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老滋味   》 第67节:张士弼与张裕酒      Zhou Jianduan

  张士弼与张裕酒
  张裕葡萄酒厂是我国最早以科学方法酿造葡萄酒的工厂,是中国驻新加坡领事张士弼于一八九二年建造的。
  张士弼本是苏门答腊的一个爱国华侨富商,后弃商从官,任中国驻新加坡领事。任职期间,他在参加一次法国领事举办的宴会上第一次品尝到法国葡萄酒。醇香甜美的酒汁,宛如一注沁人心脾的甘泉,立刻引起了张士弼的兴趣,具有爱国热情和实业家素质的张先生,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在中国建造一个生产葡萄酒的工厂。他向法国领事打听在中国什么地方建造葡萄酒厂最合适,法国领事告诉他在烟台,因为当时烟台是对外开放的口岸,一些法国传教士已经在那里种植葡萄,并小规模地自产出高质量的葡萄酒。
  为了实现在中国开办酿酒厂的愿望,张士弼辞去了领事的职务,来到烟台实地进行考察。在此,他结识了奥地利驻烟台领事巴博,这个巴博曾在奥地利跟他父亲学过酿造葡萄酒,还在酒厂干过,对葡萄酒的酿造很在行,一听张士弼要开办酿酒公司,非常高兴,正好英雄有用武之地。于是赶忙辞了职务,自告奋勇地为张士弼的酿酒公司作技师,经过一阵紧张的筹备,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正式成立。在巴博的建议指导下,张士弼拿出三百五十两白银作为开办费,先买了东西两座石山,然后填土,硬是在这石头山上填出一千多亩葡萄地来,并引进了法国、意大利、德国的优良葡萄种,按品种分植于此。在海岸边建起一座三层楼的厂房,楼底有一个十米深的酒窖,厂房以东还建起一个玻璃厂,作为包装配套工程,厂房以西建有职工宿舍。巴博为公司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全套生产设备。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从法、意、德引进了一百二十万苗葡萄种,在海运途中,耐不住印度洋的高温,全部报废他们立即又从三国进一百二十万苗种子,这次重视了运输途中的管理,特别是经过印度洋高温区域时,采取了降温措施,确保了种苗的质量。经过艰难的远涉重洋,终于使这些异国的葡萄能在中国的大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巴博的精心管理指导下,张裕酿酒公司终于酿出了纯正的葡萄酒。一九一五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白兰地荣获金质奖章。金奖白兰地由此而得名。张裕葡萄酒也从此名扬天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乾隆赐匾"都一处"(1)第2节:乾隆赐匾"都一处"(2)第3节:便宜坊和全聚德
第4节:仿膳话当年第5节:龙袍、活鱼宴、听鹂馆第6节:历史悠久致美斋
第7节:誉满京华泰丰楼第8节:萃华楼的鸡汤菜第9节:悠久美味话水饺
第10节:"八大楼"外又一楼第11节:"八大堂"中惠丰堂第12节:柳泉居与砂锅居(1)
第13节:柳泉居与砂锅居(2)第14节:谭家菜名重京华第15节:阮元与"满汉全席"
第16节:恭王府畔"厉家菜"第17节:"教席"之首两益轩第18节:东来顺如何发迹?(1)
第19节:东来顺如何发迹?(2)第20节:银锭桥畔"烤肉季"第21节:"清真烤肉宛"沧桑
第22节:誉满京华"爆肚王"第23节:津门"天下第一坊"第24节:难忘的中立园饭馆(1)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