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66节:多难兴邦,霸权转移常在晋(8)      Liu Xuyi

  惠公即位,遂立子圉为世子,以狐突、虢射为上大夫,吕饴甥、郄芮俱为中大夫,屠岸夷为下大夫,其余在国诸臣,一从其旧。使梁繇靡从王子党如周,韩简从隰朋如齐,各拜谢纳国之恩。惟公孙枝要求惠公兑现当时的承诺,索取河西五城之地,晋惠公舍不得。群臣中有的说国君即位,秦有大功,应该兑现承诺,把河西五城割让给秦,以免失信于诸侯。有的则反对,因为割去五城等于割去了半个晋国矣,况且这五个城是先君百战经营,苦心孤诣才得到的,怎么能轻易送人呢?退一万步,秦国即使想派兵强行索取,也不至于把五个城全部抢走。面对两派不同意见,晋惠公心里这时又开始打起小九九来,他说,不给秦以五城则失信,如给其五城则自弱,可不可以打个折,给他一两座城呢?呵呵,当时为了国君宝座,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如今得了宝座,才知道这位子实在是坐如针毡。
  但是这个打折措施也遭到了群臣的反对,理由是既不是全信,也依然自弱。于是,晋惠公只好听从大家最后的意见,派使者入秦说明不能兑现承诺的原因。派谁去呢?丕郑父。
  其实丕郑父心里也有气,原来惠公回国前曾白纸黑字答应赏赐他和里克的土地,等到惠公回国即位后,早就舍不得了。丕郑父到了秦国,说明原由,秦穆公恨惠公自食其言,一怒之下要杀丕郑父。吓得秦穆公手下大臣急忙喊慢。穆公恨恨不己,必报此仇不可。丕郑父就道出了晋国不给五城的奥妙,都因吕饴甥、郄芮阻止,便与秦穆公阴议要先除此二人。
  却说郄芮因为里克等人劝说要兑现秦国承诺,反诬他私心为己。里克心里不得意,流于形色,被郄芮看出,便告穆公说,此人原本就向着重耳,后又见国君不肯给他许诺之汾阳的田,心怀怨望,必有所图,如今之计最好是除之以绝后患。2
  于是晋惠公便以里克弑二君之名,杀了里克。丕郑父从秦归来,听说里克被杀,心中惊疑,便与狐突等人谋议欲另立重耳为君。郄芮早派屠岸夷打入丕郑父他们中间,佯作歃血为盟,却暗地里把盟书交给了郄芮。结果第二天早朝,晋惠公按书索人,丕郑父等人都一一伏诛。
  晋惠公先杀了里克,继而一朝又杀了九大夫,仍然认为在外的重耳总是一个心腹大患,就派上次刺杀重耳的寺人披再次前去刺杀重耳。
  重耳在狄国一住就是十二年,晋国一些较为有才能的人也跟他跑到了狄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狐毛、狐偃、赵衰、胥臣、魏犨、狐射姑、先轸、介子推、颠颉等人,他们大都在狄国娶妻生子,打算长期住下去。
  一天,重耳接到情报,为了躲避追杀,重耳令人拾掇东西,准备逃走。重耳对他的妻子季隗说:"如果过二十五年我不来接你,你就改嫁吧。"季隗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就走吧。我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就是五十岁的老太婆,想嫁也没人要。你不必担心,尽管走吧,我等着你。"不想重耳还没来及启程,追杀令就到了。惊慌失措的重耳来不及等行李跟上,慌忙逃走,从此害得重耳一行人狼狈不堪,不得不到处行乞活命。
  重耳听说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齐国,希望得到齐国的帮助和保护。但去齐国必须先经过卫国。卫国当初造楚丘时晋国没有帮忙,卫君心中怒愤,况且重耳是个落难公子,何必帮忙,卫君就吩咐城门卫兵不让重耳进城。
  重耳一行只好忍饥挨饿,绕城而去。在经过五鹿这个地方时,看到几个锄地的农人正蹲在田头吃饭,重耳就叫狐偃去跟他们要一点。农人们看见是一群官老爷,心中有气,说农民们成天饿肚子,没有东西伺候他们,就从地里拿起一块土坷垃送给狐偃。魏犨是个大老粗,脾气暴躁,提起马鞭要打,狐偃却连忙拦住说:"老百姓送土地给我们,就象征着我们将来一定会重回晋国,得到国土,这可是吉兆啊!"重耳这才止住魏犨,大家一起前行。
  重耳正饿得头晕眼花的时候,介子推拿来一碗肉汤,重耳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喝了个精光,喝完了才知道那肉是从介子推的腿上割下来的。重耳感动得不知怎样报答才好。
  重耳一行忍饥挨饿地来到了齐国,得到了齐桓公热情地招待,桓公送给他们二十辆车,八十匹马,不少房子,把这一行安排得很舒服,并把自己的宗族的美女齐姜嫁给了重耳,他们就在齐国住了下来。重耳在齐国开始过上安逸的生活,大有后来刘备入吴之势,沉溺于美人计而不思归一样,放弃了君位的想法。
  齐桓公死后,桓公的五个儿子争位,把齐国弄得一团糟,齐国的霸主地位从此失去,连齐国自己也归附了楚国。重耳等人本是希望借助齐国的力量回国,看看没了希望,重耳的随从就打算离开齐国,到别的国家去想办法。但这时重耳正跟齐姜如胶似膝,不愿离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