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全面解析李敖權威傳記:李敖檔案   》 自述:梁實秋,一代大儒太軟弱了(1)      竇應泰 Dou Yingtai

  梁實秋,一代大儒太軟弱了!
  李敖是文人中的強者,因此被他敬佩的文人委實有限。特別是在臺灣這個面積不大的小島嶼上,有名氣的文人更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在這些文學名人之中,作傢梁實秋是李敖在回憶錄中着筆較多的一位。由此可見,並非李敖太狂太傲,而是他實事求是,評價起逝者來也往往一針見血。李敖認為:“《文星》時代朋友中,有人是從頭到尾看到‘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的局面的,其中最值得一寫的,是梁實秋先生。1961年11月1日,我在《文星》發表《老年人和棒子》,其中提到:賣身投靠的一輩我們不必說,即以最開明一代的老先生而論,從寫《人權與約法》時代的鬍適之到寫《容忍與自由》時代的鬍適之;從《人權論集》時代的梁實秋到《遠東英漢字典》時代的梁實秋,我們多少可以看出他們轉變的痕跡。弗洛斯特在他那首《預防》裏說,他年輕時不敢做一個急進派,因為怕他年老時變成一個保守派,我並非說鬍適之與梁實秋已變成保守派,我是說,他們今日的‘穩健’比起當年那種生竜活虎、意氣縱橫的氣概是不大相稱的!寫《老年人和棒子》的時候,我還不認識梁實秋先生,後來認識了,聊過許多次天,證實我那篇文章的論斷,完全無誤。梁實秋在臺灣,雖然‘安分守己’,卻也被國民黨猜忌過。他告訴我:他傢被搜查過一次,一天有人叫門,開了門,進來許多治安人員,問你是這傢主人嗎?我說是。他們說美國新聞處丟了一臺打字機,有人說是你偷的,我們要來搜查。我說我是梁實秋,是大學教授,總不至於去偷美國新聞處的打字機吧?你們各位是不是弄錯了?他們聽了,拿出一張紙,上面畫着我傢的平面圖,連說沒弄錯,就是你傢。於是不由分說,進了屋裏,到處翻箱倒櫃起來,鬧了好一陣,什麽也沒搜到,然後要我具結他們沒帶走任何東西,就走了。事後我寫信給吳國幀抗議,可是一直沒有下文。據我研判,國民黨當年對梁實秋這番‘戲弄’,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在查他跟民社黨、羅隆基等的關係;第二個目的是警告他要識相。在臺灣,知識分子有頭有臉而非國民黨如梁實秋者,畢竟不多,現在大傢已經淪落到臺灣來,對老子們要客氣一點!偷打字機事件後,還有一次他被告到蔣介石那兒,幸虧他提出毛澤東在延安抨擊他的文藝談話纔得過關。他還告訴我:他譯的那本《沉思錄》,作者是2世紀的羅馬皇帝Marcus Aurelius,由於中文譯名是瑪剋斯,竟被國民黨官方認為是19世紀的馬剋思而惹過一點小麻煩。他還告訴我一些秘聞,例如《查泰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的一個中譯本,擅挂他的名字,事實上根本不是他翻的……他還談到他很欣賞當時的柳腰歌星華伯保,事後我請蕭孟能買了入場券送他,他欣然而往。這些瑣事,都可看到另一面的梁實秋。
  “梁實秋在1929年與鬍適、羅隆基合著《人權論集》(上海新月書店版),靠着鬍適,也對國民黨有太歲頭上動土的文章;後來又以民社黨黨員身份,靠着張君勵,也對國民黨不無失敬之處。如今淪落臺灣,自然不敢造次。他在臺灣38年,一直乖得要死,他毅然决然地從民社黨中脫隊了,遇到國民黨要他捧場的地方,不論是為反共義士做宣傳、不論是為文藝大會做樣板、不論是讓大官人嚮他頒奬贈勳,他都無不從命。有一次他跟我說,一次文藝什麽會上拖他去,他感覺好像被人耍了,後來轉而自思,被耍就被耍吧,也就即席安之。我聽了,心裏很難過,我覺得一代大儒,不可以軟弱如此,但梁先生卻如此軟弱,他太令人失望了!當年郭良蕙出版了一部名叫《心鎖》的書,臺灣省政府新聞處以(52)公新一字第○三一九號函,予以查禁,同時‘中國文藝協會’攔腰做上一票,趁機把郭良蕙開除了會籍。郭良蕙跑到梁實秋傢去抱怨,梁實秋是這樣答復的,他說:‘郭良蕙啊!這件事有兩個錯誤:第一個錯誤是他們不該開除你,第二個錯誤是你不該加入。’梁實秋把這個故事告訴了我,我覺得很可以警世,所以至今沒有忘記。梁實秋說這故事的時候,他自己也是‘中國文藝協會’會員,而我卻不是—對國民黨的任何會,我是不屑參加的。”
  李敖說:“1965年12月28日,《文星》雜志被罰停刊一年,《紐約時報》請我寫新聞稿,乃與蕭孟能一同拜訪梁實秋,請代為英譯,但他表示為難。談了兩小時,告辭出來,蕭盂能和我都覺得梁實秋連這點小忙都不幫,真與《文星》對他的尊敬不太相稱了。《文星》風雨飄搖之日,我被警備總部捕去約談,最後由特務陪同,放出找保。我走在馬路上,心想這種政治性的案子,誰敢保我?看樣子衹好找一位德高望重有名氣的大人物保一保,方不致連累他。想來想去,以為人既放出找保,事情不大,因此路過梁府,登門為請。不期梁實秋在特務面前,婉為拒絶。他對我說:‘你還是找別人保吧,實在找不到別人,我再保你。’我識相而退,最後找到‘立委’王兆民先生保了。當天晚上,他打電話給餘光中,表示未能保我,至感難過。從此以後,我恍然大悟,决定自己處逆境時,絶對不要妄想正人君子會援之以手。此後20年間,我再也不敢‘連累’他了。直到1987年5月間,為了他一稿兩賣,涉及《文星》版權的事,我們纔通過信。5個多月以後,他就死了。在他死前最後10年,他與我比鄰而居(他住在我傢大廈旁邊的電梯公寓裏),古人‘天涯若比鄰’,我卻‘比鄰若天涯’,梁實秋說他自己在臺灣過的是‘苟且偷安、逃避’的生活,我卻不屑如此。雙方有這麽大的差距,多麽‘天涯’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李敖身世履歷引言:56載尋根夢(1)引言:56載尋根夢(2)
引言:56載尋根夢(3)引言:56載尋根夢(4)目錄(1)
目錄(2)目錄(3)檔案
述評自述:鄧小平不是說得很清楚嗎(1)自述:鄧小平不是說得很清楚嗎(2)
自述:“臺獨”與“美國佬”(1)自述:“臺獨”與“美國佬”(2)自述:為什麽駡“臺獨”(1)
自述:為什麽駡“臺獨”(2)紀事:最大的快樂是駡人紀事:筆伐蔣氏父子(1)
紀事:筆伐蔣氏父子(2)檔案述評
自述:中學生的四千字華章自述:與錢穆、鬍適的關係(1)自述:與錢穆、鬍適的關係(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