階級也組織武裝,立刻把進攻的矛頭首先指嚮嘉定。立春得報,連忙從青浦趕到嘉定來。
  這時候,起義剛剛開始,一切都還沒有佈置好,甚至起義軍的編製也還沒有來得及完成,就給清軍來攻,因此嘉定守不祝八月十八日(夏歷八月二十日)城陷,立春率衆巷戰,國師僧百勝、女將軍周飛霞戰死,立春力竭被執,被解到蘇州壯烈犧牲。同時被執犧牲的有:軍師金祺、軍機葛成,將軍陳一秋、千總部惠、知縣金秀坪、總鎮楊木金、戰士鬍鳳等〔一〕。
  立春領導的嘉定各縣農民起義,說明當時蘇、鬆、太地區廣大農村的階級鬥爭已經到了極為尖銳的地步。這一個起義是上海小刀會起義的一個組成體,它也是太平天國革命的一部分。它曾大力地支援小刀會在上海的鬥爭。在它失敗之後,小刀會在上海所以能夠繼續堅持十六個月,也是和附近各縣農民在物力上的積極支援分不開的。
  李鹹池福建漳州府竜溪縣人,早年出外,在上海棉花行做生意〔二〕。有人說他是在上海做糖業掮客〔一〕。
  鹹池在家乡就加入小刀會。他到上海後,與廣東人劉麗川共同發展這一個會。他做福建幫的首領,劉麗川做廣東幫的首領。
  太平天國癸好三年二月,天王定都天京,鹹池聯合廣東、上海、寧波各幫謀起義鄉應,給清吏偵知,七月中旬,上海知縣彭袁祖德突率兵掩捕,鹹池與會員十七人(一作十四人)都被執。小刀會通知袁祖德,倘不立刻釋放李鹹池等,就要取他的腦袋。袁祖德見小刀會勢大,衹得把鹹池等釋放,賠禮謝罪。這時有一、二百艘福建沙船停泊在上海,船上水手幾乎全部都是小刀會員。他們都參加鹹池的組織,小刀會勢力更大,於是决定起義〔二〕。
  八月初三日(夏歷八月初五日),小刀會遂在上海起義,衆推劉麗川為統理正教招討大元帥,鹹池為平鬍大都督。當天鹹池與劉麗川分別佈告討伐清朝。鹹池在佈告中指斥清朝封建統治的暴虐說:「暴斂橫徵,野皆狼心狗行之吏;賣官鬻爵,朝盡兔頭獐腦之人。有錢生,無錢死,衙門竟同市肆;膠民膏,剝民脂,官府直如盜賊」。接着宣佈起義軍的行動道:「某等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歸心,歃血同盟,誓清妖孽,厲兵秣馬,力掃腥膻。班聲動而鳥伏潛形、劍氣衝而風雲生色。兵刃整齊,毋伐有莘之木;糧儲盈滿,毋量道濟之沙。大兵到日,士女無驚;軍令如山,秋毫無犯。倘能倡議迎師,亦以腹心相待;如若攔途拒命,難免斧鉞之誅。各宜深思,毋貽後悔。謹將法令開列於後:不聽號令者斬,姦淫婦女者斬,攄掠財物者斬,偷盜豬狗者斬」〔一〕。旋又出告示安定上海社會秩序說:「諭各城門,不得攔阻行店貸物,任客出入。居傢行店,不得搬移,安堵閭閻,不必驚惶。花布糧食,照常生理,大街小巷,各業開張。大小貿易,各照行市,匪徒搶奪,立拿斬决。強索硬買,捆送治罪,藉公訛詐,立斬不赦。各宜凜遵勿違,特示」〔二〕。起義軍號令嚴明,獲得廣大人民熱列擁護。
  起義軍既得上海,即分路剋復寶山、南匯、川沙。八月初十日(夏歷八月十二日),往取太倉州,不剋。打算進攻蘇州,也因兵單不能行。時起義軍已上本章歸附太平天國,但從鎮江到上海都是清朝管區,援救難望。鹹池與劉麗川等商議說:「孤軍難久,現在黃德美、黃位已取廈門,滬、廈聯合,援兵可從海道往來。弟與黃位素好,何不前去求撥兵」?劉麗川等都贊同。於是鹹池前往廈門見黃位,求撥鳥槍兵二千名。滴清軍來圍攻廈門,福建起義軍不可能分兵,鹹池乃與黃位等共同抗擊清軍。十月,廈門失守,鹹池突圍出,潛歸竜溪,密結群衆,謀再發動起義。給地主階級分子偵知,報告清吏,帶兵突來掩捕,鹹池被執,在漳州就義〔一〕。
  陳阿林福建人,傢貧,無以為生,沒奈何到廈門英國領事館做馬夫,後來又到福州、上海的英國領事館做馬夫〔二〕。在起義前不久還在上海一個外國人傢中做馬夫〔三〕。在鴉片戰爭後,外國侵略者把中國看作殖民地,把中國人民看作被徵服者,阿林是個堅強不屈的青年,他給外國侵略者當馬夫,受盡了被奴役的痛苦,他愈受壓迫,他愈益反抗,他也同當時的革命者一樣,都認為堂堂中國受到外國侵略者的欺負,是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賣國,要驅逐外國侵略者就必先要打倒清朝統治,因此,他就加入小刀會來,圖謀革命,不久,他成為上海小刀會閩幫的一個首領。
  太平天國癸好三年八月初三日,小刀會在上海起義。起義群衆推舉阿林做副元帥(後來改稱左元帥),總理軍務〔一〕。他在起義軍的地位是和另一個副元帥林阿福同在大元帥劉麗川、大都督李鹹池的下面。後來李鹹池去夏門請援,林阿福又逃脫革命了,他實際成為上海起義軍的第二位領導者。
  在上海小刀會起義軍中,有不少流氓無産者,他們是一個動搖的階層,其中有一些人到了革命艱苦的時候,就被反革命收買,所以常有叛變發生。阿林每每迅速應變,展開鐵腕把那些叛變不動聲色地都鎮壓下去。這就給革命內部予以清洗,使革命陣營恐固起來〔二〕。
  阿林是上海起義軍中第一個英勇絶倫的英雄〔三〕,他是上海起義的軍事領導者。上海軍事部署的迅速完成,和起義軍的驚人成長,以及對敵人一次又一次地予以毀滅性的傷亡,這些光輝的業跡,都跟他的領導與在戰場上出死入生的指揮分不開的。而使阿林的英名跟全體將士們同垂不朽的尤其是大敗清、法軍之役。
  那是在甲寅四年十二月初一日(一八五五年一月六日)發生的一次大戰役。先是法國和英、美兩國侵略者幫助清軍沿洋涇浜築立圍墻切斷上海給養綫之後,起義軍把圍墻摧毀一部分,又把陳傢木橋修好,並建造一座炮臺和胸墻以掩護北門的交通綫。法國海軍司令辣厄爾就藉此為挑釁藉口,說什麽朝嚮胸墻射擊的子彈,會擊中法國的兩所房屋,要求起義軍把炮臺拆除,否則用武力來解决。遭到起義軍拒絶。於是法國侵略者就橫蠻地用武裝干涉,在戰艦上開炮轟擊上海城,妄想把起義軍趕走〔一〕。外國侵略者的大炮沒有嚇倒起義軍,反而激起了全體將士的無比憤怒。當時有一個英國在華的重要間諜分子叫做約翰。斯嘉茲的,他妄圖乘機瓦解起義,勸誘起義軍嚮英、法、美投降,入上海城去活動。他以為城內一定是一片恐慌和混亂,可是,到他進入城以後,一路景象出他意外,他看見戰士們全副武裝,準備應戰,他們那種堅决而鎮定的神情,使他驚奇不置。「法國兵準備什麽時候進來呀」?「他們為什麽還不進城來呀」?這是他不斷地聽到的問話。他知道戰士們都在準備奮勇戰鬥。他遇到一兩個參加起義軍的外國戰士,他勸他們趕快離開這個戰爭,便是他們回答他說:「與其對法軍讓步,毋寧作戰而死」。他去見到正從陣地回來的起義軍副領導陳阿林了。陳阿林聽他說完那番為救城中老百姓,希望起義軍通過英、美兩國領事居間與法軍調停,協議放棄上海縣城的鬼話之後,就斬釘斷鐵地對他說:「我們不怕法軍,他們來吧,好得跟他們一拼!至於我們並不侵犯人傢」。阿林又指着放在屋旁的院子裏那一大堆未經爆炸的子彈和半臼炮的榴彈對他說:「你看,這些子彈都是城中老百姓檢送來的。洋槍大炮不但嚇不倒我們的戰士,也嚇不倒我們的老百姓。在起義初時,老百姓見敵人子彈飛來,就驚惶失措地躲避;可是現在他們幾乎爭先恐後地去把子彈檢起來」〔一〕!這一個氣焰囂張的英國間諜分子,在城內親自看見了和聽到了起義軍全體將士們和上海城內的人民這一種大無畏的反侵略英雄行動,叫他低頭滾出城去。
  英、美海軍得到間諜的報告,知道嚇不倒起義軍,他們很狡猾地采取旁勸的態度,讓法國海軍去送死。
  十一月三十一日(陽歷一月五日),起義軍發出照會警告法軍:不要侵犯上海城;但是,如果法國海軍司令定要攻城,為自衛計,亦必盡力迎擊,直到最後一人。時城中戰士祗有三千人〔二〕,他們知道明天早晨法軍就要和清軍聯合大舉攻城了。他們鬥志激昂,根據已經掌握到的法軍要攻擊的地點及發動時間,立刻在預料進攻地點的對面及附近房屋內建築堡壘,嚴陣以待。並采取了預防措施,在所有的街道建立起柵欄,陰礙交通,又將房屋內部打通,以維持城內兩端的交通,使在作戰時,不致遭受敵人炮擊的危險〔一〕。
  十二月初一日黎明,那是一個晴朗而峭寒的上海鼕天早晨,太平天國的黃旗在城墻上高高地飄揚着,戰士們肅靜地守着自己的崗位。戰鬥開始了。黃浦江中兩艘法國戰艦,高爾拜號軍艦和貞德號軍艦以及建築在離上海北門城墻百碼之內的一座攻城炮臺上的大炮,發出震天動地的隆隆聲,法國海軍陸戰隊業已登陸,其中半數叫做敢死隊。清軍大隊人馬從營盤裏開出,都佩着藍色的識別標記。一隊勇營,充任清軍先鋒,指定北門為他們的進攻地點。
  不久,轟開了城墻的一處缺口。法軍分為兩個從隊,在戰艦炮火掩護下,從缺口登城,第一縱隊在缺口上建築陣地,把過山炮安置好,嚮起義軍防禦工事轟擊。第二縱隊嚮右到北門,打開城門,把清軍放入,以北門為據點,放火燒附近的房屋,企圖用熾盛的火力壓倒對方。
  一場激烈的戰鬥展開了。缺口正對着城內那間大當鋪建築物的後面,起義軍早在這裏架設有一門大炮,葡萄彈裝滿到炮口,看見法軍剛撲到缺口,一聲炮響,就打死法國海軍上尉杜倫(Durun),海軍少尉貝蒂(Petit)及三名士兵,打傷幾名法國軍官和士兵,隨着炮響,在附近一帶作好防禦工事的房屋內預備着的戰士們,也都從槍眼嚮敵人發射出準確而致命的射擊。敵人但聞槍聲,不見人影。戰鬥激烈地進行着,離城墻八百公尺以內的炮被打得不能使用了,好幾處大片的房屋都化為灰燼了。起義軍在阿林指揮之下,沉着應戰,這一處防禦工事被轟毀被燒倒了,又轉移到另一處去。敵人的炮火能夠摧毀的是人的手造的防禦工事,而不能摧毀革命戰士的鬥志。起義軍愈戰愈強,勇氣百倍。
  經過三小時的戰鬥,法軍和清軍的死傷人員,一批又一批地從城內擡回去,敵人的攻勢壓下去了。於是起義軍從防禦轉為反攻,衝鋒的號令發出了,起義軍立刻從防禦工事內衝出,像旋風似的嚮北門衝去。盤踞在北門陣地上的法軍第二從隊和大隊清軍聽到了起義軍衝鋒前進的怒吼,嚇得魂飛魄散,驚慌失措,陣地陷於混亂,一直被驅逐到城墻的邊緣。在極度混亂之中,就連同他們的武器、旗幟一齊從城墻上滾了下來。盤踞在缺口上陣地的法軍第一從隊,一見北門潰敗,就從缺口滾出。但是,起義軍立刻就追到缺口把傷亡慘重的法軍全部包圍起來。繳獲了他們的攻城雲梯,審問他們還敢不敢再妄逞廠風前來攻城,得到他們低頭降服之後,纔放他們抱頭鼠竄。到正午時候,戰事結束了。太平天國黃旗又在歡聲雷動的勝利聲中高高升起,飄揚在上海北門城墻之上了〔一〕。
  這是太平天國反侵略戰爭中一次著名的戰役。上海起義軍用的是五花八門的武器,而以古老的笨重而遲鈍的鳥槍為主。法軍用的是當時西洋最新型的過山炮、臼炮、榴彈炮、來福槍、毛瑟槍,又有兩艘戰艦協同進攻和作掩護,此外還有大隊清軍聯合作戰。可是給起義軍打得慘敗,計進入城墻缺口的法軍二百五十名中,被打死傷的軍官和士兵約六十多名,清軍被打死在城內的約有一千二百名,被打傷擡回的約有一千名〔一〕。這一個輝煌的戰果,是上海起義軍全體將士的功勞,也是跟陳阿林的英勇而機智的領導分不開的。
  就在上海起義軍大敗法軍當天的晚上,作為英國侵略者在上海喉舌的華捷報,兔死狐悲,發表了一篇題為法軍與清軍會攻上海城受挫的報導。在這篇報導中,再三悲悼說:「在在這深夜裏,我們不能冷靜地坐下來回想當時所發生的不幸事件,這事使所有西方國傢的利益置於中國人的擺布之下。這種久經考慮而采取的行動無疑是法國海軍總司令所認為必要的,但意遭到失敗,其結果不僅損兵折將,還使西方武器喪失威信。西方國傢對東方民族一嚮自矜自恃的優越感,也遭到破産」。不錯,不管是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時侯也好,或者是帝國主義侵略的時侯也好,他們狂妄地自矜自恃的武器,從來不曾嚇倒過偉大的中國人民和亞、非、拉丁美的人民,一嚮就在偉大的中國人民和亞、非、拉丁美洲的人民的鐵拳之下破産。就讓侵略者這樣地敲起喪鐘,自己去哀悼吧!
  上海起義軍雖然得到大勝利,但是,經過這一個戰役之後,外國侵略者和清朝統治者卻越發看清楚除了切斷起義軍的給養綫之外,是不可能奪取上海的。因此,在十五天後,敵人就盡力搶着趕築圍墻,奪取陳傢木橋,把那條來自北門的給養綫切斷。上海起義軍處在極度睏難的情況下,糧食要吃完,火藥也要用盡,不得不撤退。
  太平天國乙榮五年正月十三夜,起義軍從上海城撤退了,由劉麗川、陳阿林分領隊伍,預約在西門外某地集合,然後乘夜一齊突圍,襲取鬆江。這是一個星月無光的漆黑的夜,阿林和他的隊伍迷失了路,找不到約定集合的地點,到天明纔走到竜華,清軍追到,戰士二百多人,戰死過半,阿林突圍走出,藏在一個農民傢裏。他化裝為農民,手提竹籃,中放油瓶,經過清軍營盤,洋洋地直入市廛,到一個外國友人傢中,由這一個友人秘密設法幫助他走到香港。他到香港後,停留不住,走去新加坡。清朝統治者嚮英國侵略者接洽引渡,他又走到暹羅去〔一〕。
  阿林撤退的計劃,是襲取鬆江,作為根據地。有一個著者,當時在上海,親聞其事,他強調說阿林從上海撤退是要打到鎮江,去與太平天國會師,所以他在撤退時親自攜帶着從廣東家乡逃來上海的南王馮雲山的次子〔二〕。不幸由於黑夜迷路,沒有與劉麗川隊伍會合,結果兩枝隊伍都被撲滅,不能達到預定的計劃。阿林又因為是福建人,沒有方言的便利,幫助他作掩蔽以進入遠在鎮江的太平天國轄境。敵人像獵犬一樣到處追蹤他,他也不可能在上海附近長期潛藏下去。至於他到暹羅去以後,他還是在海外的三合會裏繼續做革命的工作〔三〕,這給後來辛亥革命取得海外華僑的幫助一定會有他的貢獻的,不過詳細情況我們還不知道罷了。
  潘起亮江蘇江寧縣人,父潘興,以罪流上海,做獄中禁子,起亮在上海出生。他的家庭,在封建社會裏被稱為皂隸,受盡輕視和侮辱,起亮就給人傢叫他做「小禁子」。他從小對封建社會抱有仇恨,到少年時,就加入小刀會〔一〕。
  太平天國癸好三年,起亮年方十八歲,他已經成為小刀會上海幫的首領〔二〕。這年春,小刀會謀起義,乘清朝上海地方政府招募勇營的機會,密派起亮等前往應募,做了一員勇目〔三〕。他在反動武裝中,掌握着一部分武力,八月,就在上海起義。劉麗川任命起亮與徐耀、蔡士良、張漢賓俱為大將軍。
  十一月,嘉應幫謝七係起亮妻兄,見清軍勢大,勸誘降敵。起亮假作答應,立刻報告劉麗川,發兵掩捕他的同謀三百多人,盡殺於淘沙場北〔一〕。
  甲寅四年九月,嘉應幫李紹熙逃出降敵,與寧波幫謝應竜通謀,十月初五夜(夏歷九月二十夜)半是謝應竜巡城的日期,約定在這夜四更接應清軍登城。這一夜,謝應竜假作巡城,暗中作內應準備。三更時分,清軍已潛到城下,架設雲梯,正謀登城。起亮醒聽覺有異,急率衆登城,謝應竜驚投城下,清軍退走,城中賴以無恙。起亮機警善應變,大都如此〔二〕。
  起亮在上海起義軍中,勇猛僅亞於左元帥陳阿林,剽悍善戰,與女將軍周秀英齊名。十二月初一日,北門大敗法軍和清軍之役,反攻令下,起亮當先率領戰士衝鋒,正像猛虎追逐受驚的羊群似的給敵人以重大的傷亡,建立輝煌的戰果〔三〕。
  乙榮五年正月十三夜,起義軍從上海撤退,第二天上午,在扈西被敵追至,衆寡不敵,軍散,附近農民把起亮掩護起來,上海的方言幫助他逃出敵人的魔掌〔一〕,到達天京〔二〕。
  辛酉十一年,起亮封衡天安,這年十月,被派隨同寶天義殿左軍主將黃呈忠、進天義討逆主將範汝增進取浙江寧波。既剋寧波,專任對外事務兼管理天寧關海關〔三〕。壬戌十二年三月,英、法軍與清軍聯合攻陷寧波。八月,大軍在奉化、慈溪間進行反攻,起亮號召上海小刀會前來參加〔四〕。
  甲子十四年,起亮以功封天將。天京失陷後,起亮隨侍王李世賢轉戰至福建。乙好十五年四月,從漳州撤退,至永定過河,敵軍追至,搶奪浮橋。起亮率領戰士力守橋頭,使軍隊得陸續渡過對岸,既而浮橋被攻毀,起亮與劉貴福等將士六、七千人都落水壯烈犧牲〔五〕。
  起亮是上海小刀會起義的一個著名領袖。他在上海失守後,得到人民掩護,達到天京,後來建立不少功勳,封至天將,最後獻出他的生命。起亮的光輝事跡,徹底粉碎了後來帝國主義分子所說太平天國拒絶上海小刀會加入的無恥讕言。
  本傳考證
  揭穿帝國主義分子對上海小刀會起義軍的誣衊
  關於太平天國接納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加入這一件歷史事實,在後來帝國主義分子的著作中,如梅朋、弗萊臺合著上海法租界史、高竜倍勒江南傳教史、塞爾維埃(J.deIaServiere)江南傳教史、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等都一致否認。例如高竜倍勒說:「太平軍不肯承認他們,理由是他們不信奉天王所傳布的教義;他們不戒鴉片和煙草,而且還和滿洲人一樣地辮發」。帝國主義分子所以要否認上海起義軍與太平天國的關係,說什麽「他們與太平王毫無關係」,其目的就是要把上海起義軍誣衊為「一群可鄙的無賴漢」(見梅朋、弗萊臺合著上海法租界史),以掩蓋法、英、美侵略者幫助清朝鎮壓上海小刀會起義軍的罪行。
  以前我國研究太平天國史的人也竟有人接受帝國主義分子這種讕言,例如蕭一山在漢大明統兵大元帥黃告示跋
  就說:「太平軍不與三合會聯絡,有請援者,亦遭拒絶,如上海劉麗川是已」(見蕭一山編太平天國詔論)。我在多年前曾寫了一篇太平天國與天地會關係考實(此文初收在太平天國史考證集,後來收在太平天國史事考),對太平天國接受上海小刀會的加入這一歷史事實加以證實。一九五八年中國科學院上海歷史研究所籌備委員會編的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出版,又有許多重要的新史料豐富並且鞏固我的論證。現在根據新史料提出一些重要的事實對帝國主義分子的鬍說予以駁斥。
  在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得到太平天國承認之後,就取消大明國的稱號,改稱太平天國,用太平天國的紀元,在現存的文獻中,有太平天國癸好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天國招討大元帥劉麗川告示、同月二十四日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大元帥劉麗川告示、同年九月初五日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大元帥劉麗川告示、太平天國甲寅四年正月廿五日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大元帥劉麗川告示、同年四月十五日太平天國大元帥劉麗川告示、同年五月初四日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左元帥陳阿林告示、十月十一日太平天國統理政教招討左元帥陳阿林告示等件(都見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同時,又在各城堞上升懸太平天國黃旗,遐邇貫珍一八五三年第三號說:「近聞其黨已通使於江寧,城中遙受節制。上海各城堞有升懸太平天國旗號」。北華捷報一八五三年十二月十日第一七六期星期三的戰鬥記道:「看那炮臺的周圍,旌旗飄揚,正中插着叛軍背棄清朝的明證—一面黃旗,黃旗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太平天國』四個大字」。約翰·斯嘉茲在華十二年第二十章說:「禮炮三響,又把太平王的旗幟升起來了」。又說:「我們望見黃旗飄揚在北門附近城墻之上」。這些記載,一次又一次地記着太平天國黃旗飄揚在上海城墻之上。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取消大明國的稱號,改稱太平天國,奉行太平天國的正朔,升起太平天國的旗幟,這標志着太平天國領導了上海小刀會起義軍,上海小刀會起義軍成為太平天國革命的一部分。
  此外,根據太平天國甲寅四年四月十一日,劉麗川昭告人類起源告示,要求人們「崇拜天父上帝」,「早晚禱告上帝,並遵守神聖安息日」,同月十五日,劉麗川糾正風俗消滅邪教告示,指斥佛、道兩教,反對拜偶像、齊戒祭祀等風??,都說明了上海小刀會起義軍接受了太平天國的信仰。關於這一點,有論為:「是年洪仁玕來滬,小刀會之接受太平天國的信仰理論,與此有關」(上海小刀會起義大事表,見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匯編第三十六頁)。案洪仁玕自述說:「甲寅由(遊)上海,洋人不肯送予進南京,其上海城內紅兵不信予為天王之弟,乃在夷館學習天文歷數,是鼕返回香港」。洪仁玕自己明白說上海小刀會起義軍不信他是天王之弟,可知就不會有受洪仁玕影響的事。上海小刀會起義軍接受太平天國的信仰,衹有直接從太平天國的指導而來。根據約翰·斯嘉茲在華十二年第十九章對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形象的速寫說:「頭上留着長發,輓成發髻盤在頭頂,正如滿族徵服者強迫漢人留辮子以前的古裝一樣」。不僅起義軍留發,據黃本銓梟林小史清鹹豐四年(即太平天國甲寅四年)記事說:「城中行蓄發令」,可知就是上海城中的人民也一律留發,作為革命的標志。這一大事件,又說明了上海小刀會起義軍遵照太平天國的制度。我們在劉麗川的文件中,還看出天王對上海起義軍的指示,如太平天國癸好三年九月十二日劉麗川緻各國領事函說天王對他把已經逮捕住的清朝蘇鬆太道吳健彰放走這一件事「倍加責難」。在北華捷報的報導中,也透露出天王命令上海起義軍「堅守上海縣城,等待南京相機派遣的援軍的到來」的消息(見一八五四年十月廿一日第二二一期)。在華十二年的著者約翰·斯嘉茲到上海城去會見起義軍領袖,並親見過兩封從天京寄來的文書(見該書第二十章),和張貼蓋有天王玉璽的詔書(見該書第十九章)。這一切,都堅強有力地證明了太平天國承認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否定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讕言,揭穿了這班帝國主義分子為侵略目的而撰寫中國歷史的惡毒勾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一 劉大年序二 𠔌霽光
序三序四 邢鳳麟
自序凡例 湯錫竜
第一部份 捲一 序論第二部分 捲二 紀年
第三部份 捲三至捲二十一 表捲二十二 志第一 上帝教
捲二十三 志第二 天朝田畝制度捲二十四 志第三 資政新篇
捲二十五 志第四 政權捲二十六 志第五 政體
捲二十七 志第六 食貨捲二十八 志第七 官爵
捲二十九 志第八 兵捲三十 志第九 刑律
捲三十一 志第十 志第禮製捲三十二 志第十一 天歷
捲三十三 志第十二 科舉附招賢捲三十四 志第十三 外交
捲三十五 志第十四 地理捲三十六 志第十五 交通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