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開悟 》
發揮人生使用權
證嚴法師 Zheng Yanfashi
發揮人生使用權
有些人盡是花天酒地、狂飲豪賭,以為如此花錢纔夠“豪爽”,揮霍到最後身敗名裂、傾傢蕩産,這樣值得嗎?唯有大智者,才能正確地發揮人生的使用權。
數年前,我在臺北接到花蓮本會打來的電話:有位住在高雄的盲胞,帶了十多位盲友和他的子女,專程來到花蓮本會。這位盲胞捐出一千萬元,作為建設基金。
工作人員問他為什麽如此發心?他說,自己從小就過着坎坷的日子,三歲時母親去世,由祖父母撫養;到了六、七歲時,祖父母又相繼往生。由於自己身體不好、乏人照顧,罹患眼疾又缺乏妥善治療,因此在五、六歲時眼睛就完全看不見。他的童年,就在黑暗貧睏中度過。
長大之後,他以卜卦、算命為生。由於大傢都對他都很信任,因此賺了不少錢;除了買一棟房子安身之外,還另外買了一棟房子置産。
有一天,他收聽慈濟世界的廣播節目,聽到我說:“人生衹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單會賺錢不稀奇,會用錢的人才有智慧!”等等這些話,令他感到很震撼!
又有一次,他聽到我說:“現在名醫很多,但良醫有限。因此除了興建醫院外,我還要辦醫學院。”令他想起自己小時候正因為失去醫治的機會,又乏人照顧纔會失明,以致一輩子痛苦地生活在黑暗中。
他深深地體悟到:“既然人生沒有‘所有權’,我何必再辛苦地置産?我要將辛苦賺來的錢,發揮在真正有用的地方!”
因此,他對子女說:“我們現在已經有安身之所,另外那棟多餘的房子,如果要分給你們五、六位,每個人也分不了多少。錢是我賺的,就讓我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吧!不如把房子賣了,把錢捐給慈濟,發揮人生的使用權。”
這分慈濟精神多感人!難得他能夠把錢用在適當的用途上;反觀有些人盡是花天酒地、狂飲豪賭,以為如此花錢纔夠“豪爽”,揮霍到最後身敗名裂、傾傢蕩産,這樣值得嗎?唯有大智者,才能正確地發揮人生的使用權。
培養慈悲胸懷
“心如工畫師,無法而不造”,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時時培養“不忍心”的慈悲胸懷,才能啓發一分大願大心去幫助貧弱、遭遇急難的人。所以要時時用心,對周圍的環境和人們能抱持着關懷與大愛,人生就會更美好。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有位作傢來到一傢名為“富翁與乞丐”的餐廳,他覺得這個名字很特別,就請問服務生店名的由來。
服務生說因為店裏有一幅非常有名的畫──在兩百年前,有一位富翁,富可敵國。有一年慶生時,聘請當時極為有名的畫傢,為他畫一幅“全家福”。這位畫傢真是巧奪天工,畫中富翁一傢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也有小孩在玩耍,確實是一幅惟妙惟肖的佳作。
人生無常,附近有戶人傢非常貧睏,傢中的男主人往生了,留下太太以及需要撫養的一群孩子,生活相當不容易;她受盡貧窮的煎熬折磨,對人生感到絶望,後來竟然準備了毒藥讓孩子們喝下,隨後她也自殺了。
這個消息傳開之後,富翁聽了心中很難過,他站在這幅“全家福”畫前,凝視了許久。旁人覺得奇怪,就問富翁到底在畫中看到了什麽?
富翁十分感傷地說:“你們看,在這幅畫裏有兩位乞丐來我傢討飯,我的子孫竟然沒有一個人肯幫助他們,這是多麽悲傷的事!”可是,其他人卻怎麽也看不出畫中有兩個乞丐。
富翁又說:“我要告訴我所有的子孫,在鄰里中,若有饑寒、貧睏的人,就是我們的羞恥,因為我們應該付出愛心幫助別人,不讓他們再受到饑寒、貧睏的折磨。”
從此之後,他發心幫助很多貧窮的人,讓他們都能過着安定的生活。
這位服務生介紹之後,又說:“在餐廳入口處有一個愛心箱,來這裏用餐的人,若能付出一點愛心,也能幫助貧睏的人。”
這位作傢聽瞭解說之後,用心地再看看那幅畫,真的畫得很好,宛若人間天堂的天倫圖。用過飯,他付了錢後,回頭再看那幅畫,不禁嚇了一跳──畫中真的有兩個乞丐在嚮富翁乞討!於是,他在愛心箱裏投下了錢纔離開。
這的確是很奇妙的故事,其實,“心如工畫師,無法而不造”,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時時培養“不忍心”的慈悲胸懷,才能啓發一分大願大心去幫助貧弱、遭遇急難的人。所以要時時用心,對周圍的環境和人們能抱持着關懷與大愛,人生就會更美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 錄(1) | 目 錄(2) | 目 錄(3) | 前 言 | 期待大同的世界 | 拉住生命的繩索 | 以禪思開啓大愛 | 從口蹄疫風暴看尊重生命 | 平等心 | 珍惜清平的日子 | 戰爭之害 | 母愛就像長流水 | 父母難為 | “求不得”苦 | 為富不仁的董事長 | 風水與福慧 | 一念差,步步錯 | 以心轉境 | 鑽石眼貓的婚禮 | 雖富猶貧的老人 | 富中之富 | 發揮人生使用權 | 心的迷惑 | 把握現在,及時付出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