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縱橫十六國 》
十四 末代匈奴
陳羨 Chen Xian
慕容超在被劉裕大軍圍攻的時候,曾嚮盟國後秦緊急求救。姚興本已派出步騎兵前往洛陽,準備與那裏的軍隊合兵一處攻打晉軍。然而,他因在與新興強敵夏國的交鋒中失利,不得不把援軍追回。
姚興後期的狀況,與其早期相比,稱得上糟糕。他在柴壁失敗後,意識到拓跋珪的強大,和他重新通好。可是,這一舉動又把那個投在他手下、與拓跋珪有殺父深仇的鐵弗人劉勃勃惹怒。劉勃勃宣佈獨立,脫離後秦的管轄。姚興纔剛給自己減少了一個敵人,就又增加了一個敵人,真是“此恨綿綿無絶期”。
劉衛辰的勢力被北魏消滅後,劉勃勃在河套地區幾經輾轉,逃出了拓跋氏的勢力圈,投奔姚興的部下高平公沒弈於。劉勃勃這個人的長相,用《晉書》裏的話說是“性辯慧,美風儀”,用現代流行語講就是帥哥一個。沒弈於很賞識他,不但把他收留下來做部將,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姚興見到劉勃勃的第一反應,就認準了他是濟世之才,立刻拜他做驍騎將軍,還常常讓他參與軍國大事的討論,對他寵愛有加。姚興的弟弟姚邕看出些問題,對姚興說:“劉勃勃這個人天性不仁,不能過於親近。可是陛下對他的寵愛太過,實在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姚興搖搖頭說:“勃勃這樣的濟世之才,我正要與他共同平定天下,有什麽不對的麽?”
姚興預備把劉勃勃升做安遠將軍,讓他協助沒弈於鎮守邊境地區的高平(今寧夏固原一帶),並統領劉衛辰的舊部,待機伐魏。姚邕再三勸諫,認為絶不能這樣做。
姚興問他:“你怎麽就知道勃勃的性情和為人?”
姚邕答道:“勃勃對上級傲慢無禮,對部下兇狠殘忍,而且貪婪殘暴,舉止輕福對這樣的人要是如此寵愛下去,早晚要成為邊境的禍患。”
姚興聽了這話,纔有些猶豫,取消了對勃勃的任命。然而不久,姚興還是把姚邕的勸諫徹底忘記,他任命劉勃勃為安北將軍,交給他二萬多鮮卑和雜鬍部衆,鎮守朔方(今內蒙古杭錦旗北)。
所以當姚興在後秦弘始九年(公元407年)與北魏正式交換戰俘,達成友好協議時,劉勃勃已擁有足夠的力量叛秦自立。恰好又在這時,北方新興的柔然國可汗嚮姚興獻馬,途經朔方,劉勃勃就把這批戰馬全部留為己有,擴充軍備。他對自己的老嶽丈也絶不手軟,召集三萬多人的部衆襲殺了沒弈於,兼併了他的士卒,頓時壯大了自己的隊伍。
劉勃勃認為匈奴是夏後氏(也就是夏朝君主)的後裔,就在這一年六月自稱大夏天王、大單於,改元竜升,設置文武百官,建立了十六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傢——大夏。
(高雲建立的北燕則基本與夏國同時,因為在前面已經提到過,所以我在這裏把夏國當作最後一個國傢。劉勃勃的想法很怪,關於匈奴的起源,大致認為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幾個狄族演化而成,更遠的始祖還真不好追溯。劉淵當年認漢朝皇帝做祖宗,至少還是明擺着可算半對的,劉勃勃卻認了個夏朝君主做祖宗,若真有些根據,可算得上對考古學有所貢獻。(夏朝的後代,按司馬遷所說,封在杞國(就是我們常說的“杞人憂天”的杞),國滅後其族散居中原各地,何時又跑到北方去做匈奴,不可考。或者,就把這個問題,留作將來歷史係某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題目吧,一定會很有意思。))
劉勃勃以他收羅的那些軍隊,先攻破了鮮卑族的三個部落,收降一萬多人。接着又進攻後秦三城(今山西代縣西南)以北各據點,斬殺了楊丕、姚石生等後秦將領。
劉勃勃四處攻戰,令部將十分不解,他們說:“陛下要想經營關中,就應該先鞏固根據地,讓人心倚嚮你。高平山川險固,土地肥沃,可以在那裏定都。”
劉勃勃笑道:“你們呀,衹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剛剛白手起傢,手下的人不多。姚興也算是一時的英雄,關中現在還拿不下來。如果我專守一城,姚興必然全力來攻,衆寡不敵,失敗就不遠了。不如以鐵騎與他周旋,出其不意,他如救前,我就擊後,他如救後,我就擊前,把他搞得疲於奔命,而我則可以從從容容地奪他的糧草。不出十年,嶺(秦嶺)北、河東一帶就全歸我所有了。等到姚興死後,他的兒子繼立,那時就可奪取長安,至於策略,我已瞭然心中。”
(劉勃勃的這一席見解,的確比當時很多政權(比如諸涼)的君主要高明得多。後者往往衹是停留在眼前利益上,據守一城一地,然後認準了目標攻殺,等到旁邊出現一個稍稍強大些的政權,就維持不了太久。劉勃勃有組織有目的地打遊擊戰,頗像當年姚萇對付苻登的那一套。姚興被他父親曾經使用過的招數,拖得幾乎絶望。)
當劉勃勃率軍大掠嶺北時,嶺北各城嚇得連白天都不敢打開城門。姚興不禁大發感慨:“悔不聽我兄弟的話,竟弄到現在這樣的地步1
夏國的西面,是當時已經占據了後涼舊都姑臧的南涼。這時候南涼第三代君主禿發傉檀在位,此人在即位之前被一致看好,所以南涼的君主都是傳弟不傳子,就是要讓他上臺“光宗耀祖”。他的所作所為卻讓人難以看出這種跡象,他與僻處西北的北涼王沮渠蒙遜連年打架,已經屬於很沒出息,卻還要帶兵攻打附近一堆不入流的小部落,國勢被他消耗得差不多了。劉勃勃嚮他要求聯姻,遭到拒絶,生了氣,親率兩萬騎兵攻打南涼,殺傷擄掠的南涼軍民不下數萬,牛羊更是不計其數。禿發傉檀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他不聽部下勸告,在劉勃勃撤退時領兵緊追不捨。劉勃勃用戰車堵了退路,率軍迎擊禿發傉檀。禿發傉檀不想着如何迎戰,倒知道找個神箭手去射劉勃勃,然而這箭衹射中他的左臂,而沒能射掉他的鬥志。夏軍大獲全勝,一口氣追擊八十餘裏,又殺傷了數萬南涼士卒。劉勃勃對自己的戰利品很欣賞,下令把死屍堆積成一座高臺,取名叫做“骷髏臺”。
劉勃勃此後又連連擊敗後秦的軍隊,篇首所說的那次戰役是姚興的御驾親徵。姚興卻沒撈到半點便宜,還損兵折將,丟了不少城池。
劉勃勃在得意之餘想到給自己改姓,他覺得祖輩隨母姓劉的做法不合禮製,命本族人改姓赫連。赫連的意思,即帝王是上天之子,他的徽赫與天相連。而非正統的族人,則以鐵伐為姓氏,表示剛銳如鐵,足以用來攻伐。
他在鳳翔元年(公元413年),徵發嶺北的鬍漢各族在朔方一帶修築新城,取名統萬,以表達他統一天下,君臨萬邦的决心。他所派去監工的大臣叱幹阿利比他更殘忍,他在築城時,用利器檢查城墻的質量,衹要利器能刺入一寸,就把造這堵墻的人殺掉,將屍體一並築入城墻。赫連勃勃對這樣的築城方案大加贊賞,接着讓他監造兵器,製造出來的兵器同樣要經過殺人驗收:弓箭射不穿盔甲,造弓箭的工匠就要被殺;弓箭射穿盔甲,造盔甲的工匠就活不成。一件件精緻銳利的兵器就在這樣的死亡遊戲中被製造出來。
赫連勃勃作為末代匈奴,以這種方式把匈奴人的兇殘發揮到了極緻。他在公元五世紀初的一係列“表演”,也就成為匈奴人在東方這塊舞臺上的絶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前言 | 序章 從三國歸晉說起 | 一 南匈奴興起 | 二 劉淵建漢 | 三 文“達”武“曜” | 四 蜀中流民 | 五 羯人石勒 | 六 石勒歸漢 | 七 漢晉洛陽大戰 | 八 洛陽淪陷 | 九 劉琨孤城抗漢兵 | 十 “右侯”張賓 | 十一 陳元達鎖腰諫劉聰 | 十二 石勒詐降破王瀎 | 十三 西晉滅亡 | 十四 漢宮之變 | 十五 兩個趙國 | 十六 前趙的末日 | 一 前仆後繼的鮮卑人 | 二 遼東三部 | 三 慕容翰巧計敗宇文 | 四 慕容傢族的內亂 | 五 後趙的危機 | 六 暴君石虎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