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老俗事 》
第67節:冰窖藏冰與賣冰(1)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冰窖藏冰與賣冰
大熱的天,誰都想得到冰爽的設備,現在科學發達,有各種製冰辦法。而在一二百年前,在常年不結冰的"炎方",包括港澳在內,炎熱的時候,要想得到一點冰,那卻是十分睏難,也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北京,卻非常方便。那裏四季分明,鼕冷夏熱,鼕天結厚厚的冰,打來藏在冰窯中,夏天正好慢慢地取出來受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真是炎暑的思物。嚴緇生《憶京都詞》註云:
冰窖開後,兒童舁賣於市,衹須數文錢,購一巨冰,置之室中,頓覺火宅生涼,餘嘗戲為水晶山,南中無此物也。"
妙在最後一句,這是舊時代炎暑中南方得不到的東西,而在北京,而在北京那時卻是很普通。
北京的冰窖,由來久矣。最早出現於明朝萬歷年問,至清代頗為發達,是統治階級享有特權的一種表現:王光緒末年出現私人冰窖後,平民百姓纔有資格享用天然冰,從而排除了由炎熱帶來的諸多煩惱。
德勝門城樓西北隅有東西街道曰"冰窖口鬍同",此即萬歷年間建的皇傢冰窖所在地。此地位於護城河北岸關廂西側,天然冰窖凡八座占地數百畝,窖底係石幫石底並以木打樁,上層圍砌城磚,窖頂嵌蓋黃琉璃瓦,窖內無■■柱呈拱形結構,堅實而美觀,寬敞而潔淨,近似地下宮殿,古代建構思之奇巧,至今指令人口服!按八卦方位於窖址北側特修"窯神殿"一間,殿內所供之"窖神殿",貌似古畫所繪宋末僧人濟穎,衣衫藍縷,醉眼朦朧,以其象徵窮人的領袖和救星。
滿清入主中原後,朝廷除沿用德勝門冰窯外,另在海澱和前門外東珠市口迤北(現仍沿舊稱為冰窖廠鬍同)新開兩座官窖。慈禧每年盛夏逸居頤和園,則由海澱供冰。送冰的僕役係獨眼竜,套冰車之役畜亦為瞎馬,該惡奴仰仗"老佛爺"的淫威,駕馭冰車橫衝直撞,無所顧忌,民間車輛不敢與之封抗,譏之日"瞎人、瞎馬、瞎橫"。前門外之冰窖,旨在冷藏名貴果品和豬羊供品,以供天壇祭祀之用。
官窖制度極嚴,對所招技工及壯工須經復審,合格者之姓名、住址登記於花名册,發其腰牌後方可進窖勞動。窖門前設轄客木四根,黑紅軍棍兩根竪立於虎頭告牌(上書窯則之前,觸犯者輕則體罰,重則法辦。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1) | 第2節:序(2) | 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 第4節:新春話年畫 | 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 | 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 | 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 | 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 | 第11節:迎春福、祿、壽(1) | 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 | 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 | 第15節:北京"雜拌兒" |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 | 第17節:新春逛廠甸(2) | 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 | 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 | 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 | 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 | 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