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三寶太監西洋記   》 第六十六回三太子舉刀自刎 哈裏虎溺水身亡      羅懋登 Luo Maodeng

  詩曰:三千甲士盡貔貅,笑擁牙旗策勝謀。
  海上初分魚鳥陣,軍中還取犬羊頭。
  村原晝永天風靜,巢穴煙消海日流。
  從是天山三箭後,為言功屬狀元收。
  卻說唐狀元道:“分射的箭各得平過,且看合射何如?”三太子道:“請出箭來。”唐狀元道:“請出。”三太子一箭過來,唐狀元一箭過去,兩枝箭在半中間一撞,撲的一響,一溜煙爆出一塊火來;唐狀元衹作不知。三太子又一箭來,唐狀元又一箭去,又是半中間一撞,又是一響,一溜煙一塊火。三太子又一箭來,唐狀元又一箭去,又是半中間一撞,又是一響,一溜煙一塊火。怎麽一溜煙一塊火?原來三太子立心不善,合射之時,恰就拿出個火箭來,思量要下手唐狀元哩。唐狀元心裏又靈,卻又拿出個箔頭箭來。箔頭箭頭是大的,故此一箭挺住他一箭,挺出他的火來。三太子看見三枝火箭,箭箭落空,心上有些懼怯。唐狀元衹作不知,不說破他,衹說道:“分射已是平過,合射又是平,將怎麽再見個輸贏?”三太子道:“我和你再射一回何如?”唐狀元道:“你這個箭射不得我,有一個女將和你對射一回罷!”
  三太子聽見叫個女將和他對射,心上好笑又好惱。怎麽好笑又好惱?天地間衹有個文宮把筆安天下,武將持刀定太平,怎麽有個女將會射哩?這不是好笑!自古以來,交鋒廝殺,兵對兵,將對將,怎麽唐狀元叫個女將和我對射,忒小視於我,卻不可惱!心上吃惱,半日半日不曾開言。
  黃鳳仙高叫道:“番狗奴!你不答應,你欺負我是個女流之輩麽?你可曉得女媧煉石補天,木蘭代父守戍,這都不是女流之輩幹的勾當麽?”三太子受黃鳳仙這幾句話嚇倒了,說道:“也罷,我和你對射-回。”黃鳳仙道:“怎麽射?”三太子道:“也是先前分射三箭,落後合射三箭。”黃鳳仙道:“你先射來。”三太子道:“饒你先射起。”黃鳳仙道:“謝饒了。”牽開弓來,就是一箭。三太子也學得唐狀元,放下了刀,袖着手,把個頭往左-閃,一枝箭過右邊去了。黃鳳仙又是一箭,三太子把個頭往右一閃,一枝箭過左邊去了。黃鳳仙又是一箭,三太子把個頭一低,一枝箭過上面去了。黃鳳仙心裏想道:“番官也衹是這等的本領。”故意的喝上一聲彩,說道:“好!好!今番該你射過來也。”
  三太子拽滿了弓,搭準了箭,狠着是一箭射來,黃鳳仙道:“待我賣個獬來,你們瞧一瞧着。”怎麽的獬?喝聲“左”,那枝箭果真是左,剛剛的插在左邊鬢上。黃鳳仙道:“你可認得這個獬麽?”三太子道:“不認得。”黃鳳仙道:“番狗奴!這叫做左插花,你就不認得麽?”道猶未了,三太子又是一箭射來。黃鳳仙喝聲“右”,那枝箭果真是右,剛剛的插在右邊鬢上。黃鳳仙道:“你可認得這個獬麽?”三太子道:“不認得。”黃鳳仙道:“番狗!這叫做右插花,你就不認得麽?”三太子心裏想道:“這等一個女將,這等大賣弄。待我作準射他一箭,不要它過左,不要它過右,看他何如?”拿準了箭,認定了中間,狠着是一箭過來。三太子吃了老大的氣力,費了老大的心機,衹說是三箭要把天山定,哪曉得黃鳳仙不慌不忙,喝聲“中”,張開個口來,那枝箭可可的中在口裏,咬着箭,還說道:“你可曉得這個獬麽?”三太子道:“不曉得。”黃鳳仙道:“番狗奴!這叫做飛雁投湖,你就不曉得麽?”三太子吃了好一嚇,說道:“世上有這等一個女將。原來南朝人是有些難相處哩!”
  道猶未了,黃鳳仙道:“分射已畢,再請合射,看是何如?”三太子道:“請合射。”黃鳳仙道:“面對面兒的射,不見得高。我和你不如背靠着背兒射,不知你心下何如?”三太子低頭一想:“說是兩傢合射,假饒面對面還怕有個差錯,怎麽說個背靠背兒的話?這個成不得。”故意的扯個謊說道:“我西洋風俗,相見之時,以面為敬,以背為慢。還衹是面對面射罷!”黃鳳仙也扯個謊,還他說道:“我中國風俗,臨陣之時,以面為弱,以背為強。”三太子道:“風俗各有不同,卻怎麽處?”黃鳳仙道:“各隨各俗,箭中了就算贏傢。”三太道:“假如射了你的背,卻不算暗箭哩。”黃鳳仙道:“但憑你射來就是。”三太子道:“請先射來。”黃鳳仙道:“今番該你先射了。”三太子道:“多承尊讓。”
  道猶未了,撲通的響,一箭過來。黃鳳仙背對着三太子,還他一箭過去。一箭來,一箭去,可可的射一相當,箭頭對箭頭,落在地上。兩邊大小軍人,齊齊的喝上一聲彩。喝聲未絶,三太子又是一箭過來,黃鳳仙背着又是一箭過去。一箭來,一箭去,又可可的射一個相當,箭頭對箭頭,落在地上。兩邊大小軍人,又齊齊的喝上一聲彩。喝聲未絶。三太子又是一箭過來,黃鳳仙背着又是一箭過去。又可可的射一個相當。一枝箭射一個相當,卻又有一枝箭射中在三太子甲上。怎麽一枝箭對一枝箭,又有一枝箭射中甲上?原來黃鳳仙的箭不用眼看,得心應手,有百步穿楊之巧。射到第三回上,他就連發了兩枝。一枝是尋常的箭,故此頭對頭的,射一個相當。這一枝卻是鋼鐵纖成的,就像個袖箭一般,故此飛身中在三太子的甲上,卻又中在肩胛上,引發了前日的箭瘡。
  三太子腳輕頭重,一個筋鬥翻下馬來。南軍一擁而去,都要活活的捉住他。虧了哈裏虎一張鬼頭刀,左三右四,前五後六,一蕩子攔住南兵,把個三太子救上關門而去。黃鳳仙喝聲道:“唗!今日且寄下你這兩顆驢頭,明日再來取也。”唐狀元同着黃鳳仙得勝回營,不勝萬千之喜,見了元帥。元帥滿口稱揚,吩咐一面紀錄司紀功,一面軍政司設宴慶賀,一面取過銀牌、彩緞,頒賞有差。
  卻說哈裏虎救得三太子上關,調治幾日,心心念念切齒之恨。番王日夜裏耽憂,卻又不敢開言,怕氣壞了孩兒。調治幾日,好了箭瘡,番王道:“孩兒,今番衹是投降為上,免得受這等刀箭之苦。”三太子道:“父王在上,有所不知。孩兒這如今是個騎虎之勢,不得自由了。”番王道:“怎叫做騎虎之勢,不得自由?”三太子道:“孩兒和他殺了一月有餘,恨入骨髓,不是他殺孩兒,定是孩兒殺他,卻不是個騎虎之勢?”番王道:“衹怕他殺得你,你反殺不得他,怎麽是好?”三太子心上十分不悅,說道:“父王好差,衹管攔頭說個不利市的話。也罷,就是他殺了孩兒,孩兒也顧不得了,畢竟要和他大殺一場,方纔心死。”番王看見三太子說硬了話,又且埋怨於他,一任是不好開口,悶悶而去。這也是三太子命合刀下亡,兆頭先就不好了。卻說三太子看見父王起身去了,嘆上兩口氣,說道:“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我分明要做個好人,偏我父王不肯把個好人我做哩!”哈裏虎道:“這如今不在說父王肯不肯,衹在說個破敵之策是怎麽樣兒?”三太子道:“我如今已自籌之久矣。衹有一個夜戰,拿定要贏他。”哈裏虎道:“怎麽拿定要贏他?”三太子道:“我受箭而歸,南船疑我十死八九。就是日上,他料我不能廝殺,莫說是夜晚間,他豈提防於我,況且今夜這等大風,他愈加不提防於我。我和你領了水兵,駕了海鰍船,劫他的水寨。衹是這等劫他,還不是高?每船上多帶些荻蘆柴草之類,堆塞他的船上,放起火來,教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這個計較,你說可拿定贏他麽?”哈裏虎道:“前番反受了他的虧,不知今番卻是怎麽?”三太子道:“似此遲疑,再無了日。我如今也不管他或輸或贏,都在今夜一决。”哈裏虎怕敗了他的興,衹得轉過口來,說道:“用兵之道,衹許嚮前,不要退後,衹許說贏,不許說輸。”三太子聽見這幾句話兒,卻纔有些喜色,說道:“好話!好話!得勝之時,我和你子子孫孫同享富貴。”道猶未了,實時同到教場之中,坐在牛皮帳上,選出平素精練的水兵三千多個。內中選出武藝熟嫻,深通謀略,堪充頭目的,得八個。點過海船三百號,各船滿載荻蘆柴草引火之物,分作六處。三太子和哈駙馬各領五十衹當先,八個頭目各領二十五衹押後。分為兩隊,如鳥有兩翼,如魚有兩個劃水,前後策應,不許疏虞。分撥已定,衹待天晚,便宜行事。卻說二位元帥正然坐在帳中,談論軍情重務,猛然一陣旋風,從西北上旋起,直旋到中軍帳下纔止。老爺道:“這一陣怪風頭來,又主損折人馬。”王爺道:“這不為怪風,是個信風,一定有個事故,特來相報。”老爺道:“去請過國師來,問他是個甚麽吉兇。”王爺道:“國師哪裏管你這些,衹請問天師便知端的。”
  實時傳令,請過天師來。相見禮畢,分賓主坐下。老爺卻把個旋風的事故,告訴他一遍。天師不敢怠慢,袖占一課,說道:“這個風不為小可,主今夜三更時分,賊兵來劫水寨,有好一場驚慌哩!”老爺道:“怎見得?”天師道:“西方屬金,性主殺,北方屬水,色尚玄。以此推之,便知夜半之時,賊兵來劫水寨。”老爺道:“何以處之?”天師道:“禍福無常,避之則吉。”既有賊兵劫寨,不過吩咐各將官預先做一個準備就是。”老爺道:“多謝天師指教,若不是這等神算先知,幾乎又中了這個番狗奴的姦計!”
  送過了天師,實時傳令諸將,會集帳前,商議退兵之策,一個將官陳上一個計策。王爺道:“俱說得有理,衹要總起來便為得算。”老爺道:“怎麽總起來?”王爺道:“千金之裘,非一狐之力;萬全之策,非一善之長。今日臨大敵,遇大變,怎麽不要總一個大主張?”老爺道:“今日之事,悉憑王爺主張就是。”王爺道:“依學生之見,水軍大都督陳堂領戰船五十衹,水軍五百名,各帶神槍、神箭、鳥銃一幹夜戰兵器,停泊在水寨左側,以待賊兵。中軍炮響為號。水軍副都督解應彪統領戰船五十衹,水兵五百名,各帶神槍、神箭、鳥銃一幹夜戰兵器,停泊在水寨右側,以待賊兵。中軍炮響為號。參將周元泰統領哨船五十衹,水軍五百名,各帶硫磺、焰硝引火之物,埋伏在海口上東一邊空闊去所,以待賊兵回來進口之時,攔住殺它一陣,聽候喇叭天鵝聲為號。都司吳成統領哨船五十衹,水軍五百名,各帶硫磺、焰硝引火之物,埋伏在海口上西一邊空闊去所,以待賊兵回來進口之時,攔住殺它一陣,聽候喇叭天鵝聲為號。遊擊將軍劉天爵統領哨船二十衹,水兵二百名,各帶風火子母炮,往來衝突放炮,以張我兵威勢。遊擊將軍黃懷德統領小哨船十衹,水兵一百名,各帶號笛一管,往來巡哨,覘視敵兵來否、遠近,號笛報知中軍。刀如竜、鬍應鳳、黃彪、沙彥章各領步兵五百名,埋伏海口裏面兩邊岸上空闊去所,防備番兵逃走上岸,兩路截殺。以銃響三聲為號。”各將聽令已畢,各自歸營,準備行事。
  老爺道:“調度精密多得王先生。衹是還有一件,有些不利於我兵。”王爺道:“是哪一件不利於我兵?”老爺道:“今夜這等的大東風,是個攏岸風,不利於我西岸。番奴若是仍前放火,他是上風,我們是下風,我們就有些不便提防。”王爺道:“這個風不妨礙。我們左右兩翼,卻又在賊兵之上。放火燒他,那時節他自治且不暇,怎麽又能夠來燒我們?”老爺道:“這還不是個萬全之策。我燒得他,他燒得我,彼此有損無益。必須還得一個妙計纔好。”王爺道:“再沒有個甚麽妙計,除非是把個風來調轉一下哩!”老爺道:“調轉得個風又要何如?”王爺道:“這個也不難,請天師來,就調得個風轉。”老爺道:“言之有理。”實時請過天師來,告訴他:“這個東風不便。”天師笑了一笑,說道:“昔日赤壁鏖兵之時,萬事俱備,衹欠東風。今日二位元帥又欠了西風。”王爺道:“華夷不同地,故此一東一西,全仗天師道力斡旋一番。”天師道:“貧道一力擔當。”元帥道:“須煩天師作速些纔好。”天師道:“再不消二位元帥費心。但衹是交了夜半之時,就有西風起來。”二位元帥謝了天師,各自歸營聽候。
  卻說遊擊將軍黃懷德領了將令,回到本寨裏面,點齊了小哨船十衹,水軍一百名,先前出迅打探敵兵,一邊放船,一邊心裏想道:“元帥吩咐於我打探敵兵,我若是打探得不真,卻不違誤軍情!我若衹是這等明明白白放開船去,驚動了敵人的耳目,怎麽打探得真?又且泄漏了我們軍情,他反得以為備。”眉頭一蹙,計上心來,說道:“也罷,海上有一等白天鵝,就有我們這個船大。我不免把這個船,就扮做個天鵝樣子,令他不知不覺,我便打探得他真,他又不得提防於我,豈不為美!”籌算已定,實時吩咐左右取出白布來,把個小哨船去了桅竿,下了篷腳,渾身上下細細的幔了一周。前面取巧兒,做個鵝頭;後面取巧兒,做個鵝尾巴。自由自在,放在水面上閑遊。布幔裏面,都坐的是些軍士,撐起耳朵,張開眼睛,仔仔細細在那裏打聽,衹等三太子的賊船出來。
  卻說三太子同了哈駙馬,到了一更天氣,叫起八個頭目,點齊三千個水兵,放開三百衹海船,大開水關,一擁而出。衹見烏天黑地,船頭上一聲響。三太子問道:“船頭上是甚麽響?”水兵報說道:“關門上掉下一個白須老者,吊在船頭上,掉得一聲響。”三太子心上有些吃驚,叫道:“快拿他過來,我問他一個端的。這廝敢是南船上一個姦細麽?”拿過老者來,三太子問說道:“你是甚麽人?這等夜靜更深,到我船上有甚麽事?”那老者應聲道:“愚老是西總兵門下一個記室,特奉西總兵差遣,差遣我賫一瓶酒,一隻鵝,特來你這船上奉獻太子,聊壯軍容。”三太子大怒,駡說道:“這廝分明是個姦細,敢藉我西總兵為名。我西總兵今已魂飛魄散,豈有鵝、酒夜來壯我行色之理。”掣過那兩張合扇刀來,照頭就是一下子。一刀下去不至緊,早已砍在船頭上,哪裏有個老者!衹見船頭上左一邊是一瓶酒,右一邊是一隻鵝。三太子又說道:“這個鵝、酒都是些妖邪術法,惑亂我的軍心。”提起刀來,酒上一刀,一刀下去,就進出一團火來,望天上一爆;鵝上一刀,一刀下去,就跳起一隻鵝來,望海裏一飛。
  三太子心上有些不悅,一邊吩咐放船,一邊請過哈駙馬來,把個老者、鵝、酒之事,對他細說一遍。哈駙馬說道:“賢太子,你可記得前日祭賽西總兵之時,白鵝跳起來講話?”三太子記將起來,說道:“似此觀之,今夜有些不利。”哈駙馬說道:“為將之道,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既曉得有些不利,莫若趁早抽兵而回罷。”三太子道:“我昨日曾對父王講過了,輸贏都在此一决。若要我抽兵而回,卻有些難。”哈裏虎道:“既不抽兵而回,衹怕前面有些差錯,反為不美。”三太子道:“怕有差錯,不如先差下一隻小船,前去哨探一番。哨探得果有準備,我這裏就鳴鑼擊鼓,明殺一陣。哨探得他若無準備,我這裏還是依計而行,不怕他不遭在我的手裏。”哈裏虎說道:“這個有理。”實時傳令,差下二十名小番,駕着一隻小船,悄悄的到南船身邊哨探虛實。
  一會兒,小番回報,說道:“南船上鴉悄不鳴,草偃不動,沒有一些準備。衹是海面上有幾十衹天鵝,遊來遊去,就像個曉得進退的意思一般。”三太子道:“衹要南船上不曾準備,就是我們功勞該成,管它甚麽鵝不鵝!”哈裏虎道:“那個鵝,衹怕就是先前船頭上的鵝麽?”三太子道:“行軍之際,見喜不喜,見怪不怪。你衹在說些邪話哩!假饒西總兵有靈,我明日成功之後,再去祭賽他一壇。他有父母,我替他奉養;他有妻子,我替他撫育;子孫成人,我替他蔭襲。他再有些說話罷?”一任放船開去。哈駙馬一會兒心驚肉顫,曉得有些不利,衹是三太子纏着要行,不由他諫止。這也莫非是南朝當興也,莫非是三太子該敗。
  三百衹番船,將次一二裏之時,海面上煙霧蒙蒙,急忙裏看不真。開岸風又緊,急切裏不得靠着水寨。衹見水面上那一二十衹天鵝,又是這等遊來遊去,恰像有些意思的一般。番船正在靠着水寨,正要動手,他又走近前來,一衝一撞。三太子惱起來,叫聲:“彈弓在哪裏?”接過彈弓,復手就是一彈子。一彈子打得個天鵝背上一下,撲通的響,衹見天鵝肚裏齊齊的號笛一吹。怎麽天鵝肚裏有個號笛會吹?原來這個天鵝,卻就是遊擊將軍黃懷德打探軍情的小鰍船兒。他看見番船將近,故此趁着他的彈子勢頭,就吹一聲號笛。這號笛一吹不至緊,中軍寨裏一聲炮響連天。
  響聲未絶,南船上一片的火光,如同白日。火光裏面,左壁廂閃出五十衹戰船,五百名水軍,神槍、神箭、鳥銃,一任的飛註如雨,截住廝殺。船頭上站着一個大將軍,原來是水軍大都督陳堂,全裝擐甲,手執長槍,高叫道:“番狗奴!你可曉得中了我的妙計麽?不如早早的跪着受降,也免得這一槍之苦。”道猶未了,又是中軍寨裏一聲炮響連天。響聲裏面,右壁廂又閃出五十衹戰船,五百名水軍,神槍、神箭、鳥銃,一任的飛註如雨,截住廝殺。船頭上站着一個大將軍,是水軍副都督解應彪,全裝擐甲,手執長戈,高叫道:“番狗奴!你可曉得中了我的妙計麽?”不如早早的跪着受降,也免得這戈兵之苦。三太子看見勢頭來得不好,不敢廝殺,實時傳令,收轉番船,望海口裏面而跑。後面陳都督、解都督兩路的得勝戰船,追將過去,勢大如山,再有哪個抵擋得住?番船一竟奔進海口子裏面。
  剛剛的巴着海口,衹見南船上一聲喇叭,吹做天鵝聲。海口子東一邊,早已閃出五十衹戰船,五百名水軍,一齊的火箭、火炮飛將過去。又都把些硫磺、焰硝引火的諸物,一齊的堆將過去。番船上燃燒起來,再救得住罷!南船上站着一員大將,原來是參將周元泰,全裝擐甲,手執長刀,高叫道:“拿住三太子的賞金子一千兩。”道猶未了,又是一聲喇叭,吹做天鵝聲。海口子西一邊,早已閃出五十衹戰船,五百名水軍,一齊的火箭、火銃飛將過去。又把些硫磺、焰硝引火之物,一齊的堆將過去。番船上愈加燃燒一個不住。南船上站着一員大將,原來是都司吳成,全裝擐甲,手執開山大斧,高叫道:“三太子在哪裏?拿住三太子的,賞銀子一萬兩!”前後左右都是些南船,圍得番船鐵桶般相似。番船上又是發火燃燒。中間又是遊擊將軍,劉天爵把些哨船雜進到裏面,放起子母炮來,喊殺的又多,炮又響,火又狠。況兼天師在朝元閣上祭風,風又大。番船上十個中間,燒死了三四個;跳在海裏,又淹死了有三四個;止剩得一兩個,也又沒處藏躲。
  三太子叫道:“會水的不如走上岸罷。”剛說得這一句“走上岸罷”,衹見三聲銃響聯單,兩邊岸上又是喊殺連天,又是火明如晝。火光裏面,四路軍馬,四個將軍:一個是遊擊大將軍馬如竜,騎一匹馬,拿一口偃月刀;一個是遊擊大將軍鬍應鳳,騎一匹馬,拿一根三十女節簡公鞭。這兩個在一邊,一上一下,一往一來。又一個是遊擊大將軍黃彪。騎一匹馬,拿一桿方天戟;一個是千戶沙彥章,騎一匹馬,拿一根吞雲飽霧紫金鞭。這兩個又在一邊,也是一上一下,一往一來。海口裏面兩邊崖上,閃出這四路軍馬、四個大將軍,那個再敢上岸去?太子起頭一望,燒得可憐。海面上通紅,海水都是熱的。
  衹身獨自,四顧無門。將欲廝殺,有手段沒處去使;將欲上岸,岸上軍馬又是不相應;將欲下海,枉死不甘;將欲投降,不脬這口氣。正在思量左右為難的時候,衹見上流頭流下一隻小小的船兒,也沒有篷,也沒有桅,也沒有篙槳,也沒有錨纜,也沒有人。三太子看見,心裏-想道:“這等一個寡船兒,莫非是大船後面吊了的腳船兒?也罷,昔日項羽不渡烏江,緻有自刎之慘!我莫若躲在他裏面,隨其波而逐其流,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鈎。”一把抓過個小船來,一翻身飛將上去。剛剛的跳下船,艙裏面衹見兩三下裏,槍的槍、刀的刀、鈎的鈎、耙的耙,雪片一般,奔到他身上。三太子曉得這個船是南軍扮成來捉他的,仰天大叫一聲,說道:“苦也!可憐我的西總兵,前日祭賽之時,那衹鵝活將起來說道:『太子哥,太子哥,前行還主折人多,賠了一壺酒,還要賠着一隻鵝。』今日出門之時,果有一壺酒,一隻鵝。這海上又是這等一群天鵝,好靈驗也!”說了這一蕩,又叫上一聲,說道:“父王!父王!我做孩兒的,今番顧不得你了。待戊來生之時,再做你的兒子,再盡個為子之道罷!”道猶未了,一手掣過一口刀,一手就掉下一個頭來。
  衆人提了他的首級,報上陳都督。原來這個船是陳都督的妙計,故此提得頭報上陳都督。陳都督親自檢驗。這一陣好狠也,三百衹番船、三千名番兵、八個頭目、一個三太子,都成灰燼之末。細查一番,衹是不見了個哈駙馬。
  畢竟不知這個哈駙馬躲在哪裏,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第二回補陀山竜王獻寶 涌金門古佛投胎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第四回先削發欲除煩惱 後留須以表丈夫
第五回摩訶薩先自歸宗 迦摩阿後來復命第六回碧峰會衆生證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第七回九環錫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掃盡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第九回張天師金階面主 茅真君玉璽進朝第十回張天師興道滅僧 金碧峰南來救難
第十一回白城隍執掌溧水 張天師怒發碧峰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第十三回張天師壇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門第十四回張天師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萬歲
第十五回碧峰圖西洋各國 朝廷選挂印將軍第十六回兵部官選將練師 教場中招軍買馬
第十七回寶船廠魯班助力 鐵錨廠真人施能第十八回金鑾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親排鑾駕
第十九回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竜精吵白竜江第二十回李海遭風遇猴精 三寶設壇祭海瀆
第二十一回軟水洋換將硬水 吸鐵嶺藉下天兵第二十二回天妃宮夜助天燈 張西塘先排陣勢
第二十三回小王良單戰番將 薑老星九口飛刀第二十四回唐狀元射殺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將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