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皇家医事   》 六世班禅“因痘圆寂”(1)      屈维英 Qu Weiying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七月二十一日,一贯爱国爱教,并与乾隆帝和清政府保持着密切关系的西藏佛教领袖六世班禅一行,经过一年多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热河(今河北承德),前来参加乾隆帝七十寿辰庆典。乾隆帝为了表示对班禅的尊重,特为他在热河修建了金碧辉煌的“须弥福寿之庙”,也就是今天承德外八庙中的小布达拉宫,之后在北京住在西黄寺。
  班禅额尔德尼,是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另一位为达赖喇嘛),其地位仅次于达赖。班,梵语意为精通五明的大学者;禅,藏语的意思是大;额尔德尼的满语意思为宝。班禅额尔德尼是西藏札什仑布寺及其所属寺庙的最大活佛,主持西藏政教事务。据《清史稿》记载,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特硕特蒙古固始汗尊格鲁派领袖人物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此人即班禅四世(前三世都是追认的)。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63年),清政府以班禅“为人安静,精通经典,勤修贡职”,正式册封班禅五世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确定了班禅额尔德尼的地位。此后,历世班禅转世,都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据史书记载,乾隆对六世班禅十分关爱。为了迎接班禅到来,乾隆帝下令在承德避暑山庄为他修建了行宫——须弥福寿之庙。须弥福寿是藏语札什伦布的汉译,此庙是皇家在承德建造的最后一座寺庙,位于避暑山庄之北,完全仿照班禅六世在西藏日喀则所居住的札什伦布寺建造,故又称为班禅行宫。这里的“妙高庄严”殿是班禅的讲经之所,“吉祥法喜”殿是其下榻处,又称住宿楼。此庙北端的山巅上建有七层高的万寿塔,寓意乾隆七十大寿所建之意。
  六世班禅东行时,乾隆帝特命驻藏大臣留保住专程护送到西宁,并命皇六子永瑢同章嘉呼图克图等迎往赏赉。班禅每到一处,乾隆帝都及时按需赏赐御用物品。在春夏之际,还特别传谕为其一行种痘,预防水土不服感染天花。
  班禅抵达热河后,举行隆重仪式,向乾隆敬献吉祥哈达,列玛铜佛。并跪请圣安,乾隆离开宝座亲手相扶,并用藏语亲切问候道:“长途跋涉,必感辛劳”。班禅回答:“远叨圣恩,一路平安”。按以往规定,班禅见皇帝只跪不拜,可此次六世班禅要求行跪拜之礼,充分表达了敬重皇帝和拥护清王朝的真诚心愿。接见仪式后,乾隆帝请班禅到皇帝的四知书屋品茶小憩,随后又破例允许班禅到烟波致爽殿的佛堂参拜,赐御用黄盖肩舆,命名僧章嘉活佛等陪同,御前侍卫队护送班禅到其行宫须弥福寿之庙下榻。
  班禅在承德期间,乾隆帝先后三次到行宫看望,并请六世班禅为其小女儿和孝公主赐法名“四朗白吉卓玛”(福祥的度母)。在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举行乾隆七十寿辰庆典之后,乾隆帝向班禅颁发了金册金印,并称班禅为“圣僧”,能给所有的人带来祝福。在乾隆帝的亲切关照下,六世班禅在热河行宫居住了35天,乾隆帝专门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为他举行了四次大型野宴,白天观马技表演,晚上燃放烟火。又在东宫清音阁演戏10天。
  六世班禅的爱国之心和对乾隆帝的爱戴之情处处可见。面对英国密使的诱惑,班禅果断答复:“西藏是中国领土”,一切“需候北京政府之回示”。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一,乾隆帝派六皇子永瑢陪同班禅一行到达北京,住在当年五世达赖居住过的西黄寺。然而不幸的是,十月二十七日班禅染上了天花,出痘高烧不退,病情险恶。乾隆得知后专程从热河返京看望,并派最好的御医医治抢救。十一月初一下午四时,六世班禅大师圆寂于西黄寺。
  班禅此行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清政府的关系,以实际行动回敬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西藏进行的政治经济渗透,树立了清朝盛世的标志。但遗憾的是,当他朝觐完毕来到北京后却感染了可怕的天花,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六世班禅“因痘圆寂”后,清政府于两年后任命理藩院尚书博清额为驻藏办事大臣,护送六世班禅舍利及金龛回藏,并于西黄寺后楼前建衣冠石塔,用精美汉白玉砌成,称清净化域塔。据说,此塔是清代佛塔建筑艺术上的杰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皇家医事》目录作者自序(1)作者自序(2)作者自序(3)
清代对太医院的完善种痘战胜天花恶魔(1)种痘战胜天花恶魔(2)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1)
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2)活血化瘀广泛运用(1)活血化瘀广泛运用(2)帝王也需用猛药(1)
帝王也需用猛药(2)医疗护理方法多(1)医疗护理方法多(2)医药理论建树卓越(1)
医药理论建树卓越(2)药材地道要讲究地道药材为什么疗效好重视未病控病情(1)
重视未病控病情(2)中医治西人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临终救命生脉散(1)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