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丧家狗 Funeral home dog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李零 Li Ling

  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远”和“近”,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此话已成成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此与《子罕》9.18重。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见过谁能像好色一样好德。
  司马迁说,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命孔子在后一辆车上跟着,招摇过市,然后孔子讲了这段话,因此去卫(《史记?孔子世家》)。但本篇第一章说,孔子去卫是因为灵公问陈。也许两个原因都有。这里的“已矣乎”是表示彻底绝望。如果司马迁的说法可靠,则这段话应在前493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欤)!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位)也。”
  “臧文仲”,即臧孙辰,已见《公冶长》5.18。
  “立”,与“位”同源。
  “柳下惠”,是鲁国的贤人。旧注都说,此人即《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和文公二年的展禽。展禽,名获字禽,排行为季,也叫展季。柳下,是以居于柳树下为号,古代邑里,往往以树而名。惠是谥。其官职是士师。士师管贵族狱讼。
  臧文仲知柳下惠贤,却放着位子不给柳下惠,孔子骂他是“窃位者”。“窃位”即俗话说“占着茅不拉屎”。我们的很多教授都有退休恐惧症,就像有些当官的,一旦从岗位上退下来,马上身心崩溃,甚至一命呜呼。他们常常找各种借口,赖着不走;不但不走,还嫉贤妒能,不是贴心人,绝不让位。这种人就是属于“窃位者”。(窃位者)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躬自厚”是“躬自厚责”的省言,和“薄责”相对。(远怨)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蔑)如之何也已矣!”
  “末”,读蔑。
  一往无前,也一往无后,不计代价,也不问后果,没头没脑,也没心没肺,这种人,你该拿他怎么办?孔子说,不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如之何)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这是讲小人扎堆的情况。
  “小慧”,是小聪明。
  “难矣哉”,是形容自己很难这样做。类似的感叹也见于《阳货》17.22。《阳货》17.22说,“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认为下棋都比这强。这段话与之非常接近。
  孔子认为,对君子来说,整天扎堆聊天,飞短流长,言不及义,对他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现在,我们称为“单位”的地方,经常是这种气氛,唧唧喳喳,拉拉扯扯。我叫“小人国里尽朝晖”。(小人堆)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以义为质”,义是藏在心里的东西,属于质。质是内在的东西,他要把这样的东西展示给别人,不能张牙舞爪,一定要谦逊,叫“孙(逊)以出之”。而“礼以行之”,是把礼当做执行义和维护义的标准,怎么执行,怎么维护?靠的是信,说到做到。孔子认为,能做到这四点,才算君子。(君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李零简介及自序(1)自序(2)自序(3)自序(4)
自序(5)为什么我要读《论语》(1)为什么我要读《论语》(2)孔子获罪的原因(1)
孔子获罪的原因(2)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1)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2)孔子喜欢木讷之人
在守信守时上中国不如西方孔子讲节约是心疼有钱有势人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孔子怎样做调查研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礼之用,和为贵(1)礼之用,和为贵(2)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吗?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1)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2)怎么消灭无耻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