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從數據看水滸   》 第68節:創業期:為壯大梁山而共同奮鬥(2)      何釤 He Shan

  此戰派將時先從晁派人手進行考慮,最後沒什麽事了纔派杜遷、宋萬前往接應,也可推測出此時梁山領導層對原王倫手下頭領還是抱着不信任的態度。另外一個可以佐證這個推斷的,是三阮、劉唐均各帶了百餘人下山,而杜遷、宋萬衹帶了五十餘人。
  江州劫法場救:第一次客場試練
  話說晁蓋率人大破官軍之後,在很長的時間裏,《水滸傳》就沒再描寫梁山的軍事行動了,估計那一戰多少為梁山換來了短暫的和平時期,從二十一回至四十回江州劫法場救宋江,書基本上是在寫武鬆和宋江兩個人的事,施老爺子也沒兩支筆,自然不能同時寫梁山的軍事行動了。不過通過宋江的安排,梁山此時已有二十三員頭領,除上面所交代過的十一個之外,還有被救回來的白勝和被宋江安排上山的秦明、花榮、黃信、燕順、呂方、郭盛、王英、鄭天壽、石勇,以及為寫假信救宋江而賺上山的蕭讓、金大堅十二人。
  由於此前宋江在江州牢城服刑期間酒醉之後題了一首不折不扣的反詩,在文字獄盛行的封建年代,犯的自然是抄傢滅門之罪。本來吳用計劃用假信保住宋江一條性命,未料一時疏忽,非但救不了宋江,反而還險些搭上戴宗的性命。幸虧吳用腦筋轉得快,决定立刻連夜下山劫法場。
  此次吳用派出的衆將,分配如下:
  這四夥頭領,分別占領東南西北各個方位,以便互相接應,最終在李逵等人的幫助下,成功救出宋江和戴宗。
  這次梁山共十七員頭領出來劫法場,留在梁山的,便是吳用、公孫勝、林衝、秦明、蕭讓、金大堅。這個就很有意思了。吳用、公孫勝兩個參謀長不出場是正常的,親自砍人不是他們的長處;蕭讓、金大堅這兩個文職將軍,一個主要工作是寫字,一個主要工作是刻印章,不出場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次軍事行動主要是劫法場,基本工作就是砍人,而且還是混戰群毆,沒有兩下子很容易被亂刃分屍。
  不過林衝、秦明這兩個梁山日後的馬軍五虎將都沒有出場,這就值得推敲了。說軍事實力和軍事技能,他們倆應該是此時梁山衆將中最為出色的。
  他們倆未出戰,可能是考慮到他倆都是馬軍將領,步戰砍人,好比是坦剋兵下了坦剋,拿衝鋒槍和敵人對射,起到的效果不一定好。但這不能解釋為什麽花榮同為馬軍將領也要去砍人。花榮在梁山上的級別也不低,日後的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之首,排名梁山前十。
  我們知道,宋江與林衝無冤無仇,也無恩無怨,林衝出戰是給宋江面子,不出戰也情有可原。而秦明則是與宋江有殺妻之仇的。正是宋江設計陷害秦明,使之有傢難歸,有國難投,全家被斬,不得不落草為寇。後來宋江做主,將花榮的妹子許配給了秦明,藉以籠絡秦明,所以儘管秦明抹不開情面和宋江公開翻臉,但心裏不痛快肯定是有的。此時秦明落草不久,很有可能秦明還沒適應自己"土匪"身份的變化,很有可能是不願意劫法場。
  花榮就不一樣了。可想而知,他必是自告奮勇的。花榮和宋江是老相識了,宋江走投無路時,也去投奔過花榮,可見兩人交情。花榮最終吊死在宋江墓前,可見他是宋江不折不扣的親信,所以劫法場救宋江一戰,他必然要出戰,而且還是士氣特高昂、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戰將。
  這麽一對比,秦明、林衝就沒有出戰的必然性。當然,梁山這個大後方也需要將領來把守,梁山中目前就衹有林衝和秦明厲害一點,所以他們留守山寨也是正常的,避免被官軍抄了後路。
  本戰出戰的十七員頭領,可以劃分為三檔:
  一、梁山原班人馬全部出洞(杜遷、宋萬、朱貴),連朱貴同學也不守店放風了,這一檔共三員頭領。
  二、宋江私放的在押犯除吳用、公孫勝之外全部出戰(晁蓋、三阮、劉唐、白勝),這一檔共六員頭領。
  三、宋江從清風寨一路帶去的人馬,除被他害死全家的秦明之外,全部出戰(花榮、黃信、燕順、呂方、郭盛、王英、鄭天壽、石勇),這一檔共八員頭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梁山好漢
第1節: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麽書(1)第2節: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麽書(2)
第3節:水滸傳之初體驗(1)第4節:水滸傳之初體驗(2)
第5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1)第6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2)
第7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3)第8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4)
第9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5)第10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1)
第11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2)第12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3)
第13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4)第14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5)
第15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1)第16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2)
第17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3)第18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4)
第19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5)第20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1)
第21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2)第22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3)
第23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4)第24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