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聽南懷瑾講《論語》 》
第6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67)
張保文 Zhang Baowen
許慶元 Xu Qingyuan
有個人脾氣非常暴躁、易怒,經常愛與人爭執,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他。有一天,這人到大德寺遊玩,碰巧聽到一位禪師正在說法,聽完後受益匪淺,願痛改前非。於是他對禪師說:“師父!我以後再也不跟人打架、發生口角了,免得人見人厭,就算是受人唾面我也衹會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禪師說:“何必呢,就讓唾沫自幹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麽可能?為什麽要這樣忍受?”
“這沒有什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當做蚊蟲之類停在臉上,不值得與它打架或者駡它。雖受唾沫,但並不是什麽侮辱,微笑地接受吧!”禪師說。
“如果對方不是吐唾沫,而是用拳頭打過來時,那怎麽辦?”
“一樣呀!不要太在意,這衹不過是一拳而已。”
這人聽了,覺得禪師說得太沒道理,終於忍耐不住,忽然舉起拳頭嚮其頭上打去,並問:“和尚,現在怎麽樣?”
禪師非常關切地說:“我的頭硬得像石頭,沒什麽感覺;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這人啞然,無話可說。
心胸寬闊、心態平和的人是不可戰勝的。面對別人的挑釁和辱駡,衹要我們能夠平靜對待,不把它們放在心上,那麽所有的無理責難就會煙消雲散。
要製怒,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或其他人;自己有了錯誤,更要製怒,不要用自己的錯誤去懲罰不相幹的人。怒氣會傳染,不容易剋製;無論發生什麽,都要謹記不要遷怒於人。
忌怨,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論語?憲問》 南先生解釋:孔子感嘆自己的一生,“不怨天,不尤人”,從基礎的學識、艱苦的人生經驗起步,不為現實所睏,能夠升華,走入形而上的境界。不怨天尤人是一門莫大的學問,“在邦無怨,在傢無怨”,一個對人,一個對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怨,即使對別人沒有怨,也會自怨自艾,埋怨時代,慨嘆環境。人與人相處,無論親朋、同事或上下彼此之間能夠無怨無恨無憾,難上加難。
要放下心種怨氣,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願意做的,也應替別人設想,做到了於己於人都無怨尤,纔是真正的“仁行”。另外,要放下心中的怨氣,我們還要樹立感恩的生活態度。
感恩是一種快樂的生活哲學。英國作傢薩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謝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謝生活,衹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一個人如果習慣於感謝他人,將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歡。一個人如果習慣於感謝生活,生活中將沒有抱怨,而將得到生活的眷顧和寵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 | 第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 | 第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3) | 第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4) | 第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5) | 第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6) | 第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7) | 第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8) | 第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9) | 第1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0) | 第1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1) | 第1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2) | 第1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3) | 第1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4) | 第1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5) | 第1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6) | 第1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7) | 第1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8) | 第1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9) | 第2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0) | 第2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1) | 第2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2) | 第2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3) | 第2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