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五章鴉啼影亂天將暮(4)      田居儉 Tian Jujian

  宮娥流珠,外秀中慧,心靈手巧,彈得一手好琵琶,是娥皇生前惟一不受嫉妒的妙齡妃嬪。她最理解娥皇得意之作《邀醉舞破》和《恨來遲破》二麯的精藴,彈奏起來匠心獨運,出神入化,被娥皇視為高山流水式的知音和珠聯璧合的助演。可是,自從娥皇病歿,教坊久不排練,此麯逐漸為人淡忘。衹有流珠尚得真諦,並鍥而不捨,朝夕彈奏,神韻技巧,猶如娥皇轉世。她彈奏琵琶精益求精,是想以麯傳情,喚起李煜對娥皇的思念,進而寵愛自己。此舉果真奏效,李煜每逢聞麯思人,便傳旨召見流珠,以化解他對娥皇的牽挂。
  宮娥薛九,為了博得李煜的歡心,則專心緻志,專門演練李煜依麯填詞的《嵇康麯》。她唱得字正腔圓,悅耳動聽,更唱得聲情並茂,攝人魂魄。後來她又錦上添花,創編成《嵇康麯舞》,轟動了整個宮城,博得了李煜的喜愛。直到南唐亡國後,她對李煜仍一往情深。流落到洛陽,加盟福善坊歌舞班,還念念不忘此麯此舞,特別是改詞後再度表演,感動得觀者舉座皆泣。其詞雲:
  薛九三十侍中郎,蘭香花態生春堂。
  竜蟠王氣變秋霧,淮聲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煙羈□腹,與君強舞當時麯。
  玉樹遺詞莫重聽,黃塵刷鬢無前緑。
  我聞襄陽白銅,荒城古豔傳幽悲。
  凄涼不抵亡國恨,座中苦淚飛柔絲。
  洛陽公子擎銀觴,跪奴和麯生幺光。
  茂陵旅夢無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宮娥秋水,天真爛漫、清純可人。自幼愛標新立異,她總覺得鄉賢原來給她起的名字粗俗,於是在讀過王勃的《滕王閣序》後,擷取“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意,改稱文雅的現名。她從後苑招蜂引蝶的花叢,悟出了取悅李煜的門徑。每日,她除了註重着裝打扮、翻新發型之外,又悄悄在鬢邊簪上一串沁人心脾的鮮花,走在宮中,一路香氣飄灑,成群的蜂蝶圍繞着她翩翩起舞。秋水這個別出心裁的舉動,令人賞心悅目,喚起了童心未泯的李煜對她的好奇與殊愛。紒紡矠
  宮娥喬氏,性格內嚮、舉止沉穩,雅靜中透着機敏,斯文中寓於靈氣。她為了得到李煜的垂青,表面不露聲色,暗中以其所長迎合禮佛成癖的李煜。她終年閉門伏案,繕寫佛經,每抄完一捲,就精心裝裱成册,呈李煜御覽。李煜深為其虔誠所感動,親手書寫金字《心經》一捲回贈,喬氏視為至寶,悉心珍藏。由於聲應氣求,李煜常召喬氏談論禪理,論及真諦,竟能物我皆忘,同入空幻之境,彼此得到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南唐亡國,李煜被俘入宋,喬氏也被帶往汴梁。她像愛惜身傢性命一樣,把李煜恩賜的那捲手抄佛經時刻帶在身邊。直到李煜死後,她纔戀戀不捨地捐贈給相國寺。為了寄托她對李煜懷念之情,還用工整、娟秀的楷書在捲末題跋,曰:“故李氏國主宮人喬氏,伏遇國主百日,謹捨昔時賜妾所書《般若心經》一捲在相國寺西塔院。伏願彌勒尊前,持一花而見佛。”
  宮娥娘,自幼天生麗質,纖倩善舞。她身材適中,腰肢纖細,手臂柔軟,一雙深凹的眼睛明亮有神,舉手投足,回眸含笑,處處都洋溢着豐富的舞蹈語匯。她的名字,可能是源於她的容貌特徵。顧名思義,者,深也,從目,簡言之,深目為;娘者,則為年輕婦女的通稱。窅娘,即深目的少女。
  據說:窅娘具有西域人的血統,她的生母是唐末隨西域聘貢使臣來江南經商的回鶻人後裔,成人後嫁給了一個漢族鄉紳。鄉紳病逝,她與窅娘相依為命,靠以往的有限積蓄過起尋常百姓的田園生活。窅娘這個混血兒,在容貌上匯集了父母的長處:捲發、高鼻、濃眉、深目、長睫,長相十分出衆。在選入後宮以前,窅娘特別喜歡在水鄉蕩舟湖塘,歡歌採蓮,對碩大的荷葉、飄香的荷花與飽滿的蓮蓬無比喜愛,在採蓮之餘,常和姐妹們載歌載舞,贊美農傢生活。入宮以後,專門從事歌舞表演,尤其擅長表演根據唐人王昌齡《採蓮麯》的意境改編的採蓮舞。
  一次,李煜看過窅娘的表演,竟為她扮演的凌波仙子優美的舞姿着迷,情不自禁地誦起王氏詠採蓮女的七絶:“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嚮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李煜由此聯想到南朝齊廢帝蕭寶捲和他的愛妃潘氏那樁風流韻事:當年,兩人為了尋歡作樂,蕭寶捲令工匠把金錠鍛壓成薄薄的金片,然後剪成朵朵蓮花,以相等的距離貼在地面上,令身着長裙的潘妃腳踏金蓮翩然起舞,蕭寶捲在旁如醉如癡地欣賞,並不斷高聲喝彩,曰“步步生蓮花”。紒紤矠李煜進而獨出心裁,要使金蓮花拔地而起,讓娘在立體的蓮花上表演她的拿手好戲採蓮舞。於是,他特諭工部,限期用黃金鑄造一朵六尺高的巨型蓮花。同時降旨娘,令其屆時以蓮花為舞臺精心獻藝。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目錄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