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講義 》
顔淵第十二(6)
李裏 Li Li
孔子周遊列國到達齊國時,正遇到齊國的大夫陳恆想專權,所以齊景公嚮孔子問治國之道。孔子回答說,君要有國君的樣子,臣要有臣子的樣子,做父親的要有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有兒子的樣子。什麽人就應該有什麽樣子——歸納起來就是兩個字:人人,人要有人的樣子。你是人嗎?是人就要有人的標準,有惻隱之心,有羞恥之心,有禮讓之心,有是非之心,這纔是人。推而廣之,師師、生生,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老師不像老師,抹個大花臉,頭上紮個小辮,走進來就開始跳,像個唱戲的,這能行嗎?是什麽人就應該有什麽樣子,你的一切都要符合你的身份。身份就是名,你是老師,你的一切行為都要符合老師的身份;你是學生,你的一切行為都要符合學生的身份,衹有這樣社會才能穩定有序。齊景公聽了孔子的話很有感觸。齊景公說,確實是如此啊,如果國君不像國君,臣子不像臣子,就會出現國君不理政事,臣子可以殺國君的情況,這樣天下就會大亂。現在一切都是那麽混亂無序,就是名實不相符。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天下大亂了的話,即使我有很多的糧食,我能吃得到嗎?因為當臣子的就先把糧食奪過去了。後來陳氏果然滅齊。這段話體現了孔子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即儒傢正名的思想。正名的核心就是要人人都安於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衹有這樣社會才能安定有序,和諧發展。而當時社會的混亂正是由於名實不符,諸侯想做天子,大夫想做諸侯,所以出現臣弒君,子殺父的現象。說到本質上那就是人不像人,人沒有了人應該具備的品格、德行。孔子的工作就是要通過教化,讓人回覆到真正的人,具有人所應有的品質、道德。衹有人像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才能使社會由亂到治,進而達到和諧。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孔子說,憑一兩句話就能判案的人,大概衹有子路吧。“折獄”,即判案。這是稱贊子路很忠信。因為他的忠信,所以他說的話大傢都信服,他說一兩句話就能把案子斷了。子路這個人忠信到什麽程度?他的諾言絶不過夜。“宿諾”,“宿”是一夜的意思,子路從不將諾言拖過一夜。今天答應的事,絶不會明天來兌現。孔子稱贊子路忠信的這一面,但是從中也看出子路這個人很急躁,急於踐言,不留餘地。一方面講了子路為什麽能取信於人,一方面也含蓄地指出了子路的急躁。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這一句話是接着上一句話說的,孔子說,斷案子我和其他人也沒有什麽區別,子路怎麽斷我也怎麽斷。衹不過我和別人不同的是,我要使天下根本沒有案件發生。子路雖然片言可以折獄,但是不知禮讓為國,最終不能使天下歸於清明。而孔子的理想是天下根本不要有案子發生,孔子對法律是不太喜歡的。早期中國社會是以禮治貴族,以刑治平民。法傢則是把法律從平民推廣到貴族,使人人都受法律約束,這實際上是降低了整個國民素質。而儒傢是把治貴族的禮用於治平民,使老百姓人人都知禮,老百姓人人都知禮了就不會犯法。因為法律是底綫,底綫你都觸犯了,足見你有多壞。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他會犯法嗎?他會去偷、去殺、去搶嗎?他的境界不知超出法律底綫有多遠,法律對他已沒有約束意義了。以前那些學者就說,我們根本不需要學法律,因為我們的道德遠遠超出法律對我們的約束,怎麽會犯法呢?所以儒傢是要提高整個民衆的素質,使人人都知禮而不會犯法。這是法傢和儒傢最大的區別,儒傢是以相信人的善良為基礎的。孔子在魯國做司寇的時候,司寇就是掌管刑法的官,那些強盜、小偷、壞人紛紛逃離魯國,都說魯國不是我們的土壤了,沒有偷的土壤,沒有使壞的土壤。比如說,孔子來治理我們這個集體,有人老在中間說別人的壞話,孔子一治理,大傢心就誠敬了,都說別人的好話,絶不說壞話,這時來了一個專門說壞話的人,他說了半天,每個人都不理他,不管他說什麽根本沒有人聽,這個人衹好走了。“必也使無訟乎”就是使魯國根本沒有能發生案子的土壤。這是孔子一以貫之的重教化思想的體現。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一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1) | 序二 深入淺出 微言大義(2) | 序三 讀《〈論語〉講義》 | 序論(1) | 序論(2) | 序論(3) | 學而第一(1) | 學而第一(2) | 學而第一(3) | 學而第一(4) | 學而第一(5) | 學而第一(6) | 學而第一(7) | 學而第一(8) | 學而第一(9) | 學而第一(10) | 學而第一(11) | 學而第一(12) | 學而第一(13) | 學而第一(14) | 為政第二(1) | 為政第二(2) | 為政第二(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