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类 读史方舆纪要   》 卷五十三      顾祖禹 Gu Zuyu

  ◎陕西二
  ◇西安府东至河南陕州四百五十里,东南至河南南阳府九百九十里,南至汉中府兴安州六百八十里,西至凤翔府三百四十里,西北至平凉府六百五十里,北至延安府七百四十里,东北至山西蒲州黄河界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二千六百五十里,至南京□□□□□□里。
  《禹贡》雍州地。周为王畿,东迁后属秦。始皇置内史郡。汉初为渭南郡,寻复为内史。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此为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京兆尹,与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后汉因之。三国魏改尹为守。后为秦国,又为京兆国。晋为京兆郡兼置雍州治此,愍帝时都焉,后即沦没。刘曜及苻健、姚苌相继都之赫连夏时,号曰南台。后魏亦曰京兆郡仍置雍州治焉。西魏亦都于此。后周复为京兆尹。隋初置雍州。大业三年,改为京兆郡。唐初复曰雍州。天授初,亦曰京兆郡,是年复故。开元三年,改曰京兆府时亦谓之西京。至德二载,改为中京。上元二年,复曰西京。广德初,亦曰上郡。详见州城形势。天初,废为佑国军。五代梁改为大安府,又改军为永平军。后唐复为京兆府。晋曰晋昌军。汉曰永兴军。宋复为京兆府,亦曰永兴军初置陕西路,后析为永兴军路,皆治此。金亦曰京兆府兼置京兆府路。元曰安西路。皇庆初,又改为奉元路。明初改为西安府,领州六,县三十三。今仍曰西安府。
  府名山耸峙,大川环流,凭高据深,雄于天下。战国时,苏秦说秦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南有巴蜀,西有汉中,北有代马。楚汉间,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汉初,娄敬说高祖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警,百万之众可立具。入关而都之,此扌益天下之亢而抚其背也。张良曰: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贾谊亦言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者也。又东方朔曰:汉兴,去三河之地,止灞、以西,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东汉初,寇恂曰:长安道里居中,应接近便,从容一处,可制四方。杜笃《论都赋》亦备言长安之险固,谓进攻则百克,退守则有余也详见前。又班固曰:昔后稷封,公刘处豳,太王徙支阝,文王作丰,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有、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其《西都赋》云: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隈,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地之奥区焉赋有云:秦岭,我北阜,挟沣、灞,据龙首。此专言都城之形胜也。又云:前乘秦岭,后越九,东薄河华,西涉秦雍。此概言西都之形胜也。张衡《西京赋》亦云: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右有陇坻之隘,隔碍华戎。晋潘岳《西征赋》云:邪界褒斜,右滨陇。面终南而背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九[B18D],太乙巃嵷。南有玄灞、素、汤井、温谷,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浸决郑、白之渠,漕引淮、海之粟。盖山川形胜,莫若西京也。且原隰沃衍,则资储易足,地势便利,则战守有余。有事于中原者,未尝不属意于此焉。北魏孝武初,高欢破尔朱兆于邺西,入洛阳,召贺拔岳于关中。薛孝通《说岳》曰:今以华山为城,黄河为堑,进可以兼山东,退可以封函谷,奈何束手受制于人。隋末,李密为杨玄感谋曰:关中四塞,天府之国。宜直取长安,据险而守之。及密攻东都,柴孝和亦说密曰:秦地山川险固,秦汉所凭以成王业。不若西入长安,然后东向以清河洛。唐自太原举义,先入长安,根本既固,遂以削平群雄也。宋初,太祖西巡至洛,欲留都之,议者以为不可。帝曰:迁河南未已,终当居长安耳。盖贵形胜也。建炎中,张浚以五路之师败于富平,而关中遂不可复。岂非永兴一路,尤为五路之襟要欤?论者曰:雍州之险,在华岳与黄河,交会在于潼关。然必东南有宛、洛,东北有晋、绛,而后可以为固。无宛、洛,则武关、崤函之险可入;无晋、绛,则临晋之阻可入。昔人言:临晋以限东诸侯,武关以限南诸侯,而函谷以限河北。此三关者,诚长安之重地欤。又建都议云:都关中者,以漕运为重,而尤以耕屯为主。张良云: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东方朔曰: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价亩一金。司马相如《上林赋》曰:终始灞、,出入泾、渭,酆、镐、潦、,纡余逶迤。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释之者曰:长安之地,、镐经其南,泾、渭绕其后,灞、界其左,沣、涝合其右。此八川者,盖灌输所资也。又虞诩曰:雍州厥田惟上,水舂河漕。晋潘岳曰: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唐杜佑曰:雍州之地,厥田上上,、杜之饶,号称陆海。《唐志》:长安有兴成见咸阳县、五门或云在醴泉县、六门见武功县、龙首见咸宁县、泾堰即白渠、滋堤即霸水凡六堰,皆有丞,贞观六年废。贞元四年,京兆尹郑叔则言泾阳有三白渠限口,其六县分水之处六县,泾阳、云阳、三原、富平、高陵、栎阳,实为利害。请准诸堰例,置监掌之。十三年,诏昆明池俯近都城,蒲鱼所产,令韩皋充使修堰。十六年,以东渭桥纳给使,兼白渠、漕渠、升原见凤翔府宝鸡县、成国见武功县等渠堰使。自是岁常修治。盖自秦汉以来,皆因八川之流,环绕畿辅,用以便漕利屯。隋建新都,八川之流,渐移其旧。唐人踵之,而渠堰之制益备,然灌溉之利,去秦汉时远甚。宋以西夏之扰,关中多故,屯田足食之计,乍修乍辍见前大川泾水。今且陵谷迁改,川原非故矣。夫关中形胜,自古建都极选也。其便漕利屯之策,不班班可考欤?
  今府城,隋开皇二年所营大兴城也。汉都城,在今城西北十三里,本秦离宫。汉高帝七年,始都于此。城狭小,惠帝三年,更城长安。周围六十五里,六年,始成之《纪年》:惠帝元年,始作长安城西北方,至五年,乃毕。盖前此未有城云。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人呼为斗城亦名阳甲城。甲,始也,取一阳初生之义。北负渭水,南直南山子午谷。有十二门。东面三门: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亦曰青城门霸城门色青,民间因以名也,或曰青门。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青门外。《庙记》亦曰青绮门。又《洞冥记》:武帝时,有雀群翔于霸城门,因改为青雀门。莽天凤二年,霸城门灾,莽因更为仁寿门无强亭。东出中门,曰清明门,亦曰籍田门门内有籍田仓也,或曰凯门。《汉宫殿疏》:第二门名城东门,莽更为宣德门布恩亭。东出北头第一门,曰宣平门,亦曰东都门庾子山云:望宣平之贵里,言贵戚所居也。民间谓之东都门,或曰东城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景帝三年,以七国反,军东都门外。又东城门至外郭亭十三里。有广明亭,在郭门外。又东即广明苑也。霍光之广明,都肄郎羽林,昌邑王贺入承大位,至广明东都门,龚遂曰:此长安东郭门也。又逢萌挂冠于东都门,即此矣。王莽改宣平门曰春王门正月亭。更始初,汉兵诛莽,从宣平门入。三年,赤眉自高陵进攻东都门。城门校尉李况开门纳之。初平三年,董卓部曲李亻等作乱,屯南宫掖门。王允扶帝上宣平门避兵。兴平二年,亻等复作乱。车驾东幸,出宣平门。南面三门: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亦曰下杜门《庙记》曰:覆盎门与洛门相去十三里二百十步,有鲁班输所造桥。征和二年,戾太子战败于长乐阙下,南奔覆盎城门,是也。其南有下杜城。应劭曰:杜陵之下聚落也。或云即杜诚矣。故亦曰杜门,又曰端门。北对长乐宫,莽更名曰永清门长茂亭。南出中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北对武库,莽更为光礼门显乐亭。南出西头第一门,曰平门,亦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即便门也。古平、便同字。建元三年初,作便门桥,渡渭水,趣茂陵。永光元年,酹祭宗庙,出便门,欲御楼船,薛广德当车谏止,是也。莽更为信平门诚正亭。西面三门:西出南头第一门,曰章城门,亦曰章门一为光毕门,莽更为万秋门亿年亭。胡氏曰:章门或谓之白门。北魏孝昌末,萧宝寅据关中以叛,屡为魏所败。其将侯终德因还军袭宝寅,至白门,宝寅始觉,即是门也。西出中门曰直城门,亦曰直门《宫殿疏》:亦名龙楼门。张晏曰:门楼有铜龙也,又赵亻亻予所居钩弋宫,在直城门外。莽天凤初,大风发直城门屋瓦,莽更为直道门端路亭。西出北头第一门,曰西城门,亦曰雍门水北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门,或曰突门,莽更为章义门著谊亭。北面三门: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亦曰高门《宫殿疏》:又名鹤雀台门,门外有台,汉武承露盘在台上。其外又有客舍,民曰客舍门,亦曰洛门,或谓之利城门。莽更为进和门临水亭,门外有石桥。北出中门曰厨城门,亦曰朝门长安城北面之中门也。内有长安厨宫,因名。赤眉入长安,更始单骑走,从厨城门出是也。或曰广门,莽时更为建子门广世亭。北出西头第一门,曰横门,亦曰横城门横,读曰光。元凤四年,更立楼兰王弟尉屠耆为王,改其国号曰鄯善,丞相率百官送至横门外。蜀汉建兴六年,魏延请出子午谷,袭长安横门邸阁,盖魏置邸阁于横门以积粟云。门外有桥,曰横桥,莽时更为朔都门左幽亭。又横门外郭有都门,又有棘门。《黄图》:棘门在横门外。汉徐厉军于此,以备匈奴。又有通门、亥门也。《艺文类聚》载:长安十二门,其宣平、覆盎、横门、东都、青绮诸门,则汉名也;万秋、宣成、章义、仁寿等门,则莽名也;又有元成、石,不知其名何据。《汉旧仪》:长安城方三十里,经纬各长十五里周回则六十五里。《唐志》:长安故城东西十三里,南北十二里。潘岳《关中记》:长安城皆黑壤赤城。今尚赤如火,坚如石。父老相传凿龙首山土为之。汉之盛时,宫殿台观,高下罗列,千有余区。及王莽更坏,赤眉残破,西京宫阙,半为禾黍。又变乱迭乘,氐羌窃据,以及西魏后周之际,虽数有增饰,而前规未逮。隋开皇二年,以故都制度狭小,历年既久,宫宇朽蠹,乃议迁都于故城之东南十三里,南直子午谷《吕氏图》云:南直石鳖谷,北枕龙首原《长安志》云:西北据渭水,左临灞,右抵沣水《长安志》云:西枕龙首原。《西京记》:隋唐都城,在龙首原。是原在城北也,曰大兴城隋文帝初封大兴公也,或曰其地本名大兴村,遂定都焉。大业九年,发丁男十万,城大兴。唐初因之。永徽四年,又复增筑,名长安城。后亦曰京师城《实录》:唐永徽五年,筑京师罗郭。开元十八年,筑外郭。贞元四年,又筑夹城。《六典》:长安左河华,右陇坻,前终南,后九。京城即外城也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东西十八里一百十五步,周六十余里此因隋旧。皇城即内城,俗名子城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东西五里一百十五步,周二十五里。宫城有三,所谓三内也。一曰西内,在皇城内西北隅,正门曰承天即隋大兴宫城正南门也。初曰广阳门,开皇二年造。九年平陈,献俘于广阳门,既又御广阳门宴将士。仁寿初,改曰昭阳门。唐武德初,改曰顺天门。神龙初,始曰承天门。《六典》:长安宫城,亦曰太极宫。城南面三门:中承天,东长乐,西永安。又大兴宫城正北门曰玄武,东北门曰至德。一曰东内,在皇城内东北隅即西内之东北也,正门曰丹凤即大明宫也。高宗龙朔二年置,自是天子常居东内。建中四年,泾原军作乱,陈丹凤门外。《宫苑薄》:大明宫南面五门:西来第一门曰兴安,第二门曰建福。又至德三载,改丹凤门曰明凤。一曰南内,在皇城内东南隅《唐志》:在东内之南,所谓兴庆宫也。自东内达南内,有夹城复道,经京城之通化门,人主往来两宫,人莫知之。宣宗时,于夹城南头开便门,俗号新开门。三内皆有宫城《志》云:唐西内有三城:外一重曰京城,外郭城也。南近樊川,北连禁中。内一重曰宫城,惟列府寺,不使杂人居之。又内一重曰内宫城,太极宫在其内,即隋之大兴宫也。今省城正直宫城之地。其皇城之门凡七。南面三门:中曰朱雀亦曰端门,其北对承天门,门外西街有都亭驿,东曰安上至德三载,以安禄山叛,改安上曰先天,寻复旧。胡氏曰:安喜门楼当在其上。大顺初,遣张讨李克用,御安喜门楼饯之。明年,杨复恭作乱,御安喜门。刘恭望谓禁军,天子亲在街东督战,是也,西曰含光。东面二门:南曰景风,北曰延喜大中三年,河陇老幼诣阙,帝御延喜门楼见之。西面二门:南曰顺义,北曰安福《六典》:安福门西直京城之开远门。乾宁二年,李茂贞等再犯阙,上御安福门待之,即此。京城之门凡十。南面三门:正中曰明德门北当皇城之朱雀门,南出抵终南山。《五行志》:元和八年,京师大水,城南深丈余,入明德门,犹渐车辐。是也,东曰启夏门门外即杜曲也。其西南二里有圆丘、先农、籍田三坛。乾宁二年,岐兵犯阙,驾出启夏门,趣南山,西曰安化门至德三载,改曰达礼门。东面三门:正中曰春明门隋名也。唐公李渊义师至长安,营于春明门西北,既又迁馆于安兴坊。坊在安兴门外,自都城东行者,多出是门。故唐人诗云:“春明门外即天涯”也,南曰延兴门隋之安兴门也,唐改,北曰通化门建中四年,泾原军作乱,自长乐坡入通化门。兴元初,李晟收京城,耀兵通化门外。西面三门:正中曰金光门隋名也。唐初举义师,刘弘基次长安城,振队金光门。广明初,黄巢入关,田令孜以帝自金光门出,趣骆谷,是也。《唐志》:自此西出趣昆明池,南曰延平门,北曰安远门隋曰开远门,唐改。《唐书》:天宝十二载,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又安远门揭侯署曰: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示戍人无万里行也。至德三载,改安远曰开远。光启初,王重荣、李克用逼京师,帝自开远门出幸凤翔。北面一门,曰光化门宋氏曰:唐京城诸门,大抵皆因隋旧。永徽四年,筑长安外城,三旬而毕。开元十八年,又筑西京外郭,九旬而毕。《旧唐书》:京城内有东西两市,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街分一百八坊,坊广长皆三百余步。皇城南大街曰朱雀街,街东五十四坊,万年县领之。街西五十四坊,长安县领之,京兆尹总其事。《长安志》:朱雀街南北尽郭有六条坡,象乾卦六爻,横亘城中,亦谓之六冈。隋宇文恺营都城,于九二爻置宫殿,以当皇居;九三列百司,以象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兴善寺镇其地。宝历初,裴度宅在朱雀街东永乐坊,略与街西安善坊玄都观东西相对。忌度者以为宅近冈原,盖近第五冈也。又有苑城,本隋大兴苑也亦开皇二年置。唐曰禁苑,亦曰三苑以三大内皆有苑也。苑城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二里,周回一百二十里。东接霸水,西接长安故城,南连京城,北枕渭水《西京记》:苑西即太仓,仓北距中渭桥、与长安故城接。故城亦隶苑中。又苑有四面监及总监,以掌种植。其南面监亦曰长乐监,中有离宫亭馆凡二十四所,凡十门。南面三门:中曰景耀《六典》:禁苑南门直宫城玄武门,东曰芳林《唐纪》:元和十二年,筑夹城,自东内云韶门,过芳林门、西至修德里,通兴福佛寺,西曰光化。东面二门:南曰光泰程大昌曰:在京城通化门北,小城之东门,门东七里即长乐坡。吕大防《长安图》,光泰门在大明宫东苑之东。兴元初,李晟收京城,与贼战光泰门外米仓村,乘胜入光泰门,明日复陈于光泰门外。又中和三年,李克用等数败黄巢于渭南,自光泰门入,贼从蓝田逸去,北曰昭应。西面二门:南曰延秋天宝末,安禄山陷潼关。上密与贵妃、皇子等黎明出延秋门西幸。中和初,黄巢据长安,诸道会兵进讨。凤翔行军司马唐弘夫等进薄长安,巢东走,别将程宗楚等自延秋门入,贼近在霸上,讠知官军不整,引军袭败之,复据长安,北曰元武。北面三门:中曰启运,东曰饮马,西曰永泰苑中又有白华门,殿门名也。李晟败贼于光泰门,贼众走入白华门。既而晟军入苑城,进至白华门。又望仙门,亦苑中门名也。李晟收长安时,亦屯兵于此。三苑地广,故唐世用兵,多在苑中景龙末,临淄王隆基讨韦氏之乱,集兵苑中。天宝末,安禄山陷西京,使安思顺将兵屯苑中,以镇关中。又兴元初,朱Г据长安,自含元殿徙居苑中之白华殿。元《图经》:今奉元路城,唐天元年,匡国节度使韩建所筑新城也。朱全忠迁昭宗于洛,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庐舍,长安遂墟。建去宫城外郭城,重修子城即皇城,南闭朱雀,东闭延喜,西闭安福三门,北开玄武门,是为新城。城之制,内外二重,四门,门各三重。今门惟二重,内重基址尚存。东西又有小城二,以为长安咸宁县治。程大昌有言,昆明凿而镐都为池,隋城立而汉京为苑。夫陵谷变常,玄黄易位,所当慨者,岂惟城郭沦亡云尔《城邑考》:府城,即唐末新城之址,明洪武初,增修。城周四十里,门四,东长乐、南永宁、西安定、北安远。嘉靖五年,隆庆二年,皆常葺治?
  长安县附郭,在府治西。本秦杜县之长安乡。始皇封其弟成乔为长安君。楚怀王亦封项羽为长安候。汉初,以封卢绾。高帝五年,置长安县,定都于此。惠帝始筑城,在今县西北。王莽更曰常安。后汉复旧。魏晋以后因之。隋迁县于今治。唐仍曰长安县。《唐志》:县治长寿坊,乾封初,分置乾封县,治怀直坊。长安三年,复并入焉。五代梁改曰大安。后唐复旧。今编户五十五里。
  咸宁县附郭,在府治东。本杜县地。后周始置万年县于长安城中,此为万年县地。隋迁都后,改曰大兴。唐复曰万年。《唐志》:县治宣阳坊,乾封初,分置明堂县,治永乐坊。长安三年,复并入。天宝七载,改为咸宁。乾元初,复故。五代梁改曰大年,后唐复旧。宋曰樊川。金复改曰咸宁。今编户八十二里。
  ○长安故城府西北十三里。本长安乡。汉初卢绾封长安侯。班固曰:长安故咸阳也。盖与咸阳界壤相接耳。高祖七年都此。自是置城邑。其后营缮益广。王莽之乱,光武徙都雒阳。初平中,献帝复都此。《后汉纪》:初平三年,董卓部曲李亻等作乱,围长安。长安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会内有叛者,亻等乃引兵入城。兴平三年,亻等再作乱,驾复东徙。又长安有小城及外城。晋建兴四年,刘曜陷长安外城,麴允等退保小城以自固,城中饥困,乃降于曜。永和十年,桓温伐秦,进至灞上。苻健帅老弱固守长安小城,是也。后毁。宋元嘉十一年,魏人发秦雍兵筑小城于长安城内。西魏大统四年,宇文泰自北邙遁还恒农,东魏降卒赵青雀等遂反,据长安子城。旋讨平之。贾耽《县道记》:长安故城在今苑中渭水南,隔渭水北对秦咸阳宫。西晋时,常置安夷护军于城内,其后更迭为宫邑。隋建新都,始移于今所。大业十三年,唐公渊义师渡河,军冯翊,遣刘弘基等南渡渭,军长安故城。既而世民亦自阿城进屯焉。《三辅故事》: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汉京兆尹张敞走马章台街。丞相刘屈妻枭首华阳街。陈汤斩郅支单于,悬首藁街。又有香室街。亦曰香街。魏主子攸初,元言,汉高立太上皇庙于香街。《黄图》云:太上皇庙在长安香室街。是也。又有尚冠前街,亦曰尚冠里。贾耽云:汉京兆府在故城内尚冠里。其相次者,为夕阴街、太常街、炽盛街,凡八街。九陌,一作九市,市各方二百六十八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四里为一市,以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元和志》:汉长安大侠万子夏居柳市,太学诸生朔望集槐市,司马季主卜于东市。又有西市在醴泉坊,隋曰利人市。此皆汉市之可考者。
  霸陵城府东三十里。春秋时,秦缪公筑霸宫于此。昭襄王时,谓之芷阳宫。《秦纪》: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又宣太后亦葬焉。《三秦记》云:秦襄王葬芷阳,谓之霸上。其后汉文帝起陵邑于此,因更名霸陵,并置县治焉。文帝二年,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爰盎谏止处也。后汉仍为霸陵县。兴平二年,李亻等作乱,奉车驾夜至霸陵。曹魏景初元年,徙长安铜人于洛阳,重不可致,留之霸城。晋曰霸城县,属京兆郡。永康初,封赵王伦子诩为霸城侯。明年伦篡位,立为霸城王。永和九年,呼延毒起兵霸城。苻秦将苻法等讨灭之。后魏亦曰霸城县。后周废。唐武德二年,析万年置芷阳县,七年废。《三秦记》:白鹿原东有霸川,川之西阪,故芷阳也。汉曰霸陵。沛公去鸿门,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趣霸上,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孔氏曰:鸿门至霸上四十里,间行不过二十里云。
  南陵城在府东南二十五里。汉文帝七年置南陵城,薄太后葬焉。《庙记》云:在霸陵南十里,因曰南陵。太后尝言:东望吾子,西望吾夫。俗因名其陵为见子陵。《括地志》:陵在长安水东原上,霸陵之西。元始四年,为王莽所废。唐建中四年,朱Г据长安,刘德信将兵自汝州入援,破Г众于见子陵,即此。或曰:见子陵,秦庄襄王陵也,在临潼故新丰县南三十五里,始皇陵在其北,故名,非即南陵也。
  杜陵城府东南十五里,周杜伯国也。秦武公十一年,初置杜县。汉宣帝元康元年,葬于杜东原上,曰杜陵,更县曰杜陵县。时亦谓之下杜,对陵而言也,属京兆尹。后汉建武二年,延岑屯杜陵。赤眉将逢安击岑,岑太破之。晋曰杜城县。后魏曰杜县。后周省入万年县。○奉明城,在故长安城东,汉宣帝置县,属京兆尹,后汉省。《水经注》:奉明县广成乡有广明苑,史皇孙及王夫人葬于郭北,宣帝移于苑北,以为悼园,因置县以奉园陵。又山北城,在今府东南五十里,后魏分长安、蓝田二县地置县,属京兆郡,后周废。
  阿城在府西三十四里,即秦所作阿房宫也。《黄图》:秦作宫阿基旁,天下谓之阿房。孔颖达曰:宫在今上林苑中,雍州郭城西南面,即阿房宫城东南面也。始皇三十六年,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即此。颜师古曰:阿房墙壁崇广,故俗呼为阿城。汉武帝欲籍阿城以南,以东,宜春以西,除为上林苑,属之南山。晋建兴初,刘聪将赵染袭长安,将军麴鉴自阿城驰救,染引却。大兴三年,刘曜以巴酋句徐库彭等相结为乱,囚于阿房,杀之。于是四山氐、羌、巴、羯尽反,众至三十余万,关中大乱。太元九年,慕容冲败秦兵于灞上,遂据阿房以逼长安。隋末,李世民入关,自泾阳引兵趣司竹,还顿于阿城,即此。《一统志》:阿房宫在今咸阳县东二十五里。
  ○龙首山府北十里。长六十里,首入渭水,尾达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五六丈,土赤不毛。隋以长安城狭小,改作新都于此,亦曰龙首原。
  终南山府南五十里,都城之巨镇也。又太一山,《志》云:在府西南八十里。《一统志》云:在终南山南二十里。盖即终南之异名矣。详见名山终南。
  子午谷府西南百里。南达汉中,或谓之蚀中。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元始五年,王莽始通子午道,从杜陵南直绝南山,经汉中,置子午关于谷内。魏延谓诸葛武侯当子午而北,即此。详见汉中府子午道。
  石鳖谷府南六十里。谷口有大石如鳖,因名。吕大防曰:隋筑都城,南直南山石鳖谷,是也。今咸宁长安以此分界,或谓之太乙谷。
  锡谷府东南六十里。有路达归安镇,合义谷路通汉中府。《志》曰:义谷近蓝田县。元至正二十一年,张良弼引兵出南山义谷,屯蓝田,受察罕帖木儿节制,良弼阴贰于察罕,即此。
  细柳原府西南三十里。有细柳观,又汉之柳市亦在其地。张楫以为周亚夫屯兵处。《汉·郡国志》:长安有细柳聚。《元和志》:万年县东北三十里有细柳营,而细柳原在故昆明池南,非戍守要地。说者以为周亚夫屯兵处,非也。或曰:文帝时,昆明未凿,徐厉军渭北,而刘礼、亚夫军渭南,内外联络以防卫京城,安知其非是。杜佑亦曰:细柳原,盖亚夫屯于此。
  乐游原府南八里。其地最高,四望宽敞,本秦时宜春苑地。汉宣帝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于此。《关中记》:汉宣帝立庙于曲池北,号乐游庙。盖初为苑,后因为庙,唐曰乐游园,其南即曲江池。○少陵原,在府西南四十里,汉宣帝葬许后于此。唐贞观七年,校猎于少陵原。《志》云:汉时名鸿固原,又神禾原,在府南三十里,下临樊川。其相近者又有凤栖原。《志》云在少陵原北。
  长乐坡府东北十里水西岸。本名陂,隋文帝恶其名,改为长乐阪,亦曰长乐坡。有长乐驿,唐时为迎饯之所。建中四年,发泾原军救襄城,过京师,至水而作乱。泾原帅姚今言自禁中出,驰至长乐坡,遇乱兵拥之,西入通化门,车驾仓卒幸奉天,或谓之三陵坡。明洪武二年,徐达取奉元,渡泾渭,军于三陵坡,父老出迎,是也。襄城,今河南许州属县。○狗脊岭,《唐志》:在京城东市,盖龙首山之支陇,唐为行刑之地。又子城西南有独柳树,亦为行刑处。
  ○渭水府北三十里。自咸阳县流入境,合沣、镐二水东流,经府北,又东合霸、诸川,入临潼县界。详见前大川渭水。
  霸水在府东二十里,源出蓝田县南山谷中。《汉志》注:霸水出蓝田谷,亦名蓝谷水也。自南山北流,经县西,历白鹿原东,又北经府东霸陵故城西,又北入于渭水。本名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始皇二十二年,命王翦伐楚,送至霸上。《通释》云:霸水经白鹿原,谓之霸上。或曰,即霸陵城西也。沛公破秦军于蓝田,至霸上,既入咸阳,复还军霸上。汉十一年,上自将讨黥布,太子监关中兵,军霸上。文帝后六年,备匈奴,使刘礼屯霸上。景帝三年,七国反,周亚夫击之,将会兵荥阳,发至霸上。又昭帝崩,昌邑王征至霸上,大鸿胪郊迎。晋永安初,河间王将张方劫迁车驾趋长安,迎于霸上。永兴三年,东海王越等发兵谋讨,遣张方屯霸上。既而越等遣兵入关,败将马瞻等于霸水。建兴四年,刘曜寇长安,华辑监京兆、冯翊、弘农、上洛四郡兵,屯霸上,畏曜兵强,不敢进。永和十一年,桓温败苻秦军于蓝田,顿兵霸水上。王猛来谒,温问:三秦豪杰何以不至?猛曰:今去长安咫尺,而不渡霸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也。温寻与秦军战于白鹿原,败还。太和五年,苻坚使王猛伐燕,送之霸上。太元九年,慕容冲自华阴进向长安,苻坚遣将姜宇等拒之于霸上,败死。十年,苻秦将窦冲据兹川,有众数万,拒姚苌。兹川,即霸水也。义熙十三年,刘裕伐姚秦,至潼关。秦主泓军霸上。其将姚赞自定城退屯郑城,晋军逼之,又退屯霸东。未几,王镇恶入长安,刘裕自郑城引军西,镇恶迎于霸上。十四年,赫连勃勃陷长安,筑坛于霸上,称皇帝。西魏大统初,东魏将司马子如等军潼关。宇文泰军霸上以拒之。隋开皇四年,后梁主岿入朝于隋,辞还,隋主饯之霸上。胡氏曰:府东二十余里有霸桥,霸水经其下。又东十里为霸城,又东五十里即新丰古城也。旧时霸水为畿南大川,奔流入渭。唐贞元四年,尝暴溢,杀百余人。盖下流渐壅、山水骤决所致也。自唐以后,迁绝不可复问矣。《纪胜》:霸水出秦岭,合蓝谷、倾谷诸水入水,而北注于渭。
  水旧《志》云:在府东十五里,源亦出南山谷中。《汉志》注:与霸同源而异流,经蓝田县白鹿原西,又北至霸陵城南,合于霸水。《西京道里记》:水在长乐坡西。隋开皇三年,引水北流入苑,谓之渠,亦曰龙首渠。唐太极初,幸水东耕藉田。开元二十六年,迎气于水之东。至德二载,收西京。仆固怀恩与回纥兵自城南过,营于水东。广德初,吐蕃逼西京,度便桥,车驾出苑门,度水。胡氏曰:出光泰门度水也。既而郭子仪自商州遣军出蓝田,经度水。吐蕃疑惧,引去。子仪因自商州至水,西入长安。车驾寻自陕还,子仪率百官迎于水。兴元初,李晟收复京城,华州帅骆元光败朱Г众于西。《六典》:禁苑包大明宫北,东距水。《长安志》:渠在长安县东北五里。自故霸陵城界龙首乡马头,控堰水入渠,西流过万年城东,而入长安县界,又北流注渭。盖水本入霸水。自隋迁都后,堰水为渠,而霸、之流渐乱。王氏曰:唐时以渠导入城者有三:一曰龙首渠,自城东南导水至长乐坡,酾为二渠,一北流入苑,一经通化门兴庆宫,自皇城入太极宫,以渠近龙首原而名;二曰永安渠,自城南导交水,从大安坊西街入城,北流入苑注渭;三曰清明渠,亦导交水,自大安坊东街入城,繇皇城入太极宫。宋大中祥符七年,陈尧咨知府事,以城内井泉大半咸苦,乃相度城东二里之龙首渠。其水清冷甘冽,可五六十丈,开渠引注入城,散流廛民咸赖之。明天顺初,守臣余子俊以宋渠湮塞,乃相城外西南有交、二水,源流未竭,因地势高下,导之灌注城市。其水清甘,民皆取给焉,亦谓之通济渠。《志》以为成化中开,误也。又城东今有景龙池,引水入城,注秦王府中,即龙首渠旧迹矣。旧《志》:水出蓝田县,合荆谷诸水,北流入霸水。
  沣水府西三十里,出县南山谷中。《汉志》注云:源出秦岭西北,经子午谷,又得丰谷口水,故名焉。张楫曰:沣水出南山丰谷也,东北流,经故长安城西,又北至咸阳县境入渭。《禹贡》:沣水攸同。《诗》:丰水东注。《老子》:丰水出,深十仞而不受尘垢。金铁在中,形见于外,是也。成帝鸿嘉中,王商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晋大兴中,刘曜尝立囿于水上,曰沣水囿,寻省囿以与贫民。义熙十三年,后秦姚恢以安定叛,南据城。秦主泓遣姚等屯沣西以备之。唐至德二载,广平王俶败安庆绪将安守忠等于丰水,遂复京师。《地说》:丰水出丰谷,北流,经汉龙台观东南,与渭水合于短阴山。旧《志》:沣水出南山,合太平高观谷水,东至咸阳入渭。一云:沣水今名贺兰渠,东北流,注交水。
  镐水府西北十八里,源亦出南山谷中。旧《志》云:出太白山西谷中。误也。北流经故长安城,西南注昆明池。又北为镐池,又北经阿城西,达咸阳县境,入于渭。《十道志》:镐池在长安城西、昆明池北,即周故都。《诗》:考卜惟王,宅是镐京。《书传》云:文王作丰,武王理镐。郑康成曰:镐在丰东,丰、镐相去盖二十五里。秦始皇时,镐京故址毁。汉武帝穿昆明池,而故址益无可究。《庙记》云:镐池周二十一里。晋大兴三年,刘曜起凌霄台于镐池。唐贞观中,以镐池并入昆明池。《括地志》:镐水今不入渭,有漕渠西自长安入,注于渭,汉武元光六年所开也。自唐贞观间,堰丰、镐二水入昆明池,二水于是断流。今则昆明池亦涸为民田,而丰、镐之流不可复问矣。《地志》:镐池在咸阳县西南二十五里。
  氵彪水府西北二十里。亦曰氵彪池水。《水经注》:镐水上承镐池,西北流,与氵彪池合。氵彪池水本出镐池西,而北流入镐。《诗》:氵彪池北流。是也。晋太元十一年,苻秦将邓景帅众据氵彪池以击后秦。时窦冲据兹川,与景相首尾,是也。《图经》:氵彪池,一名圣女泉。
  水在府南十里。出南山石鳖谷,亦谓之沈水。《水经注》:沈水上承樊川皇子陂,北径长安城西,与昆明池水合。吕忱曰:水出杜陵之樊川。,音决,亦曰沈。北流合昆明池,又东北流入渭,或谓之高都水。西汉末,五侯王氏大治池沼,引水入长安城。百姓歌之曰:坏决高都,竟连五杜。唐至德二载,郭子仪败贼于白渠,遂自西渭桥进屯西,是也。白渠,今见三原县留运桥。
  涝水府南五十里。源出县南山涝谷,亦曰潦水。经县西南秦阳宫西,又北合陂水,又北流至长安县界,入于渭。《一统志》:涝水下流,合于水入渭。
  交水府南三十里。一名福水。上承樊川,西至石碣,遂分为二,一注沣水,一入昆明池。《志》云:长安南有便梓谷水,出南山中,北流合润国渠。又西北流至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入交水。又有豹林谷水,亦出南山中,北流,有竹谷水自南来会焉。子午谷水自东来会焉,并流入于交水。
  樊川在府南三十里。其地本杜县之樊乡。一云周仲山甫所封。或曰:非也。汉初,樊哙赐食邑于此,川因以名。水所经也,本名浚宽川,汉初,始曰樊川。程大昌以为即御宿川。唐贞观十四年,大猎于此。
  御宿川在府西南四十里。宿,亦作羞。如淳曰:御羞,地名,在蓝田。其地肥沃,出御物,扬雄谓之御宿。《黄图》云:川在长安城南,汉武帝为离宫别馆,禁御人不得往来游观,常宿其中,因名。师古曰:川在樊川之西,是也。唐广德初,吐蕃入长安,郭子仪自御宿川循山而东,将趣商州,即此。一名华严川。
  牛首池《括地志》:在长安县西北三十八里汉上林苑中。《史记》:秦上林苑旁有牛首池。是也。池中有自生之韭,亦名韭泽。一云在咸阳县境渭水南。《黄图》:上林中有十池,曰初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西陂池、当路池、大台池、郎池。《初学记》:上林有十七池,曰承灵池、昆灵池、天泉池、龙池、鱼池、蒯池、菌池、鹤池、西陂池、当路池、东陂池、太一池、牛首池、积草池、麋池、舍利池、百子池。师古曰:蒯,草名也,可以织席,因名。又《图经》:长安西有冰池,西北又有盘池。今并废。
  太液池在汉建章故宫西,未央宫北,周回十顷,亦谓之仓池。《水经注》:沈水枝渠至章门西,飞渠引水入池,东为仓池,中有渐台,起三山,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海中神山。亦曰清渊海,池边多雕菰紫,凫雁充满。西魏大统初,宇文泰与公卿如昆明池观鱼,行至汉故仓池,即此。后渐湮废。○唐中池,在太液池南,周回十二里。唐,庭也。又有影娥池,在建章故宫中,汉武所凿,使宫人乘舟玩月处。
  昆明池在府西南三十里。地名鹳鹊庄。《汉书》:元狩三年,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发谪使穿昆明池。臣瓒曰:西南夷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欲伐之,故作池以习水战。周回四十里,凡三百二十顷。《三秦记》:池中有灵沼,名神池。尧时治水,尝停船于此。陆机曰:尧时已有沔池,汉因而深广之。《水经注》:交水西至石碣,武帝开昆明池所造,有石闼堰,在长安县西南三十三里。后汉建武二年,赤眉大掠长安,引而西。邓禹乃南至长安,军昆明池,谒祠高庙,大飨士卒。唐武德九年,幸昆明池。贞观五年,猎于昆明池。《括地志》:贞观中,修昆明池,丰、镐二水皆悉堰入,无复流派。《括地志》:昆明池深六寻,袤十里。贞元十三年,命京兆尹韩皋浚之,追汉制,引交河及丰水合流于池。又修石炭、贺兰两堰,并造大堰以汇众流。太和九年,复浚之。《雍胜录》云:池在长安故城西十八里,池中有豫章台及刻石为鲸鱼。旁有二石人,象牵牛、织女,立于河东西。池中养鱼以给诸陵祭祀。自宋以后,不加浚治,遂湮为民田。胡氏曰:武帝作石闼堰,堰交水为池。昆明基高,故其下流尚可壅激,以为都城之用。于是并城疏列三派,城内外皆赖之。唐太和以后,石闼堰废而昆明涸矣。旧《志》云:上林苑中有波、郎二水,武帝因凿为昆明池。
  定昆池府西南十五里。唐景龙二年,安乐公主恃宠,请昆明池为私沼,帝不许。自凿定昆池,袤数里,即此也。今亦废。《朝野佥载》:定昆池方四十九里,直抵南山云。
  隆庆池在府城东。《六典》:隆庆坊南有井。武后时,忽涌为小池,袤数十丈,常有云气或黄龙出其中,至景云间,潜复出水。其沼浸广,里人悉移居,遂鸿洞为龙池。《实录》云:则天时,长安城东隅民王纯家井溢,浸成大池数十顷,号隆庆池。相王子五王立第于其北。望气者言,郁郁有帝王气。中宗景龙三年,幸隆庆池以厌之。开元二年,作兴庆宫于此,谓之南内。《长安志》:龙池在跃龙池南,本是平地。自垂拱初载后,因雨水流潦为小池,后又引龙首渠水分溉之,日以滋广。至景龙中,弥亘数顷,深至数丈,常有云龙之祥,后因谓之龙池。程大昌曰:《志》云隋城外东南角有龙首堰,自此堰分水北流,至长乐坡,分为二渠。其西渠自永嘉坊西南流,经兴庆宫,则是龙池之成,引水之力也。
  曲江池在今府城东南。汉武帝时凿。其水曲折似嘉陵江,因名。《唐志》:朱雀街东第五街,皇城东第三街,其南有曲江池,周六七里,亦名芙蓉池,本秦洲。司马相如赋:临曲江之州。颜师古云:曲岸之洲,谓曲江也。汉武帝因秦宜春苑故址,凿而广之,为曲江池。宣帝时,起乐游苑,以为校文之所。唐开元中,更疏凿之。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为杏园、慈恩寺。江侧菰蒲葱翠,柳阴四合。都人游赏,中和节三月三日最盛。玄宗尝锡臣僚宴饮于此。后秀士登第者,亦赐宴焉。本汉时校文之义也。文宗太和九年,从郑注言,浚曲江及昆明池。《雍录》:曲江基地最高,隋营京城,宇文恺以其在城东南隅,地高不便,故缺此地,不为居人坊巷,而凿池以厌胜之。又会黄渠水自城外南来,遂从城外包之入城,为芙蓉池,且为芙蓉园。唐作紫云楼于江上。其后颓圮,太和六年复作之。胡氏曰:曲江池,汉时周六里余,唐时周七里,占地三十顷,今且堙为平陆矣。《一统志》云:池在今府东南十里。
  蓬莱池在唐东内禁苑中。宪宗尝畋游于此。《志》云:池在蓬莱殿北,亦名太液池。池中有蓬莱山,自蓬莱池西出玄武门,入重元门,即苑中也。重元盖苑之南门,对宫门玄武门。又有鱼藻池,亦在东苑内。唐穆宗时,尝发神策军浚之。其相近者又有凝碧池。○龙首池,在唐东内苑中。《志》云:苑中有龙首殿、龙首池,因龙首渠之水,自城南注此。元和十三年,浚龙首池。又西内有海池三。《太极宫图》云:东海池在玄武门内之东,近凝云阁。北海池在玄武门内之西。又南有南海池,近咸池殿。武德九年,上方泛舟海池,世民杀太子建成等于玄武门,是也。今皆湮废。
  广运潭在府东九里望春宫之望春楼下。天宝三载,韦坚所凿。《志》云:初,水衔苑左有望春楼。坚于其下凿为潭,以聚江淮运船,赐潭名广运。未几,潭不可漕。又天宝二载,京兆尹韩朝宗引渭水入含光门,置潭西街以贮材木。《宫殿图》望春楼在霸水西,临广运潭,潭在京师苑城东。
  河池陂在昆明池东。池水流经陂北,东合沈水,一名女观陂。○雁鹜陂,在镐池北,亦承昆明之下流,方六顷。沈约诗: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是也。
  皇子陂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周七里。《十道志》:秦葬皇子,起冢陂北原上,因名。隋文帝改曰永安陂。○塔坡,在府南二十里韦曲之西,地有浮图,产稻极美,土人谓之塔坡米。
  王渠在府西。其上流曰昆明故渠,自昆明池东径河池陂北,又东合沈水,亦曰漕渠。径故长安城南,至汉青门外,有沈水枝渠流入焉。枝渠自章门西入城,为仓池。又径未央宫北、桂宫南,谓之明渠。又东径武库北及长乐宫北,而东出城,合昆明故渠。又分为二,谓之王渠。东北注渭水,今涸。苏林曰:王渠,官渠也,犹今御沟。汉哀帝为董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崔豹《古今注》:长安御沟,谓之杨沟,植杨于沟上。又戴延之《西征记》:御沟引金谷从阊阖门入雍州。《图经》:金谷水出蓝田西终南山,西入霸水。○七里渠,在故长安城宣平门外,上有饮马桥,亦曰七里沟。唐长庆中,王播浚之以便漕。
  灵轵渠在府西南汉上林苑中。武帝所穿,起县东十五里平地,北流入苑,用以溉田。《河渠书》:关内则辅渠灵轵。是也。一名蒙笼渠。
  清渠在府南。程大昌曰:唐京城西北有漕渠,南出丰水,径延平、金光二门,至京城西北角,屈而东流,径汉故长安城南,至芳林园西,又屈而北流入渭。清渠在漕渠东,直秦故杜南城,稍东即香积寺北。至德二载,郭子仪图复西京,自西击贼安守忠等于清渠,败绩。
  运木渠在府南。唐大历元年,京兆尹黎请开漕渠,自南山谷口引涧水,直抵景风、延喜二门入苑,以漕薪炭,谓之运木渠,久之不就。又盐渠在故长安城南。唐武德七年,长安古城盐渠水生盐,色红白,谓之瑞盐。今皆湮废。
  ○长乐宫在府西十四里长安故城东隅,周二十里。本秦兴乐宫也,始皇时建。汉高帝五年,都长安。九月,治长乐宫。七年,宫成,诸侯皆朝。既而未央宫成,乃以未央宫为朝会之所。其后,长乐宫每为太后所居,亦谓之东宫,又谓之东朝。元康四年,神雀集长乐宫。五凤三年,鸾凤集长乐宫东阙树上。宫西有长信、长秋、永宁诸殿,正殿内又有温室。更始入长安,居长乐宫,三年,徙居长信宫。《黄图》:从洛门至周庙门,中有长信宫。盖即长信殿矣。赤眉入长安,刘盆子复居长乐宫。后废。西魏以后,复修治之。隋大业十三年,唐公渊军冯翊,进趣长安,命世子建成等自永丰西趣新丰,进至长乐宫。既而渊入长安,还屯长乐宫,与民约法十二条。天宝以后,废。○章台宫,在长安故城中,秦宫也。中有章台,因名。或曰:章台,战国时诸侯宫室之通称。苏秦说秦曰: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说楚亦曰:南面而朝章台,是也。《秦纪》:楚怀王西至咸阳,朝章台。孔氏曰:台在渭南。汉有章台街,街盖在台下。又明光宫在长乐宫后,汉太初三年所作。《黄图》:明光宫南联长安,北通桂宫。
  未央宫在府西南十八里,长安故城西南隅。汉高祖七年,萧何起未央宫,斩龙首山而营之,高出长安城。北阙曰玄武,东阙曰苍龙,东南立武库,西为太仓,自此常为朝会之所。王莽时,改曰王路堂。地皇初,大风毁王路堂。更始初,义兵入城诛莽,莽将王邑等距击北阙下,未央宫被焚。后汉初平元年,董卓劫迁车驾入长安,复辑未央殿居之。《西京杂记》: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池十三,山六,门闼凡九十五,而昭阳殿在宫中尤为巨丽。《汉宫殿疏》:未央宫有金马门、青琐门、朱鸟堂、画堂、甲观、非常室,又有延年、合欢、承明、昆德、白虎、麟趾、玉堂、金华、宣室诸殿,天禄、石渠、麒麟三阁。又有钩盾弄田。钩盾,官寺名。弄田,天子燕游之田也。又有曲台为天子习射处。《水经注》:未央宫苍龙阙内有阊阖、止车诸门。刘曜据长安,复营治焉。西魏以后,亦增修之。大统四年,置纸笔于扬武门外,以求得失。扬武门,或以为即汉止车门。又有露门,或以为即故阊阖门也。宇文周仿古制,外朝曰路门,讹曰露。程大昌曰:汉未央宫在唐禁苑中,改为通光殿。贞观七年,从上皇置酒故汉未央宫。会昌中,诏重修未央宫。盖自隋至唐,屡经修治。《元和志》:未央宫东距长乐宫一里,中隔武库。○桂宫,在未央宫北,汉武帝建,周十余里。中有明光殿。从宫中复道上城,西至建章宫。《关中记》:桂宫,一名甘泉宫,武帝作迎风台以避暑,或谓之北宫,亦谓之紫宫。《水经注》:宫内有走狗台、柏梁台,又有寿宫,亦武帝所作,以奉神君者。元狩五年,置酒寿宫是也。《黄图》:汉有犬台宫,在长安西二十八里。
  建章宫在府西南二十里故未央宫西南上林苑中,周回二十里。汉武帝太初元年,以柏梁台灾,更作宫度,为千门万户。其东别起凤阙,乘高望远,一名别风阙,又谓之圜阙。上立铜凤凰,故曰凤阙。时又于其南立神明台、井楼。颜师古曰:上林苑中有宫十二,建章宫其一也。又西有蒲萄宫。哀帝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因起此宫。赤眉入长安,坏建章宫。今俗呼贞女楼,即建章故阙云。○明堂,在长安故城外。《水经注》云:在鼎路门东南七里。其制上圆下方,有九宫十二室。又汉圆丘亦在故长安城南。成帝建始二年,罢雍五畴,始祀昊天上帝于南郊是也。《志》云:汉圜丘,在昆明池南。唐武德初,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立圜丘,高十二丈。东北去启夏门外亦二里有奇。
  宜春宫在今府东南,近曲江池。《黄图》:在杜县南,秦离宫也。赵高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即此。汉亦为宜春宫。武帝尝东游宜春,又于宫东置苑,亦曰宜春下苑。初元二年,罢宜春下苑,是也。其在县者,又有宜春观云。○长门宫,在府东北。《括地志》:汉长门故亭,在万年县东北苑中。文帝十六年,于长门道北立五帝坛。景帝时,窦太主献长门园,武帝改为宫。如淳曰:长门者,因长水为名。
  宣曲宫在府西南昆明池西。汉置宫于此,又邑名也。高祖封功臣丁义为宣曲侯,亦为胡骑所屯。汉制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武帝微行,私置更衣,从宣曲以南十二所,夜投宿长阳、五柞诸宫,是也。长水,见蓝田县。○望春宫,在府治东十里,水西岸。隋开皇中建,大业初,改为长乐宫。《唐志》:万年县有南望春宫,临水西岸。有北望春宫,下临广运潭。朱Г之乱,援军游骑时至望春楼下,是也。
  长安宫在长安故城东。戴延之《西征记》:苻秦筑宫于长安东城中,有太极殿。西魏以后,皆谓之长安宫,有肃章门。宇文周建德二年,周主弟直作乱,袭攻肃章门,盖宫西南门也。宫中有大德、永安、正武等殿。建德六年,毁路寝、会义、崇信、含仁、云和、思齐等殿,以其壮丽也。又有天兴宫,后周主贇所居。其东为正阳宫,周主阐所居也。杨坚辅政,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亦谓之东宫。天兴宫东门曰崇阳宫,坚每繇此如东宫。又临光殿亦在天兴宫,杨坚受禅处也。唐废。
  太极宫在今府治西北。即隋大兴宫。隋开皇三年营新都,名其城曰大兴,宫殿亦皆以大兴为名。其北苑亦曰大兴苑,唐人谓之西内。正殿曰太极殿,即隋大兴殿也。一云后改为翠微殿。殿东曰武德殿。又东曰延恩殿。隋开皇二十年,陈兵武德殿,废太子勇。又大业十三年,以武德殿为丞相府,唐公渊居之。太极殿西曰承庆殿,又西有承乾殿。唐武德三年,元吉居武德殿,世民居承乾殿。宫之北有临湖殿。武德九年,建成、元吉入玄武门,至临湖殿觉变,是也。《西京记》:太极宫城西有弘义宫。武德五年,以秦王有克定天下之功,别建此宫居之,亦谓之西宫,承乾殿在焉。秦王既诛建成等,遂居东宫。宫在太极宫东,内为武德等殿,有左右长林门。太宗寻即位于东宫之显德殿。而西宫有山林胜景。贞观二年,高祖徙居之,改曰大安宫。宫中又有丹霄、垂拱等殿。其东宫又有万春、立政等殿,而两仪、甘露、神龙、天成、披香、千秋等殿,亦俱在太极殿以北。又相思殿,则在玄武门内也。《六典》:太极殿次北曰朱明门,门之左曰虔化门。高祖初为丞相,视事虔化门。朱明门之右曰肃章门。肃章之西曰挥政门。贞观十年,葬长孙皇后,将军段志玄、宇文士及分统士众出肃章门,是也。自太极殿以北,曰两仪殿,古之内朝也。其东曰献春门,内为万春殿。又东曰立政门,内即立政殿。其西为宜秋门,又西为百福门,内为百福殿。又太极殿门之东为恭礼门,自虔化门南出之门也。又南即宫城之长乐门。太极门西曰安仁门,自肃章门南出之门也。又南即宫城之永安门。《太极宫图》宫西有左藏库,库西曰通明门。天宝十一载改曰凤集门。而玄武门之西有青霄门,或谓之凌霄门,亦曰凌云门,与嘉德等门俱为宫门。宫中又有通内诸门,曰九仙、睿武、显道、金液、玄德、白兽、凌烟阁及东西上阁,左右银台门。刘句曰:西内中别殿台阁,凡三十四所。
  大明宫府治东北五里。唐为东内,贞观八年建,初名永安宫,旋改曰大明宫。《六典》:大门宫在禁苑东南,西接宫城之东北隅。程大昌曰:太极宫之后苑也,在龙首山上。龙朔二年改作,谓之蓬莱宫,取殿后蓬莱池为名。正殿曰含元殿,殿成,遂移仗居之,更命故宫曰西内。咸亨初,又改曰含元宫。武后长安初,复曰大明宫。其含元殿,据龙首山之东趾,阶上高于平地四十余尺。南为丹凤门,殿东曰翔鸾阁,西曰栖凤阁,二阁之下为东西朝堂,后殿则宣政殿也。殿之东西,有东西廊,与西内太极殿之东西厢,皆有日华月华门。其西上阁之西,则为延英门。门左曰延英殿。自宣政殿而北,则紫宸门。门左曰崇明门,右曰光顺门。光顺门外为昭庆门,门南直光范门。而紫宸门内之紫宸殿,即内衙正殿也。又西曰金銮殿。殿当龙首山坡陇之北。有金銮坡,即龙首山之支陇,隐起平地,坡陀逶迤,殿在坡东,因以为名。宫内又有长乐门、长乐殿,又有芳兰殿,或曰紫兰殿也。贞观二十年,宴回纥诸酋长于芳兰殿。《大明宫图》玄武门右有玄武殿,后有紫兰殿。又紫宸东西为左右银台门,左银台门北为太和殿,殿西为清思殿。又南为宣徽殿,北为珠镜殿,而右银台门内有麟德殿。殿有三面,亦谓之三殿。又紫宸之北为温室、浴堂等殿。温室殿西南,浴堂殿东,则少阳院也。其观德殿在宜春门北,射殿也。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献高昌俘于此。或曰,亦在大明宫内。刘句云:东内别殿台馆,亦三十余所。
  兴庆宫在今府治东南五里。初曰隆庆坊,玄宗在藩时宅也。开元初避讳,改曰兴庆坊,宋王成器等居之。二年,成器等献兴庆坊宅为离宫,许之,始建兴庆宫。后谓之南内。宫中有文泰、南薰、大同诸殿,宫南临大道,有长庆楼。其西南隅,又有二楼,西曰花萼相辉,南曰勤政务本。至德中,上皇自蜀还居此。上元二年,李辅国逼迁上皇于西内,而南内渐废。《雍录》:南内在皇城中,直东内之南。是也。又仙都宫,在今府西。《隋志》:长安县有仙都、福阳、太平等宫。唐废。
  太和宫府南五十里。终南山有太和谷,唐武德八年,置宫于此。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敕名翠微宫。宫中有含风等殿,笼山为苑,列台观其中。二十一年,以翠微宫险隘,不能容百官,乃改营玉华宫于宜君县之凤凰谷。永徽中,废为翠微寺。
  上林苑在旧长安城西十里,本秦苑。《史记》:秦都咸阳,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是也。汉建元三年开广之,延袤三百里。李吉甫云:汉上林苑,在长安西北十四里,周匝二百四十里。苑中有昭台宫,又有平乐观。《括地志》:观在未央宫北,周十五里。宣帝地节中,霍禹等驰逐平乐观。王莽居摄二年,以三辅兵起,使其党王恽屯平乐观。是也。后汉建武三年,冯异屯军上林苑中。时群盗延岑等分据蓝田,长安及诸城邑,合兵击异,异大破之。于是招徕降附,抚慰百姓,三岁上林成都云。○博望苑,《黄图》云:在长安城南杜门外五里。《元和志》:在今长安城北五里。汉武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之处也。
  禁苑今府城北。《唐志》:皇城北为禁苑。《雍录》:唐太极宫北有内苑,有禁苑。太极宫居都城北,内苑又居宫北,禁苑又居内苑之北。禁苑广矣,南面全包汉之都城,东抵霸水。其西南两面,搀出太极宫之前,与承天门相齐。承天门西,排列景耀等三门,皆禁苑门也。《六典》:禁苑北临渭水,东距川,西尽都城,周百二十里。兴元初,李晟收京城,议兵所从入。诸将请先取外城,据坊市,然后北收宫阙。晟曰:坊市狭隘,贼若伏兵格斗,居人惊乱,非吾利也。今贼重兵皆聚苑中,不若自苑北攻之,溃其腹心,贼必奔亡。如此则宫阙不残,坊市无扰,策之上也。诸将从之,遂定京邑。《志》云:禁苑中有漕渠,首受沣水北流,矩折入于禁苑而东流,又矩折北流入于渭。苑地自漕渠之东,大安宫垣之西,南出与宫城齐。详见前苑城。
  逍遥园在今府城西。亦汉时旧苑也。《水经注》:沈水合昆明池。其枝津东北流,径邓艾祠南,又东分为二,一水东入逍遥园。晋建兴初,刘聪使刘曜、赵染寇关中。染袭长安,入外城,既而退屯逍遥园。义熙十二年,王镇恶自河入渭,趣长安。姚泓屯于逍遥园。后魏孝昌二年,萧宝寅为秦贼败于泾州,收散卒屯逍遥园,即此。
  韭园在长安故城西。《志》云:牛首池亦名韭泽。韭园盖在其旁。晋太元九年,苻坚将李辨等召集西州人,屯于韭园,即此。又栗园,在今府城南。隋文帝尝幸此。
  芙蓉园在府东南,近曲江池。《西京记》:芙蓉园本隋离宫,周十七里。刘饣束《小说》,园本古曲江,隋文帝恶其名曲,改曰芙蓉,以水盛而芙蓉多也。唐贞观七年,幸芙蓉园。二十年,又幸焉。《雍录》:开元二十年,筑夹城,通芙蓉园,自大明宫夹东罗城,复道繇通化门、安兴门入兴庆宫,次经春明门、延喜门,则至芙蓉园云。
  杏园《志》云:在曲江池西。唐制,进士放榜后,于此宴集。又园内有慈恩寺塔,本隋无漏寺地,唐初废。贞观十二年,高宗在青宫为文德皇后请立寺,因名。寺南临黄渠,竹松森邃,浮图七层,崇三百尺。唐进士赐宴后,率题名于此,所谓雁塔题名也。又梨园,在禁苑光化门北。唐景龙四年,御梨园球场。开元初,教法曲于梨园。即此。又有梨园在泾阳县甘泉山下。《志》云:禁苑中芳林门内又有芳林园。○奉成园,《唐志》:在丹凤门,南出茅六坊之安道坊。德宗初立,命马子献其园隶官司,谓之奉成园。
  灵台在府西四十里,汉灵台也。高二十丈,周回四百二十步。《三辅故事》:周灵台在县丰水东,汉灵台在长安故城西北八里,本秦之清台,汉曰灵台。郭缘生《述征记》:长安宫中有灵台,高十五仞。《水经注》:汉灵台在秦阿房宫南,南去明堂三百步,镐水经其西,汉平帝元始四年立。晋愍帝末,刘曜逼长安,南阳王保遣将胡崧破曜于灵台。义熙十三年,后秦姚恢自安定叛,南攻城,进逼长安。秦主泓使姚绍等拒之,与恢相持于灵台,恢败死,即此台也。《黄图》长安西有周灵台,误。
  渐台在未央宫西南太液池中。高二十余丈,以池水所渐而名。汉兵斩王莽于此。又神明台,在建章宫中,高五十丈,上有九室。又有昆明台,在昆明池西。《水经注》云:汉故台也。○鸿台,《黄图》云:在长乐宫中,高四十丈,上起观宇,尝射鸿于上,因名。汉惠帝四年,长乐宫鸿台灾即此。
  子午关在子午谷内。即汉元始中王莽所置关也。见上子午谷。
  曲牢堡在府东。晋太元十六年,苻登自雍攻后秦将金荣于范氏堡,克之,遂渡渭水。攻后秦京兆太守韦范于段氏堡,不克。进据曲牢,复自曲牢向繁川,军于马头原,为姚苌所败,退屯于。胡氏曰:曲牢在杜县东北,范氏堡在渭北,段氏堡又在曲牢堡东北繁川,即樊川也。马头原,盖在龙首山之南麓。○莎城镇,在府东南。唐乾宁二年,、岐二镇兵作乱,上出启夏门,趣南山,宿莎城镇。胡氏曰:镇在长安城南近郊。
  中渭桥在府西北二十五里,故长安城北。本名横桥。秦始皇都咸阳,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架桥渭上以通南北。《黄图》: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是也。《三辅旧事》:横桥在长安北二里横门外,秦始皇造。汉承秦制,广六尺,长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一百二十梁,号石柱桥。《关中记》:石柱以北属扶风,以南属京兆。其北首垒石水中,故曰石柱,亦曰渭桥。汉吕后之乱,大臣迎立代王。王至高陵,使宋昌驰之长安观变。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昌还报,王乃驰至渭桥。始元初,大雨,渭桥绝。甘露二年,呼韩邪单于来朝甘泉,就邸长安。上自甘泉还,诸蛮裔君长王侯数万咸迎渭桥下,夹道陈。上登渭桥,咸称万岁。更始初,汉兵讨莽,长安旁兵四会城下。莽出兵击之,度渭桥,皆散走。后汉末,桥坏。魏武尝更修之。《雍录》: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南二十二里,渭水南有长乐宫,北有咸阳宫,此桥通二宫之间。汉末,董卓毁之。魏文帝更造。其后复毁。晋永和十一年,秦苻生发三辅民治渭桥。义熙十三年,刘裕入关,又毁之。后魏时更造。贞观十年,移于今所。宋敏求曰:汉之渭桥,约其地望,即唐太极宫西,而太仓北也。亦曰中渭桥。汉文帝二年,行出中渭桥,即此。唐至德二载,安庆绪之党据长安,别将王伯伦等攻中渭桥,破之,乘胜至苑门,败死。广德初,吐蕃入长安。寻引却,命筑城于县及中渭桥,屯兵以备之。建中四年,朱Г据长安,马燧遣河东兵入援,屯中渭桥。元和十一年,渭水溢,毁中桥。寻复修治。中和三年,李克用讨黄巢,进军渭桥,骑军军于渭北。乾宁二年,、岐、华三镇兵犯阙,李克用帅河东兵讨之,军中渭桥,是也。《志》云:中渭桥与东西渭并为三桥。兴元初,李晟复京师,车驾自兴元还长安,晟等谒见于三桥。景福二年,凤翔帅李茂贞、静难帅王行瑜犯阙,军于,进逼官军于兴平。官军溃,乘胜进攻三桥。乾宁三年,岐兵邀劫车驾,上幸石门。李克用入援,营于渭桥。既又命克用遣骑三千,驻三桥为备御。克用寻还镇。上遣诸王戒丕募兵屯三桥。岐帅李茂贞托言讨己,复犯阙。盖三桥并立于渭上,京师北面之险也。石门,见蓝田县。
  东渭桥在府东北五十里。汉高祖造此以通栎阳之道。或曰,景帝时所作也。《史记》:景五年三月,作阳陵渭桥。《索隐》云:渭桥有三,通咸阳路者曰西渭桥;通高陵路者曰东渭桥;在长安城北者曰中渭桥。阳陵,即今高陵县境。程大昌曰:灞水合渭之地,有东渭桥。刘裕伐秦,王镇恶自河入渭,姚泓使姚丕守渭桥。既而镇恶至渭桥,大破丕军,遂入长安。平朔门,即东渭桥也。唐咸亨三年,王思顺运晋绛之粟于河渭,增置渭桥仓。自是岁运每由河阴、太原、转递至东渭桥仓。永泰初,吐蕃、回纥入寇,命李忠臣以淮西兵屯东渭桥,马、郝廷玉以镇西、河南兵屯便桥。建中四年,朱Г据长安,汝郑应援使郑德信破贼兵于见子陵,以东渭桥有积粟,因进屯之。既而李晟等自蒲津济,军于东渭桥。兴元初,晟奉诏与李怀光合军咸阳,寻复移军东渭桥。桥旧有营垒,晟益修治之。广明初,黄巢入长安,使其将朱温屯东渭桥。既而义武帅王处存入援,引兵屯渭桥。中和初,延帅李孝昌、夏州帅拓跋思恭讨黄巢,屯东渭桥,与朱温相拒。孝昌等寻败却。三年,宰相王铎都统诸道军讨黄巢,使定难、保大二军屯渭桥,共逼西京。四年,夏援兵皆屯东渭桥,以讨黄巢。天复二年,朱全忠自河中引军趣凤翔,至东渭横桥,遇霖雨,留旬日,乃复进,是也。《元和志》:东渭桥在万年县东四十里。
  西渭桥在府西北五十里。本名便桥。汉武建元三年,作此以通茂陵之道。长安西门曰便门,此桥与门相对,因名。亦曰便门桥。唐时亦曰咸阳桥。《元和志》:西渭桥在长安西四十里,东去故长安城二十里,跨渭水上。汉宣帝受单于朝,登渭桥。此西渭桥也。唐武德末,突厥寇泾州,进至渭水便桥之北。太宗出玄武门,径临渭水,呼颉利隔水与语,与盟于便桥之上。至德二载,郭子仪收西京,自西渭桥进屯西。广德初,吐蕃败唐兵于,遂渡便桥入长安。永泰初,吐蕃复入寇,诏诸将屯东渭桥、便桥拒之。建中四年,朱Г作乱,诏韩游瑰拒朱Г于便桥。三桥盖形援相及矣。唐末,桥废。宋乾德四年,重修,后为暴水所圮。淳化三年,徙孙家滩。至道二年,复旧。
  霸桥在府东二十五里,旧跨霸水上。王莽地皇三年,霸桥水灾,更名为长存桥。隋时更造以石。唐人以饯别者多于此,因改为销魂桥。桥凡十五虹,长八十余步。元季修筑。明成化六年,布政使余子俊增修。今霸水迁徙,桥在平陆矣。《志》云:唐有霸桥驿,在长乐驿东二十里。今为霸桥递运所。
  羌桥在故长安城东,以苻姚诸羌而名。周主邕建德初如羌桥,颁赐长安以东诸军,是也。后毁。○王桥,或云在故长安城东王渠上。唐中和初,拓跋思恭以夏绥兵及延帅李孝昌讨黄巢。时巢据长安,官军与战于王桥,不利。
  马氐栅在府西南。后魏孝昌三年,萧宝寅据长安以叛。其长史毛遐等起兵于马氐栅以拒之。又九曲寨,在府东。唐兴元初,朱Г将张光晟屯此。时李晟屯东渭桥,相拒十余里,光晟密送款于晟,是也。
  棘门在府西北。汉文帝后六年,以匈奴入上郡,使徐厉为将军,次棘门。孟康曰:棘门在长安北,秦宫门也。如淳曰:在横门外。《括地志》:棘门在渭北十余里。《志》云:今咸阳县东北十八里有棘门。
  嘉禾仓《三辅故事》:在长安城东。汉置。其细柳仓在长安西北,今入咸阳县界。又常满仓在故长安西北六里。《黄图》:汉太学在长安西北七里。其东为常满仓。仓之北为槐市。
  霸昌厩府东北三十八里,汉所置马厩也。景帝中二年,使田叔等按梁事,还至霸昌厩,悉烧梁狱辞,即此。又交道厩,在府西北六十里,近咸阳县之废延陵,亦汉所置马厩云。
  轵道亭在府东。《汉宫殿疏》:亭东去霸城观五里,观东去灞水百步。沛公入关,秦王子婴降轵道旁。又吕后七年,祓还过轵道。《水经注》:轵道在长安县东十三里。《括地志》:在万年县东北十六里苑中。又徐广曰:杜县有亳亭,即汤所起处。似误。
  临皋驿府西十里。唐元和初,刘辟以西川叛,高崇文平之,槛送京师。诏神策军领辟等自临皋驿至阙下,御兴安门楼受俘。又景福二年,李茂贞犯阙,陈于临皋驿。胡氏曰:驿与长乐坡为京城东西出入要地。《志》云:今府治东南有京兆驿。
  米仓村在苑城东光泰门外。又有神村,在苑东。唐兴元初,李晟收长安,自东渭桥移军于光泰门外米仓村。朱Г军来战,晟破之。既又分命诸将,直抵苑墙神村。夜开苑墙二百余步,贼旋树栅塞之。晟军拔栅而入,贼大溃。神村,亦作神仓。《新唐书》:神村在苑北。
  章敬寺在府城东。《唐志》:寺在通化门外。大历二年,官者鱼朝恩以所赐庄为帝母章敬吴后造寺,以资冥福,因名。兴元初,李晟讨朱Г,败之于神仓东,遂入苑城。贼溃,进败之于白华门。Г西走,晟因屯含元殿前,舍于右金吾仗,使兵马使孟涉屯白华门,尚可孤屯望仙门,骆元光屯章敬寺,晟以牙前二千屯安国寺,以镇京城。白华等门,见前苑城。○安国寺,在城南。《雍录》:在朱雀街东第四街长乐坊。开元中建,其南又有兴唐寺。《会要》云:兴唐寺在大宁坊。神龙初,太平公主为武后立罔极寺,开元三年改为兴唐寺。永泰初,吐蕃遣使请和,诏元载等与盟于兴唐寺。
  安业寺《唐志》:在宫城南安业坊。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崩,以安业坊济度尼寺为灵宝寺,尽遣太宗嫔御为尼,武氏与焉。又资圣寺,在皇城南崇仁坊,长孙无忌宅也。龙朔三年,立为寺。又西明寺,在延康坊,本杨素宅。贞观初,赐魏王泰。泰卒,立为寺。○荐福寺,在今府城南。《志》云:本隋炀帝潜藩,后为萧宅。唐天授初,改为寺。中有浮图,俗呼为小雁塔。又兴善寺,在今城南六里。旧为朱雀街东,隋开皇中建。唐太和二年,建天王阁,雄胜甲于海内。
  香积寺在府西南。唐至德二载,郭子仪自扶风进兵收西京,至长安西,陈于香积寺北、沣水之东。《吕氏图》:寺在子午谷正北微西,子仪陈于寺北,距丰水,临大川。所谓大川者,沈水、交水及唐永安渠也。盖寺在丰水之东、交水之西。子仪先败于清渠,至此则循南山,出都城后,据地势以待之也。
  咸阳县府西北五十里。东北至泾阳县五十里,西北至醴泉县七十里。秦置县,孝公徙都此。山南水北曰阳。县在九诸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阳,故曰咸阳。汉初改为新城县。元鼎二年,曰渭城县属右扶风郡。后汉省。晋咸和中,石勒置石安县。苻秦兼置咸阳郡。后魏因之。隋郡县俱废。唐武德二年,复置咸阳县属京兆郡。宋因之。元省入兴平,寻复置。今城周八里有奇,编户十二里。
  ○咸阳城《志》云:咸阳有三故城:其一在今县东三十里,秦所都也;其一在今县东北二十里,苻秦咸阳郡城也;其一在今县东二十里,唐县城也。元时置县于今治。《秦本纪》:孝公十一年,卫鞅筑冀阙于咸阳,徙都之。其后并都于此。秦初并六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又徙天下豪富十有二万户居焉。每破诸侯,辄写放其官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水,殿台复道,周阁相属。北至九、甘泉,南至长杨、五柞,东至河西、、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于道,穷年忘归,犹不能遍及。项羽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既而汉王还定三秦,曹参东取咸阳,改为新城县。其后改曰渭城,又为石安。西魏仍为咸阳郡治。大统四年,雍州民于伏德等叛保咸阳,宇文导讨平之。十六年,宇文泰讨齐高洋,以宇文导屯咸阳,镇关中。隋郡县俱废。唐复置咸阳县。贞观十年,畋于咸阳。刘句曰:县初治鲍桥,旋移治于杜邮。鲍桥,或以为即石安县旧治云。《志》云:今县治明初洪武四年所迁,景泰三年始筑城,周四里有奇。嘉靖二十六年,以城南临渭水,其险足恃,乃拓东西北三隅,四里有奇,合于旧城。
  渭城故城在县东北十七里。《志》云:秦孝公所居也。汉元鼎三年,渭城县置于此。后汉县废而城如故。晋永安初,河间王镇关中,遣军犯洛阳。顷军于郑,为之声援。雍州刺史刘沈起兵新平,进讨,因还屯渭城。大宁三年,刘曜以其子胤为大单于,置单于台于渭城是也。
  零武城在县东。本零武乡。晋建兴初,刘曜、赵染逼长安。将军麴鉴自阿城进救,追曜等,大败于零武。三年,刘曜等自冯翊转寇上郡,麴允去黄白城,军于灵武,即零武也。苻秦置零武县,属咸阳郡。后魏因之,亦曰灵武。后周废。○景陵城在县东北。汉初,曹参将兵守景陵。三秦将章平等攻参,参大破之。《正义》曰,景陵,县名也。
  长陵城在县东三十五里。汉高帝陵也。亦曰长山。吕后六年置陵邑。太初以后属左冯翊。后汉县废。《志》云:县北有萧城,世传萧何所筑,以守长陵,因名。《汉·百官》注:长陵有南北西三面,而东面无城,一名原陵。
  安陵城在县东二十一里。本秦之旧邑。汉惠帝葬此,置安陵县。太初以后,属右扶风。魏废。《雍胜录》:安陵有程地。《周书》:王季宅于程。《孟子》:文王卒于毕郢。郢即程也。周有程伯休父,盖得姓于此。汉惠帝七年崩葬安陵,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善于啁讥,俗号安啁陵。又渭陵,在县东北十三里,汉元帝陵也。《汉书》:王莽使坏渭陵园门,曰:勿使民思汉氏。又延陵,成帝陵也,在县西北十五里。义陵,哀帝陵也,在县西八里。康陵,平帝陵也,在县西二十五里,亦曰康陵坂。自渭陵以下,始不复置邑云。
  ○毕原在县北五里。亦谓之咸阳原。《诗》注:毕,终南山之道名也。《书》注:周公葬于毕原。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亦谓之毕陌。《通典》曰:文王葬毕。初王季都之,后毕公高封焉。又武王及成康亦皆葬此。《县志》云:渭水经城南、九、甘泉诸山控城北。毕原即九诸山之麓也,亦谓之咸阳北阪。汉武又更名为渭城北阪。王氏曰:毕原无山川陂湖,井深五十丈。秦谓之池阳原。汉曰长平陂。石勒建县于此,又名石安原。《志》云:今长安县西南二十八里有毕原。又云:毕原,在泾阳县南十里。
  浊谷在县北。后魏太和十七年,北地民支酉聚众附于齐,进至咸阳北浊谷。魏将穆亮与战,为酉所败。或曰,谷盖近九山麓。
  陈涛斜在今县东。其路斜出,故曰斜。宋敏求《退朝录》引唐人文集曰:唐宫人墓,谓之宫人斜。四仲遣使者祭之,此或内人所葬地欤?唐至德初,房将兵复西京,至便桥,遇贼将安守忠于咸阳之陈涛斜,军大败。又德宗兴元初,李晟屯东渭桥,讨朱Г,与李怀光会军于咸阳西陈涛斜。或云,斜者,山泽之称,亦曰陈涛泽。杜甫有《悲陈陶》诗,为房作也。亦谓之咸阳斜,盖近长安城西北。
  ○渭水在县南一里。自兴平县流经此,又东与长安县接界。《志》云:县东三十五里有安刘渡,县西七里有安阳渡,又西八里有两寺渡,皆渭水南北渡处也。○泾水,在县东北四十里,自醴泉县流入境,与泾阳县分界。汉建始四年,安陵岸崩,壅泾水逆流是也。
  沣水县东南三里。自长安县西北流入境,注于渭。又涝水,在县西南二十里,亦自长安县西流入境,下流入渭。
  周氏陂在县东三十里。汉赐周勃田宅于此,陂因以名。亦谓之周氏曲。又东入高陵县界,唐高祖数幸周氏陂,过故墅是也。《长安图》陂南一里即故兰池宫,故墅在高陵县界。又同州南有故市。○兴成堰,在县西十八里。秦汉时,堰渭水为漕渠处也。唐太和元年,咸阳令韩辽请疏之,东达永丰仓,罢车挽之劳云。
  兰池在县东。亦曰兰池陂。《黄图》:始皇三十一年,微行咸阳,逢盗兰池。《史记》:景帝六年,伐驰道树填兰池。《元和志》:兰池陂,在县东二十五里。始皇引渭水为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为蓬莱山,刻石为鲸鱼,长二百丈,置兰池宫。唐武德七年,太宗出豳州御突厥,高祖饯之于兰池宫是也。《县志》:县南八里有牛首池、野韭泽,盖皆与长安县接境。
  ○德阳宫《括地志》:在咸阳县东北二十九里,汉景帝庙也。帝所自作,讳庙,故言宫。《一统志》:县境渭水南有长信宫。秦始皇初居长信宫、祁年宫,即此。
  望贤宫县东五里。唐开元中建。天宝末,西幸至咸阳望贤宫。至德二载,自凤翔还西京,至望贤宫。又上皇幸蜀还,肃宗备法驾奉迎于此。其后懿宗数幸焉。《志》云:自便桥涉渭宫,其必繇之道。
  细柳仓在今县西。《元和志》:县西南二十里有细柳仓,汉旧仓也。汉文帝后六年,匈奴入上郡,使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即此。《史记·匈奴传》:亚夫军长安西细柳北。服虔曰:细柳在长安西北。如淳曰:在渭北石徼西。《三辅故事》:细柳在直城门外阿房宫西北维。皆指此也。亦谓之柳中。汉初,樊哙从入关,攻下柳中,即细柳云。
  杜邮亭县东二十里。即唐咸阳县治也。秦白起伏剑于此。《秦记》:武安君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遂自杀。《水经注》:安陵南渭渠侧有杜邮亭。孔颖达曰:今咸阳城本秦杜邮。《一统志》:唐咸阳城在渭水北杜邮馆西。今其地亦名孝里亭。○成贰壁,在县境。成贰,人姓名也。晋太元十年,慕容冲将高盖攻渭北诸垒,秦太子苻宏与战于成贰壁,大破之。胡氏曰:壁在渭北。
  便桥在今县城东南。即长安之西渭桥。《雍录》云:西渭桥在咸阳县西二十里。盖县移今治也。又中渭桥,《志》云:在今县东二十五里。亦详见长安县。渭水驿,在今县治东。
  泾阳县府北七十里。西北至醴泉县九十里,北至州淳化县九十里,东北至三原县三十里。本秦邑。昭王弟悝封此,号泾阳君。汉为池阳县地。后魏置泾阳县,属咸阳郡。后周县废。隋复置,属雍州。唐初因之。武德九年,突厥入寇,自泾州进至高陵,尉迟敬德败之于泾阳。天授二年,隶鼎州。大足初,还属雍州。宋属京兆府。元省入高陵,寻复置。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五十里。
  ○云阳城县西北五三十里。秦县。始皇二十五年,使蒙恬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既而徙五万家于云阳。汉亦为云阳县,属左冯翊。后汉建武二年,赤眉自陇坻大略而东。邓禹拒之,不克,遂弃长安走云阳。又汉中王嘉败赤眉于谷口,就谷云阳,遂诣禹降。永康元年,东羌先零掠云阳。晋省。后复置。后魏属北地郡。后周置云阳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雍州。唐贞观元年,改为池阳县。八年,复曰云阳。天授二年,置鼎州于此。大足初,州废,县仍属雍州。会昌四年,幸云阳校猎。乾宁二年,李克用败宁叛帅王行瑜,还军云阳是也。五代时,县属耀州。宋因之。金属京兆府。元至元初,并入泾阳。
  石门城在县北。本云阳县地。唐武德元年,分置石门县。三年,兼置泉州,领石门、温秀二县。贞观元年,废泉州,改石门曰云阳,而改云阳曰池阳。八年废。温秀城,见永寿县。
  宜秋城在县西北。《水经注》:郑渠自中山西瓠口东流,径宜秋城北,又东径中山南。晋永和八年,故赵将张琚据宜秋,称秦王。苻健击斩之。
  ○嵯峨山县北四十里。一名[B18D]山,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又名慈娥山。顶有三峰,其西又有二峰,亚于三峰。或云:此为《禹贡》之荆山,特出云表,登其巅,则泾、渭、黄河举在目前,视秦中如指诸掌。《长安志》:嵯峨,读曰[B18D]。慈娥山又在其东。《括地志》:山在云阳县北十五里,或谓之北山。唐建中四年,朱Г攻奉天。李怀光自河中驰援,军于蒲城。寻引兵循泾阳并北山而西,败Г兵于醴泉。Г惧,引还长安。广明中,官者曹知悫以黄巢陷长安,集壮士据嵯峨山南,为堡自固。贼不敢逼。田令孜忌之。中和四年,令孜遣岐将王行瑜,潜师自嵯峨山北,乘高袭攻,合营尽。又天末,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畿内,发掘陵寝。《城冢记》:嵯峨山,唐德宗崇陵在其上。
  中山《志》云:在县西北七十里。《图经》:中山北接嵯峨,西拒冶谷,南并九,泾河自中而出,故名中山。一云以山在冶水西,泾水东也。汉元鼎初,获宝鼎于汾阴,荐之甘泉。鼎至中山,氤氲有黄气盖焉。俗讹为仲山,云汉高祖兄仲居此。山多竹箭,郑国渠经其下。《水经注》:郑渠首承泾水于仲山西瓠口,所谓瓠中也。《尔雅》以为周之焦获。《河渠书》:凿泾水自中山。是矣。后周主贇常祈雨于仲山。唐武德四年,猎于仲山。贞观初,置折冲府,一曰仲山府,盖以山名。又有泉曰小师泉,冬夏不溢不涸。《括地志》:仲山在云阳西十五里。《城冢记》:唐宣宗葬此,谓之贞陵。
  甘泉山县西北百二十里,周回六十里。一名石鼓原,一名磨石原,亦曰磨盘岭,又名车盘岭。甘泉出焉。旧《志》云:山在云阳县西北八十里,登者必自车箱阪而上。阪在云阳县西北三十八里,萦纡曲折,单轨财通。上阪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范睢说秦王,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即甘泉山也。汉七年,帝幸甘泉,以备匈奴。文帝三年,匈奴入北地,居河南为害,帝初幸甘泉。十四年匈奴入萧关,至彭阳,侯骑至雍甘泉。后六年,匈奴入上郡、云中,烽火通于甘泉。《长安舆地志》:甘泉山有宫,秦始皇所作林光宫周匝十余里。汉武帝元封二年,于林光宫旁更作甘泉宫,自是屡幸焉。宫周十九里,宫殿台观,略与建章相比。百官皆有邸舍,常以五月避暑,八月始归。其地最高,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堞。又于宫城筑通天台,去地百余丈,云雨悉在其下。元朔五年,复立泰于甘泉,时亦谓之云阳宫。《汉纪》:太初元年,朝诸侯,受计于甘泉,作诸侯邸。是也。后往往朝会于此。宣帝亦数幸焉。甘露三年幸甘泉,匈奴呼韩邪来朝。黄龙初,匈奴复朝甘泉,元帝亦数幸甘泉。后汉时渐废。西魏时复修治。后周主邕数如云阳宫。唐贞观二十年,幸汉故甘泉宫,是也。《汉书音义》:匈奴祭天处,在云阳甘泉山下。秦夺其地,徙休屠王于右地,故云阳有休屠金人。屠,音除。又车箱阪,《水经注》谓之长箱阪。《志》云:即冶谷口往甘泉之道。
  冶谷在县西北五十余里。亦谓之谷口。《云阳宫纪》:冶谷去云阳八十里,山出铁,有冶铸之利,因名。入谷便洪潦沸腾,飞泉激射,两岸皆峭壁对峙,凛然凝深。又曰:入冶谷二十里,有百里槐树。树北有泉,名金泉。谷中有毛原监,或谓之云阳谷。后魏孝昌初,稽胡刘蠡升居云阳谷,称天子。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常被其患,谓之胡荒。东魏天平二年,高欢袭败之于离石西境,寻为欢所灭。离石,见山西永宁州。
  石安原县西南七里。高二十丈,东西三十八里,南入咸阳县界为咸阳原。十六国秦苻健常登此,叹曰:美哉斯原!因忾然有终焉之志。又丰稔原,在县北二里,亦谓之北原。唐永泰初,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拒之,退屯北原,即此。《志》云:县西北近冶谷口,有覆车原。抵洪门监,曰西城原。冶谷水东岸,曰百顷原,西岸曰丰乐原,东南岸曰清凉原。其势蜿蜒不绝,或阔或狭,随在殊称。洪门,县西北白渠堰口也。旧设监于此。接醴泉县界,去县治七十里。
  长平坂县西南五十里,亦南接咸阳县北。东方朔谓秦时置狱处也。汉武帝上甘泉经此。宣帝自甘泉还,登长平阪。又有长平馆在其上。元后登长平馆临泾水,是也。后汉章帝建初七年,幸长平馆。又兴平元年,马腾等谋袭长安,诛李亻等,勒兵屯长平观。观与馆通也。颜师古曰:泾水之南原,今谓之睢城阪,东南去长安五十里。
  ○泾水县南七里。经仲山、九山间,出冶谷口东南流,入高陵县界。王莽天凤三年,长平馆西岸崩,壅泾水不流,毁而北行,是也。有花池渡,在县南十里,通长安。又东曰宋村渡,在县东南十五里,通临潼。县西五十里为狄道渡。西南三十里为临泾渡。又有睢城渡,在县西南二十里。相传襄十四年,诸侯伐秦时,济此。汉唐之通津也。津口有桥曰泾桥。
  郑国渠在县西北六十里洪口。《唐志》云阳县有古郑国渠。又六辅渠,在县西北。汉元鼎六年,左内史宽所穿,亦谓之辅渠,亦谓之六渠。师古曰:在云阳三原两县界。
  白渠亦在县西北六十里。引泾水南行,至县北五里,立三限闸以分水,北曰大白渠,中曰中白渠,南曰南白渠。《元志》:三限闸,在洪口堰下七十里。又有彭城闸,在三限下二十里。余详大川泾水。○仇班渠,旧在县西。或云白渠之支渠也。晋太元十年,苻坚与慕容冲战于仇班渠,大破之,又破之于雀桑。既而战于白渠,秦兵大败。雀桑,或云堡聚名也,亦在县西北。又《唐志》泾阳县有茂农渠。盖亦白渠之支渠矣。今皆湮废。
  丰利渠在县西北。宋熙宁七年,殿中丞侯可议自仲山旁凿石渠,引泾水东南与小师泉会,下流合白渠,不果。大观四年,渠成。疏泾水入渠,民赖其利,因赐名曰丰利。《志》云:丰利渠口在白渠之上,即洪堰也。明成化中,抚臣项忠等复自旧渠上并石山凿渠口,引泾入渠,易名广惠渠。而白渠之利,得以不废。
  冶谷水县西北五十里。出冶谷中,流泾县之嵯峨、武康、青龙等乡,溉灌民田凡数百顷,下流入渭。《志》云:冶谷水分渠十二,曰上王公渠、下王公渠、磨渠、上北泗渠、下北泗渠、仙里渠、天津渠、高门渠、广利渠、海西渠、海河渠、畅公渠。又有清谷水,在县北六十里,即清水也。自三原县流入境,合冶谷水。分渠凡六,曰原成渠、公进渠、下五渠、木丈渠、广惠渠、广济渠。○五龙水,《水经注》:出云阳宫西南。今谓之五龙谷泉,流绕长箱阪下。
  焦获泽在县西北仲山西。《诗》:狁匪茹,整居焦获。《史记》:犬戎杀幽王,取周之焦获。《尔雅》:焦获,十薮之一也。后谓之瓠口。《水经注》:泾水东南流经瓠口,郑、白二渠出焉。○龙泉陂,在县南三里,周回六里,多蒲鱼之利。
  ○望夷宫在县东南八里。秦始皇建。临泾水,望北夷,因名。赵高使其婿阎乐弑二世于此。
  池阳宫在县西北十里。汉建,在长平坂北。甘露二年,呼韩邪单于来朝,就邸长安,宿长平阪。上自甘泉宿池阳宫,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后汉建初七年,幸长平,御池阳宫,东至高陵,造舟于泾而还,是也。
  梨园寨在县西北。王褒《云阳宫记》:车箱阪下有梨园,汉武帝所筑。大一顷,树木数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车盖,因以为镇名。唐乾宁二年,李克用讨宁王行瑜,进攻梨园寨,屡败其兵。梨园闭壁不敢出,既而食尽,弃城走。别将李罕之邀击之,杀获无算,克梨园等三寨。克用因进屯梨园,是也。
  麻隧在县西南。《史记·晋世家》:厉公三年,与诸侯伐秦,至泾,败秦人于麻隧。又悼公十四年,使六卿率诸侯伐秦,度泾,大败秦军,至或林而去。《世本》:郑桓公居或林。或林,一作咸林,今华州也。
  兴平县府西百里。北至醴泉县四十里,西至武功县五十里。汉槐里县地,属右扶风。始元中,为平陵县地。三国魏黄初中,改为始平县,以县北始平原名。晋置始平郡,治槐里,始平县属焉。后魏仍为始平县,属扶风郡。西魏移扶风郡治焉。隋废郡,县属雍州。唐天授二年,改隶稷州。大足初,还隶雍州。景龙二年,改为金城县。至德二载,始改今名。贞元中,常以神策军屯此,曰兴平镇。宋仍属京兆府。今城周七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槐里城县东南十一里。周曰犬丘,懿王所都,后更曰废丘。《志》云:以其地久废于戎也。项羽封章邯为秦王,都废丘。汉元年,章邯迎击汉军于陈仓,兵败还走,止战好,复败走废丘。汉王引水灌之,废丘降,章邯自杀。汉三年,始置槐里县。后汉建初七年,幸槐里。晋初为始平郡治。建兴四年,南阳王保镇上邽,遣其将胡崧救长安。崧破刘曜于灵台,引还槐里,长安遂陷。太元十九年,姚兴败苻登,乃即帝位于槐里。后魏废始平郡,以县属扶风郡。后周废入始平县。其西城曰小槐里。魏武以杨阜为武都太守,徙其郡于小槐里,即此城矣。又县东十五里有文学、武学二城,各高一丈五尺。相传秦章邯所筑。其相近又有舒丘城。汉桓帝封皇甫嵩为舒丘侯,邑于此。
  平陵城县东北二十里。汉昭帝陵邑也,属右扶风。陵南有肥牛亭。元延初,张禹请平陵肥牛亭地,即此。后汉仍为平陵县。曹魏改曰始平。后魏时,迁于今治。唐贞观十二年,畋于始平。景龙二年,送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至此,更名金城县。天宝末西幸,夜将半,乃至金城。至德二载,改曰兴平县。《志》以为兴平军置于此,误也。中和初,宁将朱玫讨黄巢,军兴平。巢遣兵围之。玫引却。西川帅陈敬复遣将李等军兴平,屡败贼兵,即今县矣。《一统志》:平陵在咸阳县东北十三里。
  茂陵城县东北十七里。本槐里之茂乡。汉武建元二年,析置陵邑,属右扶风。后汉因之。三国魏废。《志》云:平陵县与茂陵城相去二里。又县南十五里有樊哙城。相传哙围章邯于废丘筑。城南有武延台,亦哙所筑,以望废丘城者。
  马嵬城县西二十五里。旧《志》云:在咸阳西,去长安百余里。孙景安《征涂记》:马嵬所筑,不知何代人。晋太元十一年,苻麟有众数千,保据马嵬,为姚苌所败,奔汉中。十九年,后秦将姚详据马嵬堡以拒苻登。元魏正光中,崔延伯军于此,以拒秦州贼莫折天生。唐置马嵬驿。景龙四年,中宗送金城公主入番,别于马嵬驿。城北有马嵬坡。天宝末,玄宗西幸,至马嵬驿。六军不发,因赐贵妃死,葬于马嵬坡。坡旁有马嵬泉,周数十步,深百尺,流入白渠。其泉久涸。洪武中,忽涌一泉于旧泉之旁,行役者资焉。
  ○始平原在县治北二里。亦曰北芒岩。原东西五十里,南北八里。或曰即咸阳北阪之别名也。北芒西原,或谓之黄山。《志》云:县北一里即黄麓山。
  六陌《志》云:在马嵬坡西。晋元康七年,周处攻叛氐齐万年于六陌,后军不继,力战而死。太元十九年,苻登击姚兴,自六陌趣废桥,是也。
  ○渭水在县城南二十五里。自武功县流入,经黄山宫南,扬雄《甘泉赋》所云“北绕黄山”是也。天宝末,西幸至马嵬,太子为父老所留,西至渭滨,择渭水浅处,乘马涉渡,自奉天北上趣新平,是也。渭水又东入县境。《志》云:县南十五里有清水,东流入渭。
  成国渠县北一里。《志》云:魏司马懿所开。初自陈仓至槐里,达于临晋,引氵、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故址渐堙,近时复浚之,上承氵水,合韦川、莫谷、香谷诸水,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田万余顷。今渐废。《志》云:县南二里有清渠,十里有普济渠,十五里有升原渠,县西十二里又有五泉渠。旧皆引水溉田,今并涸。
  马牧泽县东南二十里。南北广四里,东西二十一里,即《长安志》所称四马务也。一曰飞龙务,二曰大马务,三曰小马务,四曰羊泽务,凡三百七十顷。又有百顷泽,在县西二十五里渭水南,周回十六里,多蒲鱼之利。《志》云:县西二十里有宋泊,周四十里,西南十五里有曲泊,皆渭水所溢而成也。
  ○黄山宫在县西南三十里渭水北。《宫阙薄》云:汉惠帝二年建。《东方朔传》:武帝微行,西至黄山宫遇盗处也。《汉志》槐里有黄山宫。武帝建元三年,始为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是也。又宣帝地节中,霍云多从宾客猎黄山苑中。莽天凤三年,民讹言黄龙坠死黄山宫中,奔走往视,莽恶之,即此。
  刘回堡在县东南。晋义熙十三年,刘裕入长安,以沈田子为始平太守。及裕还,赫连勃勃遣其子贵向长安,至渭阳。田子将兵拒之,畏其众盛,退屯刘回堡,即此。○娄馆,在县西。唐乾宁三年,李茂贞再犯阙。官军与战于娄馆,败绩。茂贞遂进逼京师。
  废桥在县西北。苻登自六陌趣废桥。后秦将姚详据马嵬堡以拒之。姚兴遣尹纬驰救,纬趣废桥以待登。登兵争水不得,渴死者十二三,为纬所败。桥盖在马嵬之西。胡氏曰:废桥近栎阳。似误。
  长宁驿县西四十里。《舆程记》:自县治北白渠驿四十里至长宁驿,又四十里至邰城驿,即武功县也。又底张驿,在县东北三十里。驿东为底张村递运所。
  临潼县府东七十里。西北至泾阳县七十里。周为骊戎国。秦为骊邑。汉置新丰县,属京兆尹。后汉移阴盘县寓此。晋仍曰新丰县,兼置阴盘县,属京兆郡。后魏因之。隋初并阴盘入新丰县,属雍州。大业初,属京兆郡。唐仍属雍州。垂拱二年改为庆山县。神龙初复故。天宝三载,分新丰、万年置会昌县。七载,省新丰县,改会昌曰昭应。宋大中祥符间,以县临潼水,改曰临潼,属京兆府。今城周四里,编户五十二里。
  ○新丰城县东十五里。汉高祖以太上皇思东归,因置此以象丰邑,兼徙丰人及榆旧社于此,故曰新丰。自长安东出关者,必由此。汉文帝指新丰示慎夫人曰:此走邯郸路也。更始初,李松等至华阴,分遣偏将军韩臣等西至新丰,败莽军,追奔至长门宫。兴平二年,李亻等作乱,驾幸新丰。晋永嘉五年,刘聪遣子粲等寇长安,粲军于新丰。雍州刺史麴特等击破之。粲走还平阳。建兴二年,刘聪遣刘曜、赵染等寇长安,染屯新丰。索与战于城西,败之,皆此城也。唐武后改曰庆山,又改属鸿州。大足初,还属雍州。天宝七载,省入昭应。
  栎阳城在县北三十里渭水北。或曰,本晋之栎邑。晋悼公十一年,秦取我栎,是也。杜氏《释例》云:栎,盖在河北。《史记》:秦献公二年,自雍徙都栎阳,因城之。项羽入秦,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颜氏曰:国以塞名者,取河华之固为厄塞也。汉高祖初都此,二年,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既而葬太上皇于城北原,谓之万年陵。因分置万年县于城中,为陵邑。武帝以后,属左冯翊。后汉建武二年,封景丹为栎阳侯,寻废栎阳入万年县。晋属京兆郡。后魏属冯翊郡。后周徙万年县于长安。隋又改万年曰大兴县,寻分置万年县于此。唐初,又改大兴曰万年,而改隋之万年曰栎阳。天授初,改隶鸿州。大足初,还隶雍州。宋属京兆府。元省栎阳县入临潼。今亦曰万年镇。
  广阳城在县北。又东北有彰县城。后魏太和二十一年,分万年置彰县。景明初,又分彰县置广阳县,俱属冯翊郡。后周移万年县入长安,而移广阳入旧万年城。隋废彰县,复改广阳曰万年。《通典》:汉栎阳城,在今栎阳东北二十五里。唐栎阳,即魏广阳县也。西魏大统三年,高欢侵魏,军蒲阪。宇文泰军于广阳以御之,即此城云。
  阴盘城在县东。郦道元曰:汉灵帝建宁三年,改新丰为都乡,封段为侯邑,后立为阴盘城。魏收曰:阴盘县本属安定。晋属京兆。魏真君七年,并入新丰。太和十一年,复置阴盘县于县东二十里司马村。鸿门、戏水正属县界。宋白曰:京兆昭应县东十三里有故城。后汉灵帝末,移安定郡阴盘县寄理于此。今亦谓之阴盘城。后魏太和九年,复移而东。今昭应县东三十二里零水西、戏水东司马村,有阴盘故城,是也。后周废。《晋纪》:永宁二年,河间王镇长安,谋东击齐王冏,遣其将李含屯阴盘。又有阴盘驿。后魏孝昌三年,萧宝寅谋据关中,攻杀关右大使郦道元于阴盘驿,即此。
  骊戎城县东二十四里,故骊戎国。春秋,晋献公伐骊戎,灭骊子,即此地也。《秦纪》:始皇十六年置丽邑,三十五年徙三万家于丽邑。即骊戎故城也。《里道记》云:城高一丈五尺,周四里。
  ○骊山县东南二里,因骊戎所居而名。《周纪》:幽王无道,申侯与犬戎共攻王,杀王骊山之下。潘岳《西征赋》所云,军败戏水之上,身死骊山之北者也。秦始皇二十七年,作甬道,自咸阳至骊山八十里。又营葬于骊山,役徒七十万人,是也。山顶旧有露台乡,极高显,汉文帝欲作露台处。晋太元九年,慕容冲进攻长安,苻坚使苻方戍骊山。明年,冲攻杀之。秦将荀池等复与冲战于骊山,败死。山西北麓有温泉,后周至唐,数临幸焉。唐先天二年,幸新丰,讲武于骊山下。开元初,复讲武于骊山。山左右皆峻岭,如云霞绣错,因有绣岭之名。天宝初,改曰会昌山。七载,复改曰昭应山。俗仍谓之骊山。长庆二年,幸华清宫,畋于骊山,是也。其东支麓曰肺浮山,泠水出焉。又东南曰金斧山,石罅中有石如斧而名。亦谓之金谷。谷中常温。卫宏《古文奇字序》云:秦既改古文为篆隶,恐天下不从,乃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谷中温处。皆熟,诏博士诸生说之,前后七百人,人人各异,则皆使往视,因伏机陷之。后人号其处为坑儒谷,又为愍儒乡。唐天宝中,改为旌儒乡。一云,坑儒谷在县西南五里。又《城冢记》:始皇陵在县东八里骊山下。骊山水泉本北流,皆陂障使东注,北径陵下,水积成池,谓之鱼池。又山无石,取于渭北,故縻费工力最多。《志》云:鱼池在始皇陵东北五里。
  庆山县东南三十五里。唐武后时,因风雷涌出,初高六尺余,渐高至二百余尺,诏以为庆山。荆州人俞文俊上书曰:地气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山变为灾,以为庆山,臣以为非庆也。
  鸿门坂县东十七里。《水经注》:新丰古城东有阪,长二里余。堑原通道,南北洞开如门,谓之鸿门。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此即沛公会项羽处,有鸿门亭。汉神爵元年,从方士言,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或谓之蕞城。赵悼襄王四年,庞爰将赵、楚、魏、燕之锐师入函谷,攻秦蕞。徐广曰:新丰有蕞乡也,亦谓之扌取城。更始以赤眉将入关,使王匡等军新丰,李松军扌取以拒之。后城废。《里道记》:自新丰古城西至霸城五十里。又西十里则霸水。《史记》云:鸿门去霸上四十里。盖约言之也。
  鹦鹉谷县东北十里。层崖叠壑,飞淙瀑水。《唐史》:武德元年,鹦鹉谷水清。世传此水清天下平也。又韦嗣立营别庐于此。中宗临幸,赐名幽栖谷。谷傍又有凤凰原。《后汉书》:延光二年,凤凰集新丰原,因以名。
  ○渭水在城北三十里。自咸宁县东流入县境,与高陵县分界。又东入渭南县境。唐先天二年,猎于新丰之渭水,即此处也。又县西北四十里有交口渡,以近泾、渭交流处而名。○潼水,在县西半里,源出骊山,西北流入于渭水。
  戏水县东三十里。源出骊山鸿谷,东经戏亭,北入渭。宋元嘉二十三年,魏主焘讨叛胡盖吴等,自汾阴济河,至洛水桥,闻盖吴在长安北,以渭北乏谷草,欲渡渭南,循渭而西。崔浩以为今去盖吴营六十里,轻骑趣至,可以必克。克吴,南向长安,不过一日。一日之乏,未至有伤。若从南道,吴徐入北山,猝未可平。不从。自渭南向长安,至戏水。吴众闻之,悉散入北山,军无所获。洛水桥,今见朝邑县。
  冷水在县东。亦谓之零水。《水经注》:冷水出肺浮山,径阴盘、新丰两原之间。汉灵帝立阴盘城,冷水际城北出,亦谓之阴盘水。又北流绝漕盘沟,注于渭。其入渭处,谓之零口。唐圣历二年,鸿州水漂千余家,盖即冷水云。
  清水陂县西南十里。多水族之利。《志》云:县南十五里有煮盐泽,多盐卤。苻秦于此煮盐。周回二十里。
  ○华清宫在县东南。《志》云:骊山西北有温泉,在今临潼县南百五十步。秦始皇初,砌石起宇。汉武更加修饰焉。《十道志》:温泉有三所。其一处即皇堂石井,后周天和四年,宇文护所造。大象初,天元如温汤。隋文帝时,更修屋宇,并植松柏千余株。开皇十五年,幸温汤。唐武德六年,亦幸骊山温汤。贞观四年,复幸焉。自是岁,常临幸。十八年,诏阎立本营建宫殿,赐名温汤宫。咸亨二年,改温泉宫。开元二年以后,临幸益数。十一年,又改作新宫。天宝初,更骊山曰会昌山。三载,以新丰去宫远,析新丰、万年二县地,置会昌县,治温泉宫西北。六载,发冯翊、华阴民,筑会昌罗城。益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室,中有朝元、重明等阁,九龙、长生、明珠等殿。又置百司及十宅,王公亦各置茅舍。自是每十月临幸,岁尽乃还宫。七载,改县曰昭应。山名亦改焉,而华清宫如故。制作宏丽,雕饰侈靡,不可名状。汤有供奉及太子、宜春、少阳、玉女诸名。天宝末,为贼毁。惟太子、少阳二汤存焉。元和以后,复加修治。十五年,穆宗幸华清宫。宝历初,幸温汤。咸通中,亦幸焉。广明以后,鞠为茂草矣。杨大年曰:隋置太和宫在骊山绝顶。唐武德中,改置于终南山。又有白鹿观,在县西南十五里。本名骊山观。唐武德中,幸温泉经此,改今名。
  零口镇在县东三十六里。即零水入渭处,为往来之通道。唐贞观十八年,幸零口。永徽元年,零口山水暴出,漂庐舍。即此。宋白曰:天授二年,于零口置鸿州。又于郭下置鸿门县,县寻废。大足二年,又废鸿州镇,盖古鸿门地也。中和三年,李克用等败黄巢兵于零口,进军渭桥。天复初,朱全忠入关,次于赤水,进至零口。闻车驾西幸,复还赤水。后唐应顺初,潞王从珂举兵凤翔,所至迎下,寻自昭应至零口,是也。赤水,见华州。
  戏亭在县东。《鲁语》:幽王灭于戏。是也。苏林曰:戏在新丰东南三十里,周幽王举烽燧征诸侯以悦褒姒处。秦二世二年,陈涉遣周文收兵入关,至戏,军焉。二世使章邯击却之。既而项羽破函谷关,进至戏西。汉元年,诸侯罢戏下,各就国,是也。颜师古曰:今有戏水驿,盖唐置驿于此。
  畦在废栎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故栎阳城中。晋灼曰:形如种韭一畦,畦中各一土封也。秦献公二年,栎阳雨金,因以为得金瑞,作畦以祀白帝,即此。
  曲邮聚在县南二里。俗谓之邮头。《汉仪》:五里一邮。邮。今之候也。汉高伐黥布,张良送至曲邮。亦曰曲亭。汉成帝乐霸陵曲亭南,更营昌陵,即此。○千户固,在县西。晋太元十五年,苻登与姚苌相持。登趣长安,据新丰之千户固,去长安五十里。
  昌亭驿在县东南三十里。汉成帝鸿嘉元年,于新丰戏乡置昌陵县以奉初陵。永始元年罢。《关中记》:昌陵在霸陵城东二十里。成帝作初陵,或言不便,乃于步昌亭起昌陵。取土成山,与粟同价,靡费巨万,积年无成,乃复还延陵。其后置驿于此。延陵,见咸阳县。今县治西为新丰驿。又有安幕坳,在县东二十里。相传汉高祖幸新丰,安营幕于此。因名。
  渭南县府东百四十里。东至华州五十里,东北至同州百四十里。汉新丰县地。苻秦折置渭南县,属京兆郡。后魏孝昌三年,改置南新丰县及渭南郡。西魏复为渭南县。后周属雍州。隋因之。唐初属华州。武德五年,复隶雍州。天授二年,改属鸿州。大足初,州废,还隶雍州。五代周复属华州。宋因之。熙宁六年,省入郑县,为渭南镇。元丰初复故。金元因之。明嘉靖三十八年,始改今属。今城周七里有奇,编户八十六里。
  ○莲勺城在县北七十里。汉县属左冯翊。师古曰:莲勺,读曰辇酌。后汉因之。晋亦属冯翊郡。后魏仍为莲勺县。隋属雍州,大业初县废。如淳曰:城南有咸池,纵广十余里,乡人名为卤中。汉宣帝微时,常困于莲勺、卤中,是也。或曰卤池,在今蒲城县界。
  下邽城在县北五十里。秦武公伐邽戎,取其人置县。陇西有上邽,故此为下。汉亦曰下邽县,属京兆尹。后汉省入郑县,桓帝复置。晋属冯翊郡。永嘉末,南阳王模将赵染降,刘聪帅骑兵攻模于长安,败模兵于潼关,长驱至下邽。后魏置延寿郡于此。隋废郡,以县属同州。唐垂拱初,改属华州。《四夷县道记》:下邽故城,在唐下邽县东南二十五里,渭水之北。《九域志》:富平县至下邽三十五里,下邽至华州六十五里。唐乾宁三年,李茂贞犯阙,上出至渭北,如富平。华州节度使韩建请幸华州,乃自下邽趣华州。又朱梁贞明六年,晋将李存审救同州,败刘兵,略地至下邽,谒唐帝陵而还。宋仍属华州。金因之。元省。又《城冢记》:下邽城东南有物定仓城。《西京杂记》:物定仓近渭河岸,收贮五谷,先定其物性,则不挹坏。俗讹为无底仓。
  灵源城在县境。西魏分渭南置灵源县。又析置中源县。后周省。《一统志》:县东北九十里有甘泉城,俗传赫连勃勃所筑。又县南十里有休屠王城。汉时休屠王部落来降者,筑城居此,因名。
  ○玄象山县东南三十七里。一名倒兽山,或谓之倒虎山。苻秦末,陇西处士王嘉隐居倒虎山,有异术,是也。又有石楼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一名石鼓山。
  明光原在县东四里。亦曰新丰原。后魏置南新丰县于原西偏。隋开皇中,以原上无水,移县于今治。又东谷,在县东十三里。
  ○渭水在县城北。四里自临潼县流入境,又东入华州界。西魏大统三年,高欢寇冯翊,军于许原西。宇文泰至渭南,造浮桥于渭,令军士轻骑渡渭,辎重自渭南夹渭而西,是也。《志》云:县北有上涨、下涨二渡,即渭水津济处。
  氵酋水在县城西。《水经注》谓之首水,源出石楼山,东北流,历新丰原东,合东谷水注于渭。又县东二十里有赤水,盖与华州接界处也。
  金氏陂在旧下邽城东南二十里。汉车骑将军金日磾有功,赐田宅于此,陂因以名。《水经注》:白渠经莲勺城南,又东注金氏陂。是也。唐武德二年,又引白渠灌之,置监屯于此。
  ○步高宫在县西南。《水经注》:首水径秦步高宫,世名立市城。《三辅黄图》谓之市丘城。或曰,即步寿宫也。隋《图经》:秦步寿宫在县西南三十里。○游龙宫,在县西十里。《唐志》:开元二十五年更置。又县东十五里有隋所置崇业宫。《志》云:县治东南,今有丰原驿。
  蓝田县府东南九十里,南至商州二百四十里。秦县。玉之次美者曰蓝。县之山出玉,因名。汉亦曰蓝田县,属京兆尹。晋仍属京兆郡。后魏太平真君七年,省入霸城县。十一年,复置。后周兼置蓝田郡,寻废郡,县仍属京兆。今城周五里,编户十九里。
  ○蓝田故城《志》云:在县治西十一里。《竹书》: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盖向之故邑,后置县。周赧王三年,楚怀王因丹阳之败,悉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大败。又沛公与秦军战于蓝田南,败之。汉建安十七年,马超余众屯蓝田,夏侯渊击平之,即此处也。后周时县移今治。
  嶢柳城今县治也。晋永和十年,桓温伐秦,破青泥。秦主健遣太子苌帅众军 嶢柳以拒之。又义熙十三年,刘裕伐姚秦,沈田子、傅弘之等入武关,进屯青泥。秦主泓使姚和都屯柳拒战,即此城也。或谓之柳 嶢城。○青泥城,在县南七里。晋永和十年,桓温伐苻秦,入武关。别将薛珍攻上洛,进击青泥城,破之。义熙十三年,沈田子等屯青泥。秦主泓自将击之,败走。既而夏王勃勃图取关中,从王买德言,使将兵屯青泥。十四年,义真自长安引而东,夏赫连 勃勃贵之,至青泥,晋兵大败,义真仅免。《志》云:县东南三十里有思乡城。相传宋武帝入关,筑城于此。南人思乡,因以名之。傍多柳,一名柳城。
  白鹿城在县西十五里。亦后周置。隋废。唐武德二年复置。三年改为宁人县。贞观初,废。又玉山废县,在县南,亦后周置。隋初废。唐武德三年复置,贞观初废。
  ○七盘山县南十里。旁有坡。杜佑曰:七盘十二,蓝田之险路也。王莽命王级曰:绕霤之固,南当荆楚。绕霤者,言四面塞厄屈曲、水回绕如屋霤然。唐广德初,吐蕃入长安,上幸陕州。郭子仪将诣商州发兵,恐吐蕃逼乘舆,留军七盘,三日不行。建中四年,朱Г据长安。李晟讨之。尚可孤以神策兵保七盘,受晟节制。既而败Г将仇敬,遂取蓝田。贞元七年,剌史李西华患此路之险,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回山取途,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明初,元主诏李思齐由七盘金商图复汴洛,是也。
  嶢山县南二十里。亦谓之嶢岭,秦因以名关。又东南五里有蒉山。汉高入武关,引兵绕 嶢关,逾蒉山击秦军,至蓝田,遂西入咸阳,是也。
  蓝田山县东南三十里。《周礼》: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蓝。山出玉英,因名。亦曰玉山。又形如覆车,亦名覆车山。李广屏居蓝田山下,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处也。《寰宇记》:山有古华胥氏陵。覆车山北有山曰倒震山,一名□□山。
  秦岭在县东南,即南山别出之岭。凡入商、洛、汉中者,必越岭而后达。班固《西都赋》:前乘秦岭,是也。由此东出,即蓝田关矣。刘裕伐秦,以沈田子等入武关,恐众少不敌,遣沈林子将兵自秦岭往助之。盖自华阳循山西南至秦岭也。时裕军于今河南阌乡县界。
  横岭县北三十五里,自蓝田西达骊山之道。岭北为韩公堆。唐广德初,吐蕃入长安,郭子仪走商州,发武关防兵,使长孙全绪将之,北出蓝田,至韩公堆。吐蕃疑惧,遂引却。即此。《志》云:县南二十五里有桓公堆。盖桓温伐秦时驻此,因名。
  石门谷县西南五十里。唐时有石门镇。乾宁二年,岐兵犯阙,上出长安启夏门,驻华严寺。晡晚,出幸南山莎城,寻徙石门镇,驻于佛寺。既而李克用入援,遣将史俨将兵诣石门侍卫,是也。又大峪谷,亦在县西南。近时群贼为官军所迫,傍终南山,入商洛,更深入大峪。官军逐之,东走辋谷川,复入大山远窜。《志》云:县东南接商、洛诸山,有大峪谷、乡沟诸险,路通潼关。莎城,见长安贺城戍。○倒回谷,在县东南五十里。《志》云:霸水源出于此。或谓谷在七盘山北,误。
  白鹿原县西五里。相传周平王时,有白鹿游此,因名。晋桓温伐秦,败秦兵于蓝田。别将桓冲又败苻雄于白鹿原。《水经注》:枸枷川,经白鹿原西。原上有枸枷堡,秦襄公时堡也。又云原在霸川西。《三秦记》:骊山西有白鹿原。《通释》云:白鹿原在咸宁县东二十里。《志》云:咸宁县东有神谷,在水东白鹿原。原盖跨咸宁、临潼境内矣。《雍胜录》:白鹿原者,南山之麓,坡陀为原也。东西十五里,南北二十里,霸水行于原上,至于霸陵,皆此原云。
  凉风原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接石门谷,北入故万年县界。《遁甲开山图》:骊山西有凉风原,亦雍州之福地也。一名风凉原。
  ○霸水在县西。《水经注》:源出县之蓝田谷,亦曰蓝田谷水,经蓝关,历白鹿原东下,流入渭。汉建昭四年,蓝田山崩,壅霸水,即此。○水,在县南,北流经白鹿原西,又北合于霸水。《志》云:县有荆谷水,出县东南秦岭之荆谷。又有石门谷水,出石门谷,北流合广谷、采谷、库谷诸水,经白鹿原东,又北会于水。
  长水在县西北。《水经注》:长水出白鹿原,亦谓之荆溪。溪之西北有枸枷川流合焉。川水有二源,俱出南山谷中。西川东北流,径凉风原西。东川西北流,历凉风原东。二川会流,径白鹿原西。又北径杜陵废县东,注于荆溪。又北入于霸水。《胜览》:枸枷川出南山,合围谷、岐孟谷、崔谷诸水为一川,西北流入咸宁县界。胡氏曰:汉有长水校尉,即此长水也。颜师古曰:今县东有长水乡,故胡骑所屯。以姚苌讳,改曰荆溪。
  辋谷水在县南八里。谷口乃骊山、蓝田山相接处。山峡险隘,凿石为途,约三里许。商岭水自蓝桥伏流至此,有千圣洞、细水洞、锡水洞诸水会焉。如车辋环辏,自南而北,圆转二十里。过此则豁然开朗,林野相望。其水又西北注于霸水,亦谓之辋川。
  ○万泉宫在县东南四十里。唐永淳初建,亦曰万全宫。《会要》:仪凤三年,于蓝田作凉宫,名曰万全。弘道初,废。
  蓝田关县东南九十八里。《志》曰:蓝田关,即秦之关。子婴遣将拒关。沛公引兵攻关,未下。逾篑山击秦军,大破之。又汉王使周勃守关,转击项籍。杜笃《论都赋》所云“关函守,山东道穷”者也。晋太安二年,以义阳贼张昌忧乱江沔,诏雍州刺史刘沈将兵出蓝田关以讨昌,不果。亦名青泥关。王买德谓赫连勃勃:青泥上洛,南北之险。是矣。西魏大统三年,东魏高敖曹拔上洛,欲入蓝田关,不克。唐天宝末,安禄山陷河南,遣兵围南阳,诏以虢王巨为河南节度。巨自蓝田出南阳,贼解围去。或谓之蓝田道。唐中和三年,黄巢据长安,兵数败,阴为遁计,发兵扌益蓝田道。既而李克用等破贼于渭南,入长安。贼自蓝田入商山逸去。《魏土地记》:蓝田县有关,亦名曰柳,道通荆州。
  太昌关在石门谷南。《唐史》:天宝中,崔言山南可引舟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铲山出石门,北抵蓝田,可通挽道。以充使,开大昌关,役徒数万,竟不能通,即此。
  蓝桥在蓝田关南。唐中和初,忠武监军杨复光克邓州,逐黄巢将朱温,至蓝桥而还,即此。《志》云:桥在县东南五十里,似误。
  县府西南七十里。西北至乾州武功县百里。夏为扈国地。殷为崇国地。周为丰邑地。秦为甘亭。扈、一也。汉置县,属右扶风。晋属始平郡。后魏属京兆郡。隋因之。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二十三里。
  ○城在县北二里。古扈国也。《左氏传》:夏有观扈。杜预曰:县有扈乡,秦改为。汉县治此。又县西南五里有甘亭,以在甘水之东而名。夏启伐有扈,誓师于甘,即此。○钟官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相传秦始皇销兵铸于此。一云在长安上林苑中,汉钟官也。唐时故城犹存。贞观十八年,驾幸钟官城。
  酆城在县东五里。殷为崇侯虎国,文王伐之。故《诗》云“既伐于崇,作邑于酆”也。酆宫在焉。周武王虽迁镐而酆宫不改。《书》云:步自宗周,至于丰。《左传》昭四年,楚椒举曰:康有酆宫之朝。杜预曰:酆宫东有灵台,康王于是朝诸侯。孔颖达曰:丰去长安西镐池二十五里。《括地志》:县东三十五里,有文王丰宫。
  ○牛首山县南二十五里。张衡《西京赋》所云“绕黄山而款牛首”者也。涝水出焉。《志》云:牛首山东有白云山,与县相值。又东有圭峰。
  鸡头山县东南三十里。《十六国春秋》:秦苻生弃长安,欲西上陇,士卒散尽,遂入鸡头山,为追兵所害。又县南有五床山,与牛首、鸡头诸山皆为之南山,盖终南支阜也。唐武德七年,校猎于南山。又紫阁峰,亦在县东南三十里。
  库谷在县南南山。唐置库谷关。《六典》:库谷在县,就谷在,百工监在陈仓,太阴监在陆浑,伊阳监在伊阳,兼置将作监,掌采伐材木处也。又甘谷,亦在县南山。唐武德八年,幸县,校猎于甘谷。
  ○渭水县北九十里,自兴平县流入境,与咸阳县分界。○沣水,在县南,出南山丰谷,北流入长安县境。《志》云:在县东三十里
  涝水在县西三里。出南山涝谷,北流经故阳宫西。成化中,涝水泛溢,抚臣项忠导广济渠流入城壕。又北入长安县界。又甘水,在县西南。《水经注》:甘水出南山甘谷,亦北流经秦阳宫西,又北径甘亭西,合于涝水。又有扈水在县南,出南山扈阳谷。一名马腹陂,流合于甘水。
  高观谷水县东南三十里。西北流,入于沣水。又有太平谷水、檀谷水,俱出终南山,注于丰水。
  氵美陂在县西五里。《唐十道志》:陂周十四里,产鱼甚美。宝历间,尝敕尚食禁采捕,水则任民溉田及碾。太和中,复敕还府。其水西北流入涝。《志》云:县东南十八里有八部泽,周五十里。
  ○甘泉宫在县西南十二里。程大昌曰:古以甘泉名宫者三:秦甘泉宫在渭南;汉甘泉宫在云阳磨石岭上;隋甘泉宫在县,对甘泉谷。或曰甘泉为秦之南宫,隋宫疑即秦旧址也。秦宣太后诱义渠戎王,杀诸甘泉。又始皇十年,迎太后于雍,入咸阳,复居甘泉宫。二十七年,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此皆渭南之甘泉。隋复置宫于此。又有隋太平宫,在县东南三十里,以对太平谷而名。
  阳宫县西南二十三里。秦惠文王时建。始皇九年,迁太后于阳宫。汉甘露二年,幸阳宫属玉观,是也。,读曰倍。又县北有宜春观,汉武帝建。《水经注》:涝水经汉宜春观,合氵美陂入渭。
  灵台在县东北,周灵台也。《志》云:酆宫又东二十五里,即灵囿之地。中有灵台,《诗》所称“经始灵台”者。《春秋》僖十五年,秦、晋战于韩,秦获晋侯以归,舍诸灵台。是也。又有龙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一名龙台观。《三辅故事》:龙台高六丈,去丰水五里。汉时龙见陂中,故作此台。张楫曰:龙台在丰水西北,有龙台泽,亦名观水,《上林赋》所云登龙台者也。泽中又有马祖坛。
  田家在县西,旧为碾之所。唐天复初,宦官韩全诲等,以朱全忠将至长安,劫上幸凤翔。上至县,李茂贞迎车驾于田家,明日,至,是也。
  县府西南百六十里。西北至凤翔府二百里,北至乾州武功县四十里。汉县,属右扶风。山曲曰,水曲曰,故以名县。后汉省。晋末复置,仍属扶风郡。后魏因之。后周保定中,徙县于县西北,而于此置恒州及周南郡。寻州郡俱废,移县治此,属京兆郡。隋仍旧。唐天宝中,改曰宜寿县。至德初,复故。天复初,改属凤翔府。宋因之。金贞四年,又置恒州于此。元州废,县属安西路。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四十里。
  ○宜寿城县西一里。唐天宝中,县治于此。至德初,房将兵收西京,分军一自宜寿入,一自奉天入,一自武功入。既而皆为贼所败。中和初,凤翔帅郑畋讨黄巢,军,即此。
  终南城在县东。西魏时置县,属雍州。后周属恒州,寻废。唐武德二年,复分置终南县。贞观八年省。宋为县之清平镇。大观初,置清平军。后置终南县,以清平军使兼领。金废军,仍置终南县。元废。《隋志》:后周时,分置仓城、温汤二县,寻并废。
  ○五福山在县东南。县北去终南山三十里。山其支峰也。《志》云:县东南四十里有太微峰,形势嵯峨,直接太虚。其地又有五峰耸峙,俗呼五福山。又东南十里为玉女洞,旁有飞泉甚甘。《水经注》:甘水出玉女峰。是也。又有芒谷,亦在县东南。芒水出此。相传马融曾读书谷中,石室存焉。
  沉岭县南五十里。蜀汉景曜初,姜维率众出骆谷,经沉岭,向长安,即此。今亦名姜维岭。又有关家洞,近骆谷。明初,大兵下西安。元将桑麻失里守关家洞,徐达破走之。
  老子陵县东三十里。一名石楼山,又名楼观山。旧有尹先生草楼,即关令尹故宅。秦始皇于楼南立老子庙。晋元康中,重葺,莳木万株,连亘七里。《水经注》:就水东北经大陵,世谓之老子陵。是也。唐武德七年,幸楼观山,谒老子祠。既又改为宗圣观。开元末,得玄元像于楼观山间,即此。
  ○渭水在县北五里。自武功县流入界,与兴平县接境。《水经注》:县有就水,出南山就谷,北流与黑水及三泉合,又北注于渭。又有田溪水,出南山田谷,北流径长杨宫西,又东北注于渭。又东有涌水,出南山东谷,东北流,经长杨宫东,又北径望仙宫,又东北耿谷水注之。水发南山耿谷,北流与柳泉合,东北径五柞宫,合涌水注于渭。
  黑水在县西南。水出南山黑谷,北流合于就水。后魏正光末,秦州贼莫折念生遣其弟天生东侵岐雍,军于黑水。魏将崔延伯军于马嵬以拒之。既而选精兵西度黑水,向天生营。盖自马嵬越渭水而南,又度黑水而西也。
  芒水在县东南。出南山芒谷。《水经注》:芒水,经县竹园中,分流注渭。蜀汉延熙二十年,姜维出骆谷,至沉岭,为邓艾所拒,壁于芒水。是也。○甘水,在县东十里。县东六十五里有甘河镇,以此名。《志》云:县东北五里又有水。下流俱入渭水。
  骆谷水在县西南。出骆谷,北流径长城戍西,又北注于渭。《水经注》:骆谷水,出坞东南山骆谷北。是也。○韦谷渠,在县西南三十五里。自南山流经清化店,北入渭,一名广济渠。又县有夹水沟,近时官军败贼于此。
  望仙泽县东南三十里,周十里。又东南五里有仙游潭,亦曰五龙潭。唐时岁降中,使投金龙于此。
  ○长杨宫《黄图》云:在县东南三十里。秦宫也。又有五柞宫,在县东南三十八里。亦秦故宫。汉武南猎长杨,即此。《汉书》:武帝后元二年,幸长杨宫,崩于五柞。《水经注》:二宫相去八里。长杨有长杨数亩。杨雄作《长杨宫赋》,谓此宫门有射熊馆。元帝永元五年,幸长杨射熊馆。成帝元延三年,校猎长杨射熊馆。五柞宫门外有柞树五。又南有清梧观,观前有梧桐三,因名。○宜寿宫,在县南三十里,周隋时建。又《隋志》县有宜寿、文山、仙游、凤凰等宫。
  司竹园《元和志》云:在县东十五里。隋《图经》云十二里。《史记》:渭川千亩竹。《汉书·王莽传》:霍鸿负倚芒竹。即此地也。师古注:芒竹在南,芒水之曲而多竹林也。《穆天子传》:天子西征至玄池,奏《广乐》三日,是曰乐池,乃植之竹。汉时谓之、杜竹林,有竹丞。魏置司守之。晋永和六年,苻健至长安,故赵将杜洪、张琚屯司竹。九年,秦胡阳赤起兵司竹,苻雄等击灭之。后魏有司竹都尉管领,岁终以竹功之多少为考课。隋末,西域商胡何潘仁入司竹园为盗,与李神通攻下县,以应李渊。唐广德初,吐蕃入奉天、武功。郭子仪奉诏镇咸阳。方至,吐蕃已自司竹园渡渭,循山而东。渭北行营将吕月将破之于西,既而败没。《寰宇记》:园周围百里,以供国用。宋有司竹监。苏轼云:官竹园,临水数十里不绝。盖北跨武功,西连县,东接、杜,皆古司竹地矣。明设司竹局大使典之。
  骆谷关县西南百二十里。《通释》:骆谷在长安西南三百里。唐武德七年,开骆谷道通梁州,因置骆谷关,在今关外九里。贞观初,移于此。至德二载,安庆绪之兵据长安。崔光远破贼于骆谷。兴元以后,关中多故,每由骆谷幸兴元。又天初,岐以车驾迁洛,传檄合兵讨朱全忠。全忠自河中西入关,引兵北屯永寿,南至骆谷。岐兵竟不出。详见汉中府傥骆道。○柴家关,在县南百七十里,有巡司。又县西南百里有十八盘巡司。
  长城戍在县西南三十里。蜀汉延熙二十年,姜维出骆谷,至沉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少。魏司马望、邓艾进兵据之以拒维。晋永和五年,石赵乱。梁州刺史司马勋谋取雍州,出骆谷,破赵长城戍,壁于悬钩,去长安二百里。王氏曰:悬钩,在长城戌东,地险固,内控骆谷之口,外通雍、豫之境。既而勋释悬钩,东出武关,遂拔宛城。宛城,今河南南阳府也。○贺城戍,在县西。晋永和中,司马勋破赵长城戌,又拔贺城。三辅豪杰,多杀守长以应勋,凡三百余壁,即此。又女娲堡,亦在县西南。晋永和十年,桓温伐秦,梁州刺史司马勋军出子午谷,为苻雄所败,退屯女娲堡。
  高陵县府北八十里。西至泾阳县五十里,东至三原县三十五里。本秦县,为左辅都尉治所。汉属左冯翊。三国魏改为高陆县,属京兆郡。晋因之,寻复旧。后魏熙平中,复改为高陆县,冯翊郡治焉。隋初郡废,县属雍州。大业初,复曰高陵县,属京兆郡。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四里。
  ○左冯翊城县西南二里。《括地志》:即高陵故城也。秦昭王封同母弟显为高陵君。又吕氏之变,代王乘传诣长安,至高陵休止。更始末,赤眉至高陵,王匡等迎降。潘岳《关中记》:三辅旧治长安城中,长吏各在其县治民。光武东都之后,扶风出治槐里,冯翊出治高陵,即此城也。
  阳陵城县西南三十里。《索隐》云:在长安东北四十二里。是也。本秦弋阳县。景帝五年营陵邑,改焉。太初以后属左冯翊。后汉改属京兆。曹魏时废。《帝王世纪》:阳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四十丈,西去咸阳县十五里。○鹿苑城,在县南二十五里。唐武德二年析高陵地置,贞观初废。
  ○鹿苑原县西南三十里。唐贞观四年,猎于鹿苑是也。原上有鹿台祠。元至正二十一年,张良弼贰于察罕,营于鹿台。二十六年,扩廓总诸道兵,良弼复不应命。扩廓遣关保等攻之于鹿台。既而明师平山西,渡河趣奉元,良弼由野口北遁。徐达等渡渭,驻三陵陂,遂入奉元。野口,或云即醴泉县冶谷口。又有奉政原,在县南十里。
  ○渭水县西南二十里,与临潼县接境,合于泾水,又东入渭南县界。○泾水,亦在县西南二十里,自泾阳县东南流,合于渭水,又东经废栎阳县界。晋义熙十三年,刘裕伐秦,王镇恶自河入渭,趣长安。姚弘使姚强等合兵泾上以拒之,盖在县界。
  南白渠在县北。白渠自泾阳县来,分三限。中白渠首受太白渠,入县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东南流,亦入县界。《水经注》:白渠又东,支渠出焉。东南流,经高陵故城北。是也。唐宝历初,县令刘仁师更浚古白渠水道。渠成,名曰刘公渠,堰曰彭城堰。《白氏六帖》:高陵有清、白二渠。交口置斗门堰。清水三分入白渠,二分入清渠。
  ○龙跃宫县西四十里。地名十里店。亦谓之故墅,唐高祖龙潜处也。武德六年置宫,七年临幸焉。德宗改为修真观。《志》云:龙跃宫西接咸阳周氏陂,唐高祖屡幸周氏陂,过故墅,即此。○雍门,徐广曰:在高陵县。秦都咸阳,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是也。
  东渭桥在县南十里。详见长安县。桥西二里有新开渡,县西南二十里有黄家渡,又西南十里有孙张渡,俱渭水津济处。
  富平县府东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耀州七十五里,西至三原县五十里。汉县,本治宁夏之废回乐县界。后汉徙治今庆阳府之废彭原县界。晋徙怀德城,属北地郡。后魏移于怀德城东北。后周置中华郡,旋废郡,以县属冯翊郡。隋改属京兆郡。唐属雍州,徙治义亭城,天中属耀州。五代以后因之。明万历三十年,改今属。城周三里,编户四十四里。
  ○义亭城即今治。古乡亭也。唐初,治怀德故城东北。武德五年,校猎于富平。开元中,始移于义亭城。宋因之。建炎中,张浚以五路之师次于富平。吴曰:兵以利动,今地势不利,未见其可。诸将不听,及战,为敌所败。○怀德城,在县西南十五里,汉县也。《志》云:县旧治在今朝邑县界。此城乃后汉建安中,因旧名移置于此。晋为富平县治。
  频阳城在县东北六十里。秦厉公二十一年,初县频阳,以在频水南而名。始皇二十一年,王翦谢病归频阳,即此。汉亦为频阳县,属左冯翊。更始初,邓晔遣其属王宪为校尉,将数百人北渡渭,入左冯翊界,北至频阳,所至迎降。晋仍属冯翊郡。后魏因之。后周废。魏收《志》频阳有广武城。《一统志》在今县南十五里。又县南三十里有秦穆公城,西南两面有墙,各高一丈五尺,相传秦穆公筑。
  美原城在故频阳北三里。故土门县。苻秦以频山有二土门,因置土门护军。后魏景门元年,改为县,属北地郡。隋大业初,废入华原县。唐咸亨初,析富平、华原、同州之蒲城县地,置美原县,治故土门城,属京兆府。上元初,党项寇美原、同官,大掠而去。天佑三年,静难帅李继徽合关中诸邑兵,攻夏州,军于美原。朱全忠遣同州帅刘知俊等击败之。五代梁开平末,李茂贞置鼎州于此。朱友改曰裕州。后唐废州,县仍属京兆。宋属耀州。金因之。元废入富平县。
  ○荆山县西南十里,怀德故城北。《禹贡》:荆、岐既旅。又曰:导及岐,至于荆山。所谓北条之荆山也。《帝王世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又云:禹铸鼎于荆山下,有荆渠。《汉书》注:怀德县有荆山。盖主朝邑县之怀德城而言。○迤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孔氏谓之靡迤。昔周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遂有周畿内八百里,东至迤山是也。
  频山县东北七十里。秦时于山南置频阳县,频水出焉。应劭云:秦置县于频水之阳也。今为大石、小石二涧。○中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龙泉山县西北十五里。唐中宗定陵在焉。代宗永泰初,吐蕃寇富平,焚定陵殿,即此。又檀山,在县西二十五里。代宗元陵在其上。县西北二十里为天乳山,有两峰相对。唐文宗葬此,谓之章陵。○金瓮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唐顺宗丰陵在焉。县西北四十里为紫金山。其上有懿宗简陵。又万斛山,在县东北九十里。
  八公追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其追两畔各有小谷,象公字,中心有堆,故曰八公堆,亦曰八公原。金人繇扶风东还,将犯永兴。宋将贺师范与战于此,败死。今垒壁尚存。
  ○漆沮水在县西北。自耀州南流经此,入蒲城县界。其支流经怀德城南,而为石川等堰。○石川堰,在县南五里。亦曰石川河。《寰宇记》:漆沮水一名石川河。又县南十五里有常平堰,又南五里为龙门堰,皆漆沮之支流也。郑、白二渠,旧自泾阳东入注焉。《志》云:县境南有富平堰。《后周书》:西魏大统十六年,泾州刺史贺兰祥修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人获其利。
  泽多泉县西十三里,东流入漆沮河,有灌溉之利。《志》云:县西南二十里有直城渠。又西南八里有杨九渠。县西二十五里有永济渠。又有文昌渠,在县西北十七里,又西北八里为高望渠。又长泽渠,在县西北三十里,又西北五里为石水渠。又白马渠在县西北四十里,又西北三里为偃武渠。以上九渠,俱引漆沮之水,互相灌注,溉田甚广。
  ○雨金堡县东南三十里。周八百步。中有一泊,每天雨,水色如金,因名。《史记》:秦献公十八年,栎阳雨金。县本古栎阳县界,堡因以名。又直市,在县南十五里,秦文公所置,以物价无二而名。
  灵感寺在今县治西。唐中和二年,王铎将两川、兴元之众讨黄巢,屯于灵感寺,即此。
  三原县府北九十里。西至耀州九十里,南至醴泉县百十里。汉池阳县地。苻秦置三原护军,以其地在清酆原、孟侯原、白鹿原间,故名。后魏废。西魏置三原县,属北地郡。后周置建中郡。建德初,郡废,县属冯翊郡。隋属京兆郡。唐武德四年,改为池阳县。六年,改曰华池,复分置三原县,属北泉州。贞观初,废三原县,而改华池为三原,属雍州。天授初,改隶鼎州。大足初,仍隶京兆府。五代唐属耀州。宋以后因之。明弘治四年,改今属。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三十四里。
  ○池阳城县西北二十里。汉县。应劭曰:在池水之阳也。惠帝三年置。武帝时,属左冯翊。后汉因之。晋为扶风郡治。永和九年,苻秦孔持起兵池阳,苻雄击灭之。义熙十二年,赫连勃勃遣兄子提南侵池阳,秦将姚裕击却之。后魏亦曰池阳县,属咸阳郡。后周县废,移三原县治焉。唐武德四年,移三原县治清水南,改为池阳县。五年,校猎华池,即池阳也。六年,复还旧治,改曰华池县。贞观初,改为三原县。元至元十二年,始移县于龙桥镇,即今治也。《长安志》:池阳旧城,俗名迎冬城,南去泾阳县二十八里。唐会昌中,泾原帅史宪诚筑三原城,疏泾于隍,积钱储粟,以便戍守。五代梁开平四年,岐王李茂贞合泾兵,攻夏州帅李仁福。全忠救之,遣军屯三原。即故池阳矣。
  三原故城在今县北。《通典》:苻秦置三原护军于[B18D]山北。后魏罢护军,置三原县。后周移治汉池阳城。唐武德四年,幸三原。是年移县治于清水南,改曰池阳。六年,又分置三原县。贞观初,以华池为三原,而此城遂废。
  永安城县北五十里。或云即毛鸿宾堡也。宋白曰:三原县有鸿宾栅。后魏孝昌二年,萧宝寅作乱,关右刺史毛鸿宾立义栅以捍贼,因名。唐太子建成将诣仁智宫,未至六十里,悉留其官属于毛鸿宾堡,是也。《寰宇记》:后魏永安元年,于此置北雍州,因名为永安城。唐肃宗尝敕改为建京郡,旋废。贞元中,又以神策军分屯永安城。是也。仁智宫,见宜君县。
  黄白城在县西南二十里。《水经注》:秦曲梁宫也。后为黄白城。东汉兴平二年,李亻等作乱,欲劫车驾幸池阳黄白城。晋愍帝初,刘曜等寇长安,诏麴允屯黄白城以拒之。永和六年,苻健入关中,羌酋白犊屯黄白,迎降于健,即此。
  ○尧门山县西北三十里。其山两合如门。《括地志》:山亦名石门山,两崖峻险,途出其中。相传尧凿山为门,因名。周显王五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盖即此。又有浮山,在县北二十里。○[B18D]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与泾阳县接界。
  齐天原县西北二十里。《志》云:原长七里,南连白鹿,北连[B18D],有青谷水出焉。一名鬼谷,相传苏秦、张仪师事鬼谷先生处。《史记索隐》:扶风之池阳,颖川之阳城,俱有鬼谷。盖因其人所居为号。○孟侯原,在县西北。《志》云:其相近者,又有白鹿、清酆二原。清酆,一作清风原。
  青谷在县北。或曰,即清谷也。朱梁开平二年,岐王李茂贞遣梁降将刘知俊攻灵州,梁遣康怀贞攻静难军。知俊释灵州而还。梁急召怀贞等旋师,遣兵迎援于三原青谷,即此。
  漆沮水在县东北。自耀州流入境,与郑渠合,又东流入富平县界。《志》云:县北有郑渠。《水经注》:郑渠东经[B18D]山南,又经池阳故城北,又东南与沮水合。是也。
  清水在县西。自耀州而南,入县境。径黄白城西南,绝白渠,屈而东流,为曲梁水。又东南绝白渠渎,至万年镇,为五丈渠。又经藕原东南流,注于渭水。《志》云:清水今自县西南流,入泾阳县,合于冶谷水。亦谓之清谷水。万年镇,见临潼县。
  太白渠在县南十里。清谷水合焉,东南流入渭。《水经注》:渭水又东,得白渠支口,又东与五丈渠合。是也。○长孙堰,在县北三十里。又县东北二十里,有马牌堰。又东北五里,有木王堰。皆自耀州境引浊谷水,为灌溉之利。《志》云:县西又有邢堰。白渠北限地高,水势微,不能及。遂堰清、冶二谷水,经县之龙桥镇,东至邢村,截河为堰。其水与泾合流,以溉三原、栎阳并渭南屯所之田。堰下水分二渠,中有深沟,即古白渠故道。恐水流轶入,堰之以分溉高田。今名其沟曰乾沟。
  寡妇渡在县西北。晋义熙末,赫连勃勃遣其子贵向长安。傅弘之破之于池阳,又破之于寡妇渡。宋白曰:庆州北十五里有寡妇山。是水发源于其山,下流乃为寡妇渡,是也。
  留运桥在县东南白渠上。唐至德二载,郭子仪奉诏自河东赴凤翔。贼将李归仁自长安邀之于三原北。子仪使将仆固怀恩等伏兵击之于白渠留运桥,杀伤殆尽,是也。
  黄洛堡在县东北。晋升平初,姚襄自杏城进据黄洛。秦王苻生遣苻黄眉等击之,佯败走。襄追至三原,黄眉等前后夹击,襄败死。杏城,见中部县。○和宁堡,在县北。姚秦初,秦冯翊太守兰椟,率众自频阳入和宁,谋攻姚苌于长安,是也。或云和宁在岭北杏城之东南,似误。
  荡社在县西南。《史记》:秦宁公三年,遣兵伐荡社。司马贞曰:西戎之君,号曰亳里。盖成汤之胤,其邑曰荡社。《括地志》:三原县有汤陵。又有荡台,在始平县西北。荡社,盖在三原、始平之界。建忠驿,在县治北。明初,置于此。
  醴泉县府西北百二十里。西北至乾州四十里,东南至泾阳县九十里,西南至武功县九十里。汉谷口县地,属左冯翊。后汉及晋为池阳县地。后魏为宁夷县,属咸阳郡。西魏置宁夷郡。后周改为秦郡,寻废。隋开皇十八年,改县曰醴泉。大业中,属京兆郡。唐贞观初废。明年复置。宋仍属京兆府。金属乾州。元因之。明嘉靖三十八年,改今属。县有内城,土城也,元末筑,周里许。成化四年,增筑东西南三面外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
  ○谷口城县东北七十里。本汉县。文帝六年,淮南王长遣其党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后汉建武二年,汉中王嘉,大破赤眉于谷口,即此。县寻废。西魏武帝修于谷口,置宁夷、温夷二护军。其地即古之寒门也。亦曰冶谷当九山东、仲山之西、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仲山之北寒凉,故又谓之寒门。西北去甘泉山八十里,燕鞠武所称秦北有甘泉、谷口之固者。又《封禅书》公孙卿以明廷者,甘泉也。所谓寒门者,谷口也,即故城矣。
  仲桥城县东三十里。晋咸和四年,长安入于石赵。刘曜子胤复自上邽趣长安,军于仲桥,是也。隋为醴泉县治。唐永泰初,吐蕃入寇,移兵攻醴泉。建中末,李怀光败朱Г兵于醴泉。《志》云:唐末移县而西。今县东北十里泔北镇,即其故址。元末,又移今治。胡氏曰:郑国渠经仲山下,渠上有桥,谓之仲桥,在九山东。《金志》:县有仲桥镇。○新废县,在县东。又有甘泉废县,近甘泉山。皆后魏置。后周废。
  ○九山县东北六十里。有九峰,俱峻。山之南麓,即咸阳北阪也。《志》云:山高六百余丈,周十五里,与甘泉相埒。《西征赋》云:九[B18D],太乙巃嵷。《西都赋》:寇以九,陪以甘泉。《西京赋》:九、甘泉,固阴、冱寒。是也。山之北谓之岭北。晋以后,新平、北地、安定诸郡,皆为岭北地。太元九年,姚苌规取关中。时慕容冲方攻长安。苌因议移屯岭北,广收军资,以待秦亡燕去,拱手取之。义熙三年,赫连勃勃图关中,侵掠岭北诸城戍。曰:使彼疲于奔命,我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皆为我有,长安在我计中矣。唐武德四年,猎于九。贞观末,太宗葬此,谓之昭陵。《六典》:九,关内道之名山也。
  武将山县西北二十里。一名冯山,或谓之五将山。唐肃宗建陵在焉。又西北三十里,曰承阳山,左右有水,合流入甘河,《黄图》所谓浪水也。○覆甑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又东北五里为青峰山。《志》云: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凤凰山,魏徵墓在焉。又石泉谷,在县北四十里,又北四十里为白水谷。
  ○泾水县东北三十里。自永寿县南流,经谷口而南,有甘水来汇焉。《志》云:甘水源出永寿县,经乾州,至县西北,又东会泾水,谓之泾甘渡。今渡在县东五十里。
  洪口堰在县东北六十里,即谷口。《方言》:石阻河流为洪也。堰接泾阳县界。泾水会甘水,流经此。元英宗至治初,陕西屯田府言,自秦、汉至唐、宋,每年例于八月,差使水户,自泾阳西仲山下,截河筑洪堰,改泾水入白渠,溉田七万余顷。诏从之。又十里,即白渠故迹矣。
  醴泉宫在县东南三十里。《寰宇记》:汉宣帝置宫于此。旁有泉涌出,味如醴,因以名宫。后周主邕天和三年,如醴泉宫,其后数如醴泉。唐贞观中,泉复涌出,因重修故宫云。
  附见:
  西安左卫在府城内。又有西安前后二卫。俱洪武初置。又西安右护卫,洪武中为秦府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叙宁都魏禧叙南昌彭士望总叙一总叙二总叙三凡例二十六则
目次历代州域形势纪要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北直方舆纪要序
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