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路遙十五年祭 》
第66節:第四輯影響(1)
李建軍 Li Jianjun
路遙無疑屬於契訶夫所贊許的那種"優秀的作傢"--這種作傢知道自己往什麽地方走,也引導讀者往相同的方向去。他的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充滿了照亮人心的生存智慧,教人明白這樣一些道理:沉重的苦難也許並不壞,因為,坎坷和磨難會幫助你獲得精神的成熟和人格的發展;平凡的生活也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平淡乏味,因為通過勞動和愛,我們完全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意義感,完全可以感受到人生真正的幸福。我相信,我們的後代將從路遙的作品中,體驗到我們曾經體驗過的憂傷和痛苦、激情和希望。他們會懷着感激的心情說:這是一個優秀的作傢!他的作品是真正的文學!
2007年3月5日,北京
第四輯影響
被路遙改變的人生
--紀念路遙逝世12周年
林夕
路遙逝世已經十二年了。十二年,成長了整整一代人的時光。路遙安眠的陝北的黃土,也幾經草木榮枯,回黃轉緑了。時間的河流一如忘川之水,衝刷掉人們多少寶貴的記憶。變遷的世事像滾滾的車輪,引領蕓蕓衆生在紅塵滾滾中及時行樂,唯利是圖。可是,路遙,這兩個簡單的現代漢語字符所包藴的豐富的內涵,在許多八、九十年代成長起來的文學青年,和千百萬平民讀者心中所占據的地位和影響,是任何時間的河水所衝刷不掉的。這個虔誠的文學聖徒,用他一生的文學創作和精神力量,為一代人的成長和奮鬥源源不斷地註入着營養。在他身後,讀着他的作品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的時候,都在心裏為他留着一塊淨土,修建起一座精神的紀念碑!
1
1992年12月8日,我在長江南岸的武漢市某高校讀書。傍晚時分,我一如既往地捧着飯碗,擠進人頭攢動的閱報欄前,邊吃飯邊閱讀報欄裏的報紙。此時,正是學校裏莘莘學子青春綻放的時候。操場上,體育健兒的精彩表演引得震耳的喝彩聲此起彼伏。甬路上,青春靚麗的女孩子儀態萬方三五成群。我一邊吃着飯一邊瀏覽着幾日前的報紙,當目光掃射到12月5日《光明日報》上白描先生的文章時,不由得心頭一震:《寫給遠去的路遙》。路遙怎麽了?我顧不上吃飯,一口氣將白描先生的文章讀了下去。讀到陝北的群衆自發來到醫院門前,哭喊着要把路遙的遺體背回延安時,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綫。我丟掉飯碗衝進宿舍,躺在床上蒙頭啜泣。路遙啊,我親愛的兄長,引導我解讀人生的啓蒙老師,你就這樣的走了?在人生壯年的輝煌之秋,你悄然地離開你為之奉獻出血肉和心靈的世界,離開你的文學和數以千萬計喜歡你的讀者,悄然回歸到陝北高原千年萬年貧瘠的黃土中去。當晚,我含着淚水在日記中寫下了一段話:"路遙走了。在當今作傢中,對我影響最深、我最鐘愛、最敬佩的作傢,就是路遙。他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我讀了不知多少遍。可以說,我是讀着他的作品踏上自立自主的人生之路,並最終走進大學課堂的。"
1984年,我剛從一個農村初中考進縣城第二高中時,路遙的《人生》我已經讀了好多遍。那時,傢裏很窮。窮人的孩子從落後的農村乍一進入繁華的縣城,與許多城裏的孩子同堂上課,心理上自覺低人一等。沒有朋友的孤獨、貧窮、屈辱的日子裏,衹有路遙的小說陪伴着我。一遍又一遍,我與路遙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恨同愛。一個悶熱的中午,我從書本中擡起頭,透過寢室的窗子吃驚地發現,父親正滿頭大汗,背着一個剛從農貿市場買來的竹筐,竹筐裏放着一個土布包裹,包着從傢裏帶來的饅頭,滿臉堆笑地嚮校園裏來來往往的學生打聽着我。那些被他打聽到的學生,男生趾高氣揚不耐煩地擺擺手,女生幹脆跑得遠遠的,生怕與他這個貧窮善良的農村人說話,會讓人看不起似的。我的心痛苦極了,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如同《平凡的世界》裏孫少平膽戰心驚地從學校食堂裏,拿起屬於自己的"黑非洲"饅頭,喝着別人喝剩下的菜湯時一樣。少年的自尊讓我對父親的不期而至所暴露出來的一切惱羞成怒,貧寒的處境讓我對生活的襤褸痛苦無言。我默默地從寢室裏跑出去,接過父親手裏的饅頭,把他引到我的床鋪前。父親友好地和同寢室的同學們搭訕,可是,他們不是藉故走掉,就是把頭蒙在被子裏,那鄙夷不屑的厭煩和歧視,在他們的動作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父親好像感覺到什麽,他走了。父親走後沒幾天,我就自動退學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
|
|
第1節:人們為什麽懷念路遙(代序) | 第2節:第一輯歷程(1) | 第3節:第一輯歷程(2) | 第4節:第一輯歷程(3) | 第5節:第一輯歷程(4) | 第6節:第一輯歷程(5) | 第7節:第一輯歷程(6) | 第8節:第一輯歷程(7) | 第9節:第一輯歷程(8) | 第10節:第一輯歷程(9) | 第11節:第一輯歷程(10) | 第12節:第一輯歷程(11) | 第13節:第一輯歷程(12) | 第14節:第一輯歷程(13) | 第15節:第一輯歷程(14) | 第16節:第一輯歷程(15) | 第17節:第一輯歷程(16) | 第18節:第一輯歷程(17) | 第19節:第一輯歷程(18) | 第20節:第一輯歷程(19) | 第21節:第一輯歷程(20) | 第22節:第一輯歷程(21) | 第23節:第一輯歷程(22) | 第24節:第一輯歷程(2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