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魔志怪 》 續濟公傳 》
第六十五回 報夙仇竜瑞興水 失印綬遣徒覓取
坑餘生 Keng Yusheng
話說濟公在張大人行轅後面,把老道用僧帽罩住,就分付衆人,連同受傷的那刺客,一並搭到前面,下於獄中。焉知衆人還沒動手,忽聞墻外一聲響亮,霎時白浪滔天,從墻外直灌進來。濟公忙叫衆人躲避,自己復又除下僧帽來,念動真言,立刻變成一隻小船,濟公就立於船中。那水愈灌愈多,頃刻與墻齊,幸虧衹有四五丈一路,四五丈之外無所波及,人傢遠遠望見,正如一道白光,所以不致害及百姓。濟公立在帽中,衹睜着眼瞧着,水過處,忽見一物,人首竜身,長有十餘丈,矢矯空中,兩眼如燈,張開血盆大嘴,嚮着濟公作吞食之勢。濟公知道此物利害,忙念動真言,一擊掌,一個掌心雷出去,聲震房屋。焉知此物利害,那雷打到他身旁,他一張嘴,一股黑氣呵出,那雷就被他撞散。濟公又擊一掌,又是一個霹靂,那物又一叮氣,又被他呵散。如是者三五次,濟公着忙,趕速用手嚮自己頂門一指,一個響亮,頓時現出文六金身,頭如拷佬,身穿綴錦,赤着兩條腿,頂上現出三光,那物一瞧就呆了。濟公伸兩指,咬破指頭,對着他兩眼用力射去。衹聽得大吼一聲,早被濟公把兩眼射瞎,那物就不能見,亂跳亂吼。
濟公道:“你這孽畜,還敢倔強,吾今天定要你的命。”正要用法術收他,忽然見空中彩雲繚繞,音樂悠揚。濟公擡頭,見一位朱衣神,童顔鶴發,手執拂塵,叫道:“知覺羅漢,你今天幾被此物所窘,吾得信已遲,趕緊走來,已是不及。這是他自作之孽,今天成了廢物,與你無幹。你今天就把這東西交給吾罷。”說畢,把身上個小葫蘆解下來,揭開蓋,對着那物衹一拍,衹見溲溜溜一道白光,收了進去,霎時之間,那東西也不見了,水也退了。
原來這物也是竜種,名竜瑞人,是婦人得了竜氣所生的。他一出娘胎,就飛到海中去修煉,修了五千年,就成這個形狀。他一出世,就有十丈海水跟他,因為濟公前世跟如來渡海,他來迎接,濟公把他戲弄,這時礙着如來佛面,不敢報仇。後來知道濟公降生,做了和尚,在西湖靈隱寺,他又要趕來,四海竜王敖廣,知他敵不過濟公,再三勸他,方纔忍着耐着。這一回濟公兩次渡江,就有巡江夜叉給他報信,他就悄悄出了海關,來到江邊守候。候了一日,知濟公又渡江過去,在張大人行轅,他踴身躍上半空,一路趕來。剛正濟公在後面把老道捆縛,他一施法,那水就從地底下起來,保護他過墻。焉知濟公不怕水,又不能吞他,相持良久,被濟公把兩眼射瞎。正要逃走,剛正火德星君趕來,連身帶水,一並收在葫蘆內。濟公昂頭道:“多謝星君前來解圍,緩日再來夠謝罷。”星君笑道:“羅漢好說,吾去了。”說罷,就見一陣清風,冉冉去了。
濟公這纔走到前面,見衆人在屋中發呆,濟公便問道:“這裏倒沒有水來嗎?”張大人道:“這裏雖然沒水,外面被水撞着的,都墻塌壁倒,叫苦連天,幸虧被水的沒有幾傢,又不曾傷人,還算不幸中之大幸。”濟公道:“這也是吾和尚作下孽,現在吾要嚮大人化幾百銀子,賑濟賑濟他。”張大人道:“使得,不消聖僧費心,吾自有道理。”濟公道:“這就是了。”說罷,又問:“兩個刺客現在那裏?”張大人道:“現在下在監獄中。聖僧若要問他,吾去提來。”於是就分付取監牌來,用朱筆批道:“立提刺客兩名,”標好遞給傢人,一面同濟公升大堂,另備一個偏位,給濟公坐了。須臾提到,兩刺客直立堂上,不肯下跪。張大人把驚堂一拍道:“你們到此地步,還敢倔強嗎?”兩人睜着眼大聲喝道:“吾們被和尚妖術所弄,被縛遭擒,你就把吾們殺罷。若要吾屈膝,除非海枯石爛!”張大人大怒道:“你敢不跪!吾定要你跪下,然後問你口供。”兩人冷笑道:“你要吾跪,你先給吾跪下磕個頭,吾們就跪。”張大人大怒,立刻分付左右:“取木棍來,給吾着實重打。”左右領命,就用大木棒嚮兩人膝蓋亂打。焉知兩人一用勁兒,腳骨都像鐵鑄的一般,那些打他的人,倒把手也擊痛了。
張大人弄得沒法,回頭對濟公道:“這兩人頗有妖術,聖僧給吾治治他,消消氣。”濟公道:“大人要他跪下嗎?”張大人道:“不差。”濟公隨即手一指,衹聽兩人股骨一聲響亮,“啊喲”了一聲,即時跪下。張大人笑道:“你還說不跪嗎?”兩人知道利害,不敢再倔強,衹俯首無詞。濟公問道:“你二人叫什麽?那裏人氏?那個叫你來的?照直供招,還可饒你們性命;如若不招,吾就請張大人立刻把你們正法。”二人聞言,就道:“願招。”濟公道:“既已願招,就說罷。”那老道就先說道:“吾姓蕭名大越,是這裏平望人,自小在白雲寺出傢,拜的師父就是劉秀妙的師父。這一回探聽得劉香妙被和尚捉縛,送到鎮江府正法,吾心中一氣憤,就要來刺殺和尚。吾的義兒宋五,他頗有本領。他說殺雞焉用牛刀,衹須吾一人一刀,跑去包可馬到成功,把和尚的頭獻來。吾當時答應了他,送他到墻外,仔細一想,和尚不是好惹的,恐怕他有錯失,就也躥進墻來,在樹上等着。不料他冷不提防,被和尚徒弟用石塊給打倒,吾一着急,就從樹上跳下,想殺他徒弟,給吾義兒報仇。焉知和尚在背後,用什麽邪術,給吾罩住,以致吾也被縛遭擒。這是已往從前之事,並無半句虛言,還求大人筆下超生,念吾為義氣而來,就寬赦吾罷。”
張大人聞言,哈哈一笑道:“你原來也是劉香妙的黨羽嗎?吾正要捉你們,苦於沒有主名,沒處尋覓。你今日自投羅網,吾焉肯輕輕饒你!”說罷,就叫差役仍釘鐐收禁,自己同濟公回到後面書房落座。馬如飛等前來問訊,張大人就把老道口供學說一遍,一面叫廚房排酒。衆人坐了席,張大人一者被竜瑞人嚇了一嚇,二者自己印緩失去,如要查不到,非但前程丟去,而且連身傢都不保,所以心中躊躇憂急,那裏還咽得下酒菜?不過坐於主位,陪着略略飲幾杯罷。濟公仍是大抓菜、大口酒的大喝大吃。嚼到半席,濟公笑說道:“你的印現在查得地方,衹須等到晚上,叫吾兩徒弟去走一遭,取來就是了。你儘管放心喝酒罷,吾和尚從沒有說過謊、騙過人傢。大人如要不信,衹待三更就見分曉。”張大人聞言,拱手道:“師傅是聖僧,法術無邊,說有自然準有。衹是吾不知其中緣故,總有些兒不放心,請師傅把大略情形,先給吾說說罷。”濟公搖頭道:“這事不可泄漏,橫竪此刻已經天晚,再過二三刻就好明白。”張大人聞言不敢再問,衆人又閑談了幾句,已是黃昏天氣,濟公就要吃飯。吃罷了飯,洗過臉,張大人已給濟公師徒三人安排下床鋪在裏書房,另在書房對面配房裏,給馬如飛師徒安設床鋪。
濟公分付雷鳴、陳亮到自己房中,寫了兩封字條兒給兩人佩帶,分付道:“你們各人帶上單刀一柄、長索一捆,出了行轅望東走去。走了十餘裏,有株大杏樹,你二人就在樹下休息片刻,乘便就把各人的字柬拆開閱看,照字柬行事,不得有違。”二人點頭答應。濟公又叫二人把衣裳脫下,襢開背心,給各人書了一道符,念了幾句真言;又各人給了一丸藥,含在口中,“如逢急難,你們就把藥咽下肚去,水火都不上身了。”二人領命,各各換上夜行衣,藏了字柬,含上丸藥,帶上單刀、繩子,就由書房庭中躥上房去,從屋上走到頭門,這纔跳下平地,一路往東而去。二人在路上並不答話,走了十餘裏,果然前面有株大杏樹,攔住了去路。二人此時已跑的氣呼呼,正想休歇,就在樹下石上坐了。遠聽四周更鼓正打二更,二人就把字柬拆閱,趁着月光一看,各自點頭,於是就起身仍往東夠奔。又走了七八裏,衹聞前面流水蕩蕩,走近一瞧,見是一道橫溪,深不見底。二人走到溪邊,四面一望,並無人跡,心中暗喜道:倘能不被這怪物所見,吾二人安安穩穩,把這個欽差印綬取了起來,省得一場廝鬥。
想還未畢,衹聽得正南山洞中一聲響亮,平地就起來一道怪風,吹的飛沙走石,樹葉橫飛,二人幸虧合上丸藥,風吹不上身。風過處,衹見山洞中走出一物,形狀如水牛,渾身披着叢毛,其色如黃金一般,頭上一角,長可七八寸,兩眼突出眶外,作深紅色,遠望如紅燈。二人當時就吃了大驚,正要往林中躲避,不料早被那怪物看見,一聲大吼,聲震山𠔌,就地一滾,霎時變做人形,身長丈餘,青面獠牙,身穿金甲,手執一柄大金斧,就往二人趕奔前來。二人見躲避不過,衹得硬着頭皮同他廝鬥。豈知這怪物形狀雖然勇猛,因身太笨重,轉折不靈,沒三個照面,早被雷鳴、陳亮你一刀吾一刀,殺的氣呼呼,支持不住。衹是刀着他身上,像碰在石上一般,非惟不能砍入,而且火星迸出,震動手腕。二人着急,暗想道:吾們砍他不入,倘被他砍着,這還了得!正要另想法子破他,焉知那怪物也早着急,大吼一聲。雷鳴一嚇,就跳出圈子外;陳亮也一回身,跳在樹林中,對他瞧着。那怪物又對着山洞亂瞧,衹見山洞出來無數怪物,都是奇形怪狀的東西。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出版說明 | 第一回 顯神通智救張煜 鬥蟋蟀妙法驚人 | 第二回 濟公施法助孝子 趙斌葬母會群雄 | 第三回 鄧素秋落鳳池避難 周公子勾欄院逢姣 | 第四回 孽海情牽如幻夢 迷花亂酒受災殃 | 第五回 搶素秋大鬧落鳳池 盜縣印栽贓如意村 | 第六回 柳春華尋蹤訪賊人 狠毒蟲醉後泄機密 | 第七回 人虎穴英雄遇險 戰群賊豪傑被捉 | 第八回 柳春華絶處逢生 鄧素秋智哄群賊 | 第九回 逃虎穴群賊阻路 遇真人訴說前因 | 第十回 回玉山調兵剿賊 住範村巧逢巨寇 | 第十一回 周大成反計賺柳 瑞美豪傑仗義救春華 | 第十二回 白竜山雙傑被獲 金鳳寨群寇心驚 | 第十三回 柳春華尋蹤找素秋 譚宗旺誤進桃花塢 | 第十四回 郎纔女貌情投意合 憐香惜玉海誓山盟 | 第十五回 花臺客人贅小西天 俏郎君氣走桃花塢 | 第十六回 戰群賊豪傑逃性命 玉山縣淫賊殺烈女 | 第十七回 劉香妙火焚如意村 振八方奉諭訪淫賊 | 第十八回 楊明初會劉香妙 義土驚走吳道興 | 第十九回 清幽觀智捉劉香妙 野竜灣水淹振八方 | 第二十回 劉傢渡四雄逢水寇 三傑村群賊殺雙雄 | 第二十一回 二義士絶處逢生 隱賢莊巧逢俠客 | 第二十二回 小劍客夜探三傑村 賽妲己囊沙捉俠義 | 第二十三回 小劍客誤入翠雲樓 衆英雄齊集李傢寨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