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秋水堂论金瓶梅   》 第六十七回 西门庆书房赏雪,李瓶儿梦诉幽情      田晓菲 Tian Xiaofei

  (第六十七回 西门庆书房赏雪,李瓶儿梦诉幽情)
  一、雪的传奇
  残雪初晴照纸窗,地炉灰烬冷侵床。
  个中邂逅相思梦,风扑梅花斗帐香。
  这一回的主题,是雪。《金瓶梅》这部书的天气,渐渐寒冷下来。十月二十一口,落了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此回甫一开始,西门庆还没起床,丫环玉箫便已报告:"天气好不阴得重!"四月二十一日来为官哥儿剃头的小周儿再次出现,再次为西门庆做按摩、推拿。西门庆向伯爵抱怨,近来"身上常发酸起来,腰背疼痛"。随着西门庆死期临近,这样的暗示开始越来越多。
  此回场景布局,好似戏剧。以西门庆"笔砚瓶梅、琴书萧洒"的藏春阁书房为舞台背景,发生了一系列事件:第一个出现的,是剃头师父小周儿;此后便是应伯爵,"头戴毡帽,身穿绿绒袄子,脚穿一双旧皂靴棕套"' ,报告说外边飘雪花儿了,好不寒冷。韩道国第三个来,谈说十月二十四日起身去外地做买卖事宜。接着请来了温秀才,温秀才"峨冠博带而至"。这时,小周儿已是赏了钱,吃了点心,打发去了(第一个走);西门庆则梳了头,换了衣服,重新上场,头戴白绒忠靖冠,身披绒裘。第五个来到的,是被逼着作了"孝子"的陈敬济,"头戴孝巾、身穿白道袍"(陈敬济自己的父母双双健在,为瓶儿作孝子、穿孝服是很不吉利的)。吃了粥之后,韩道国起身去了(第二个走)。温秀才则把写给翟管家的回信拿给西门庆看。这时,"雪下得大了。"
  第六个上场的人,且不现身,先在暖帘外探头,等西门庆叫,才进来,原来是郑爱月的兄弟郑春,被爱月派来送茶食。其中一味酥油泡螺,是一种西门庆特别喜爱、整治起来十分麻烦、以前只有瓶儿会做的精致小吃。爱月善勾情,伯爵会解趣,书房赏雪一幕,渐渐热闹起来。正喝酒时,玳安来报:外面李三、黄四,送银子来了。因在大厅中穿插一段黄四为岳父向西门庆求情。黄四说完走了。西门庆回到书房,觑那门外下雪越发大了,"纷纷扬扬,犹如风飘柳絮,乱舞梨花相似"。这时,天已向晚--何以知道?因为西门庆派琴童差事,琴童道:"今日晚了,小的明早去罢。"
  书房里,这时有西门庆、应伯爵、温秀才、陈敬济,两个小厮春鸿、王经伺候,还有郑爱月儿的兄弟郑春。最后的高潮,是众人饮酒行令。温秀才要求每人说一句,无论诗词歌赋,都带个雪字。伯爵想半天,说不出,好容易说出一句,又不通,很像《红楼梦》里薛蟠的作风。及至吃一种稀罕的糖食衣梅,伯爵半天猜不出究系何物.西门庆解释给他衣梅的制造方法和效用,伯爵便要包回家两个,给老婆尝鲜,则又分明是二进贾府的刘姥姥厂。从行令,唱曲,小吃,到书房中悬挂的对联,处处透露"梅"的消息。
  陈敬济看西门庆和伯爵说笑近衷,便起身走了(第三个走)。于是席儿只剩下了西门庆、应伯爵、温秀才。温秀才终于不胜酒力,西门庆着画童送他走,温秀才"得不的一声,作别去了"(第四个走)。书房中如今只有西门庆和应伯爵。饮勾多时,伯爵告辞,因见天阴地下滑,因要了一支灯笼,和郑春作伴而去(第五、第六个走)。至此,席终人散,走得精光,而雪也停矣。走马灯式的人物上场下场,伴随着雪的由无到小,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由小变无,完全是传奇剧的写法,除了偶尔穿插大厅、仪门、月娘房里之外,布景始终只是西门庆的书房。然而书房的戏还没有完全结束:三两日之后,残雪未消,西门庆在书房独眠,梦见瓶儿,二人抱头痛哭。西门庆"从睡梦中直哭醒来,看见帘影射人,正当日午,由不得心中痛切"。情人人梦,是极为抒情的事件,而帘影日照的射人,把生与死两个世界在梦中的交叉写得恍恍惚惚,尤传白昼梦回之神。作者引用的七言诗"残雪初晴照纸窗"是点睛之笔,因为这的确是一个诗意的境界。我们可以设想,当一个明朝或者清朝的文人读者在读到这一段描写时,必然会联想到古典诗词中无数梦中相思、梦醒空余惆怅的情景:因为这正是李商隐的《燕台四首· 春》中所歌咏的,"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的境界。而下面的"愁将铁网冒珊瑚,海阔天翻迷处所",难道不可以描写虽然只不过是一个西门庆心中的那份惨痛情感吗。
  但是,如果我们细看梦的内容,却是瓶儿诉说被前夫花子虚告状,关在阴间的牢狱里,血水淋漓,与污秽做一处受苦,多亏黄真人超拔,才得脱免,将去投生;又警告西门庆说子虚早晚要来报仇。这一席话,不但完全没有七言绝句所描绘的优美氛围,而且十分阴森凄惨。这是《金瓶梅》常用的手法:当读者蓦然看到抒情诗的上下叙事语境,才会意识到在这"诗意境界"背后,那毫无浪漫诗意可言的可怖现实。然而情人入梦之后,紧接着就描写金莲来到书房,一眼看出西门庆哭过,用半是认真、半是嘲戏的口气说了一番醋话:"李瓶儿是心上的,奶子是心下的,俺们是心外的人,人不上数… … 到明日死了,苦恼,也没那人想念!"在金莲面前,西门庆不能不感到惭愧,因为在一个女人面前回忆另一个女人总是尴尬的,何况当初他们曾是多么热烈的情人,这一点,在《金瓶梅》读到后来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西门庆对金莲其实是负心的,因为金莲要的,不是娶进门来而已,而是如胶似漆、誓共生死的情意。惭愧之余,西门庆开始用身体的亲热来弥补,而金莲娇艳、热情、充满生命的肉体,遂把西门庆完全拉回了现实人生。很多读者看到下文西门庆教金莲"品箫",一定会觉得西门庆毫无心肝:怎么可以把相思梦和品箫连在一起?然而,这正是《金瓶梅》一书的深厚之处:它写的,不是那经过了理想化和浪漫夸张的感情,而是人生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也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淫荡无情:西门庆为瓶儿而流的眼泪是真实的,金莲的吃醋是真实的,西门庆对金莲的惭愧也是真实的,企图用做爱来安抚金莲,同时填补内心因失去瓶儿感到的空虚,也还是真实的。前文西门庆对瓶儿的养娘如意儿爱屋及乌- "我搂着你,就如和他睡一般"--也是同样道理。这些都是感情,都是人世所实有的,真实而复杂的感情。
  西门庆和金莲在书房里,听到伯爵来访,来安请伯爵且闪闪,伯爵便走到松墙旁边,看雪坞竹子,金莲急忙趁机离开:"正是雪隐鹭鹭飞始见,柳藏鹅鹉语方知。"雪的意象在这里再次出现,至此,才算真正完成"雪"在本回中的意象结构。
  二、伯爵一家
  伯爵的妾春花给他生了个儿子,伯爵来向西门庆告贷。张竹坡云:"伯爵生儿,特刺西门之心,又为孝哥作映。"然而西门庆还是拿了五十两银子周济他。回到月娘屋里,月娘便问:"头里你要那封银子与谁?"张竹坡评:"月娘亦狠,无微不至。"西门庆和伯爵开玩笑:"好歹把春花那奴才收拾起来,牵了来我瞧瞧。"伯爵回答:"你春姨他说来:有了儿子,不用着你了。"张竹坡评:"明说孝哥。"因孝哥生之日,正是西门庆死之时。
  应伯爵在谈话中提到第二个女儿"交年便是十三岁",昨日媒人来讨帖子,被伯爵回以"早哩,你且去着",与第九十七回中春梅为陈敬济娶亲,媒人来说伯爵第二个女儿遥遥相应。彼时伯爵已死,春梅嫌他的女儿在"大爷手内聘嫁,没甚陪送",于是亲事未成。正应了伯爵在这回中说:"家兄那里是不管的。"又说,大女儿的陪送还是多亏了西门庆的资助。读此书,极有人世沧桑之感,《红楼梦》的后半,便缺少这一种回味。
  (图)这是《金瓶梅》纷像本原来就有的插图。西门庆在书房梦见瓶儿。我最喜欢古代中国人在图书里表现梦境的手法:从沉睡的人头上升起一婆烟雾,代表了这个人的生魂离开了他的身体,打一个旋儿,拓开一片空白,梦境就在这片空白中展现出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作者简介前言
第一回 西门庆热结十弟兄,武二郎冷遇亲哥嫂第二回 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
第三回 定挨光王婆受贿,设圈套浪子私挑第四回 赴巫山潘氏幽欢,闹茶坊郓哥义愤
第五回 捉奸情郓哥定计,饮鸩药武大遭殃第六回 何九受贿瞒天,王婆帮闲遇雨
第七回 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第九回 西门庆偷娶潘金莲,武都头误打李皂隶第十回 义士充配孟州道,妻妾玩赏芙蓉亭
第十一回 潘金莲激打孙雪娥,西门庆梳笼李桂姐第十二回 潘金莲私仆受辱,刘理星魇胜求财
第十三回 李瓶姐墙头密约,迎春儿隙底私窥第十四回 第十四回花子虚因气丧身,李瓶儿迎奸赴会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第十六回 西门庆择吉佳期,应伯爵追欢喜庆
第十七回 宇给事劾倒杨提督,李瓶儿许嫁蒋竹山第十八回 赂相府西门脱祸,见娇娘敬济销魂
第十九回草里蛇逻打蒋竹山,李瓶儿情感西门庆第二十回 傻帮闲趋奉闹华筵,痴子弟争锋毁花院
第二十一回 吴月娘扫雪烹茶,应伯爵簪花邀酒第二十二回 蕙莲儿偷期蒙爱,春梅姐正色闲邪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