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西漢演義   》 第六十七回 楚霸王復取外黃      甄偉 Zhen Wei

  不說漢王復取滎陽,韓信屯兵趙地。且說霸王離成臯,一日到彭城,不意王陵圍彭城十餘日,密差人探聽前路消息,聞霸王已離成臯,王陵乘機即退兵,從北路投滎陽僻路而回,霸王乃安撫宮眷,筵宴群臣。忽人報彭越下梁十七城,屯兵外黃,搶擄居民,郡縣望風歸降,大梁地方,因而作亂。霸王曰:“朕前日屯兵滎陽,被彭越絶楚糧道,至今痛恨於心。今又侵擾梁地,堪恨外黃守令,不能據守城池,遂爾降越。前滎陽紀信、周苛、樅公抗義守城,寧死不屈,何朕躬所養諸吏,無一人為朕守節者?朕若復取外黃,决盡將一城之人屠之,以雪此恨!”項伯、鐘離昧諫曰:“陛下久徵在外,有勞聖體,不若且遣竜將軍統兵代陛下東行,陛下暫屯兵休息,料彭越一勇之夫,亦不足以成大事。”霸王曰:“不然!英布助漢作亂,韓信下齊甚急,彭越大擾梁地,尤為切近。見今田廣屢次求救,朕欲差竜且救齊,以安唇齒。彭越作亂,非朕不足以剿滅此賊。”遂整點三軍,次日起行。
  卻說彭越差人探聽霸王人馬從那路來,以何人為前驅,務要哨探停當回報。去人數日回說道:“霸王徑趨東路而來,臨近郡縣,已開城復降,止有外黃六郡縣,尚閉城相拒。將軍急遣兵迎敵,前驅並無先鋒,止是霸王親統大兵殺將來,人馬浩大,勢不可敵。”彭越聞說,急召欒布等衆人相議曰:“項王親來,其鋒不可當,不若北走𠔌城,復取昌邑,待楚兵去,而復奪梁地,此為上策。如力孤恐不能勝,專屬意於漢,合兵拒楚,此為中策。若恃武勇,與楚交戰而决雌雄,倘一破而入,孤城恐不能固守,為楚所破,此為下策。”彭越曰:“據汝等所議,不若北走𠔌城為上策。仍令副將周菹,外黃令仇明守城,虛立旗幟,四門緊閉,使項王不知吾遠遁,我得以盡力取昌邑以為根本。不然,則楚兵撓其後,不惟昌邑不可得,而我兵亦恐罷之不足用也。”欒布曰:“將軍所見甚高!尤當乘楚兵未至,今夜輕騎就好出城,勿令臨近郡縣知之,庶為嚴密。”仇明曰:“將軍遠去,得以自便。倘孤城失守,外黃之民,决遭屠戮。”側邊立一小童,挺身而出曰:“此事無憂!倘城破之時,吾往說之,管教項王倒戈而息爭,全城而免害也。”彭趙大驚曰:“此子乃何人也?”仇明曰:“此某長子仇叔也,今年一十三歲。母生時,夢太庚入胎,年五歲能侍,七歲讀書,過目成誦,人呼為奇童。某每有賓客滿坐,遍能酬答,或詩或文,隨口成章,不差一字。平日極有膽氣,觀今日要見霸王,足知其莽壯矣。”彭越謂童子曰:“汝見霸王有何說?”童子附耳曰:“如此如此。”越大喜曰:“爾雖年小,足能救一城百姓,將來福德不可限量矣!”越至晚整點三軍齊備,各銜枚出北門,徑趨𠔌城,隨到開城投降,復取昌邑旁郡二十餘城。共得粟二十餘萬斛,陸續差人押解滎陽、成臯,接濟漢食,漢王得以從容聚兵,軍需不至缺乏。
  彭越離外黃十餘日,項王方到,見城上旗幟嚴整,四門緊閉,並無一人答話。霸王曰:“且着三軍安營,看城內有甚消息?”一連三日,不見動靜。項伯曰:“此必彭越不在城內,虛設旗幟,陽為聲勢。可催三軍攻打,看他如何?”霸王曰:“然!”遂下令,着三軍加力攻打。金鼓大作,火炮震天。城內百姓目見,一齊哀哭來見令尹仇明曰:“霸王大怒,千裏火飛,眼見此城,目下打開,我等百姓,皆是死數。望衆大人可憐百姓無辜,遭此鋒鏑之苦,早早開城歸降。若得霸王回心,一城生靈,又得再造也。”周菹、仇明衆人計議,四門各插降旗,兩邊俱設香案,遂開了城,令百姓大呼曰:“我外黃原是楚地,豈敢抗拒天兵?情願請車駕進城。”霸王聞言,即揮動三軍進城,與項伯等計議曰:“外黃圍困數日,方始投降,朕將男子年十五以上成壯丁者,逐於城東,盡坑之,以雪此恨。”百姓聞之,均放聲嚎哭。有捨人仇叔急止之曰:“爾百姓不必號哭,恐驚動項王,反緻其怒,待我親往說之。”
  仇叔至楚營請見霸王,巡哨卒報入中軍,霸王曰:“着來相見!”衹見一幼童,生得眉清目秀,自外從容而來,霸王曰:“汝小兒年未十二三,乃敢不懼軍威,而遽來見乎?”童子曰:“臣為陛下之赤子,陛下乃臣之父母,以赤子而見父母,戀戀之懷,猶恐不及;何軍威之足畏乎?”霸王大喜曰:“汝小兒不畏軍威而來見,欲下說詞乎?”童子曰:“臣欲陛下德比成湯,功同舜堯,體天地之心,垂好生之德,四海一傢,萬邦稱慶,豈敢於陛下前搖唇鼓舌為說客耶?”霸王曰:“既汝不下說詞,即令大兵紮營,欲將壯丁坑殺於城東,汝來有何話說?”童子曰:“臣聞愛天下者,天下人愛之;惡天下者,天下人惡之;利天下者,天下人利之;害天下者,天下人害之。愛、惡、利、害,皆起於上之人,而下固隨之也。昔彭越甲兵一至,強劫百姓,百姓懼其誅戮,不得已而歸降,終日翹首仰目,專望大王天兵到來,以解倒懸,如赤子望父母也。今聞陛下欲盡將一城壯丁坑之,前日百姓畏彭越而歸降,今日百姓望陛下而解救,陛下又復欲坑之,則百姓將何所歸乎?是陛下不愛此百姓矣!不獨外黃百姓不蒙陛下之愛,從此大梁以東,尚有許多郡邑,聞陛下坑外黃,則皆閉城堅守,或盡數逃走,天下從此不愛。百姓盡行坑之,誰與陛下守天下乎?”霸王聞童子之言,甚是喜悅,即傳旨人馬不許毫釐侵擾百姓,盡赦其罪。須臾,周菹、仇明等伏罪朝見,霸王盡赦之。衹見一城百姓,歡聲滿道,深感捨人之德。
  霸王在外黃屯人馬五日,即起身。彭越所下十七城,復歸於楚。霸王悉定梁地,與群臣商議要追趕彭越,鐘離昧、季布曰:“彭越乃瘡疥之疾,不足為患。見今劉邦復取滎陽,爭奪成臯,大司馬曹咎恐難固守。陛下當乘勢即解成臯之危,剋復關東,阻漢兵不得長驅,使韓信遽難救應,陛下可獲全勝。若少遲緩,漢王安定根本,恐難圖也。”霸王曰:“成臯有曹咎堅守,已分付不可出戰,待朕親往卻開城出迎,內外夾攻,漢必走矣。”鐘離昧曰:“臣先領一枝人馬攻滎陽,陛下親統大兵救成臯,復取此二處,卻遠定關東而歸彭城,則大事定矣。”霸王曰:“善!”於是差鐘離昧領兵一萬復取滎陽,自統大兵救成臯不題。
  卻說漢王軍臨成臯,先令王陵攻城,曹咎堅守不出。一連三日,並無動靜。漢王曰:“此必項王曾分付曹咎堅守成臯,侍他定了梁地卻來解圍,就與我兵交戰。吾聞曹咎乃楚大司馬,為人性剛,最不耐事。”急令三軍城下百般辱駡,或坐於地下,或赤身而立,又舉白紙幡上書曹咎之名,一連毀駡五六日。曹咎聞之,忍耐不住,遂領一萬兵開了城門,放下吊橋,衝殺出來。漢軍盡弃衣甲,或棄旗鼓,嚮汜水渡河而走。曹咎忿怒,催動人馬,亦渡汜水,方渡一半,衹見兩岸無數漢兵搖旗吶喊,分頭而來,為首四員戰將,周勃、周昌、呂馬通、灌嬰,將楚兵四面圍住,殺死一半,截在汜水一半。曹咎左衝右突,不能得出。四將各舉兵器來戰曹咎,曹咎戰未數合,抵當不住,勒馬要走,四將圍住,如何得脫?到此楚兵已破,前有漢將截住去路,後有汜水,又不能渡,進退兩難之地,遂自刎於汜水之上。漢王急鳴金收兵,催人馬進城。成臯百姓,見漢王進城,盡皆歡悅。漢王復得成臯,又得楚寶貨,遂宴請大小將官。
  忽有人報:“英布自陳留會合太守陳同,共領兵三萬,與漢取成臯。”漢王大喜曰:“吾欲復取滎陽,正無人守成臯,今得英布來,正合吾意。”隨召英布等入見。英布領陳同入見王,行禮畢,王撫諭曰:“前過陳留,得太守取糧,今又同英布而合兵趨成臯,二君之功,他日當比太常矣!吾復取成臯,正無大將把守,二君此來,適合吾意。”王遂命英布、陳同守成臯,領大兵復取滎陽。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勝秦師異人被虜第二回 不韋風鑒識異人
第三回 安國君剖符立嗣第四回 智異人竊通朱氏
第五回 不韋竊異人還國第六回 呂政立暗絶秦嗣
第七回 始皇命徐福求仙第八回 張良使力士擊車
第九回 趙高矯詔立鬍亥第十回 芒碭山劉季斬蛇
第十一回 會稽城項梁起義第十二回 範增獻策立楚後
第十三回 章邯劫寨破項梁第十四回 項羽殺宋義救趙
第十五回 楚項羽九敗章邯第十六回 秦趙高權傾中外
第十七回 項羽聽諫伏章邯第十八回 收酈生智藉張良
第十九回 望夷宮二世被害第二十回 劉沛公還軍灞上
第二十一回 範增觀象識興衰第二十二回 項伯夜走救張良
第二十三回 賀亡秦鴻門設宴第二十四回 項羽殺嬰屠鹹陽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