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66節:多難興邦,霸權轉移常在晉(8)
劉緒義 Liu Xuyi
惠公即位,遂立子圉為世子,以狐突、虢射為上大夫,呂飴甥、郄芮俱為中大夫,屠岸夷為下大夫,其餘在國諸臣,一從其舊。使梁繇靡從王子黨如周,韓簡從隰朋如齊,各拜謝納國之恩。惟公孫枝要求惠公兌現當時的承諾,索取河西五城之地,晉惠公捨不得。群臣中有的說國君即位,秦有大功,應該兌現承諾,把河西五城割讓給秦,以免失信於諸侯。有的則反對,因為割去五城等於割去了半個晉國矣,況且這五個城是先君百戰經營,苦心孤詣纔得到的,怎麽能輕易送人呢?退一萬步,秦國即使想派兵強行索取,也不至於把五個城全部搶走。面對兩派不同意見,晉惠公心裏這時又開始打起小九九來,他說,不給秦以五城則失信,如給其五城則自弱,可不可以打個折,給他一兩座城呢?呵呵,當時為了國君寶座,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如今得了寶座,纔知道這位子實在是坐如針氈。
但是這個打折措施也遭到了群臣的反對,理由是既不是全信,也依然自弱。於是,晉惠公衹好聽從大傢最後的意見,派使者入秦說明不能兌現承諾的原因。派誰去呢?丕鄭父。
其實丕鄭父心裏也有氣,原來惠公回國前曾白紙黑字答應賞賜他和裏剋的土地,等到惠公回國即位後,早就捨不得了。丕鄭父到了秦國,說明原由,秦穆公恨惠公自食其言,一怒之下要殺丕鄭父。嚇得秦穆公手下大臣急忙喊慢。穆公恨恨不己,必報此仇不可。丕鄭父就道出了晉國不給五城的奧妙,都因呂飴甥、郄芮阻止,便與秦穆公陰議要先除此二人。
卻說郄芮因為裏剋等人勸說要兌現秦國承諾,反誣他私心為己。裏剋心裏不得意,流於形色,被郄芮看出,便告穆公說,此人原本就嚮着重耳,後又見國君不肯給他許諾之汾陽的田,心懷怨望,必有所圖,如今之計最好是除之以絶後患。2
於是晉惠公便以裏剋弒二君之名,殺了裏剋。丕鄭父從秦歸來,聽說裏剋被殺,心中驚疑,便與狐突等人謀議欲另立重耳為君。郄芮早派屠岸夷打入丕鄭父他們中間,佯作歃血為盟,卻暗地裏把盟書交給了郄芮。結果第二天早朝,晉惠公按書索人,丕鄭父等人都一一伏誅。
晉惠公先殺了裏剋,繼而一朝又殺了九大夫,仍然認為在外的重耳總是一個心腹大患,就派上次刺殺重耳的寺人披再次前去刺殺重耳。
重耳在狄國一住就是十二年,晉國一些較為有才能的人也跟他跑到了狄國,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狐毛、狐偃、趙衰、胥臣、魏犨、狐射姑、先軫、介子推、顛頡等人,他們大都在狄國娶妻生子,打算長期住下去。
一天,重耳接到情報,為了躲避追殺,重耳令人拾掇東西,準備逃走。重耳對他的妻子季隗說:"如果過二十五年我不來接你,你就改嫁吧。"季隗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你就走吧。我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就是五十歲的老太婆,想嫁也沒人要。你不必擔心,儘管走吧,我等着你。"不想重耳還沒來及啓程,追殺令就到了。驚慌失措的重耳來不及等行李跟上,慌忙逃走,從此害得重耳一行人狼狽不堪,不得不到處行乞活命。
重耳聽說齊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齊國,希望得到齊國的幫助和保護。但去齊國必須先經過衛國。衛國當初造楚丘時晉國沒有幫忙,衛君心中怒憤,況且重耳是個落難公子,何必幫忙,衛君就吩咐城門衛兵不讓重耳進城。
重耳一行衹好忍饑挨餓,繞城而去。在經過五鹿這個地方時,看到幾個鋤地的農人正蹲在田頭吃飯,重耳就叫狐偃去跟他們要一點。農人們看見是一群官老爺,心中有氣,說農民們成天餓肚子,沒有東西伺候他們,就從地裏拿起一塊土坷垃送給狐偃。魏犨是個大老粗,脾氣暴躁,提起馬鞭要打,狐偃卻連忙攔住說:"老百姓送土地給我們,就象徵着我們將來一定會重回晉國,得到國土,這可是吉兆啊!"重耳這纔止住魏犨,大傢一起前行。
重耳正餓得頭暈眼花的時候,介子推拿來一碗肉湯,重耳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氣喝了個精光,喝完了纔知道那肉是從介子推的腿上割下來的。重耳感動得不知怎樣報答纔好。
重耳一行忍饑挨餓地來到了齊國,得到了齊桓公熱情地招待,桓公送給他們二十輛車,八十匹馬,不少房子,把這一行安排得很舒服,並把自己的宗族的美女齊薑嫁給了重耳,他們就在齊國住了下來。重耳在齊國開始過上安逸的生活,大有後來劉備入吳之勢,沉溺於美人計而不思歸一樣,放棄了君位的想法。
齊桓公死後,桓公的五個兒子爭位,把齊國弄得一團糟,齊國的霸主地位從此失去,連齊國自己也歸附了楚國。重耳等人本是希望藉助齊國的力量回國,看看沒了希望,重耳的隨從就打算離開齊國,到別的國傢去想辦法。但這時重耳正跟齊薑如膠似膝,不願離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