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类 》 閱世心語 》
第67節: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
季羨林 Ji Xianlin
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先生提出了"拿來主義"的主張。我們中國人,在整個二十世紀,甚至在二十世紀以前,確實從西方國傢拿來了不少的西方文化的精華,這大大地推動了我們教育、文化、科研,甚至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提高了我們的文化水平,豐富了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這是一個歷史事實,誰也無法否認。當然,伴隨着西方文化的精華,我們也拿來了不少的糟粕。這是不可避免的,有時候精華與糟粕是緊密相聯的。
十幾年前,也就是在上一個世紀的最後一段時間內,我曾提出了一個主張:"送去主義"。拿來與送去是相對而言的。我的意思是把中國文化的精華送到西方國傢去,盡上我們的國際主義義務。我的根據何在呢?
我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有過許多重要的發明創造,四大發明是盡人皆知的,無待贅言。至於無數的看來似乎是細微的發明,也出自中國人之手,其意義是决不細微的。我衹介紹一部書,大傢一看便知,這部書是:阿裏·瑪紮海裏的《絲綢之路》。至於李約瑟的那一部名著,幾乎盡人皆知,用不着我再來介紹了。如果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文化的發展,將會推遲幾百年,這是世界上有點理智的人們的共識,絶不是我一個人的"老王賣瓜"也。
然而,日往月來,星移鬥轉,近幾百年以來,西方興起了産業革命,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影響遍及全世界。當年歌德提出了一個"世界文學"的想法,我們現在眼前卻確有一個"世界文化"。最早的殖民主義國傢,靠堅船利炮,完成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纍的任務。後來的帝國主義國傢,靠暫時的科技優勢,在地球村中,為非作歹,旁若無人,今天製裁這個國傢,明天懲罰那個國傢,得意洋洋,其劣根性至今沒有絲毫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西方,除了極少數有識之士外,一般人大抵都以"天之驕子"自命,認為宇宙間從來就是如此,今後也將萬歲千秋如此,真正是"其愚不可及也"。他們頗有點類似中國舊日的皇帝,認為自己什麽都有,無所求於任何其他民族。據說,西方某個大國中,有知識的人連魯迅這個名字都沒有聽說過。其極端者甚至認為中國人至今還在吃鴉片,梳辮子,裹小腳。真正讓人啼笑皆非,這樣的"文明人"可笑亦復可憐!
現在屈指算來,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國傢已經從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優秀的精華,他們學習了,應用了,收到了效果,獲得了利益。但是,仍然有許多精華,他們沒有拿走,比如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其中有糟粕,也有精華,其精華部分對世界人民處理天人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個人心中感情思想中的矛盾時會有很大的助益。眼前全世界都大聲疾呼的環保問題實際上是西方人"徵服自然"的惡果,中國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如能切實行之,必能濟西方之窮。我們眼前,由於人所共知的原因,科技在某些方面確實落後於西方。但是,我們也不能說是一點創造發明都沒有,一點先進的東西都沒有,比如改革開放,由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而獲得成功,對世界上其他國傢就很有藉鑒的價值。
這些東西如珠子在前,可人傢,特別是西方人,卻偏不來拿。
怎麽辦呢?你不來拿,我們就送去。
我們首先要送去的就是漢語。"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漢語是"王"。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大部分保留在漢語言文字中。中華民族古代和現代的智慧,也大部分保留在漢語言文字中。中國人要想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外國人要想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都必須首先抓漢語。為了增強中外文化交流,為了加強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誼,我們首先必抓漢語。因此,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須是漢語。
此外,漢語本身還具備一些其他語言所不具備的優點。五十年代中期,我參加了中共八大翻譯處的工作。在幾個月的工作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了一個從來沒有人提到過的現象,這就是:漢語是世界上最短的語言。使用漢語,能達到花費最少最少的勞動,傳遞最多最多的信息的目的。我們必須感謝我們的祖先,他們給我們留下了漢語言文字這一瑰寶。過去的幾千年,我們在這裏暫且不談。僅就目前十幾億使用漢語言文字的人來說,他們在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方面所省出來的時間簡直應該以天文數字來計算。漢語之為功可謂大矣。
從前聽到有人說過,人造的世界語,不管叫什麽名稱,壽命都不會太長的。如果人類在未來真有一個世界語的話,那麽這個世界語一定會是漢語的語法和英文的詞彙。洋涇浜英語就證明了這一點。這種說法雖然近乎暢想麯,近乎說笑話,但其中難道一點道理都沒有嗎?
說來說去,一句話: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這既有政治意義,也有學術意義。
2000年1月11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人生 | 第2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 第3節:不完滿纔是人生 | 第4節:走運與倒黴 | 第5節:緣分與命運 | 第6節:牽就與適應 | 第7節:謙虛與虛偽 | 第8節:時間 | 第9節:成功 | 第10節:愛情(1) | 第11節:愛情(2) | 第12節:知足知不足 | 第13節:漫談倫理道德(1) | 第14節:漫談倫理道德(2) | 第15節:漫談倫理道德(3) | 第16節:漫談倫理道德(4) | 第17節:論朋友 | 第18節:談孝 | 第19節:老年談老 | 第20節:老年四"得" | 第21節:老年十忌(1) | 第22節:老年十忌(2) | 第23節:老年十忌(3) | 第24節:老年十忌(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