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生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导致全身动脉硬化,且程度相对非糖尿病患者要重。
7.肥胖。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
8.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引起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无家族遗传的5倍。因此,家族因素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9.应激。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焦虑和恐惧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生活悠闲的人。
丈夫得了冠心病,妻子是一服良药。
我们常常在门诊遇到男性患者就诊由妻子陪伴,妻子不断地向医生讲述她丈夫如何地不听劝告,不按时服药……而丈夫则显出了强忍和无奈,最后受不了了,说了一句:"行了,别唠叨了。"
丈夫得了病,妻子着急是理所当然的,她的唠叨充满了爱。但妻子要知道自己不仅是"妻管严",更是一服良药。不要老绷着脸,阴沉沉的不见"晴天"。夫妻之间不仅是生活的知音,更是烦恼的消散剂。因此,妻子不要在丈夫面前唠叨他的病和不愉快的事,更不要在丈夫下班一进门就马上问他吃药了没有,有什么不舒服,并向他倾诉自己碰到的不顺心的事。应该进门后先多说一些轻松的话,适当的时候劝他不要太劳累,进行适量运动,了解医学常识,仔细观察病情,及时督促丈夫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夫妻共同进行户外活动,调整好心态,享受幸福的生活。
患病期间夫妻的性生活也得节制。
性生活是一个周身的兴奋过程,可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心肌耗氧明显增加,这对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患者极为不利。有学者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性交时平均心率可达107~120次/分,约20%的患者有心律失常和(或)ST段明显偏移,心肌缺血改变。实际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的事件并不少见。
因此,对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节制性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有夫妻生活,不是避免亲热行为,而是注意在性生活过程中,如发现心慌、憋气、胸闷、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性生活。也有人主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性交前1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一片,以预防心绞痛的发作。有学者提出,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心肌梗死发生后1~2个月或出院前进行运动耐量试验,能够完成次级量运动试验,或能上二层楼者,其心功能才适于进行性生活。
快乐一周减压法
周一:闻一闻提神的东西。早晨闻一下薄荷或者茉莉的香味,可以让人精神百倍。
周二:将外部世界带进家里。在家里放一些鲜花,将群山或其他美景照片挂在墙上,还可以听听鸟鸣和流水声的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可以让你不再紧张。
周三:出门。到公园、花园或者小河边走走。看、听、闻或者触摸大自然,能让你感到与大地亲近,心里充满宁静。
周四:与家人一起逛公园。与家人在一起可以感觉到亲情,有助于战胜悲伤和孤独感。
周五: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向为你开门或者任何为你服务的人说声谢谢,这不仅仅是礼貌,还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行为。
周六:安排休假。没有比休假更能让人放松和恢复青春活力的了。但记住,别让自己太劳累。
周日:看看喜剧电视。有研究表明,当人看喜剧的时候,悲伤和愤怒的情绪会减少98%,而改善后的情绪可以持续12~24小时。
不要忽视心绞痛的点滴症状
所谓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产生一时性心肌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心绞痛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绞痛。症状的严重性随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部位及血管数多少而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心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范围不局限,边界不清晰,如手掌大小,且每次发作时疼痛部位相对固定。有时疼痛还会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内臂,或扩散至颈部。疼痛多表现为压迫、紧缩或闷胀疼痛。每次疼痛可轻可重,但性质基本一致。一般开始时症状较轻,随后即变得难以忍受,严重者伴着大汗淋漓,喘不上气,甚至有窒息濒死感。在心绞痛结束后,症状通常会慢慢缓解。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15分钟。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多为1~5分钟;不稳定型心绞痛持续时间可以较长,若发作程度较重,持续半个小时以上不缓解,就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