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九、柳宗元(1)
闵泽平 Min Zeping
证明学识渊博的途径有多种,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就足以令人仰视,如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或者知道柳宗元有五种以上的称呼,如柳河东、柳柳州、柳八、柳子厚、柳员外、柳仪曹等。
1. 柳河东
最常见的是把柳宗元称做柳河东,他的作品集就叫《柳河东集》。为什么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呢?因为他号称河东人。那么倘若进一步追问河东在什么地方,就会让人头疼不已了,它比柳宗元的“称呼”还难以回答,因为柳宗元这个人是固定的,历史上独此一份,而“河东”的内涵却是变动不居的。“河东”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指黄河以东的地区,从战国至秦汉时期它还只包含山西西南部,唐以后则泛指山西全省。有时候,“河东”又指行政区划,比如郡名,汉代在山西夏县附近,东晋在山西永济附近;或者说县名、道名、唐方镇名、宋代路名等。当代读者觉得与古人交流颇为困难,往往在于古人们说话很含混,把太多的内容纠缠在一起,一不留神就会弄错了这些老人家所说的意思。
“河东”的内容这样复杂,而柳宗元又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所以今天有些专家还在讨论柳宗元究竟是哪个旮旯的人,曾经为河东管辖的那些县市也在使尽浑身解数将柳宗元拉进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过,让“河东人”失望的是,柳宗元虽然号称河东人,却并非出生于河东,终其一生甚至没有踏上过河东这片土地。当然,对于祖先的这片聚居地,柳宗元还是怀有深厚的情感。当年他的朋友孤独申叔要回河东去侍奉亲人,临别之际,柳宗元写了一篇赠序言,无比感慨地说:河东啊,那就是我的家乡,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可惜先祖搬家了,好几代都没有能够回到那里去住了。听说那里有大河、高山,气势非凡,文士们都要去瞻仰一番。“吾固翘翘褰裳,奋怀旧都,日以滋甚……”
提到河东,柳宗元或热血沸腾,或无限怅惘;提到柳氏,也会让古代的读书人联想到河东。在当代读者印象中,和“河东”联系颇为紧密的是“河东狮吼”,其中的“河东”还真与柳氏有点关系。香港电影《河东狮吼》中男主角陈季常、女主角柳氏,历史上都实有其人,当然故事与事实有所出入。北宋人陈慥字季常,号龙丘居士,本是贵家子弟,饱读诗书,又有一身好武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抛弃了锦衣玉食而隐居到黄州歧亭。“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与陈季常是老朋友,两人在穷乡僻壤不期而遇,自然欣喜万分,当时夜生活比较单调,两人就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消磨时光。有一次,闲极无聊的苏轼又来找陈季常聊天,两个大男人东扯西拉,竟然从夜晚聊到天明还谈兴未减。陈季常的妻子柳氏实在听不下去了,好比《大话西游》中悟空无法忍受唐僧的唠叨,大吼一声,排遣心中积累一晚上的闷气。陈季常顿时显示出痴呆的模样,苏轼见势不妙,马上落荒而逃,回家后就写了一首诗嘲笑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狮子吼”是佛家之语,据说释迦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说:天上天下,唯吾独尊。意思是佛法无边,威力巨大。陈妻柳氏本是四川人,但因为她姓柳,也仅仅因为她姓柳,柳氏的望族在河东,所以苏东坡称之为“河东狮吼”。后来这个故事就演化为一个典故,用来比喻内悍,过去读书人用的那些辞典与参考资料如《书言故事·妇人类》就这样解释:“河东狮子吼,喻人妻悍”。《红楼梦》中薛呆子薛蟠娶了夏金桂,标题是“薛文起悔娶河东吼”。
柳宗元说柳氏的祖先是那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柳下惠其实不姓柳,本来叫展禽,字季,因为他的食邑为柳下,谥号为惠,所以称柳下惠,他的后裔自称柳氏。秦代以来,柳氏聚居河东郡,与薛氏、裴氏号称河东三望族,也就是元稹所说的“柳、薛、裴共称为河东三著姓”。河东望族,在唐朝的势力自然很强大,强大到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地步。柳宗元自己就说过:“人咸言吾宗宜硕大,有积德焉。在高宗朝,并居尚书省22人。”也就是说他的家族曾经灿烂耀眼,光彩夺目,在唐高宗时期,仅尚书省的要员就有22人之多。他的高伯祖柳奭以上,四代都做过宰相,柳奭也是高宗时的宰相。但正是这个任中书令的柳奭,使河东柳氏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柳奭是王皇后的舅舅,自然坚定不移地站在外甥女这边,支持她与武则天争斗。对于绊脚石,武则天这位女皇从来没有手软。王皇后被杖打一百,断去手足,死后还被斩首。柳奭被贬为象州(今属广西)刺史,后被御史追杀,其他河东柳氏被贬官者、被杀害者、逃跑者无计其数。遭此一劫,河东柳氏元气大伤,柳宗元的曾祖只是沧州清池令,祖父也只做过一任湖州德清令,后来就隐居在江苏吴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崇文书局 |
|
|
一、王维(1) | 一、王维(2) | 一、王维(3) | 一、王维(4) | 一、王维(5) | 一、王维(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