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书评论 》 國學智慧與當下生活:百傢講壇 》
孫立群:呂不韋、李斯的人生之路(2)
張曉傑 Zhang Xiaojie
呂不韋的成功在於他對問題觀察、分析的細緻和準確,在於他抓住了關鍵人物的軟肋(美麗的華陽夫人受寵卻無子),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穩操勝券。豐富的社會經驗,精明的商人視角是呂不韋“奇貨可居”、大獲全勝的關鍵,而處處算計,總想贏利的呂不韋後來又栽在了本來可以避免的錯誤上,這說明呂不韋精明但不聰明,一步錯棋,滿盤皆輸,自毀前程,終生遺憾。這是後話。
二,邯鄲獻姬之謎
在呂不韋的從政生涯中,邯鄲獻姬無疑是最重要的一步棋。他把與自己同居的女子趙姬送給異人,使異人對他更加信服,為呂不韋日後進入秦國政壇鋪平了道路。不過,從《史記》中的記載看,司馬遷似乎有意無意地給後人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讓人對這件事産生了很多疑惑。
問題之一,呂不韋請異人吃飯,衹是一般性的聚會還是另有圖謀?
問題之二,異人欲將趙姬帶回傢,是呂不韋提前下的套,引誘異人上鈎,還是毫無準備的突發事件?
問題之三,趙姬隨異人而去,“自匿有身”,是個人的决定還是與呂不韋提前有一個約定?
以上問題司馬遷並沒有給我們明確的說明,衹能依據材料,進行必要的推論。
我認為,邯鄲獻姬是呂不韋精心設計並由他導演的一出煽情戲。為什麽這樣說呢?呂不韋是商人,他不會無緣無故地請客。他欲以異人“釣奇”,進行政治投機,請異人吃飯,必有其用意。什麽用意?拴住異人,使異人成為他從政路徑中重要的棋子。將懷了孕的趙姬送給異人,無疑是控製異人的最好的一招。
在這出戲中,趙姬是個重要人物,她能不能吸引異人的眼球,使異人神魂顛倒,行動失態,是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估計呂不韋提前和趙姬談話,曉以利害,說:我準備把你送給異人,異人已被立為嫡子,你做了異人的妻子就是未來的王後,其富貴無人可比。有這麽好的事,趙姬自然同意,並答應與之配合。
由於趙姬已經懷孕,二人還可能商定,懷孕之事衹有趙姬和呂不韋知道,絶不讓第三個人知道。孩子生下來也不說。異人不是說他若當了秦王,與呂不韋共有秦國嗎?將來,呂不韋可以憑藉這種微妙的關係更牢固地控製秦國大權。
二人還可能商定,即使趙姬成了異人的妻子,仍然和呂不韋保持聯繫,二人繼續來往,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的確有默契。
為促成此事,二人合謀,拉異人下水。異人來喝酒那天,趙姬打扮得花枝招展,極富性感,以吸引異人眼球,異人果然被美若天仙的趙姬迷住了,當時異人想入非非,舉止失態,提出要趙姬的非分要求時,呂不韋先假裝生氣,然後答應,“念業已破傢為子楚(異人),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趙姬則面露嬌嗔,半推半就,二人配合默契,天衣無縫,使異人不但看不出一點破綻,更對呂不韋感恩戴德,以後更聽呂不韋的指揮。
以上分析的根據是基於對呂不韋的性格分析和日後事實驗證。呂不韋從商人的角度看問題,為了保證政治投機成功,以趙姬做賭註,加大投資力度;不僅投錢財,還要投美女。這種事,呂不韋做得出來。
對趙姬而言,她以自己的美貌做誘餌,吸引了異人,為日後成為王後打下了基礎。從這一點上看,她既是政治的犧牲品,也是政治投機的贏傢。在這一事件過程中,最傻的是異人,他色迷心竅,要來一個懷着別人骨肉的美女,還以為占了天大的便宜。這件事充分證明,古往今來,錢、權、色的交易往往是相互交織的,這是政治腐敗的溫床。
三,“大期”考
秦始皇的生父問題一直是人們關註的焦點。對此,學術界有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秦始皇的生父是誰並不影響對秦始皇功過是非的評價,而且兩千多年前的事情,真正搞清楚並不容易,沒有必要過多爭論。另一種意見認為,秦始皇的生父問題應盡可能搞清楚,因為生父問題對秦始皇的生活、性格均産生很大的影響,搞清他的生父對深入瞭解秦始皇,正確評價秦始皇有一定的意義。
那麽,呂不韋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呢?讀《史記·呂不韋列傳》,發現確有不少蛛絲馬跡。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這樣一句話:“(趙)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這一年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為什麽叫政呢?原來趙姬是這一年的正月生的小孩,取名為“正”,因為生在趙國,叫趙正,古代“正”與“政”相通,又叫趙政。秦國以嬴為姓,又叫嬴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1)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2) |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3)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4) |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5)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6) |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7)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8) | |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9)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 |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2)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3) |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4)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5) |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6)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7) |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8)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9) |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0)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1) |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1)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2) |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3) |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