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六編 名勝古跡(2)      董耀會 Dong Yaohui

  孟薑女傳說是怎麽演變來的?
  孟薑女哭長城的傳說,從春秋時已見端倪,《左傳》中記述了齊莊公伐莒,大將杞梁戰死,梁妻拒不郊吊的事。這段簡單的史實,是孟薑女故事的源頭。到了漢代,杞梁妻的故事增加了哭倒長城的內容。最早文人作品把杞梁妻與秦始皇長城聯繫一起的是晚唐僧貫休寫的《杞梁妻》詩:“秦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鬍。築人築城一萬裏,杞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母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一號城崩兮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這首詩的題材取自於唐玄宗的《雕玉集》所引的《同賢記》一文,從這首詩中描述看,故事情節和主題思想在貫休之前已與後來的孟薑女故事很近似。從現有資料看,孟薑女的名字最早見於唐末五代或宋初敦煌石室捲子中的一首小詞:“孟薑女,杞良妻,一去燕山更不歸。造得寒衣無人送,不免自傢送徵衣。”這是唐代婦女嚮邊關戍地給丈夫送寒衣的現實生活寫照,也是杞梁妻故事嚮更完美發展的過程。孟薑女的名字在作品中一經出現,便在民間廣為流傳,彪炳文學史册了。
  孟薑女傳說的內容是怎樣的?
  提起長城,人們馬上會想到兩個人,一個是修長城的秦始皇,另一個就是哭倒長城的孟薑女。關於孟薑女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薑女是陝西同官人,為葫蘆所生。其根生薑傢,果長在孟傢,所以為薑、孟兩傢所養。孟薑女長大成人,才貌雙全,許配本村的英俊後生範杞良為妻。拜堂成婚那天,範杞良被官兵抓走,押送着去修築長城。孟薑女日夜思念丈夫,眼見天寒地凍,她趕製寒衣,千裏迢迢到邊關尋夫,但到了長城腳下,方知丈夫已死,屍體被築在城墻裏。孟薑女悲痛欲絶,扶墻痛哭,直哭的天昏地暗,城墻倒塌。孟薑女的故事流傳很廣,在不同地區,各有其特色,總體情節還是大同小異的,但揭露和譴責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壓迫和奴役勞動人民的主題是不變的。
  為什麽北戴河會成為聞名中外的避暑勝地?
  北戴河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西南,距山海關長城僅30公裏。這裏北有聯峰山作屏障,南臨茫茫滄海,風光明媚,氣候宜人,春無風沙,鼕無嚴寒,秋季天高氣爽,夏季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也衹有攝氏23度,且空氣清新,濱海地區每立方釐米空氣含負離子4000個,高於一般城市10至20倍,為北戴河海濱消夏療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裏沙軟潮平,海灘明淨,別墅幽雅,園林優美,山、海、花、木與掩映其中的各式建築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優美、和諧的風景長廊。因此,從清光緒年間開始,這裏就逐漸發展成為避暑遊覽的勝地。特別是1954年毛澤東在這裏寫下光輝的詩篇《浪淘沙·北戴河》之後,北戴河在我國更是傢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北戴河海濱名勝古跡很多,主要有聯峰山、老虎石、鷹角亭、怪樓、碧蠃塔、秦行宮遺址等,它們各擅其勝,獨具風采,每年吸引着數以百萬的中外遊客到這裏尋幽覽勝,成為國傢級旅遊勝地的佼佼者。
  我國現存最大陵墓建築群在什麽地方?
  清東陵,是我國現存規模宏大、體係比較完整的大型陵寢建築群。位於河北省遵化縣境內、萬裏長城的馬蘭峪關西。其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陵園建築區方圓為48平方公裏。清東陵陵區以清朝第一個皇帝順治的陵墓——孝陵為中心,其他陵墓依次分列兩旁。東側有順治皇后孝東陵,康熙皇帝的景陵;西側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及裕妃園寢,鹹豐皇帝的定陵及鹹豐皇后定東陵。此外,在東南部有同治皇帝的惠陵。在大紅門外東側有昭西陵。順治皇帝孝陵是東陵的主體建築,規模最大,體係最完整。進入陵區門戶的大紅門,依次為聖德神功碑樓、石象生、神道石橋、神道碑亭、隆恩殿、方城明樓、直至寶頂,大小建築十座,由一條5公裏長的磚石鋪面的神道貫穿,形成了一條陵區的中軸綫,脈絡清晰,主次分明。各建築物的梁枋鬥拱有彩繪裝飾,屋頂及墻頭有黃金琉璃瓦覆蓋,建築雄偉壯觀。清東陵的地宮,以乾隆皇帝的裕陵最有代表性,已對外開放。地室進深54米,落空面積327立方米,為穹窿式結構,全部為雕刻或精加工後的漢白玉砌成。三堂四道石門,構成“王”字形。乾隆晚年崇信佛教,裕陵地宮中,雕刻內容多是佛像、經文和各種與佛教有關圖飾,主從得當,輕重分明,虛實配合,在視覺上富有節奏感,是中國罕見的一座地下石雕藝術寶庫。2001年清東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産。
  獨樂寺現存建築是屬於哪個朝代的?
  獨樂寺位於黃崖關長城南25公裏的薊縣城內。據我國著名古建專傢梁思成推斷,創建於唐初,玄宗時,藩鎮節度使安祿山,曾在此誓師叛唐,因而寺名“獨樂”。現存主要建築為遼代聖宗統和年間重建,是著名的千年古剎。獨樂寺山門高約10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中間為穿堂道。檐下正中懸挂着“獨樂寺”橫匾,相傳為明代嚴嵩所書。穿過山門,就會看到一座高大樓閣平地崛起,巍然挺立,這便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築觀音閣。閣中間聳立着一尊巨大的觀世音塑像,通高16米,面貌恬靜,微帶笑容,衣帶飄灑,儀態端莊。因其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音。閣內四周墻壁有明代重描的壁畫,所繪“十六羅漢”像,形象逼真,姿態各異,是我國藝術史上難得的珍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編 歷史沿革(1)第一編 歷史沿革(2)第一編 歷史沿革(3)第一編 歷史沿革(4)
第一編 歷史沿革(5)第一編 歷史沿革(6)第一編 歷史沿革(7)第一編 歷史沿革(8)
第一編 歷史沿革(9)第一編 歷史沿革(10)第一編 歷史沿革(11)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第二編 建築遺存(1)第二編 建築遺存(2)第二編 建築遺存(3)
第二編 建築遺存(4)第二編 建築遺存(5)第二編 建築遺存(6)第二編 建築遺存(7)
第二編 建築遺存(8)第二編 建築遺存(9)第二編 建築遺存(10)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