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 第66節:生活的樂趣(2)      林語堂 Lin Yutang

  此外,主觀的因素常是和客觀的因素同樣重要的。哲學不但變換了人類的觀念,同時也改變了人類的性格。人類對於機械文明的反應,是視人類本性而異的。在生物學上講到有下列一類的情形,如對刺激的敏感性,反應的緩急。以及各種動物在同樣的環境之下所做的不同行為。有些動物的反應比較遲緩。就是在機械文明裏(美英法德俄等包括在內)我們看見各民族的不同氣質,對於這個機械時代也産生不同的反應,同時,在個人方面,在同樣的環境中也會産生不同的反應。我認為中國未來的機械文明所創造的生活方式,一定近於現代的法國生活方式,因為中國人和法國人的氣質是極相近的。
  今日的美國是機械文明的先導者,大傢都以為世界在未來的機械控製下,一定傾嚮於美國那種生活形態。這種理論我卻抱着懷疑,誰也不會知道未來的美國人又將是怎樣的一種氣質,勃魯剋(Van Wych Brook)在新著《新英格蘭文化時代》一書中所描寫的也許會重現於今日,我以為這是可能的。沒有人敢說新英格蘭文化的産物不是典型的美國文化,也沒有人敢說惠特曼在他的民主主義的憧憬裏所預測的理想--自由人類和完美母親的産生--不是民主主義進步中的理想。假如美國能有短期的休息,我相信它或許會産生新的惠特曼,新的梭羅與新的羅威爾(Lewell)。到那時候,那種采金狂熱所弄糟了的美國舊文化,也許會再開花結果。這樣說來,美國將來的氣質,不是又要跟今日的兩樣了嗎?不是將接近於愛默生和梭羅的氣質嗎?我認為文化本來就是空閑的産物。所以文化的藝術就是悠閑的藝術。在中國人心目中,凡是用他的智慧來享受悠閑的人,也便是受教化最深的人。在哲學的觀點上看來,勞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智慧的人絶不勞碌,過於勞碌的人絶不是智慧的,善於優遊歲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在此我不想講些中國人的悠閑過活技巧和分類,衹是想說明那種養成他們喜閑散,優遊歲月,樂天知命的性情--常常也就是詩人的性惰--的哲學背景。中國人那種對成就和成功的發生懷疑,和對這種生活本身如此深愛的脾性研究是怎樣生出來的呢?
  中國人的悠閑哲學,可以在十八世紀的一個不大出名的作傢舒白香所說的話裏看出來,他以為時間之所以寶貴,乃在時間之不被利用:"閑暇之時間如室中之空隙。"做女工的女人租不了小小的一個房間住着,房裏滿是東西,一無旋轉的餘地,因而感到不舒服;如果一旦她的薪水略為增加,她便要搬到一間較寬敞的房子裏,在那裏除了放置床桌和煤氣爐子外,還有一些迴旋的地方,這就是她感到舒適。同樣理由,我們有了閑暇,才能感到生活的興趣。我曾聽說紐約公園街(Park Avenue)有一位富婆,她把住宅旁邊的無用地皮都買了下來,原因是恐防有人在她的住宅旁造摩天大廈,她僅僅是為了要得一些棄置不用的空地,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但我以為她花的錢,再沒有比花在這種地方更精明的了。
  關於這點,我可以報告一些我個人的經驗。原先我看不出紐約市中摩天大廈的美點,後來到了芝加哥,纔覺得衹要在摩天大廈的前邊有相當的地面,而四周又有半裏多的空地,倒可成為莊嚴美麗的。芝加哥在這方面比較幸運,空地較紐約曼哈頓市區多一些。如果那些大建築物間的距離比較寬闊,則在遠處看起來,就似乎沒有什麽東西阻礙了視綫。這樣比較起來,我們的生活太狹仄了,使我們對精神生活美點不能得到一個自由的視野。我們精神上的屋前空地太缺少了。
  二 金聖嘆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則
  現在讓我們來觀察欣賞一位中國學者自述的快樂時刻,十七世紀印象派大批評傢金聖嘆在《西廂記》的批語中,曾寫下他覺得最快樂的時刻,這是他和他的朋友在十日的陰雨連綿中,住在一所廟宇裏計算出來的。下面便是他自己認為是人生真快樂的時刻,在這種時刻中,精神是和感官錯綜地聯繫着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第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第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3)
第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4)第5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5)第6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6)
第7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7)第8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8)第9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9)
第10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0)第1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1)第1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2)
第1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3)第1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4)第15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5)
第16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6)第17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7)第18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8)
第19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19)第20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0)第21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1)
第22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2)第23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3)第24節:中國人的生活智慧(2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