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母亲杨沫   》 24.为明清大姐辩清白(4)      Lao Gui

  我们的老党员徐明清同志的名誉权为什么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呢?
  想到这里,母亲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和压抑。法院是否因为对方是高干夫人才不予受理?人们极易这样想,也不能不这样想。
  换了普通人出书,这么恣意糟蹋别人的名誉,法院能不受理吗?为何对高干夫人就不敢触动?古人都知道“法不阿贵”,“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啊!
  徐明清1911年出生,现已80岁还得打这场官司。让她痛心的是自己写的文章,国内很多报刊竟然都不予刊登,无非是对方的特殊身份。
  母亲得悉了徐明清的处境后,决心写文章替她喊一嗓子。她与徐明清原本不认识,仅仅两家的孩子是同学。但当明清大姐向她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后,母亲愤然。她想即使毛主席的夫人,犯了错,都要处理,你怎么就可以为所欲为,随便诬蔑人?
  母亲全力以赴,奋笔疾书,于1991年初写了一篇《我为明清辩清白》一文。
  母亲说,不平则鸣,自己已耄耋老矣,也该无所畏惧了。
  果不其然,北京的各家刊物都不予登母亲的这篇文章。母亲只好托朋友吴康民在香港发,开始竟也碰了钉子,但经过母亲的多方联系,最终还是在《繁荣文摘》上发了。可国内却迟迟发不出来。
  为能发表它,母亲没少费力气。内地各大城市的刊物都对该文望而生畏,害怕出事,不敢登。一时间,大名鼎鼎的母亲怎么也找不到敢发表它的地方。她那时已经79岁了,白发苍苍,还要费口舌,四处找关系求人。
  文稿漂泊了2年之久,到1993年5月才终于在海南岛上的一个很少人知道的杂志《特区法制》上发表。为了徐明清的这个案子,姐姐徐然也与母亲并肩作战,撰写文章,四处奔走。
  其实,很多老同志都对那位高干夫人写的书有看法。帅孟奇就曾对张闻天夫人刘英说过:×××怎么写起江青来了?
  刘英也有同感。曾多次对徐明清说:×××那几本书在海内外造成了坏影响,应当写点文章,把你的情况说一说,这不仅是为了你的清白,更是为历史的真面目。刘英还为徐明清的回忆录题了词。萧克同志则抱病为回忆录题写了书名《明清岁月》。
  甚至连那位高干夫人的亲姐姐,另一位老同志的夫人,也对自己的妹妹有看法,因为她写的很多内容与事实不符。
  人们都是热爱正义的。
  ……
  写到此,我不禁感叹:老战士徐明清真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她坚持说真话,不跟风。即使在监狱里,哪怕是对人人痛恨的江青也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编造,表现出了极其难得,极其少见的高贵品格。
  而母亲则鲜明地站在年老病弱,多年受压的明清大姐一边。为老大姐写文章洗刷清白,她干得漂亮,干得正义。
  母亲少年时,曾苦学武术,幻想当侠客四处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六七十年过去,她这一本性仍旧未改,继为刘亚光鸣不平尽管站不住脚后,又为明清大姐拔刀相助。
  这个时候,距离她的生命终点还有两年零7个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长江文艺出版社
前记1.缺少温暖的家(1)1.缺少温暖的家(2)2.抗婚与失业(1)
2.抗婚与失业(2)3.与张中行相恋(1)3.与张中行相恋(2)4.两人分手(1)
4.两人分手(2)5.共产党员是好人(1)5.共产党员是好人(2)6.与共产党员马建民结合(1)
6.与共产党员马建民结合(2)7.战火中锤炼(1)7.战火中锤炼(2)7.战火中锤炼(3)
8.写《青春之歌》前夕(1)8.写《青春之歌》前夕(2)8.写《青春之歌》前夕(3)9.动笔写《青春之歌》(1)
9.动笔写《青春之歌》(2)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1)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2)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3)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