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遠去的國學大師及其時代:狂人劉文典   》 第67節:"駡魯迅"風波(6)      章玉政 Zhang Yuzheng

  (白聽:《聽劉文典講〈關於魯迅〉》,1949年7月14日《正義報》。)
  魯迅先生不但是作傢,而且是徹底的中國人民的戰士。他的文學直到今天都還發生着足以使統治者發抖的力量,所以他是非中庸者,是統治者迫害的對象,是反動文化人的死敵。
  劉叔雅先生則不然。他是國內被譽為"國寶"的大學教授,是莊子研究權威,是溫文爾雅之士,他從不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過人,一直受着御座的恩寵,視為"國寶"看待;不僅此,他尚舒服地躺在床上吸阿芙蓉,青煙繚繞,說不出的魏晉風度。他不知道中國有多少人沒有飯吃,多少人在災難中吶喊,他衹知道在象牙之塔裏做"逍遙遊",這種生活跟魯迅先生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難怪他要說魯迅的雜文是雕蟲小技,毫不足奇,難怪他要說魯迅的為人太刻薄,缺少胸襟大度,他本來便是魯迅思想及意志的敵人。
  (方凝:《魯迅與劉叔雅》,1949年7月25日《正義報》。)
  "劉講到魯迅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人生態度是太過於小氣和偏狹;並且舉例說:人被狗咬了一口,人是否也還咬給狗一口呢?"
  這,如果找不出魯迅被狗咬了一口,也還咬給狗一口的事證,也就不能隨便妄說魯迅"小氣和偏狹",更不能說"過於"。我看,劉教授固然很"大氣"、很"正闊"的了。但被狗咬了一口,身體要受損害和拿不進錢來肚子要餓壞,就都是同樣於不利的,那麽又幾曾見劉教授做墓志拒收報酬?做壽序卻謝稿金?真是"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白道:《斥劉文典的〈關於魯迅〉》,1949年7月17日《觀察報》。)
  劉文典又翻陳賬了。前天講了一會《關於魯迅》,似乎有"蓋棺"還不準"論定"的氣概,可惜魯迅死得太早,再無人敢來研究他老人傢的"鞭屍論"。
  為什麽?因為在昆明"捧魯迅的人",誰能"比魯迅學問還高"呢?也許劉老先生會感到"沒有敵人"的空虛的吧!
  (東方:《矛與盾》,1949年7月14日《朝報晚刊》。)
  二十餘篇反駁劉文典的文章,幾乎都是長篇大論,極盡挖苦,甚至將劉文典愛吸鴉片的老底又揭了出來,言詞之間充滿火藥味。有的文章標題就很惡毒,如《警惕劉文典嘴裏的毒液》、《給國寶給蒼蠅們》、《論吃死人的人》、《莊子教授升天墜地記》,等等。有的雖然擺出學術討論的姿態,但在論證過程中卻"移花接木"或"顧左右而言他",如《談魯迅的思想生活與創作》,分明是一副"誰都不可以批評魯迅"的架勢。
  幾乎聽不到支持劉文典的聲音。即使有,也都是很微弱的,而且註定一閃現就被淹沒在"大批判"的唾沫浪潮裏。1949年7月22日,一位署名為"羊五" 的作者在《正義報》上發表了一篇短文,《也談〈關於魯迅〉》。羊五說,"我們治學不是信宗教,也不是讀黨義,如果囿於一傢之言,會永遠關在小圈子內打轉轉,看不見更大的天,認不清更大的世界,魯迅會有他真正的價值、分內的光榮。他的好壞,不在我們一味的捧,惡意的蹋。我們希望一個百傢爭鳴的時代,不歡迎'唯儒獨尊'的董仲舒!一個中國的罪人!所以,我也希望不要硬把魯迅塑造成一個新的聖人"。
  劉文典在演講中所表達的觀點未必是正確的,"他對魯迅的認識相當陳舊,他的認識水平,還停留在20年代。和20年代的鬍適、周作人、錢玄同等對魯迅的認識差不多"5 。在演講中所說的一些話,也確實有嘩衆取寵的嫌疑,但實事求是地分析,劉文典並沒有貶低魯迅的用意,更沒有試圖通過踩踏魯迅來擡高自己的學術地位和聲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1)第2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2)第3節:序篇 被忽略的"國學狂人"(3)
第4節:朋友鬍適之(1)第5節:朋友鬍適之(2)第6節:朋友鬍適之(3)
第7節:朋友鬍適之(4)第8節:朋友鬍適之(5)第9節:朋友鬍適之(6)
第10節:朋友鬍適之(7)第11節:朋友鬍適之(8)第12節:朋友鬍適之(9)
第13節:朋友鬍適之(10)第14節:朋友鬍適之(11)第15節:朋友鬍適之(12)
第16節:朋友鬍適之(13)第17節:朋友鬍適之(14)第18節:朋友鬍適之(15)
第19節:痛斥蔣介石(1)第20節:痛斥蔣介石(2)第21節:痛斥蔣介石(3)
第22節:痛斥蔣介石(4)第23節:痛斥蔣介石(5)第24節:痛斥蔣介石(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