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6)
嶽南 Yue Na
“一月壬辰旁死霸”
“二月[庚申]既死霸,越五日甲子”
“四月[乙巳]既旁生霸,越六日庚戌”
以上三個月相,用方括號標出的幹支是根據後文補出的,它的重要性和研究睏難在於,根據不同的月相詞理解,可以得出不同的伐紂之年。劉次沅對一係列月相詞作了全面的分析後,認為這些月相日期是定點的,是月內其他日期的出發點。前人對月相含義的研究曾耗費過很大的精力,大多數認為其中的“霸”是月亮的發光部分,“生霸”在月初,“死霸”在望後,“既”在標準月相之後,“旁”在“既”之後,每個定點可以有一兩天。從如此假設出發,劉次沅取生霸為月初(陰歷三至五日),死霸為望後(陰歷十七至十九日)之說。由《武成》歷日排譜,並用張培瑜所著《三千五百年歷日天象表》,結合“歲在鶉火”和“日在析木之津”天象推算,共得到公元前1094年、公元前1083年和公元前1046年三種結果。這三種結果都符合伶州鳩所說的其他天象條件。由於歲星在鶉火之次,也就自然符合對利簋銘文的解釋。考慮到考古學方面的結論,劉次沅認為公元前1046年為最佳選擇,武王在這一年剋商的甲子日期是1月20日。推算結果表明,這一天子夜,木星正上中天,地平高度達79度,肉眼可見,格外明亮。
從江曉原的研究到劉次沅的驗算,所得出的結論分別為公元前1044年和公元前1046年,這兩個結論僅有兩年之差,而2000多年來,關於武王伐紂年代的說法卻相差112年。江、劉兩人的結論一下將差距縮小了56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性成果。
當然,正如前文所述,有關武王伐紂的天象信息相當多,也相當模糊,這些信息不可能構成完全兼容的自洽體係,更何況某些信息本身就自相矛盾和相互矛盾。因此,靠天象信息來確定武王伐紂的日期,其中必有理解、演繹、取捨、勘誤等復雜的問題。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江曉原的研究還是劉次沅的驗算,都衹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找到了一種自認為最能自圓其說並接近事實本身的解决方案,而最後的選擇和確定,必須與文獻、考古、14C測年等各方面的研究配合起來,才能求得一個更為合理的結論。那麽,公元前1044年和公元前1046年這兩個結論,到底哪一個更為合理?
此前,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負責“西周金文歷譜研究”專題的天文學家陳久金,根據青銅器分期研究的成果並結合金文歷譜和排比,提出了武王剋商年的三個年代值,最後認為公元前1046年的可能性最大。
從江曉原和劉次沅的研究成果來看,儘管兩說都落在了14C測年技術所得結果的公元前1050年—前1020年範圍之內,但這兩個結果都無法滿足文獻所給出的全部條件。因此,衹能根據其滿足的程度,以及與金文歷譜匹配的狀況來選定最優解。就兩個結果而言,江曉原對金文紀時詞語的理解以及推算出的公元前1044年說,與金文歷譜研究所得結果難以整合。
根據“工程”專傢組所定的金文歷譜,成王元年在公元前1042年。因一直未發現四要素俱全的武王時期的青銅器,也就難以直接推定剋商之年。但根據《尚書·金滕》可知,武王在“既剋商二年”的某日得病,經周公祈告,次日即病愈,但沒有提及武王的卒年。後世學者雖然對武王剋商後的在位年數有不少爭議,但文獻記述武王剋商後的史事沒有一傢超過4年以上。東漢學者鄭玄在其《詩譜·豳風譜》提出,武王剋商後在位4年。日本學者瀧川資言在《史記會註考證》中引日本高山寺《周本記》鈔本雲,武王於剋商後二年病,又“後二年而崩”,這一說法與鄭玄之說相合,都應為成王元年(公元前1042年)前推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046年。這個年代值不僅與劉次沅天文推算的公元前1046年說正相符合,且與金文歷譜的銜接也較好,同時與《武成》等歷日及伶州鳩所言的天象也能相容,其各方面的符合條件明顯多於公元前1044年說,故工程專傢組在經過反復權衡後,將公元前1046年確定為武王剋商之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章 千年夢尋(1) | 序章 千年夢尋(2)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