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邓小平改变中国 In 1978, the turn of the fate of China: Deng Xiaoping changed China 》
第66节:华国锋历史性的一天(1)
叶永烈 She Yonglie
华国锋历史性的一天
毛泽东在安排王洪文、华国锋、李德生在党、政、军三方面接班之外,又考虑起用了邓小平。
那是在"林彪事件"之后,王震从江西回到北京,汇报了邓小平在江西的情况,力荐邓小平。这样,邓小平在1972年8月3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1972年8月14日,毛泽东就邓小平8月3日给他的信作了批示,成了重新起用邓小平的讯号:
请总理阅后,交汪主任印发中央各同志。邓小平同志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整他的材料见《两条路线》、《六大以来》两书。出面整他的人是张闻天。(二)他没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之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做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其实,毛泽东在对邓小平的信作出批示前的20多天--1972年7月22日,就曾对陈云的来信作了批示。
当时,陈云跟邓小平一样,也被"下放"到江西。1972年7月21日,陈云给毛泽东并中央写信,谈了他在江西南昌郊区的情况,请求中央根据他的身体情况,给他分配力所能及的工作。陈云在信中写道:
如果没有适当的工作分配,可否参加北京老同志学习班?参加学习班之后,可否在我身体还能走动的几年,在春秋季节仍到外地下面去看看?如果可以这样办的话,因为我不能坐飞机,可否破例在往返的路上给一个能烧暖气的公务车,避免受冷感冒,也可延长一点在外地走访的时间。
翌日,毛泽东便在陈云来信上批示:
印发。请中央商定。我看都可以同意。
毛泽东又在陈云来信的信封上批示:"请总理办。"
由于有了毛泽东的批示,陈云离开江西,回到了北京。
陈云能够从江西回到北京,这是一个重要的讯号。于是,邓小平给毛泽东写了信,同样也从江西回到了北京。
1973年3月10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批示精神,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不久,中共中央作出了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决定。这样,毛泽东又从江西调来了邓小平。
1973年12月22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待中共十届二中全会追认。
1974年10月4日,毛泽东提议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所以,一时间分别从上海、江西、辽宁、湖南调来的王洪文、邓小平、李德生、华国锋,构成中国政治舞台的新布局。
很快地,在新布局中产生了新的斗争:王洪文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帮",在政治局里与周恩来、邓小平"对着干"。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充满尖锐的"对着干"的紧张时刻,毛泽东却于1974年10月13日离开了北京,前往湖南长沙。
毛泽东这次去长沙非同往常,他在长沙住了114天,直至1975年2月3日才离开那里回到北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第1节:小引(1) | 第2节:小引(2) | 第3节:"毛的遗孀被捕"震惊世界 | 第4节: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种种传闻(1) | 第5节: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种种传闻(2) | 第6节: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1) | 第7节: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2) | 第8节: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决策"拘江" | 第9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1) | 第10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2) | 第11节:聂荣臻、李先念、陈云也起了大作用(3) | 第12节:吴德说出了内幕 | 第13节:华国锋谈粉碎"四人帮" | 第14节:毛泽东逝世,结束了"毛泽东时代" | 第15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1) | 第16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2) | 第17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3) | 第18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1) | 第19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2) | 第20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3) | 第21节: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4) | 第22节:迟浩田奉命进驻人民日报社(1) | 第23节:迟浩田奉命进驻人民日报社(2) | 第24节:中国新闻界最初遵命保持沉默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