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陽光八萬裏:2007年最具實力的散文集   》 第67節:我愛螞蟻(4)      古清生 Gu Qingsheng

  鼎突多刺蟻,屬膜翅目,蟻科。在中國的廣大土地上,自然分佈在廣東、廣西、貴州、浙江、福建、江西等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在國外主要分佈於緬甸。
  鼎突多刺蟻屬於全變態昆蟲,一生中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成蟲也有多型存在,分為雌蟻(蟻後)、雄蟻(蟻王)和工蟻三種個體,一些蟻類還有兵蟻。鼎突多刺蟻初産的卵為粉紅色,橢圓形,隨着時間推移,卵體漸漸變長,顔色也變成乳白色,經常表現為數十粒蟻卵聚集成疏鬆的球狀體。螞蟻生活的適宜溫度:20℃~35℃;極佳溫度:25℃~32℃;通常螞蟻在零下3℃時,7天裏會全部死亡;零下1℃時,9天全部死亡;1℃時14天全部死亡;4℃時19天全部死亡;8℃時,34天90%以上死亡;10℃時經45天80%死亡;13℃開始活動;25℃時纔産卵;40℃~41℃時經2天95%死亡;35℃~37℃連續60天未死亡。光照低於5勒剋司時,螞蟻開始歸巢休息。從卵長到成蟻,需要30~60天。每巢有雄蟻1~9衹,蟻後1~10衹,一般有工蟻500~5000衹,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即自行分傢立業。蟻後的壽命25~30個月,雄蟻26~67天,工蟻3~4個月。
  鼎突多刺蟻的初孵幼蟲體長1?0~1?2毫米,寬0?8毫米左右,長橢圓形,以後蟲體逐漸發育成長圓錐形,體壁透明,顯微條件下可以看見細長的黑色消化道。其體前端尖細,彎麯成鈎狀,體壁上有剛毛,老熟幼蟲長7~10毫米,寬2?0~2?5毫米。與卵類同,前期幼蟲常數十個聚集在一起團成疏鬆的球狀體,以後隨蟲體長大而逐漸分開。
  幼蟲成熟了,還不是螞蟻,我小時候不知道,小時候我以為螞蟻蛋一孵出來就是地上跑的螞蟻,誰知道它還那麽復雜,螞蟻蛋孵出來居然不是螞蟻,這很成問題。幼蟲成熟時,它要吐絲結繭,然後再化蛹。鼎突多刺蟻的繭棕黃色,橢圓形,長6~8毫米,其中雌蟻的繭最大,雄蟻和工蟻的繭則小一些。螞蟻蛹為裸蛹,體長5~6毫米,寬2毫米,復眼紅色,前期體乳白色,後期體逐漸變深呈黑色。
  鼎突多刺蟻成蟲身體黑色,有光澤,密被古銅金黃色剛毛,具體的體型要分三類。一是工蟻,其為雌性,無翅,身體粗壯,胸部相對較小,體長5?5~6?5毫米。其頭短而闊,具有細的皺紋,兩頰凸出,唇基中央具脊突,前緣凸出,復眼圓形,觸角膝形,12節,下顎領6節,下唇須4節,胸部圓而凸起,前胸刺嚮前外方下彎,並胸腹節刺無鈎,足則細長,脛節內方具1列短刺。柄腹的結節高,前面平截,後面凸出,左右側角各具1根刺,隨腹部體形而彎麯,兩刺間中央具有鈍齒3個,一前一後成鼎足狀排列(鼎突多刺蟻根據這個生理特徵而取的名字)。腹部第一節較第二節為長。二是雌蟻,體粗壯,胸部特別的發達,長7?5~8?5毫米。觸角13節,前胸背板,並有腹節及柄腹結節各有1對刺狀突起,但不如工蟻那麽明顯突出。初羽化時,具有2對翅膀,交尾後翅膀脫落。三是雄蟻,體較纖細,胸部發達,長6~7毫米,觸角14節,前胸背板無刺狀物,並胸腹節背面刺狀物不明顯,柄腹結節背面1對刺狀物較明顯,具有2對翅膀,交尾也不脫落。
  鼎突多刺蟻真的好像舞蹈傢,那些穿黑色裙子的歐洲舞蹈傢,我剛到湖北的時候,小夥伴們傳說它的屁股裏面裝的是醬油,這個想法非常奇特,我一直懷疑人們是如何打開它的屁股嘩嘩地取出那些醬油的。因此,當他們抓到螞蟻吃它屁股裏面的醬油時,我不吃,因為我以前也沒有吃過醬油,以前我吃豆豉,奇巧的是,螞蟻的屁股又蠻像豆豉。這種螞蟻,喜歡在田野裏生活,我印象中,有個貴州作傢叫何士光,他的獲奬小說《種包𠔌的老人》裏面,就寫了幹旱的包𠔌地裏的螞蟻,螞蟻把包𠔌葉子當做橋梁爬來爬去,最後爬到包𠔌地的裂縫裏去了。這位貴州作傢寫了很多小說,我都十分喜歡,所有的細節我都忘卻了,衹有螞蟻的細節我還記憶如初,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1節:我心中的梯田第2節:惟有茗者留其名(1)第3節:惟有茗者留其名(2)
第4節:秋椒小燒(1)第5節:秋椒小燒(2)第6節:黲子魚
第7節:味蕾上的故鄉第8節:魚宜三吃(1)第9節:魚宜三吃(2)
第10節:我敬愛的番薯第11節:桑椹(1)第12節:桑椹(2)
第13節:燕坐華榭第14節:土魚的品味報告(1)第15節:土魚的品味報告(2)
第16節:帶着魚去旅行(1)第17節:帶着魚去旅行(2)第18節:遙遠的地衣(1)
第19節:遙遠的地衣(2)第20節:遙遠的地衣(3)第21節:遙遠的地衣(4)
第22節:遙遠的地衣(5)第23節:遙遠的地衣(6)第24節:年酒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